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线切割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丝桶及使用其的线切割机床。
背景技术:
线切割又称电火花线切割,属电加工范畴,是由前苏联拉扎联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实用新型了电火花加工方法。
目前线切割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需要对金属工件进行孔中切割时,需要把已经在运丝桶和钼丝导轮缠绕好的钼丝的一端拆除,然后把钼丝穿过金属工件的通孔,再把钼丝在运丝桶和钼丝导轮上缠绕好,才能对金属工件进行切割;加工完毕,由于该成品为中间镂空或通孔,而四周边沿封闭,因此需要重复上述步骤,才能把钼丝从中拆出,非常浪费时间和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运丝桶,还用使用这种运丝桶的线切割机床和半自动上丝方法。
一种运丝桶,包括桶体和桶轴,所述桶轴轴向贯通所述桶体,所述桶体的表面的两端设置有钼丝固定螺孔,还设置有转向钉,所述转向钉径向设置于所述桶体的表面,所述转向钉设置于两个所述钼丝固定螺孔之间。
优选的,还设置有钼丝固定螺钉;所述钼丝固定螺钉固定于所述钼丝固定螺孔内。
优选的,还设置有平衡钉孔和平衡钉,所述平衡钉孔和平衡钉设置于运丝桶,所述平衡钉孔和平衡钉设置于所述转向钉的相对的背面。
一种本实用新型的运丝桶的线切割机床,还设置有钼丝、连接引线和钼丝导轮,所述钼丝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所述钼丝固定螺钉,所述钼丝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引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引线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所述所述钼丝固定螺钉;
所述钼丝导轮包括前导轮和后导轮,所述前导轮设置于远离所述运丝桶的上下两个导轮座,所述后导轮设置于靠近所述运丝桶的上下两个导轮座;
一个或两个所述后导轮轴向左右摆动,或者,设置有钼丝摆动臂,钼丝摆动臂设置于一个或两个所述后导轮与所述运丝桶之间,所述钼丝摆动臂的自由端控制所述钼丝或连接引线左右摆动。
优选的,所述钼丝摆动臂包括铰接臂和走丝圈,所述铰接臂的一端铰接与线切割机床的机架,所述走丝圈设置于所述铰接臂的另一端,所述钼丝或连接引线穿过所述走丝圈的圆心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运丝桶具有结构简单,可以采用现有的运丝桶进行加工,通用性广的,并通过转向钉对绕在运丝桶上的丝线进行转向绕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线切割机床简单可靠,只需改动个别部位的零件,即可实施。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运丝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运丝桶的钼丝与连接引线同向绕转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运丝桶的钼丝与连接引线反向绕转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线切割机床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线切割机床的上丝方法的示意图。
其中:运丝桶A;桶体1;转向钉12;桶轴2;钼丝31;连接引线32;前导轮33;后导轮34;摆动臂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运丝桶,如图1上述,包括桶体1和桶轴2,所述桶轴2轴向贯通所述桶体1,所述桶体1的表面的两端设置有钼丝固定螺孔,还设置有转向钉12,所述转向钉12径向设置于所述桶体1的表面,所述转向钉12设置于两个所述钼丝固定螺孔之间;还设置有钼丝固定螺钉;所述钼丝固定螺钉固定于所述钼丝固定螺孔内。优选的,所述转向钉12通过螺纹的方式,固定在预先设置在桶体1的表面的转向钉孔。
本实施例的运丝桶A,通过在运丝桶的两个所述钼丝固定螺钉之间设置转向钉12,使得绕转在运丝桶A上的丝线可以通过绕折在转向钉12上实行绕转方向的转向;钼丝固定螺钉用于固定绕转在运丝桶A上的丝线端部,使得运丝桶A在旋转时丝线不会松脱。
优选的,还设置有平衡钉孔和平衡钉,所述平衡钉孔和平衡钉设置于运丝桶A,所述平衡钉孔和平衡钉设置于所述转向钉12的相对的背面。由于在线切割机床运作中,运丝桶A需要不断地转动,设置平衡钉,可以使得运丝桶A在转动时产生较好的动平衡,避免产生震动而影响切割精度。
一种使用本实施例的运丝桶的线切割机床,如图4所示,还设置有钼丝31、连接引线32和钼丝导轮,所述钼丝31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所述钼丝固定螺钉,所述钼丝3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引线32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引线32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所述所述钼丝固定螺钉;所述钼丝导轮包括前导轮33和后导轮34,所述前导轮33设置于远离所述运丝桶A的上下两个导轮座,所述后导轮34设置于靠近所述运丝桶A的上下两个导轮座;一个或两个所述后导轮34轴向左右摆动,或者,设置有钼丝摆动臂35,钼丝31摆动臂35设置于一个或两个所述后导轮34与所述运丝桶A之间,所述钼丝摆动臂35的自由端控制所述钼丝31或连接引线32左右摆动。
本实施例的线切割机床在通用的线切割机床上做出改进,因此线切割的脉冲电源、切割臂、导轮座、冷却系统等机构就不在这一一讲述了;本实施例的线切割机床设置可以摆动的后导轮34或钼丝摆动臂35,可以控制钼丝31或连接引线32的摆动,从而使其钩挂绕折在所述转向钉12上,再配合运丝桶A的转动,实现了丝线的方向绕转。
优选的,所述钼丝摆动臂35包括铰接臂和走丝圈,所述铰接臂的一端铰接与线切割机床的机架,所述走丝圈设置于所述铰接臂的另一端,所述钼丝31或连接引线32穿过所述走丝圈的圆心通孔。通过圈状的走丝圈,丝线从通孔中穿过,可以更好地控制丝线的摆动,不会出现吊线的现象。
一种使用本实施例的线切割机床的半自动上丝方法,如图2、3和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钼丝31和所述连接引线32同向绕在所述运丝桶(如图2所述);当只有同向绕转的情况下,才能同时送出、收紧钼丝31和所述连接引线32;因为完成缠绕的丝线是需要张紧才能运作的,对的丝线进行剪短后,所以此时如果运丝桶不送丝线出来,是无法进行拼接的。
步骤2.所述钼丝31从下侧的两个钼丝导轮拉出,所述连接引线32从上侧的两个钼丝导轮拉出;或者,所述钼丝31从上侧的两个钼丝导轮拉出,所述连接引线32从下侧的两个钼丝导轮拉出(如图5所示);
步骤3.所述钼丝31与所述连接引线32连接;
步骤4.往回转动运丝桶A,所述钼丝31和所述连接引线32同时收紧;与步骤1的理由同理,需要对丝线进行张紧;
步骤5.摆动钼丝摆动臂35或后导轮34,使所述钼丝31或所述连接引线32挂在所述转向钉12上;
步骤6.反向转动运丝桶A,转向钉12后段的所述钼丝31和所述连接引线32为反向绕转(如图3所示),完成上丝。
当需要对金属工件进行孔中切割时,只需要把缠绕好的钼丝31或连接引线32剪断,钼丝31或连接引线32穿过金属工件的通孔后,再与连接引线32或钼丝31进行拼接,这样技术人员只需要一直站在机床的前端(放置工件的地方)进行操作,不用来回机床的前端和后端来回跑动和缠绕丝线;连接引线32和钼丝31拼接后,通过转向钉12转动两者其中一个的绕转方向,即可开始进行金属加工的工作;优选的,在进行线切割时,通过控制运丝桶A的转动距离,使得可以只有钼丝31对金属工件进行切割加工,而连接引线32可以不参加切割加工的工作;因为两者之间的连接位会有结节,结节经过金属工件的话,有可能会出现卡线的问题。连接引线32主要用于连接和引送钼丝31的作用;当然,连接引线32的材质也可以为钼,也可以用于对金属工件进行加工切割。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