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机械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圆拉深产品防水槽用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圆拉深件全周的防水槽中装入密封圈,可以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一般的传统的加工圆形拉深带防水槽工件是冲压外加机加工(车加工)的工艺,首先采用冲压加工,主要是采用传递模具连续冲压加工出半成品,然后采用车床进行车加工加工出产品的防水槽。整个产品的制造过程很难实现自动化加工流程,而且车加工的工艺步骤还需要制作专用的装夹治具,制造成本高。而且,由于采用传统的机加工工艺,产品制造过程需要重复装夹,容易造成多次的累积误差,使得产品的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圆拉深产品防水槽用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加工圆拉深产品防水槽用模具,包括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垂直设置有一驱动齿条;
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一旋转模组及加工模组,所述加工模组置于驱动齿条的下方,所述旋转模组的上方设置有一压紧模组;所述旋转模组包括一旋转主轴及驱动所述旋转主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旋转主轴上连接有一产品座;
所述加工模组包括第一旋转轴及置于第一旋转轴上的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二旋转轴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连接有加工盘;
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接有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上模座下压,带动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加工盘转动对产品进行加工。
优选地,驱动电机置于旋转主轴的一侧,所述旋转主轴与设置于其底部的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驱动电机上的旋转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运动,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旋转主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压紧模组通过一导柱与下模座连接,所述压紧模组包括一套设于所述导柱上的上导正板,所述上导正板的一端与一气缸的气缸轴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有压料杆,所述压料杆置于所述产品座上方,所述气缸运动,带动所述上导正板在所述导柱上上下运动,驱动所述压料杆相对所述产品座做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上模座上还设置有一侧推刀,所述侧推刀平行置于所述驱动齿条的一侧,且所述侧推刀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斜角;
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斜角,所述第一斜角与所述第二斜角相对设置;
所述滑块上垂直设置有两个轴承座,所述第一旋转轴架设于所述轴承座之间,所述侧推刀下压,驱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轴水平移动。
优选地,所述侧推刀的长度大于所述驱动齿条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侧推刀与所述驱动齿条的长度差与所述加工盘初始位置与加工位置之间的距离差,且所述侧推刀的宽度与所述加工盘移动距离相当,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产品座之间的距离与加工状态时,所述驱动齿轮与产品座之间的距离相当。
优选地,所述下模座底部设置有下垫脚。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的齿轮均为锥齿轮,且分别与第一旋转轴及第二旋转轴之间通过键和螺纹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置于下模座下方,所述旋转主轴穿设于所述下模座内,且所述旋转主轴的底部置于所述下模座下方。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加工盘的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圆拉深产品防水槽用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压紧步骤,将产品置于产品座上,气缸工作,带动所述上导正板下压,驱动所述压料杆压住产品,对产品进行定位;
S2、旋转步骤,驱动电机工作,带动连接于驱动电机上的齿轮运转,从而驱动所述旋转轴在啮合齿轮的带动下旋转,所述产品盘随旋转主轴的转动而转动,带动产品一起旋转;
S3、驱动加工步骤,上模座向下模座方向运动,带动所述侧推刀下压,侧推刀的第一斜角与滑块第二斜角相对且契合,所述侧推刀推动所述滑块向产品方向运动,直至产品盘与产品接触;
S4、加工步骤,当所述下模座继续向下,所述驱动齿条与第一旋转轴上的驱动齿轮啮合,继续下压过程,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驱动与其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旋转轴转动,控制所述加工盘旋转对产品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实现了80冲次/分钟的稳定冲压加工,其效率是机械加工的几十甚至上百倍,冲压工艺的优势明显。使用一套传递模具和压槽模具,减少工艺步骤的,使现有技术中由于重复装夹引起的定位误差彻底解决,可保证产品不受操作方法和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质量稳定,可以实现产品95%以上的合格率。采用本发明中的冲压加工属于冷加工,不需要加热毛坯,也不会因为切割形成金属废屑,因而冲压加工十分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用于加工圆拉深产品防水槽用模具,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模座2、下模座1,所述下模座1底部设置有下垫脚3。所述下模座1上设置有一旋转模组及加工模组,所述旋转模组的上方设置有一压紧模组。
所述上模座上垂直设置有一驱动齿条21及平行置于所述驱动齿条21一侧推刀22,所述侧推刀2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斜角。
所述下模座1上设置有一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斜角,所述第一斜角与所述第二斜角相对设置;即当第一斜角与所述第二斜角切合时,侧推刀21推动所述滑块11移动。
所述滑块11上垂直设置有两个轴承座12,所述轴承座12之间架设有第一旋转轴17。所述轴承座与所述第一旋转轴17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17上套设有一驱动齿轮13,所述驱动齿条21可与所述驱动齿轮13啮合。且,当所述驱动齿条21与所述驱动齿轮13啮合时,驱动齿条21继续下压,即带动所述驱动齿轮13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轴17的其中一端穿出轴承座12,且端部通过键(图中未画出)和螺纹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所述第一锥齿轮16设置于第一旋转轴的近产品端。所述加工模组除了滑块11上的各部件之外,还包括第二旋转轴18。
所述第二旋转轴18轴线与所述第一旋转轴17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旋转轴18的底部通过键(图中未画出)和螺纹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且所述第二锥齿轮1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6可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旋转轴18的上端连接有一加工盘14。当所述第二锥齿轮1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6相互啮合,驱动所述第二旋转轴18带动所述加工盘14旋转。
所述旋转模组包括一旋转主轴6及驱动所述旋转主轴6旋转的驱动电机4,
所述旋转主轴6上连接有一产品座7;产品9通过顶块71置于所述产品座7内。所述顶块71通过弹簧72置于所述产品座7。
具体的,所述驱动电机4置于所述旋转主轴6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4置于下模座1下方,所述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与电机齿轮52连接,所述旋转主轴6穿设于所述下模座1内,且所述旋转主轴6的底部置于所述下模座1下方。所述旋转主轴6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轴齿轮51。所述电机齿轮52与所述轴齿轮51啮合。当驱动电机4工作时,所述旋转主轴6在轴齿轮51的带动下运转,本发明中的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4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加工盘14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压紧模组通过一导柱81与下模座1连接,所述压紧模组包括一套设于所述导柱81上的上导正板8,所述上导正板8的一端与一气缸82的气缸轴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有压料杆83。所述压料杆83置于所述产品座7上方,具体的,设置于顶块71的上方。所述气缸82运动,带动所述上导正板8沿着所述导柱8上下运动,驱动所述压料杆83相对所述产品座做上、下运动。
为了更好的加工产品,使得整个加工步骤一体化完成,所述侧推刀22的长度大于所述驱动齿条21的长度。具体的,所述侧推刀22与所述驱动齿条21的长度差与所述加工盘14初始位置与加工位置之间的距离差,且所述侧推刀22的宽度与所述加工盘14最终位移相当,所述驱动齿条21与所述产品座14之间的距离与加工状态时,所述驱动齿轮13与产品座之间的距离相当。
为更进一步的了解本技术方法,以下阐述下本发明的加工方法:
S1、压紧步骤,将产品9置于产品座7上,气缸82工作,带动所述上导正板8下压,驱动所述压料杆83压住产品,对产品进行定位;
S2、旋转步骤,驱动电机4工作,带动连接于驱动电机4上的齿轮运转,从而驱动所述旋转主轴6在啮合齿轮的带动下旋转,所述产品盘14随旋转主轴的转动而转动,带动产品一起旋转;
S3、驱动加工步骤,上模座2向下模座1方向运动,带动所述侧推刀22下压,侧推刀22的第一斜角与滑块11的第二斜角相对且契合,所述侧推刀22推动所述滑块向产品方向运动,直至产品盘与产品接触;
S4、加工步骤,当所述下模座继续向下,所述驱动齿条21与第一旋转轴17上的驱动齿轮13啮合,继续下压过程,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轴17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轴17转动驱动与其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旋转轴18转动,控制所述加工盘14旋转对产品进行加工,以此完成整个产品凹槽的加工。
本发明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