一种养生舱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07787发布日期:2018-11-13 19: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养生舱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舱体支架(2)的焊接加工,在舱体支架(2)的主体上水平设置平板(21);

步骤S2:将球形舱体(1)正立安装于舱体支架(2)上;

步骤S3:在球形舱体(1)上安装舱门(4);

步骤S4:将“C”形永磁体(105)安装于球形舱体(1)之上;

步骤S5:在球形舱体(1)的内壁上贴上金箔,同时,在球形舱体(1)内安装地板(14);

步骤S6:在球形舱体内设置苗架(16)、养生床(15)和调谐线圈,在球形舱体(1)的外部安装配电箱,最后,进行调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舱体支架(2)上的平板(21)保证其水平的方式为,在舱体支架(2)的加工过程中,先将平板(21)置于水平面板上,再在平板(21)的背面焊接舱体支架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舱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支架(2)上的平板(21)水平检测方法为,在舱体支架(2)的其中一个角处相对放置一水平仪,该水平仪的水平光面照射于舱体支架(2)之上,在形成所述舱体支架(2)的其中一个角的两个侧面上分别投影而成一条水平光线,在所述舱体支架(2)上挂多个卷尺,在卷尺上读取平板(21)顶面形成的投影线与每条水平光线之间的距离值,多个卷尺上读取的距离值相互的差值来表示平板(21)的水平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在球形舱体(1)上的舱门切口(11)的上边取第一中点(111),在球形舱体(1)上的舱门切口(11)的下边取第二中点(112),在舱体支架(2)的一侧边上取中点位置,利用龙门吊将球形舱体(1)吊至舱体支架(2)上,球形舱体(1)上的舱门切口(11)与舱体支架(2)的一侧边相对;

步骤S22:在舱体支架(2)的一侧放置一高度可调的调节架(9),该调节架(9)与舱门切口(11)相对,该调节架(9)至所述舱体支架(2)的一侧边的两端距离相等,在该调节架(9)上设置第一水平仪(83);

步骤S23:对调节架(9)的高度进行调节,实现对第一水平仪(83)高度的设定,第一水平仪(83)释放出来的水平光面投影至球形舱体(1)上,对球形舱体(1)的姿态进行微调,使得第一水平仪(83)释放出来的水平光面投影线与球形舱体(1)上的舱门切口(11)的下边重合,第一水平仪(83)的水平光面至地面的距离为600~1000mm;

步骤S24:第一水平仪(83)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投影至球形舱体(1)上,对球形舱体(1)的姿态进行微调,使得舱体支架(2)的一侧边上取中点位置、球形舱体(1)上的第一中点(111)和第二中点(112)均落入第一水平仪(83)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投影线上;

步骤S25:将球形舱体(1)先点焊初步固定于舱体支架(2)之上,之后再将球形舱体(1)完全焊接于舱体支架(2)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生舱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9)的位置确定方式为,利用一软绳(101),取软绳(101)的中点作上标记,将软绳(101)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舱体支架(2)的一侧边的两端,在舱体支架(2)的一侧边上取中心点,在该中心点上布置一直杆(100),该直杆(100)与所述舱体支架(2)的一侧边垂直,拉直移动软绳(101)上的中点,将该中点移动至直杆(100)之上,中点在直杆(100)上的位置即为调节架(9)所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从球形舱体(1)上切割一部分作为舱门(4),在舱门(4)内侧壁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定位块(46),将舱门(4)重新装回球形舱体(1)之上,定位块(46)沿球形舱体(1)上舱门切口(11)的边缘插入,将舱门(4)点焊于球形舱体(1)之上;

步骤S32:在球形舱体(1)上水平设置下支撑板(51),该下支撑板(51)上设置轴承,将转轴(3)插入轴承内,使得转轴(3)竖立于下支撑板(51)上;

步骤S33:利用第二水平仪(82)照射转轴(3),第二水平仪(82)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照射于转轴(3)的表面上,观测第二水平仪(82)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在转轴(3)表面上的投影是否位于转轴的中心线上,在该第二水平仪(82)的一侧设置第三水平仪(81),利用第三水平仪(81)照射转轴(3),第三水平仪(81)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照射转轴(3)的表面上,观测第三水平仪(81)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在转轴(3)表面上的投影是否位于转轴(3)的中心线上;

步骤S34:在转轴(3)的上端套设上支撑板(52),上支撑板(52)的外端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条形槽(521),利用夹持件将上支撑板(52)与位于球形舱体(1)上方的经体法兰(17)夹住,该经体法兰(17)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条形槽(521)十字交叉布置的第二条形槽,螺栓穿过第一条形槽(521)和第二条形槽将上支撑板(52)与球形舱体(1)初步固定;

步骤S35:用第二水平仪(82)照射转轴,第二水平仪(82)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照射转轴(3)的表面上,观测第二水平仪(82)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在转轴(3)表面上的投影是否位于转轴(3)的中心线上,如未满足,则敲动上支撑板(52)使之对应,在该第二水平仪(82)的一侧设置第三水平仪(81),利用第三水平仪(81)照射转轴(3),第三水平仪(81)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照射转轴(3)的表面上,观测第三水平仪(81)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在转轴(3)表面上的投影是否位于转轴(3)的中心线上,如未满足,则敲动上支撑板(52)使之对应,均满足之后,再完全固定上支撑板(52)与球形舱体(1),卸下夹持件;

步骤S36:在转轴(3)上设置转臂,该转臂与舱门(4)的外壁固定;

步骤S37:拆除舱门(4)与球形舱体(1)的点焊连接,拆卸定位块(4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生舱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4)每个侧边上设置有用于遮盖舱门(4)与球形舱体(1)之间间隙的密封条(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舱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步骤S41:利用第四水平仪照射球形舱体(1)外壁上,第四水平仪释放出来的垂直光面投影于球形舱体(1)外壁上,取舱体支架(2)另一侧边上的中点位置;

步骤S42:取与需要切口(12)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工装平板(104)贴合于球形舱体(1)外壁上,工装平板(104)上沿板长方向开设有两个定位孔(1041),移动工装平板(104),使得舱体支架(2)另一侧边上的中点位置、工装平板(104)上的两个定位孔(1041)落于第四水平仪在球形舱体(1)上产生的投影线上;

步骤S43:在球形舱体(1)的外壁上沿工装平板(104)的外周画线,工装平板(104)上具有用于确定永磁体(105)在球形舱体(1)上的穿设位置的划线孔(1042),在球形舱体(1)上位于划线孔处描点,取下工装平板(104),在球形舱体(1)上将各点连接;

步骤S44:在球形舱体(1)上位于画线处进行间隔切槽,位于切槽的外侧焊接外法兰片(13),该外法兰片(13)与球形舱体(1)相连,该外法兰片(13)上间隔布置有外螺栓安装槽(131);

步骤S45:在外法兰片(13)的内侧布置间隙垫片,在间隙垫片的内侧布置内法兰片(103),在内法兰片(103)上对应布置有内螺栓安装槽(1031),螺栓穿过外法兰片(13)的外螺栓安装槽(131)和内法兰片(103)的内螺栓安装槽(1031),外法兰片(13)和内法兰片(103)相互压紧;

步骤S46:将内法兰片(103)焊接于需要从球形舱体(1)上切割下来的切片(102)上,接着,将切片(102)完全从球形舱体(1)上切割下来,之后,根据永磁体(105)的大小位于各点的连线处将切片(102)分割成两段或者三段;

步骤S47:永磁体(105)安装时将永磁体(105)插入球形舱体(1)的切口(12)处,将各段的切片(102)重新安装于切口(12)处,用螺栓将内法兰片(103)和外法兰片(13)固定连接,从而将各段切片(102)重新固定于原切口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