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平面锉削姿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6936阅读:1491来源:国知局
钳工平面锉削姿势矫正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钳工锉削姿势练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钳工平面锉削姿势矫正器。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地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也不断地出现,但是钳工还是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尤其对于单件或精密零件、模具、样板等等的加工方面,仍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对于钳工操作者来说,平面锉削是钳工入门最基本的操作,更是钳工操作技能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刚刚开始学习锉削的初学者,由于对锉削平面的操作缺乏感性的认识,加之锉削基本功几乎为零,因此在锉削平面时,常常会出现被锉削平面产生中凸、对角扭曲或塌角以及平面横向中凸等等不平整的现象。

在平面锉削时平面之所以会产生中凸、对角扭曲或塌角以及平面横向中凸不平等等现象,其主要是由于锉削姿势不当所造成的。操作者的锉削姿势不正确,使锉刀的运行方向与被加工平面不能保持相对平行,从而加工出歪斜、扭曲或塌角的平面;其次,是操作者在运锉时左手、右手和肘关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导致双手压力不稳定,造成锉刀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不平衡而出现了中凸不平的平面。

目前,钳工锉削姿势练习是让零基础的操作者直接用板锉锉削工件,锉削力大小不宜把握,锉削方向平衡度不能直观反应出来,只能通过锉削动作后的观察或测量来判断,进而反复修改锉削面和调整锉削姿势,这样浪费了大量的工件材料,付出了大量的体力劳动和时间精力,然而练习效果却不好,不能又快速又节省材料、体力和时间来掌握正确的平面锉削姿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钳工平面锉削姿势矫正器。该装置通过滚动件的滚动引导向前的锉削力,节省了锉削工件时的材料,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锉削过程中的锉削力是否均匀平衡,从而实时矫正锉削姿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钳工平面锉削姿势矫正器,包括前、后两个结构相同的滚动受压模块,以及底座和外壳,

所述滚动受压模块由悬臂式压力传感器、u型支座、轴、滚动件组成,悬臂式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固定架设在底座上,u型支座压接在悬臂式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在u型支座的顶端架设轴,轴上转动安装滚动件,

所述u型支座可竖直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外壳内部,外壳固定在底座上;

当滚动受压模块的滚动件受板锉的锉削力时,通过滚动件的滚动来引导向前的锉削分力,同时向下的锉削压力依次通过滚动件、轴、u型支座传递至悬臂式压力传感器,通过比较两个悬臂式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大小,来判断锉削过程中用力是否均匀平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前滚动受压模块和后滚动受压模块相互平行设置,保证前、后两个滚动受压模块的滚动件位于同一平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由相互对称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对接组成,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螺栓对接在一起,左壳体和右壳体底端固定在底座上,在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悬臂式压力传感器的悬臂端透过该开口伸入外壳内部,以使外壳内部的u型支座底端可以压接在悬臂式压力传感器的悬臂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u型支座的侧壁与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壁间隙配合,以使u型支座可沿外壳内壁上下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滚动件为轴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滚动件为滚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滚动受压模块的悬臂式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经过信号放大模块和ad转换模块连接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还连接有指示灯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指示灯模块包括前指示灯模块和后指示灯模块,所述前指示灯模块和后指示灯模块各自具有红色和绿色指示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微控制器分别读取前、后滚动受压模块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比较,当差值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时,前、后指示灯模块的绿灯点亮,代表锉削过程中用力均匀平衡;当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此时认为锉削用力不平衡,即检测值较大的那个压力传感器所对应的滚动受压模块受力过大,则微控制器控制受力较大的滚动受压模块所对应的指示灯模块的红灯点亮。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具有两个能够承受板锉的锉削力并且检测锉削压力大小的滚动受压模块,当滚动受压模块受板锉的锉削力时,通过滚动件的滚动来引导向前的锉削分力,从而节省了锉削工件时的材料;同时通过比较两个滚动受压模块的检测值大小,来判断锉削过程中用力是否均匀平衡,并通过相应的指示灯模块提示使用者锉姿正确与否,从而起到锉削姿势矫正的目的,帮助工人快速提高平面锉削技能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钳工平面锉削姿势矫正器,参见附图1-4,包括前、后两个结构相同的滚动受压模块,以及底座1和外壳2,

每个滚动受压模块均由悬臂式压力传感器4、u型支座5、轴6、滚动件3组成,悬臂式压力传感器4的一端通过垫块7和螺栓c固定架设在底座1上,u型支座5压接在悬臂式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悬臂端),在u型支座的顶端架设轴6,轴上转动安装滚动件3,

前滚动受压模块和后滚动受压模块相互平行设置,保证前、后两个滚动受压模块的滚动件3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u型支座可竖直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外壳2内部,外壳2由相互对称的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对接组成,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螺栓a对接在一起,u型支座的侧壁与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壁间隙配合,以使u型支座可沿外壳内壁竖直上下滑动,左壳体和右壳体底端通过螺栓b固定在底座1上,在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悬臂式压力传感器的悬臂端透过该开口伸入外壳内部,以使外壳内部的u型支座底端压接在悬臂式压力传感器的悬臂端;

当滚动件3承受板锉的锉削力时,通过滚动件的滚动来引导向前的锉削分力,同时向下的锉削压力依次通过滚动件3、轴6、u型支座5传递至悬臂式压力传感器4,通过比较两个悬臂式压力传感器4的检测值大小,来判断锉削过程中用力(锉削压力)是否均匀平衡。

参见附图5,前、后两个滚动受压模块的悬臂式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经过信号放大模块和ad转换模块连接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还连接有前指示灯模块以及后指示灯模块,所述前指示灯模块和后指示灯模块各自具有红色和绿色指示灯,前指示灯模块用于指示前滚动受压模块的受力状态,后指示灯模块用于指示后滚动受压模块受力状态。参见附图6,主程序开始后,微控制器分别读取两个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比较,当差值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时(提前设定一阈值,小于该阈值即认为两个滚动件受压力相差不大,可认为锉削过程中用力均匀平衡),前、后指示灯模块的绿灯点亮,代表锉削过程中用力均匀平衡;当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此时认为锉削用力不平衡,即检测值较大的那个压力传感器所对应的滚动受压模块受力过大,则微控制器控制受力较大的滚动受压模块所对应的指示灯模块的红灯点亮(前指示灯模块红灯提示前手压力过大,后指示灯模块提示后手压力过大)。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