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型焊缝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45547发布日期:2018-09-14 23:19阅读:24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搅拌摩擦焊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工程应用,涉及到一种z型焊缝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搅拌摩擦焊作为一项新型焊接技术,可以替代熔焊解决铝合金、镁合金等航空金属材料的难以焊接的问题,并且具有接头性能优良,焊接接头无裂纹、无气孔、无收缩等缺陷;焊接过程中无飞溅、无烟尘、无辐射、绿色环保;焊后零件的残余应力和变形小,因此搅拌摩擦焊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得到大量的工程应用。但搅拌摩擦焊技术也存在限制性。首先,在焊缝的起焊位置的接头性能不稳定,不能满足焊缝的力学性能要求;其次,搅拌摩擦焊在焊接结束的时总会留下尾孔,这在零件上不允许存在的。最后,对于z型焊缝,搅拌摩擦焊需要合理的焊接工艺顺序和装夹方法。由于存在以上问题,影响了搅拌摩擦焊技术在z型焊缝的工程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z型焊缝的焊接工艺方法,方便z型焊缝进行焊接和装夹,本发明克服了搅拌摩擦焊焊缝起焊和收焊存在的不足,满足零件生产要求。

技术方案

一种z型焊缝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增加焊接工艺余量

z型焊缝由上焊缝1和下焊缝2组成,在零件进行加工时,分别沿上焊缝1和下焊缝2的焊缝方向在焊缝两端增加焊接工艺余量5、6、7和8,将z型焊缝改变成一个纵截面为类“工”字型焊缝,焊接工艺余量的焊缝处厚度与所在焊缝的厚度相同;

步骤二、焊接

本发明提供了2种实用焊接顺序,焊缝起焊和收焊点为a点、b点、c点、d点、e点、f点,其中a点、b点、d点、f点均都位于焊接工艺余量区,c点、e点位于零件上;具体焊接顺序如下:

焊接顺序一:

a.第一次装夹,完成对ab段和cd段焊缝焊接;焊接ab段时,a点和b点均可作为起焊和收焊点,焊接cd段时,只能从c点起焊,d点收焊。

b.零件翻转,二次装夹,完成ef段焊缝的焊接;e点选取时,保证焊缝cd和ef有重合部分;

焊接顺序二:

a.第一次装夹,完成ab段焊缝焊接;焊接时,a点和b点均可作为起焊和收焊点;

b.零件翻转,二次装夹,完成df段焊缝的焊接;焊接时,d点和f点均可作为起焊和收焊点;

步骤三、切除焊接工艺余量

零件整体焊接完成后,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切除焊接工艺余量。

在起焊前要清理焊缝。

ab段和cd段焊接完成后,清理ce段焊缝飞边和毛刺。

零件翻转,二次装夹后,采用机械打磨和化学清洗的方式对焊缝处进行清洗,去除焊缝处的氧化膜和油污。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简单实用、易操作、不增加零件加工的经济成本,可实现搅拌摩擦焊技术在z型焊缝的工程应用。增加焊接工艺余量将z型焊缝变成类“工”字型的焊缝后,将搅拌摩擦焊的起焊和收焊位置放在焊接工艺余量上,克服搅拌摩擦焊在起焊和收焊位置存在的不足。同时,增加焊接工艺余量后,焊接可达性较好,便于工装对零件进行装夹。按照焊接顺序一对z型焊缝焊接,一次装夹可完成大部分应焊焊缝,只剩余100mm到200mm左右长度的应焊焊缝未焊接,二次装夹后不影响原来零件的定位精度,适用于难装夹和搬运的大型零件;按照焊接顺序二对z型焊缝焊接,起焊和收焊位置全部在焊接工艺余量区,保证了焊接质量,但一次装夹只可完成一条应焊焊缝,焊接第二条焊缝时需将零件翻转,对零件的定位精度有一定影响,该焊接顺序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z型焊缝正视图

图2是z型焊缝轴测视图

其中,1表示第一条焊缝位置,2表示第二条条焊缝位置,3、4表示具有z形焊接边的零件。

图3是z型焊缝焊接工艺余量正视图

图4是z型焊缝焊接工艺余量轴测视图

其中,5、6、7和8表示某个零件增加的焊接工艺余量示意图。

图5是z型焊缝焊接工艺余量对接轴测视图

其中,9、10、11表示两个零件对接后的焊接工艺余量示意图。

图6是焊缝起焊和收焊点位置俯视图

其中,a点、b点、c点、d点、e点表示起焊和收焊点位置,这些点均位于焊缝上。

图7是翻转后焊缝起焊和收焊点位置俯视图

其中,a点、c点、d点、e点、f点表示起焊和收焊点位置,这些点均位于焊缝上。

图8是z型焊缝装夹外观示意图

其中,12表示工作平台,13和15为侧面定位块,14和16为前后定位块。

图9是z型焊缝装夹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7和18为z形焊缝内部焊接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9

步骤一、增加焊接工艺余量

在零件进行加工时,分别沿上焊缝1和下焊缝2的焊缝方向在焊缝两端增加焊接工艺余量5、6、7和8,将z型焊缝改变成一个类“工”字型焊缝。焊接工艺余量焊缝处厚度与所在焊缝的厚度相同,其结构形状可根据零件具体情况确定,其结构形状可以为“一”字形、l形、z字形、t形、工字形等形状,或者零件端面的延伸。

步骤二、焊接

本发明提供了2种焊接顺序,焊缝起焊和收焊点为a点、b点、c点、d点、e点、f点,其中a点、b点、d点、f点均都位于焊接工艺余量区,c点、e点位于零件上。具体焊接顺序如下:

焊接顺序一:

a.第一次装夹。零件装夹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要求将零件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压实顶紧,保证在焊接过程中零件不会发生移动,总装完成后保持焊缝处有开阔的空间,防止焊接过程中焊机机头和工装发生碰撞。

b.焊前清理焊缝。采用机械打磨和化学清洗的方式对焊缝处进行清洗,去除焊缝处的氧化膜和油污。

c.ab段和cd段焊缝焊接。焊接ab段时,a点和b点均可作为起焊和收焊点,焊接cd段时,只能从c点起焊,d点收焊。

d.清理ce段焊缝飞边和毛刺。采用刮刀、角磨机等工具去除比ce段稍长焊缝处的飞边和毛刺,便于进行下一步的焊接装夹。

e.零件翻转,二次装夹。

f.焊前清理焊缝。采用机械打磨和化学清洗的方式对焊缝处进行清洗,去除焊缝处的氧化膜和油污。

g.ef段焊缝的焊接。e点选取时,保证焊缝cd和ef有重合部分。

h.去除全部飞边和毛刺。拆卸装配工装,采用刮刀、角磨机等工具清除对整体零件产生的飞边和毛刺。

i.按相关标准验收。

焊接顺序二:

a.第一次装夹。零件装夹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要求将零件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压实顶紧,保证在焊接过程中零件不会发生移动,总装完成后保持焊缝处有开阔的空间,防止焊接过程中焊机机头和工装发生碰撞。

b.焊前清理焊缝。采用机械打磨和化学清洗的方式对焊缝处进行清洗,去除焊缝处的氧化膜和油污。

c.对ab段焊缝焊接。焊接时,a点和b点均可作为起焊和收焊点。

d.清理ab段焊缝处飞边和毛刺。采用刮刀、角磨机等工具去除ab段焊缝的飞边和毛刺,便于进行下一步的焊接装夹。

e.零件翻转,二次装夹。

f.焊前清理焊缝。采用机械打磨和化学清洗的方式对焊缝处进行清洗,去除焊缝处的氧化膜和油污。

g.df段焊缝的焊接。焊接时,d点和f点均可作为起焊和收焊点。

h.清理df段焊缝处飞边和毛刺。拆卸装配工装,采用刮刀、角磨机等工具去除df段焊缝的飞边和毛刺。

i.按相关标准验收。

步骤三、切除焊接工艺余量

零件整体焊接验收合格后,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去除焊接工艺余量区,保持z型零件的原有形状和尺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