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5232发布日期:2018-12-08 08:1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工具机的油压夹头(中国台湾公告号第557239号专利案),包含有一个机座,及安装于该机座内部的一个固定座、一个套筒、两个轴承、一个转动座、一个掣动座、一个拉杆、一个前轴盖、一个后轴盖、一个前筒夹及一个后筒夹。当压力油通过流经一个能穿过该机座、该固定座、该转动座的油路,而对该掣动座产生掣动时,就能使该掣动座对该前筒夹、该后筒夹产生束紧或松脱的目的。

一般来说,在该转动座的一个外环面与该固定座的一个内环面之间会产生一个能供压力油渗入的缝隙,在该转动座的外环面与该固定座的内环面之间也会安装数个止漏油环,且所述止漏油环在正常状态下的截面呈圆形。

当工具机于停机状态,且欲操作油压夹头对一个工件进行夹持或松释,会启动压力油自该油路引入,并渗入于该缝隙中时,理想状态是希望压力油的压力会迫使所述止漏油环产生变形,而防止压力油产生渗漏,当压力油的压力较小时,所述止漏油环的变形度不够,还是会产生渗漏的现象,若为防止渗漏且要让所述止漏油环产生足够的变形度,就必须提高压力油的压力,但是提高压力油的压力也可能造成渗漏。

再者,若为了防止渗漏,而使得所述止漏油环即使于运转状态下仍然与转动件之间保持接触,这样一来,在停机状态下,不需要提高压力,就能使得所述止漏油环产生较佳的阻漏性。但是,如此一来却会导致所述止漏油环容易产生磨损,也会因为持续摩擦导致高温而容易老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在停机时产生较佳阻漏效果、在运转时防止磨损的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

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用于夹持至少一工件,该油压夹头包含一个基座、一个轴座、一个转轴单元、数个止漏油环及一个筒夹单元,该轴座安装于该基座内部,并具有一个第一侧面,该转轴单元沿一条轴线延伸,能转动且轴设于该轴座内部,并具有一个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产生一个能供压力油流通的缝隙,所述止漏油环安装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并各具有一个横跨该缝隙且由该第一侧面延伸至该第二侧面的基壁、一个连接于该基壁其中一侧且固定于该轴座的第一环壁、一个连接于该基壁另一侧且相邻于该转轴单元的第二环壁,该基壁、该第一环壁与该第二环壁共同界定出一个能连通该缝隙的油沟,停机时,沿该缝隙引流至所述油沟的压力油能掣动所述第二环壁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壁产生摆动,所述第二环壁能油密且抵止于该转轴单元,该筒夹单元套设于该转轴单元内部,受压力油驱动能对该工件进行束紧或松释。

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该轴座还具有一个连通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一入油孔、一个与该第一入油孔错开设置的第二入油孔,该转轴单元还包括有一个主体及一个固设于该主体一侧的驱动轮座,在该主体与该驱动轮座之间产生一个缸室,该第二侧面设于该主体,该主体还具有一个连通于该第一入油孔与该缸室之间的第一引油道及一个与该第一引油道错开设置且连通于该第二入油孔与该缸室之间的第二引油道,该第一引油道与该第二引油道连通于该缸室的一端口分别对应该轴线而设于该缸室的两侧。

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在该第一引油道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止漏油环,在该第二引油道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止漏油环。

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位于该第一引油道与该第二引油道之间的两个止漏油环连接成一体。

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该轴座的第一侧面与该转轴单元的第二侧面分别沿一个垂直于该轴线的径向延伸,该轴座还具有数个由该第一侧面凹设且分别位于该第一入油孔两侧与该第二入油孔两侧的第一凹沟,位于该第一入油孔与该第二入油孔之间的两个第一凹沟互相连通,所述止漏油环的第一环壁分别嵌固于所述第一凹沟,该转轴单元的主体还具有数个由该第二侧面凹设且分别位于该第一引油道两侧与该第二引油道两侧的第二凹沟,位于该第一引油道与该第二引油道之间的两个第二凹沟互相连通,所述止漏油环的第二环壁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凹沟中,所述第二凹沟各由一个沟底面及一个相交衔接于该沟底面的沟侧面共同界定而成,所述止漏油环的第二环壁对应该径向的宽度小于所对应的第二凹沟的宽度,所述第二环壁受该压力油掣动可分别在所述第二凹沟中产生摆动,使得所述第二环壁能油密且抵靠于所对应的沟侧面。

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还包含一个安装于该转轴单元的主体内部且安装于该第一引油道上的第一止逆阀,该第一止逆阀允许压力油单向由该第一入油孔朝该缸室导送,且能防止该缸室的压力油朝该第一入油孔逆流。

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还包含一个安装于该转轴单元的主体内部且安装于该第二引油道上的第二止逆阀,该第二止逆阀允许压力油单向由该第二入油孔朝该缸室导送,且能防止该缸室的压力油朝该第二入油孔逆流。

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所述止漏油环的第一环壁垂直于该径向的一个第一厚度大于该第二环壁垂直于该径向的一个第二厚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止漏油环的结构设计,当该转轴单元呈静止状态下,该第二环壁受该压力油掣动时能油密地抵止于该转轴单元,当该转轴单元运转时,该第二环壁与该转轴单元之间产生微接触,能避免磨损及因为摩擦而导致高热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面图,说明位于一个运转状态;

图2是图1的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该实施例的一个操作示意图,说明停机时一个筒夹单元受压力油驱动能对一个工件进行松释状态;

图5是图4的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该实施例的另一个操作示意图,说明停机时该筒夹单元受压力油驱动能对该工件进行束紧状态;

图7是图6的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夹持至少一个工件(图未示),该油压夹头包含一个基座10、一个轴座20、一个转轴单元30、数个止漏油环40、一个筒夹单元50、两个分别套设于该轴座20与该转轴单元30之间的轴承60、一个第一止逆阀70及一个第二止逆阀80。

该基座10具有一个能界定出一个内孔111的内侧面11、一个相反于该内侧面11的外侧面12、一个由该外侧面12连通至该内侧面11的第一导孔13及一个与该第一导孔13错开设置且可由该内侧面11导通至外侧面12的第二导孔14,该内孔111沿一条轴线l设置。

该轴座20固定不动且安装于该基座10的内孔111中,并具有一个垂直于该内侧面11且沿一个垂直于该轴线l的径向y延伸的第一侧面21、一个由该第一侧面21连通至该第一导孔13的第一入油孔22、一个与该第一入油孔22错开设置且连通于该第一侧面21与该第二导孔14之间的第二入油孔23、数个由该第一侧面21凹设且沿该径向y分别位于该第一入油孔22两侧与该第二入油孔23两侧的第一凹沟24,位于该第一入油孔22与该第二入油孔23之间的两个第一凹沟24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沟24为圆形。

该转轴单元30沿该轴线l延伸,能转动且轴设于该轴座20内部,包括有一个主体301及一个固设于该主体301一侧的驱动轮座302,在该主体301与该驱动轮座302之间产生一个缸室303。该主体301具有一个相对于该第一侧面21且沿该径向y延伸的第二侧面31、一个连通于该第一入油孔22与该缸室303之间的第一引油道32、一个与该第一引油道32错开设置且连通于该第二入油孔23与该缸室303之间的第二引油道33(配合参图6与图7)、数个由该第二侧面31凹设且沿该径向y分别位于该第一引油道32两侧与该第二引油道33两侧的第二凹沟34,位于该第一引油道32与该第二引油道33之间的两个第二凹沟34互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沟34各由一个沟底面341及一个相交衔接于该沟底面341的沟侧面342共同界定而成,所述第二凹沟34为圆形。该第一引油道32连通于该缸室303的端口与该第二引油道33连通于该缸室303的端口分别对应该轴线l而设于该缸室303的两侧。且在该第一侧面21与该第二侧面31之间产生一个能供压力油流通的缝隙90,该缝隙90连通于该第一入油孔22、该第二入油孔23、该第一引油道32与该第二引油道33。另外,对应该第一引油道32,在该缸室303与该第二引油道33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回油道(图未示),对应该第二引油道33,在该缸室303与该第一引油道32之间也设有一个第二回油道(图未示)。

如图3、5、7所示,所述止漏油环40均为圆形,分别安装于该第一侧面21与该第二侧面31之间,并各具有一个横跨该缝隙90且由该第一侧面21延伸至该第二侧面31的基壁41、一个连接于该基壁41其中一侧且固定于该轴座20的第一环壁42、一个连接于该基壁41另一侧且相邻于该转轴单元30的第二环壁43,该基壁41、该第一环壁42与该第二环壁43共同界定出一个能连通该缝隙90的油沟44,所述第一环壁42分别嵌固于所述第一凹沟24中,所述第二环壁43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凹沟34中,所述第二环壁43对应该径向y的宽度小于所对应的第二凹沟34的宽度,且所述第一环壁42垂直于该径向y的一个第一厚度t1大于该第二环壁43垂直于该径向y的一个第二厚度t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在该第一引油道32近该第二侧面31的端口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止漏油环40,在该第二引油道33近该第二侧面31的端口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止漏油环40,位于该第一引油道32与该第二引油道33之间的两个止漏油环40连接成一体,且这两个连接成一体的止漏油环40还各具有一个相反于所述油沟44的末端面45及一个由该末端面45凹设的凹弧面46,这两个连接成一体的止漏油环40的凹弧面46衔接成半圆弧状,利用所述凹弧面46的设置可以减少所述末端面45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还区分该第一入油孔22的两侧的止漏油环分别为第一外环411、第一中环412,该第二入油孔23两侧的止漏油环分别为第二中环421,第二内环422,第一中环412与第二中环421连接成一体。

该筒夹单元50具有一个套设于该缸室303中的掣动座51,该筒夹单元50与该主体301能分别与一个轴盖、一个筒夹、一个拉杆配合(图未示,该筒夹单元50、该主体301与轴盖、筒夹、拉杆配合的结构及动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如中国台湾证书号i425997专利案所揭示,在此不再多加说明),该掣动座51受压力油驱动能连动所述轴盖、所述筒夹与该拉杆且能对该工件进行束紧或松释。

该第一止逆阀70安装于该转轴单元30的主体301内部且安装于该第一引油道32上,该第一止逆阀70允许压力油单向由该第一入油孔22朝该缸室303导送,且能防止该缸室303的压力油朝该第一入油孔22逆流。

该第二止逆阀80安装于该转轴单元30的主体301内部且安装于该第二引油道33上,该第二止逆阀80允许压力油单向由该第二入油孔23朝该缸室303导送,且能防止该缸室303的压力油朝该第二入油孔23逆流。(该第一止逆阀70与该第二止逆阀80的结构及动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如中国台湾证书号i425997、i535959号等专利案所揭示,在此不再多加说明)

再如图1及图2、图3所示,显示该油压夹头呈一个运转状态,此时,压力油并未自该第一导孔13、该第二导孔14导入,所以,所述止漏油环40也都没有受到压力油的作用,在该第一入油孔22两侧的第一外环411、第一中环412,以及在该第二入油孔23两侧的第二中环421、第二内环422都保持静止状态,所述第二环壁43不会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壁42产生弹性偏动,所述第二环壁43与所对应的沟侧面342之间留有间隙,则当该驱动轮座302受外力驱动且使该转轴单元30整体与该筒夹单元50、工件一起转动,并进行工件的加工作业时,所述止漏油环40的第二环壁43不会与所述第二凹沟34的沟底面341、沟侧面342产生过度摩擦,可以防止摩擦、升温,进而减缓老化及延长使用寿命。

再如图4、图5所示,当压力油(如虚线箭头所示)自该第一导孔13导入,经由该第一入油孔22、该缝隙90、该第一引油道32,并推掣该第一止逆阀70呈开启时,能顺利导入该缸室303中,压力油会推动该掣动座51朝图4的右侧移动,能使该工件(图未示)达到松释目的,就能进行更换工件。在此状态下,如图5,压力油由该第一入油孔22导入至该缝隙90的同时,也会沿径向y渗流至位于该第一入油孔22两侧的所述止漏油环40的油沟44中,且压力油会掣动厚度较小的第二环壁43朝所对应的沟侧面342产生弹性偏动(此时,在该第一入油孔22两侧的第一外环411、第一中环412会被压力油掣动,第二中环421也跟着该第一中环412产生偏动),则能使所述第二环壁43与所对应的沟底面341、沟侧面342之间产生紧密贴抵,并产生阻漏的效果,所以能防止压力油往该第二入油孔23、第二引油道33逆流。同时,原本存在于该掣动座51右侧空间且压力小于该第一入油孔22、第一引油道32中的油压的背向压力油,会沿着第一回油道(图未示)回流(见图5假想线箭头所示),这压力较小的背向压力油也会掣动位于该第二入油孔23其中一侧的止漏油环40例如第二内环422(见图5假想线箭头所示),能防止压力油沿该缝隙90产生泄漏。当压力油停止由该第一导孔13导入时,该第一止逆阀70又会回复成关闭状态,并切断该第一引油道32,能防止该缸室303的压力油朝该第一入油孔22逆流。位于该第一入油孔22两侧的止漏油环40的第二环壁43不再受到压力油油压的作用,利用本身的材质作用,又会由图5的状态回复成图3的状态。

再如图6、图7所示,当压力油(如虚线箭头所示)自该第二导孔14导入,经由该第二入油孔23、该缝隙90、该第二引油道33,并推掣该第二止逆阀80呈开启时,能顺利导入该缸室303中,压力油会推动该掣动座51朝图6与图7的左侧移动,能使该工件(图未示)达到夹持目的,就能准备对工件进行加工作业。在此状态下,压力油由该第二入油孔23导入至该缝隙90的同时,也会沿径向y渗流至位于该第二入油孔23两侧的所述止漏油环40的油沟44中,且压力油会掣动厚度较小的第二环壁43朝所对应的沟侧面342产生弹性偏动(此时,在该第二入油孔23两侧的第二内环422、第二中环421会被压力油掣动,第一中环412也跟着该第二中环421产生偏动),能使所述第二环壁43与所对应的沟底面341、沟侧面342之间产生紧密贴抵,并产生阻漏的效果,所以能防止压力油往该第一入油孔22、第一引油道32逆流。同时,原本存在于该掣动座51左侧空间且压力小于该第二入油孔23、第二引油道33中的油压的背向压力油,会沿着第二回油道(图未示)回流(见图7假想线箭头所示),这压力较小的背向压力油也会掣动位于该第一入油孔22其中一侧的止漏油环40例如第一外环411(见图7假想线箭头所示),能防止压力油沿该缝隙90产生泄漏。当压力油停止再由该第二导孔14导入时,该第二止逆阀80又会回复关闭状态,并切断该第二引油道33,能防止该缸室303的压力油朝该第二入油孔23逆流。位于该第二入油孔23两侧的止漏油环40的第二环壁43不再受到压力油油压的作用,利用本身的材质作用,又会由图7的状态回复成图3的状态。

因此,本发明的油压夹头,在该转轴单元呈静止状态(停机)下,利用沿该缝隙90引流至所述油沟44的压力油的压力掣动所述止漏油环40的第二环壁43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壁42在所述第二凹沟34中产生摆动,即朝所对应的沟底面341、沟侧面342产生弹性偏动,就能使所述止漏油环40的第二环壁43抵靠于所对应的沟侧面342,与该转轴单元30之间产生阻漏的效果,且不须提高压力油的压力,能使所述止漏油环40的所述第二环壁43与该转轴单元30之间达到油密目的。当该转轴单元30运转时,所述第二环壁43与该转轴单元30之间不会有过度摩擦而导致高温的状况,可减缓磨损及老化。

另外,位于该第一引油道32与该第二引油道33之间的两个连接成一体的止漏油环40,利用所述凹弧面46衔接成半圆弧状,可以减少所述末端面45的面积,可以使得所述第二环壁43产生弹性偏动动作时更为灵活。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止漏油环的油压夹头,整体结构简单、制造组配容易,且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