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箱面具头的加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33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箱面具头的加工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面具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箱面具头的加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五金加工行业对于产品内孔铣槽的加工方式大多采用手动车床的加工方式;加工速度慢,而且对于操作人员的伤害威胁也比较大;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加工速度慢,达不到产量要求;

2:操作繁琐,操作人员容易疲劳;

3:加工刀具利刃容易刮伤产品及操作人员手部;

4:培训上岗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箱面具头的加工机构,通过旋转气缸驱动卡块旋转至冶具的上方从而夹紧待加工成品,而不用手动装夹产品,避免装卸产品是刀具刮伤操作人员,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且本发明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待加工产品运动至切削装置的下方,行程精度控制高,保证了良好的加工精度,本发明采用多组加工装置同时进行加工,加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本发明操作简单,有效地缩减了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时间,降低了用工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眼箱面具头的加工机构,包括工作台和相间设置于工作台的多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于工作台的滑轨、滑动设置于滑轨的装夹装置、设置于滑轨上方的至少一个切削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装夹装置沿滑轨滑动的伺服电机,所述切削装置包括固定于工作台的支架、设置于支架的导轨、滑动设置于导轨的切削底座、用于驱动切削底座上下滑动的驱动气缸、设置于切削底座的切削电机、以及设置于切削电机输出端的刀具,所述装夹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滑轨的装夹底座、设置于装夹底座中部用于承载产品的冶具、分别设置于冶具两侧的旋转气缸、以及设置于旋转气缸输出端的卡块。

其中,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丝杆穿设于所述装夹底座且与装夹底座螺接。

其中,所述导轨与切削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座,第一滑动座与切削底座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座与导轨滑动连接,导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第一滑动座设置有第一弧形凸块,第一弧形凸块卡设于第一弧形凹槽内且可相对第一弧形凹槽上下滑动。

其中,所述冶具的上表面开设有方形凹台,方形凹台的边角开设有便于装入待加工产品的弧形缺口。

其中,所述所述滑轨与装夹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座,第二滑动座与装夹底座固定连接,第二滑动座与滑轨滑动连接,滑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第二滑动座设置有第二弧形凸块,第二弧形凸块卡设于第二弧形凹槽内且可相对第二弧形凹槽前后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旋转气缸驱动卡块旋转至冶具的上方从而夹紧待加工成品,而不用手动装夹产品,避免装卸产品是刀具刮伤操作人员,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且本发明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待加工产品运动至切削装置的下方,行程精度控制高,保证了良好的加工精度,本发明采用多组加工装置同时进行加工,加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本发明操作简单,有效地缩减了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时间,降低了用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装夹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为:1—工作台、2—滑轨、3—伺服电机、4—支架、5—导轨、6—切削底座、7—驱动气缸、8—切削电机、9—刀具、10—装夹底座、11—冶具、12—旋转气缸、13—卡块、14—丝杆、15—第一滑动座、16—第一弧形凹槽、17—第一弧形凸块、18—弧形缺口、19—第二滑动座、20—第二弧形凹槽、21—第二弧形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图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眼箱面具头的加工机构,包括工作台1和相间设置于工作台1的多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于工作台1的滑轨2、滑动设置于滑轨2的装夹装置、设置于滑轨2上方的至少一个切削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装夹装置沿滑轨2滑动的伺服电机3,所述切削装置包括固定于工作台1的支架4、设置于支架4的导轨5、滑动设置于导轨5的切削底座6、用于驱动切削底座6上下滑动的驱动气缸7、设置于切削底座6的切削电机8、以及设置于切削电机8输出端的刀具9,所述装夹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滑轨2的装夹底座10、设置于装夹底座10中部用于承载产品的冶具11、分别设置于冶具11两侧的旋转气缸12、以及设置于旋转气缸12输出端的卡块13。

具体地,所述切削装置的数量为三个,沿滑轨2的长度方向相间设置。

本发明通过旋转气缸12驱动卡块13旋转至冶具11的上方从而夹紧待加工成品,而不用手动装夹产品,避免装卸产品是刀具9刮伤操作人员,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旋转气缸12固定待加工产品装卸料速度快,效率高,定位稳固,产品不易发生晃动,保证了加工精度,且本发明通过伺服电机3驱动待加工产品运动至切削装置的下方,行程精度控制高,保证了良好的加工精度,本发明采用多组加工装置同时进行加工,加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本发明操作简单,有效地缩减了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时间,降低了用工成本。

其中,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穿设于所述装夹底座10且与装夹底座10螺接。通过丝杠驱动装夹底座10运动,行程控制精度高,有效地保证了加工精度。

其中,所述导轨5与切削底座6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座15,第一滑动座15与切削底座6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座15与导轨5滑动连接,导轨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16,第一滑动座15设置有第一弧形凸块17,第一弧形凸块17卡设于第一弧形凹槽16内且可相对第一弧形凹槽16上下滑动。第一弧形凸块17和第一弧形凹槽16相配合,进一步地提高了第一滑动座15与导轨5之间的连接紧密性,避免刀具9上下运动是发生晃动,加工精度高。

其中,所述冶具11的上表面开设有方形凹台,方形凹台的边角开设有便于装入待加工产品的弧形缺口18。弧形缺口18的设置使得待加工产品装入方向凹台后产品的边角与冶具11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便于产品的放入,同时防止产品的边角与冶具11发生碰撞而损坏产品。

其中,所述所述滑轨2与装夹底座10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座19,第二滑动座19与装夹底座10固定连接,第二滑动座19与滑轨2滑动连接,滑轨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20,第二滑动座19设置有第二弧形凸块21,第二弧形凸块21卡设于第二弧形凹槽20内且可相对第二弧形凹槽20前后滑动。第二弧形凸块21和第二弧形凹槽20相配合,进一步地提高了第二滑动座19与滑轨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避免在加工产品时产品发生晃动,加工精度高。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