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铜坯生产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铜坯的环形除鳞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铜坯轧制前进行高压水除鳞是铜材热轧前除鳞的最主要手段,现有的除鳞环结构是在除鳞环体内侧设置喷嘴,通过喷淋实现去除荒管外表氧化皮。 但其除鳞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一、除鳞系统在高压喷水作业过程中,由于高压水的高速大量喷出,系统压力逐渐降低,使铜坯尾部对应的高压水的压力不足,钢坯尾部的除鳞效果不理想。
二、在钢坯除鳞过程中,喷水量大,能源消耗大,水源浪费严重。
三、除鳞系统中喷嘴系统设置不当,造成除鳞效果不佳。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1151300,申请日:2013年 3月 1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改进的除磷环结构,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除磷环结构,可以完整地喷淋荒管的整个外圆周,防止喷淋过程中,在荒管外表面存在喷淋盲区,提高荒管成品外表的除磷质量,其包括除磷环,除磷环体内侧设置有喷嘴,除磷环体内侧沿所述除磷环体内周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但此喷嘴设置不当,造成除鳞效果不佳。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1967723,申请日:2012年5月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高压水除鳞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高压水除鳞装置,包括集水管,该集水管管壁上连通有进水管,该进水管设置有与除鳞泵高压水管连接的法兰盘,集水管的内侧管壁上安装有若干个喷水除磷的喷嘴,集水管呈环状,喷嘴均布在集水管的内侧管壁上,且喷嘴都朝向环状集水管的中央;按照圆周方式布置喷嘴,喷射高度降低,覆盖重叠量增加,单位面积上的除磷水打击力提高,除磷效果好;集水管采用圆状形式,改善了除鳞用水在集管里面的流动情况,减少系统的压力损失,出水压力高,进一步提高磷效果,且节能性好;喷嘴的喷射角度都为 26°,但此除鳞装置需用10 个喷嘴才能完全覆盖钢坯表面,喷水量大,能源消耗大,水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铜坯在除鳞过程中能源消耗大、水源浪费严重不足、除鳞效果不佳等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铜坯的环形除鳞生产线,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得铜坯在除鳞过程中能源消耗小、除鳞效果好、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铜坯的环形除鳞生产线,包括第一卧式轧机、立式轧机和第二卧式轧机,所述立式轧机设置在第一卧式轧机与第二卧式轧机之间,所述第一卧式轧机与立式轧机之间、立式轧机与第二卧式轧机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除鳞环、第二除鳞环,所述第二卧式轧机的后侧设有第三除鳞环;
所述第二除鳞环包括进水管、集水管和喷头,所述集水管为一侧设置有进水管的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内侧均匀布置有4个以上喷头,所述喷头倾斜设置在集水管的内侧壁上,且所述喷头与铜坯前进方向的夹角为70°~80°,所述喷头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喷嘴,所述喷嘴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与其所正对的集水管的内径相平行,所述喷头的中轴线与喷嘴的中轴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头与铜坯前进方向的夹角为75°。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集水管的内侧均匀布置有4个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嘴的喷射夹角为20°~25°。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铜坯的环形除鳞生产线,其中,第二除鳞环中喷头倾斜设置在集水管的内侧壁上,且喷头与铜坯前进方向的夹角为75°,通过此种设置使得从喷嘴中的液体可沿逆着铜坯前进运动的方向呈75°射出,此时在铜坯与高压力液体的相互作用下可以更加顺利的将附着在铜坯表面的氧化皮去除掉,再加上喷嘴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横截面矩形的长与其所正对的集水管的内径相平行,使得从矩形状喷嘴中喷射出的液体的压力高达100kg,正因为喷嘴的横截面为矩形,使得此时喷嘴中喷射出的液体能够在高压力的作用下如同刀面一样,且如同刀面一样的液体流沿逆着铜坯运动的方向呈75°能够将铜坯的外表面的氧化皮削除掉,此过程除鳞迅速,效果优良。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铜坯的环形除鳞生产线,其中,第二除鳞环中喷嘴的喷射夹角为22°,通过设置4个喷头就可以将液体完全覆盖在铜坯表面,不仅喷水量小,能源消耗低,而且环形除鳞装置投入制造成本低、节约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铜坯的环形除鳞生产线,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铜坯的环形除鳞生产线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除鳞环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喷头的正视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进水管;2、集水管;3、喷头;31、喷嘴;4、铜坯;5、第一卧式轧机;6、第一除鳞环;7、立式轧机;8、第二除鳞环;9、第二卧式轧机;10、第三除鳞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铜坯的环形除鳞生产线,包括第一卧式轧机5、立式轧机7和第二卧式轧机9,立式轧机7设置在第一卧式轧机5与第二卧式轧机9之间,所述第一卧式轧机5与立式轧机7之间、立式轧机7与第二卧式轧机9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除鳞环6、第二除鳞环8,第二卧式轧机9的后侧设有第三除鳞环10,其中第一除鳞环6第二除鳞环8和第三除鳞环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除鳞环6、第二除鳞环8和第三除鳞环10上设置的喷头3的数量不等,具体地本实例中第一除鳞环6、第二除鳞环8、第三除鳞环10上的喷头3的数量分别为6个、4个、2个。
第二除鳞环8包括进水管1和集水管2,还包括喷头3,集水管2为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的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的内侧均匀布置有4个以上喷头3,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集水管2环状结构的内侧均匀布置有4个喷头3,喷头3倾斜设置在集水管2的内侧壁上,且喷头3与铜坯4前进方向的夹角为70°~80°,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喷头3与铜坯4前进方向的夹角为75°,喷头3的顶部中心处设有喷嘴31,喷嘴31的横截面为矩形,矩形的长与其所正对的集水管2的内径相平行,喷嘴31的喷射夹角为20°~25°,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喷嘴31的喷射夹角为22°。
本实施例中第二除鳞环8的喷嘴31的喷射夹角为22°,本实施例通过设置4个喷头3就可以将液体完全覆盖在铜坯表面,不仅喷水量小,能源消耗低,而且环形除鳞装置投入制造成本低、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二除鳞环8的喷头3倾斜设置在集水管2的内侧壁上,且喷头3与铜坯4前进方向的夹角为75°,通过此种设置使得从喷嘴31中的液体可沿逆着铜坯4前进运动的方向呈75°射出,此时在铜坯4与高压力液体的相互作用下可以更加顺利的将附着在铜坯4表面的氧化皮去除掉,再加上喷嘴31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横截面矩形的长与其所正对的集水管2的内径相平行,使得从矩形状喷嘴31中喷射出的液体的压力高达100kg,正因为喷嘴31的横截面为矩形,此矩形的长远远大于宽,使得此时喷嘴31中喷射出的液体能够在高压力的作用下如同刀面一样,且如同刀面一样的液体流沿逆着铜坯4运动的方向呈75°能够将铜坯4的外表面的氧化皮削除掉,此过程除鳞迅速,效果优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铜坯的环形除鳞生产线,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喷嘴31的喷射夹角为20°,集水管2的内侧均匀布置有6个喷头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铜坯的环形除鳞生产线,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喷嘴31的喷射夹角为25°,集水管2的内侧均匀布置有6个喷头3。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