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8934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床水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床水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机床水箱都是依靠铁屑的只有沉淀来排除铁屑,没有过滤功能,从而导致在水泵抽取切削液进行循环利用时,没有完全沉淀的铁屑容易被抽入管子,堵管的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机床水箱,解决了背景技术所提及的机床水箱不能过滤铁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包括设于左端的自由沉淀区、设于中部的吸附区和设于右端的水泵区,所述自由沉淀区和吸附区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吸附区和水泵区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个隔板的高度小于第一隔板的高度,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小于水箱壁的高度,所述吸附区的底部设有磁钢板,所述磁钢板上设有多排磁钢柱,在相邻两排所述磁钢柱中,后排所述磁钢柱正好与前排的两相邻磁钢柱之间的间隙对齐,所述水泵区内设有水泵。

进一步,所述磁钢柱的横截面为开口朝向自由沉淀区的C形。

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

进一步,所述水箱本体侧壁的底部在自由沉淀区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设有盖体。

进一步,所述磁钢柱的上端面与第一隔板的上端面高度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床水箱的工作原理是,混有铁屑的切削液从水箱本体左端流入自由沉淀区,较大的铁屑会在自由沉淀区内迅速下沉至自由沉淀区的底部;然后经过自由沉淀后的切削液从第一隔板顶部流出,流入吸附区,由于第一隔板上端设有第一过滤网,在进入吸附区之前又会被过滤掉部分铁屑;切削液在进入吸附区后,从左往右流动,由于吸附区的底部设有磁钢板,某些粒径稍大的铁屑由于重力和磁钢板的吸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沉淀并吸附到吸附区底部的磁钢板上,由于磁钢板上设有多排磁钢柱,在切削液从吸附区的左边流到右边的过程中会流经多排磁钢柱,切削液内的小粒径铁屑会受到磁钢柱的反复吸附;由于在相邻两排磁钢柱中,后排磁钢柱正好与前排的两相邻磁钢柱之间的间隙对齐,在切削液在从左到右流动过程中从第一排的两根磁钢柱的间隙之间流过的切削液会受到第二排磁钢柱的阻挡,会与第二排的磁钢柱产生碰撞,从第二排的相邻两根磁钢柱之间的间隙流过的切削液又会受到第三排的磁钢柱的阻挡,与第三排的磁钢柱产生碰撞,以此类推,从而使切削液内的铁屑尽可能地和磁钢柱接触,被磁钢柱所吸附;切削液流到吸附区右端后,经过第二过滤网的再次过滤,流入水泵区,被水泵抽出,进行循环利用。

从而,切削液在自由沉淀区内自由沉淀,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进行过滤,再然后进过吸附区时铁屑受到磁钢板的吸附和磁钢柱的反复吸附,最后经过第二过滤网过滤,流入水泵区,经过多次过滤和反复吸附,流入水泵区的切削液几乎没有铁屑,从而不会堵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省力。

2、所述磁钢柱的横截面为开口朝向自由沉淀区的C形。切削液在流经磁钢柱的过程中,能增大切削液与磁钢柱的接触面,增大了磁钢柱的吸附面,吸附效果更好。

3、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端固定在第一个隔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端向左侧倾斜,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端固定在第二隔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端向左侧倾斜。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上端朝切削液流向的相反方向倾斜,能减少铁屑粘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降低了网孔堵塞的可能性。

4、所述水箱本体侧壁的底部在自由沉淀区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设有盖体。在自由沉淀区内沉积的铁屑较多时,可以打开盖体,将铁屑从排水孔冲出自由沉淀区,方便清理铁屑。

5、所述磁钢柱的上端面与第一隔板的上端面高度相同。切削液不会从磁钢柱的顶上漫过,使所有切削液都能与磁钢柱接触,使吸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图中,1、水箱本体;2、自由沉淀区;3、吸附区;4、水泵区;5、第一隔板;6、第一过滤网;7、第二隔板;8、第二过滤网;9、磁钢板;10、磁钢柱;11、水泵;12、排水孔;13、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箱本体1,水箱本体1包括设于左端的自由沉淀区2、设于中部的吸附区3和设于右端的水泵区4,自由沉淀区2和吸附区3之间设有第一隔板5,第一隔板5上设有第一过滤网6,吸附区3和水泵区4之间设有第二隔板7,第二隔板7上设有第二过滤网8,第二个隔板7的高度小于第一隔板5的高度,第一隔板5的高度小于水箱壁的高度,吸附区3的底部设有磁钢板9,磁钢板9上设有多排磁钢柱10,在相邻两排磁钢柱10中,后排磁钢柱10正好与前排的两相邻磁钢柱10之间的间隙对齐,水泵区4内设有水泵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床水箱的工作原理是,混有铁屑的切削液从水箱本体1左端流入自由沉淀区2,较大的铁屑会在自由沉淀区2内迅速下沉至自由沉淀区的底部;然后经过自由沉淀后的切削液从第一隔板5顶部流出,流入吸附区3,由于第一隔板5上端设有第一过滤网6,在进入吸附区3之前又会被过滤掉部分铁屑;切削液在进入吸附区3后,从左往右流动,由于吸附区3的底部设有磁钢板9,某些粒径稍大的铁屑由于重力和磁钢板9的吸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沉淀并吸附到吸附区3底部的磁钢板9上,由于磁钢板9上设有多排磁钢柱10,在切削液从吸附区的左边流到右边的过程中会流经多排磁钢柱10,切削液内的小粒径铁屑会受到磁钢柱10的反复吸附;由于在相邻两排磁钢柱10中,后排磁钢柱10正好与前排的两相邻磁钢柱10之间的间隙对齐,在切削液在从左到右流动过程中从第一排的两根磁钢柱10的间隙之间流过的切削液会受到第二排磁钢柱10的阻挡,会与第二排的磁钢柱10产生碰撞,从第二排的相邻两根磁钢柱10之间的间隙流过的切削液又会受到第三排的磁钢柱10的阻挡,与第三排的磁钢柱10产生碰撞,以此类推,从而使切削液内的铁屑尽可能地和磁钢柱10接触,被磁钢柱10所吸附;切削液流到吸附区3右端后,经过第二过滤网8的再次过滤,流入水泵区4,被水泵11抽出,进行循环利用。

从而,切削液在自由沉淀区2内自由沉淀,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6进行过滤,再然后进过吸附区3时铁屑受到磁钢板9的吸附和磁钢柱10的反复吸附,最后经过第二过滤网8过滤,流入水泵区4,经过多次过滤和反复吸附,流入水泵区4的切削液几乎没有铁屑,从而不会堵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省力。

如图1所示,磁钢柱10的横截面为开口朝向自由沉淀区2的C形。切削液在流经磁钢柱10的过程中,能增大切削液与磁钢柱10的接触面,增大了磁钢柱10的吸附面,吸附效果更好。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过滤网6的下端固定在第一个隔板5的上端面,第一过滤网6的上端向左侧倾斜,第二过滤网8的下端固定在第二隔板7的上端面,第二过滤网8的上端向左侧倾斜。第一过滤网6和第二过滤网8的上端朝切削液流向的相反方向倾斜,能减少铁屑粘在第一过滤网6和第二过滤网8上,降低了网孔堵塞的可能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水箱本体1侧壁的底部在自由沉淀区2设有排水孔12,排水孔12上设有盖体12。在自由沉淀区2内沉积的铁屑较多时,可以打开盖体13,将铁屑从排水孔12冲出自由沉淀区2,方便清理铁屑。

如图2所示,磁钢柱10的上端面与第一隔板5的上端面高度相同。切削液不会从磁钢柱10的顶上漫过,使所有切削液都能与磁钢柱10接触,使吸附效果更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