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头立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9279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头立铣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金属切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头立铣刀。



背景技术:

在模具加工行业中,对模具的表面加工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模具加工期间不充许换刀,否则会留下接刀痕,这就要求精加工球头铣刀具备较好的加工质量和较高的耐用度。但传统球头铣刀存在一个薄弱处,即球头中心横刃,因为横刃是两平面相交形成的线状切削刃,且为负前角,所以极易磨损,从而造成加工表面质量变差,刀具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切削力小、耐用度高、加工表面质量好的球头立铣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头立铣刀,包括刀具主体和位于所述刀具主体一端的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两条位于刀具主体轴向端面的球头切削刃和两条位于刀具主体周向面的螺旋切削刃,所述球头切削刃与螺旋切削刃一一对应且平滑连接,所述球头切削刃具有后刀面,两条所述球头切削刃的后刀面于所述球头切削刃的球头顶点X处相交形成一条横刃,所述横刃经磨削后形成一个可进行切削的小平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小平面的宽度为a,a取值范围为0.02 mm~0.08mm。

所述刀具主体具有旋转轴线O,所述球头顶点X位于所述旋转轴线O上。

两条所述球头切削刃之间具有球头容屑槽,所述球头容屑槽的偏距b为0.01 mm~0.06 mm,切深c为0.02 mm~0. 1mm,圆弧r为0.02 mm~0.12 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两个球头切削刃的后刀面相交形成一条横刃,对该横刃进行磨削形成小平面,在切削过程中,该小平面切削过程可参与切削,因而球头顶点X处不易磨损,且加工表面质量更好,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横刃磨损过快、涂层过早失效的问题,提高了刀具表面加工质量和耐用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球头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放大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刀具主体;2、切削部;3、球头切削刃;31、后刀面;4、螺旋切削刃;5、横刃;6、小平面;7、容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球头立铣刀的一种实施例,该球头立铣刀包括刀具主体1和位于刀具主体1一端的切削部2,切削部2包括两条位于刀具主体1轴向端面的球头切削刃3和两条位于刀具主体1周向面的螺旋切削刃4,球头切削刃3与螺旋切削刃4一一对应且平滑连接,球头切削刃3具有后刀面31,两条球头切削刃3的后刀面31于球头切削刃3的球头顶点X处相交形成一条横刃5,横刃5经磨削后形成一个可进行切削的小平面6。

本实施例中,球头切削刃3的两个较窄的后刀面31相交形成一条横刃5(图3双点画线所示),对该横刃5用砂轮进行磨削形成小平面6,小平面6上涂层后,小平面6与横刃5平行的两边界可取代横刃5参与切削,可以避免因横刃5过快磨损而使涂层过早失效。在切削过程中,球头顶点X处不易磨损,且加工表面质量更好,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横刃5磨损过快、涂层过早失效的问题,提高了刀具表面加工质量和耐用度。

本实施例中,刀具主体1具有旋转轴线O,球头顶点X位于旋转轴线O上。

小平面6的宽度为a,a取值范围为0.02 mm~0.08mm。两条球头切削刃3之间具有球头容屑槽7,球头容屑槽7的偏距b为0.01 mm~0.06 mm,切深c为0.02 mm~0.1 mm,圆弧r为0.02 mm~0.12 mm。

在具体应用实例中,a、b、c、r的取值大小与刀具主体1的直径密切相关,刀具主体1直径越大,a、b、c、r的取值越大。本实施例中,以刀具主体1为6mm为例,a可设置为0.03mm。偏距b为0.04mm,切深c为0.06mm,圆弧r为0.08mm。合理的球头容屑槽7参数取值可以提高刃口强度以及球头容屑槽7排屑空间,通过控制球头容屑槽7圆弧、偏距和切深提升刃口强度,从而提高刀具的耐用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