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料调直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207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棒料调直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棒料调直机结构。



背景技术:

棒料毛料往往由于挤压及长时间放置会产生弯曲变形的缺陷,目前为了对弯曲变形的棒料进行校直,一般先对棒料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棒料采用架表量选点压床进行校直,采用此方法校直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特别是直径细、长度长的棒料,弯曲变形更为严重,所以一些细的棒料在校直时直径往往要大的多,校直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校直效果好的棒料调直机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棒料调直机结构,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的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在所述滑轨的左侧分别滑动设置有左滑块,在所述左滑块上分别设置有左轴承座,在两个左轴承座内滑动设置有左转轴,在所述两个左轴承座之间的左转轴上设置有凸轮,在所述左转轴伸出左轴承座的一端上设置有左从动链轮,在所述左轴承座左侧的

机架上纵向设置有左蜗杆,所述左蜗杆的一端伸出机架与左调节手柄相连接,在所述左蜗杆上分别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两个左蜗轮,在所述涡轮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螺杆,在所述左轴承座上设置有与左螺杆相互配合的左螺套,在所述滑轨的右侧分别滑动设置有右滑块,在所述右滑块上分别设置有右轴承座,在两个右轴承座内滑动设置有右转轴,在所述两个右轴承座之间的右转轴上设置有凹轮,在所述右转轴伸出右轴承座的一端上设置有右从动链轮和第一齿轮,所述右从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左从动链轮相连接,在所述右轴承座右侧的机架上纵向设置有右蜗杆,所述右蜗杆的一端伸出机架与右调节手柄相连接,在所述右蜗杆上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两个右蜗轮,在所述右蜗轮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右螺杆,在所述右轴承座上分别设置有与右螺杆相互配合的右螺套,在所述第一齿轮下端一侧的机架上通过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设置有可移动安装座,在所述可移动安装座上设置有轴承座,在所述轴承座内转动设置有转轴,在所述转轴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从动链轮,在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的减速机,在所述减速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从动链轮相连接,在所述凸轮与凹轮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托板底座,托板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与托板底座相连接,在所述托板的上述设置有耐磨层,在所述托板前端的机架上设置有进料口和与进料口相互连通的进料导向通道,

在所述托板后端的机架上设置有出料口和与出料口相互连通的出料导向通道。

本发明的优点是:上述棒料调直机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校直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同时对直径在负(0.05mm~0.15mm)的棒料可直接使用原材料进行校直,不需要使用直径比较大的棒料,降低了校直成本,另外能够调节凸轮和涡轮之间的间距来对不同直径的棒料进行校直,适用范围广,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棒料调直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滑轨,3、左滑块,4、左轴承座,5、左转轴,6、凸轮,7、左从动链轮,8、左蜗杆,9、左调节手柄,10、左蜗轮,11、左螺杆,12、左螺套,13、右滑块,14、右轴承座,15、右转轴,16、凹轮,17、右从动链轮,18、第一齿轮,19、第一链条,20、右蜗杆,21、右调节手柄,22、右蜗轮,23、右螺杆,24、右螺套,25、调节螺栓,26、调节螺母,27、可移动安装座,28、轴承座,29、转轴,30、第二齿轮,31、从动链轮,32、驱动电机,33、减速机,34、电机轴,35、主动链轮,36、第二链条,37、托板底座,38、托板,39、连接螺栓,40、连接螺母,41、耐磨层,42、进料口,43、

进料导向通道,44、出料口,45、出料导向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图3所示,棒料调直机结构,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的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2,在所述滑轨2的左侧分别滑动设置有左滑块3,在所述左滑块3上分别设置有左轴承座4,在两个左轴承座4内滑动设置有左转轴5,在所述两个左轴承座4之间的左转轴5上设置有凸轮6,在所述左转轴5伸出左轴承座4的一端上设置有左从动链轮7,在所述左轴承座4左侧的机架1上纵向设置有左蜗杆8,所述左蜗杆8的一端伸出机架1与左调节手柄9相连接,在所述左蜗杆8上分别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两个左蜗轮10,在所述涡轮10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螺杆11,在所述左轴承座5上设置有与左螺杆11相互配合的左螺套12,在所述滑轨2的右侧分别滑动设置有右滑块13,在所述右滑块13上分别设置有右轴承座14,在两个右轴承座14内滑动设置有右转轴15,在所述两个右轴承座14之间的右转轴15上设置有凹轮16,在所述右转轴15伸出右轴承座14的一端上设置有右从动链轮17和第一齿轮18,所述右从动链轮17通过第一链条19与左从动链轮7相连接,在所述右轴承座14右侧的机架1上纵向设置有右蜗杆20,所述右蜗杆20的一端伸出机架1与右调节手柄21相连接,在所述右蜗杆20上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两个右蜗轮22,在所述右蜗轮

22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右螺杆23,在所述右轴承座15上分别设置有与右螺杆23相互配合的右螺套24,在所述第一齿轮18下端一侧的机架1上通过调节螺栓25和调节螺母26设置有可移动安装座27,在所述可移动安装座27上设置有轴承座28,在所述轴承座28内转动设置有转轴29,在所述转轴29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18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30,在所述转轴29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从动链轮31,在所述机架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2和与驱动电机32相连接的减速机33,在所述减速机33的电机轴34上设置有主动链轮35,所述主动链轮35通过第二链条36与从动链轮31相连接,在所述凸轮6与凹轮16之间的机架1上设置有托板底座37,托板38通过连接螺栓39和连接螺母40与托板底座37相连接,在所述托板38的上述设置有耐磨层41,在所述托板38前端的机架1上设置有进料口42和与进料口42相互连通的进料导向通道43,在所述托板38后端的机架1上设置有出料口44和与出料口44相互连通的出料导向通道45。

上述棒料调直机结构使用时,将棒料从进料口44插入,经过进料导向通道45导向后送入到托板38上,启动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带动减速机33工作,减速机33的电机轴34带动主动链轮35转动,主动链轮35通过第二链条36带动从动链轮31转动,从动链轮31带动转轴29在轴承座28内转动,转轴29带动第二齿轮30转动,第二齿轮30带动与其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8转动,第一齿轮18带动右转轴15转动,右转轴15带动凹轮16和右从动链轮17转动,

右从动链轮17通过第一链条19带动左从动链轮7转动,左从动链轮7带动左转轴5转动,左转轴5带动凸轮6转动,凸轮6与凹轮16的转动方向一致对托板38上的棒料进行校直,校直完成后棒料进入出料导向通道45内从出料口44导出到机架1外。

上述棒料调直机结构进行调节时,调节凸轮6,取下第一链条19,转动左调节手柄9,左调节手柄9带动左蜗杆8转动,左蜗杆8带动与其相互配合的左蜗轮10转动,左蜗轮10带动左螺杆11转动,左螺杆11带动与其相互配合的左螺套12产生横向位移,左螺套12带动左轴承座4通过左滑块3在滑轨2上横向滑动,左轴承座4带动左转轴5横向移动,左转轴5带动凸轮6横向移动,从而达到调节凸轮6与凹轮16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成后,选择合适的第一链条19装上使左从动链轮7与右从动链轮17能够正常传动;调节凹轮16,取下第一链条19和可移动安装座27,转动右调节手柄21,右转动手柄21带动右蜗杆20转动,右蜗杆20带动与其相互配合的右蜗轮22转动,右蜗轮22带动右螺杆23转动,右螺杆23带动与其相互配合的右螺套24产生横向位移,右螺套24带动右轴承座14通过右滑块13在滑轨2上横向滑动,右轴承座14带动右转轴15横向移动,右转轴15带动凹轮16、右从动链轮17和第一齿轮18横向移动,从而达到调节凸轮6与凹轮16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成后,选择合适的第一链条19装上使左从动链轮7与右从动链轮17能够正常传动,同时将可移动安装座27

移动至合适位置安装使第二齿轮30能与第一齿轮18正常啮合。

上述棒料调直机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校直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同时对直径在负(0.05mm~0.15mm)的棒料可直接使用原材料进行校直,不需要使用直径比较大的棒料,降低了校直成本,另外能够调节凸轮和涡轮之间的间距来对不同直径的棒料进行校直,适用范围广,调节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