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度辊压机轴承位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0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锥度辊压机轴承位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辊压机的拆卸:拆解辊压机,检查压盘是否磨损、密封圈是否损坏,压板内螺纹是否滑丝,螺栓是否断裂在内螺纹里;

b)清洗油污:对轴承位和轴承内圈用柴油清洗干净;

c)除油:用氧化乙炔对轴承位和轴承内圈进行除油,直至表面没有火花出现;

d)打磨轴承位:用硬质的砂轮片对轴承位进行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轴承内圈用软质的砂轮片进行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e)试装:先用测量工具测量轴承位的预计磨损量,若预计磨损量小于等于1mm,直接进行试装工序;若预计磨损量大于1mm,先在轴承位表面涂抹1mm厚修复材料,然后再对材料加热固化4小时,再打磨和清洗轴承位表面,然后进行第一次试装工序,若轴承位表面有凸出的高点,再打磨清洗然后第二次试装,直至试装到位;

f)装配:试装完成后,对轴承位和轴承内圈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先在轴承内圈上涂抹脱模剂,再在轴承位和轴承内圈上涂抹充足的修复材料,然后通过外力进行装配,直至装配至轴承端面高出轴端面6-8mm,然后通过螺栓将上压盘与轴承装配到位,多余的修复材料被压出,除去被压出的修复材料;

g)修复材料固化:装配完成后,对修复材料进行加热工序,最后开机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度辊压机轴承位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所述试装工序:先对轴承位和轴承内圈进行清洗,然后再轴承内圈上涂抹脱模剂,最后试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度辊压机轴承位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所述外力包括行吊或汽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度辊压机轴承位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持续时间小于等于1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度辊压机轴承位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所述加热工序:碘钨灯烘烤,持续时间12到16小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