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检测功能的铆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1972发布日期:2018-12-28 21:2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具有检测功能的铆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铆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铆合装置都是在铆接之后再检测是否有漏穿铆钉的现象,被联接件铆接好之后转入下个工位,在该工位的下方(或上方)对应的铆钉的位置处,分别装有传感器,用以检测铆钉是否存在。这种装置需要使用多个传感器,成本较高,而且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断路器的位置不是很稳定,或受其它因素干扰,系统比较容易出现误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具有检测功能的铆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铆合装置,其包括下模组100、上模组200以及压力机300,上模组200设置在下模组100上方与压力机300连接,下模组100和上模组200中分别设有相配合的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分别接入检测回路。

可选的,所述下模组100包括多个下铆头110,上模组200包括与下铆头110对应设置的多个上铆头210,所述下模组100还包括下模座121,多个下铆头110与下模座121电连接,下模座121与电源连接,多个上铆头210分别接入不同的检测回路。

可选的,所述上铆头210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211、连接部212和冲压部213,在本体211上设有用于连接检测回路的导线的接线孔215,以及用于固定检测回路的导线的螺纹孔216,螺纹孔216与接线孔215连接,螺纹孔216中设有接线螺钉。

可选的,所述下模组100包括底板120、下模板130以及连接在底板120与下模板130之间的弹性支撑件140,下铆钉110设置在底板120上,下模板130用于定位被联接件,下模板130上设有使下铆头110能够穿过的铆接孔131。

可选的,所述下模组100包括底板120、下模板130以及设置在底板120与下模板130之间的下模座121;所述底板120上设有与下模板130滑动配合的小导柱124;小导柱124上设有对下模板130限位的台阶面,在小导柱124与下模座121之间设有小导套125,所述小导柱124上设有与下模板130配合的螺钉129,在螺钉129与下模板130之间设有小垫圈128。

可选的,所述下模组100包括底板120、下模板130以及设置在底板120与下模板130之间的下模座121;所述底板120与下模座121之间设有绝缘垫板122。

可选的,所述绝缘垫板122与下模座121之间设有金属垫板123。

可选的,所述上模组200包括压块241以及连接在压块241上弹簧242。

可选的,所述上模板220上设有与上铆头210配合的上模座230;上模板220与上模座230之间设有绝缘板221;上模组200还包括用于定位被连接件的定位杆250,定位杆250的长度大于上铆头210。

可选的,所述下模组100中设有大导柱191,上模组200中设有与大导柱191对应的大导套192,大导柱190固定在下模组100的下模座121上,下模座121上设有与大导柱190配合的大垫圈193,大导套192设置在上模组200的上模座230上。

本发明的具有检测功能的铆合装置将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接入检测回路后作为检测回路的断点,两者相互不接触使检测回路保持断开状态,只有在铆合时铆钉会在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之间形成电连接,导通检测回路并反馈合格信号,不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检测与铆合在一道工序中同步完成的,不占用其它工序的时间,工作效率极高。此外,通过一个电源为多个检测回路供电,在实现检测铆钉是否合格的同时还能够检测铆钉数量是否缺少,而且结构也非常简单,信号反馈速度快,准确率极高,便于生产和调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检测功能的铆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下模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上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模组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上铆头的与导线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有检测功能的铆合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具有检测功能的铆合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有检测功能的铆合装置包括下模组100、上模组200以及压力机300,被联接件固定在下模组100中,上模组200设置在下模组100上方与压力机300连接,下模组100和上模组200中分别设有相配合的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分别接入检测回路,铆钉为导电体,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在铆合时与铆钉的两端接触,压力机300可以采用气动、电动、液压或混合的方式作为驱动能源。

本发明的检测回路包括电源、电阻,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接入检测回路后作为检测回路的断点,两者相互不接触使检测回路保持断开状态,只有在铆合时铆钉会在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之间形成电连接,导通检测回路并反馈合格信号,若检测回路无法导通,即不反馈合格信号,则说明铆钉缺失或铆钉的长度无法满足要求,不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检测与铆合在一道工序中同步完成的,不占用其它工序的时间,工作效率极高。铆合装置和检测回路还可与plc控制器连接,反馈检测结果,以便后续重新铆合或者不合格产品的剔除等工序。所述铆钉的两端均需要进行铆合,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分别对铆钉的两端进行铆合,可以是冲铆,也可以是旋铆,所述铆钉可以是两端均需要铆合,也可以是仅一端需要铆合,例如下铆头110和上铆头210中有一个与铆钉接触,但不进行铆合动作,本实施方式是空心铆钉,铆钉的上端已经翻边成型不需要进行翻边,下铆头110对铆钉的下端进行翻边铆合,上铆头210接触铆钉的上端但不翻边,并且上铆头210会压动断路器向下运动,使铆钉的下端压在下铆头的冲压部213处,以完成铆钉的翻边成型铆合。

本发明的上模组100中可以设有多个下铆头110,上模组200中设有多个上铆头210,上铆头210与下铆头110一一对应,压力机300一次动作可以对多个铆钉同时进行铆合。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模组100包括多个下铆头110,上模组200包括与下铆头110对应设置的多个上铆头210,所述下模组100还包括下模座121,多个下铆头110与下模座121电连接,下模座121与电源连接,多个上铆头210分别接入不同的检测回路,上模组200向下移动进行铆接时,每个上铆头210都会通过铆钉与下铆头110导通,给控制单元发出相应数量的导通信号,如有4个铆钉,则铆接时4个上铆头会给系统发出4个导通信号,如漏装一个铆钉,只有3个铆钉,则铆接时上铆头只能向控制系统发出3个导通信号,系统会根据导通信号的数量来判断产品是否漏装铆钉,通过一个电源为多个检测回路供电,在实现检测铆钉是否合格的同时还能够检测铆钉数量是否缺少,而且结构也非常简单,信号反馈速度快,准确率极高,便于生产和调试,电源优选为24v的安全电压。

进一步的,如图6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冲铆的上铆头210的结构,所述上铆头210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211、连接部212和冲压部213,冲压部213上设有与铆钉配合的曲面214,在本体211上设有用于连接检测回路的导线的接线孔215,以及用于固定检测回路的导线的螺纹孔216,螺纹孔216与接线孔215连接,螺纹孔216中设有接线螺钉(图中未示出),导线穿入接线孔215中后通过拧紧接线螺钉将导线与上铆头210固定。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将上铆头210并联在一个电源上,然后将下铆头110分别接入不同的检测回路,也能够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本实施方式中的下铆头110也可以设置如上接线孔215和螺纹孔216。

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每对上铆头210和下铆头110可以分别接入不同的检测回路中,那么需要在上铆头210和下铆头110上分别设置接线孔215和螺纹孔216,但是会导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升高。

此外,对于只需要对一个铆钉进行铆合的话,则不需要多个检测回路来反馈检测信号,也不需要考虑检测回路与电源数量的关系。

如图2-3所示,所述下模组100包括底板120、下模板130以及连接在底板120与下模板130之间的弹性支撑件140,底板120用于下模及其它附件的安装,下铆头110设置在下模座121中,下模板130用于定位被联接件,下模板130上设有绝缘挡板132、用于对被联接件进行定位的l形的挡板133,以及使下铆头110能够穿过并接触到被联接件上铆钉的铆接孔131,弹性支撑件140能够将下模板130撑起,使下铆头110在铆合保持无法与铆钉接触,铆合时在压力机300的压力作用下,下模板130压缩弹性支撑件140并带动被联接件向下运动,使铆钉与下铆头110接触,弹性支撑件140可以是压簧或其它常见的机械零件。优选的,为了紧凑装置的体积以及保证机构间的协调性,在铆合前下铆头110的头部伸在铆接孔131中,但不与铆钉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20上设有下模座121,底板120与下模座121之间通过绝缘件连接,绝缘件可以采用树脂螺栓,底板120与下模座121之间设有绝缘的定位销126,下模座121与下铆头110的侧壁配合,并与下铆头110电连接,同时下模座121与检测回路连接,下模座121能在稳固下铆头110的同时,还能将多个下铆头110接入到检测回路中,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的特点。

更进一步,所述底板120上设有与下模板130配合的小导柱124,小导柱124上设有对下模板130限位的台阶面,小导柱124穿过下模座121,在小导柱124与下模座121之间设有小导套125,小导套125是金属件,不需要与小导柱124绝缘,能够减少小导柱124的磨损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再进一步,所述小导柱124上设有与下模板130配合的螺钉129,在螺钉129与下模板130之间设有小垫圈128。

再进一步,所述底板120与下模座121之间设有绝缘垫板122,通过绝缘垫板122使底板120与下模组100的其它零件保持绝缘;所述绝缘垫板122与下模座121之间设有金属垫板123,金属垫板123与底板120之间绝缘,金属垫板123与下模座121电连接,金属垫板123可以看作是下模座121的一部分,下铆头110的末端抵在金属垫板123上,金属垫板123用于承载下铆头110在铆合产生的向下的压力,避免这个下压力直接作用在硬度不是很大的绝缘垫板122上。所述绝缘垫板122和金属垫板123上设有使绝缘定位销126、小导柱124、绝缘连接件的避让孔,金属垫板123上的避让孔比绝缘定位销126的直径大,金属垫板123无需精确定位。当然,绝缘垫板122也可以采用抗蠕变性能较高的材料以替代金属垫板123,这样就不需要单独设置金属垫板123。

如图4-5所示,所述上模组200包括用于固定上铆头210的上模板220,上模板220通过模柄221与压力机构300的滑块301(图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220上设有与上铆头210配合的上模座230,上模座230能够稳固上铆头210,上模座230与上模板220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定位销222;所述上模板220与上模座230之间还设有绝缘板221,绝缘板221用于保持上模座230与其它零件之间的电气绝缘;在上模座230的一侧还设有接线排231,接线排231上设有检测回路的导线穿过的导线孔。绝缘板优选采用抗蠕变性能较强的绝缘材料制作,上模座优选采用机械强度较好的绝缘材料制作,上模座与上模板之间优选采用树脂螺栓连接,装在上模板上的零件都处于独立的绝缘状态。

更进一步,所述上模组200还包括压块241以及连接在压块241上弹簧242,弹簧242的另一端与上模板220或上模座230连接,在上铆头210铆合后完全脱离铆钉以前,弹簧242可以驱动压块241将被联接件压紧在下模组100中,避免在上模组200复位时被联接件随上模组200上升。

再进一步,所述上模组200还包括用于定位被连接件的定位杆250,定位杆250的长度大于上铆头210,并且与被联接件的轮廓相配合,上铆头210铆合铆钉之前,定位杆250会先行抵在被联接件轮廓的四周上,将被联接件可靠地定位,防止在铆合过程中发生移动。

如图1-5所示,所述下模组100中设有大导柱191,上模组200中设有与大导柱191对应的大导套192,大导柱190固定在下模组100的下模座121上,下模座121上设有与大导柱190配合的大垫圈193,大导套192设置在上模组200的上模座230上,上模组200下压时可以使大导柱191滑入大导套192中,当大导套192与大导柱191位置对齐时,上模组200中的上铆头210与下模组100中的下铆头110的位置也完全对齐,且它们都与产品的铆钉位置对齐。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