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搭载单激光器的双振镜剥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292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搭载单激光器的双振镜剥线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可搭载单激光器的双振镜剥线机。



背景技术:

激光对直径1mm以下电子线材加工已成为主流,尤其是线材的屏蔽层切割及外被切割。传统的切割头式激光剥线机效率低、速度慢,无法对线材屏蔽层进行切割,导致批量生产极为困难。而打标机只有一个振镜,故也无法对线材进行切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搭载单激光器的双振镜剥线机,能够解决线材屏蔽层切割及线材外被的切割和去除的问题,整个剥线机的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且功能可靠。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搭载单激光器的双振镜剥线机,包括机架和光路组件,所述光路组件设置在机架上;

所述光路组件包括双丝杆升降平台、支撑板、上光路组件及下光路组件,其中双丝杆升降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通过支撑板连接有上光路组件和下光路组件;所述上光路组件和下光路组件两者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对放置在两者之间的待加工夹具进行激光剥线。

所述光路组件还包括调整组件,其安装在双丝杆升降平台上并连接所述上光路组件,用于调节上光路组件和下光路组件之间的距离。

所述上光路组件包括上光路聚焦镜、上光路振镜、上光路支撑组件和上光路反射镜组件,所述上光路支撑组件上同轴连接上光路反射镜组件和上光路振镜,上光路聚焦镜也与上光路振镜同轴设置。

所述下光路组件包括下光路聚焦镜、下光路振镜、下光路支撑组件、下光路反射镜组件、切换组件和下光路激光器,其中支撑组件上依次设置有下光路激光器、下光路反射镜组件和下光路振镜,下光路聚焦镜也与下光路振镜同轴设置,并与上光路聚焦镜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切换组件与下光路反射镜组件相连,能够带动下光路反射镜组件进行光路切换。

所述上光路组件的上光路反射镜组件和下光路组件的下光路反射镜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罩,用于对两者进行密封。

所述机架包括底架、封板、支撑板组件、夹具固定座,其中支撑板组件设置在底架上,所述支撑板组件上还设置有封板,用于进行密封;所述夹具固定座设置在支撑板组件上,并位于所述上光路振镜和下光路振镜之间,用于放置待加工夹具。

所述机架还包括振镜保护罩,所述支撑板组件上设置有两组所述振镜保护罩,分别对所述上光路振镜和下光路振镜进行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光路组件内的上光路组件及下光路组件实现激光剥线,解决了线材屏蔽层切割的难题,其整体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也易于实现,并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上光路组件及下光路组件中均采用振镜实现,即通过双振镜剥线机在线材切割领域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搭载单激光器的双振镜剥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光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光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光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架、2-封板、3-支撑板组件、4-振镜保护罩、5-夹具固定座、21-双丝杆升降平台、22-支撑板、23-调整组件、24-上光路组件、25-密封罩、26-下光路组件、41-上光路聚焦镜、42-上光路振镜、43-上光路支撑组件、44-上光路反射镜组件、61-下光路聚焦镜、62-下光路振镜、63-下光路支撑组件、64-下光路反射镜组件、65-切换组件、66-下光路激光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搭载单激光器的双振镜剥线机,包括机架和光路组件,所述光路组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进行激光剥线。

参阅图2所示,所述光路组件包括双丝杆升降平台21、支撑板22、调整组件23、上光路组件24及下光路组件26,其中双丝杆升降平台21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通过支撑板22连接有上光路组件24和下光路组件26。所述上光路组件24和下光路组件26两者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对放置在两者之间的待加工夹具进行激光剥线。

上述中,所述光路组件还包括调整组件23,其安装在双丝杆升降平台21上用于调节上光路组件24和下光路组件26之间的距离。

所述上光路组件24包括上光路聚焦镜41、上光路振镜42、上光路支撑组件43和上光路反射镜组件44,如图3所示。所述上光路支撑组件43上同轴连接上光路反射镜组件44和上光路振镜42,上光路聚焦镜41同轴设置在上光路振镜42的下方。通过上光路反射镜组件44接收下光路组件6反射上来的激光,并将激光反射到上光路振镜42中,并通过上光路聚焦镜41聚焦在待加工夹具上,对其进行剥线加工。

所述下光路组件26包括下光路聚焦镜61、下光路振镜62、下光路支撑组件63、下光路反射镜组件64、切换组件65和下光路激光器66,如图4所示。其中支撑组件63上依次设置有下光路激光器66、下光路反射镜组件64和下光路振镜62。下光路聚焦镜61同轴设置在下光路振镜62的上方,并与上光路聚焦镜41的位置相对应,即两者面对面放置且中心对齐,这样使得两者在待加工夹具上的聚焦平面重合。所述切换组件65与下光路反射镜组件64相连,能够带动下光路反射镜组件64进行光路切换。

上述中,所述上光路组件24的上光路反射镜组件44和下光路组件26的下光路反射镜组件64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罩25,用于对两者进行密封。

所述机架包括底架1、封板2、支撑板组件3、夹具固定座5(参阅图1所示),其中底架1在最底部支撑整个剥线机,支撑板组件3设置在底架1上,用于支撑剥线机的内部结构,所述支撑板组件3上还设置有封板2,用于对剥线机进行密封。所述夹具固定座5设置在支撑板组件3上,并位于上光路振镜42和下光路振镜62之间,用于放置待加工夹具。本实施例中,除了上光路振镜42和下光路振镜62,所述上光路组件24和下光路组件26的其它部件均位于支撑板组件3内侧,这样起到保护的作用。

上述中,所述机架还包括振镜保护罩4,所述支撑板组件3上设置有两组所述振镜保护罩4,分别对所述上光路振镜42和下光路振镜62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上述剥线机主要应用于线材屏蔽层切割,上光路组件24与下光路组件26可以通过双丝杆升降平台12进行调节上升或下降,目的为了便于调节焦点。切换组件65带动下光路反射镜组件64进行光路切换,下光路激光器66发出激光,当切换组件65的气缸收回时,下光路激光器66发出的激光可直接射入下光路振镜62中,并通过下光路聚焦镜61作用在待加工夹具上;当切换组件65的气缸伸出时,激光射入下光路反射镜组件64的反射镜中心,并将激光反射至上光路组件4的上光路反射镜组件44中。上光路反射镜组件44将激光反射至上光路振镜42中,并通过上光路聚焦镜41聚焦在待加工夹具上,对其进行剥线加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换组件65可采用气缸切换也可用其他执行元件切换。本实用新型中的双丝杆升降平台21也可用两个单丝杆升降平台来代替。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