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3147发布日期:2019-02-26 20:0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加工机,包括一个基座、多个设置于该基座的导轨组,及两个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导轨组且能够相对该基座移动的移动台,为了让所述移动台能以相同的间距同时移动且又能兼顾调整所述移动台的相对距离,一般会设置两个移动单元以分别驱使所述移动台移动,每一个移动单元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基座的传动螺杆、一个螺接于该传动螺杆且连接各自的该移动台的螺母座,及一个驱使该传动螺杆转动的伺服马达,借此使所述移动台能够受控制地各自移动。

然而,使用两个伺服马达的成本非常高,因此为了减少成本,相关的技术正不断的进行研究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至少克服先前技术所述缺点的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

本发明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包含一个基座、一个驱动单元、一个导轨单元、一个第一移动单元,及一个第二移动单元。

该驱动单元包括一个沿一个第一方向延伸地枢设于该基座的传动螺杆,及一个设置于该基座并用于驱使该传动螺杆转动的伺服马达,该导轨单元包括两个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该基座且分别位于该传动螺杆的两侧的滑轨组,每一个滑轨组具有一个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且设置于该基座的滑轨件,及设置于该滑轨件并能够沿该滑轨件移动的至少一个第一滑座及至少一个第二滑座,该第一移动单元包括一个螺接于该传动螺杆的第一螺母座,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一螺母座及每一个滑轨组的该第一滑座并受该第一螺母座的带动而沿该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台,该第二移动单元包括一个螺接于该传动螺杆且间隔该第一螺母座设置的第二螺母座、一个套设于该第二螺母座外侧的轴承、一个套设于该轴承外侧并能够透过该轴承相对该第二螺母座转动的套筒、一个环绕该传动螺杆且沿该第一方向连接该第二螺母座的卡制模组、一个环绕该传动螺杆且沿该第一方向连接该卡制模组的夹持模组,及一个设置于该套筒及每一个滑轨组的该第二滑座的第二移动台,该卡制模组具有一个能够受驱动而相对该套筒移动的抵压件,该夹持模组具有多个环绕该传动螺杆并能够受驱动而相对该传动螺杆摆动的夹合件,该第二移动单元能够于一个连动状态及一个非连动状态间变换,于该连动状态时,该抵压件抵紧于该套筒以使该套筒、该轴承及该第二螺母座固定而能与该第二螺母座同步转动,所述夹合件脱离该传动螺杆,于该非连动状态时,该抵压件脱离该套筒以使该套筒能透过该轴承而相对该第二螺母座转动,所述夹合件夹紧该传动螺杆。

本发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该卡制模组还具有一个位于该抵压件相反该套筒的一侧的端壁、至少一个穿过该抵压件且两端分别连接该端壁及该第二螺母座的穿杆、至少一个环绕该穿杆且恒以一个弹性力推抵使该抵压件朝该套筒移动的卡制弹簧,及一个设置于该端壁及该抵压件间并能够磁力吸附该抵压件的电磁件,该第二移动单元于该连动状态时,该电磁件不产生磁力,该抵压件受该卡制弹簧的推抵而抵紧于该套筒,该第二移动单元于该非连动状态时,该电磁件产生磁力吸附该抵压件,使该抵压件克服该卡制弹簧的推抵而脱离该套筒。

本发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该夹持模组具有一个连接该端壁相反该电磁件的一侧且环绕所述夹合件的环绕管、一个连接该环绕管及所述夹合件的连接壁、一个设置于该环绕管内侧且围绕所述夹合件并能够沿该第一方向移动的活塞件,及两个沿该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该环绕管且连通该环绕管内侧并用来驱使该活塞件移动的连通管,该活塞件具有一个环绕并能够用来抵压所述夹合件的抵压面,该抵压面的内径自相邻该连接壁的一侧朝远离该连接壁的一侧渐缩,该第二移动单元于该连动状态时,该活塞件受驱动而远离该连接壁,使所述夹合件不再受该抵压面抵压于该传动螺杆,而能脱离该传动螺杆,该第二移动单元于该非连动状态时,该活塞件受驱动而邻近该连接壁,使所述夹合件受该抵压面抵压而夹紧该传动螺杆。

本发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该传动螺杆具有一个供该第一螺母座及该第二螺母座螺接的螺纹部。

本发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该传动螺杆具有一个供该第一螺母座螺接的第一螺纹部,及一个供该第二螺母座螺接且与该第一螺纹部反向的第二螺纹部。

本发明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包含一个基座、一个驱动单元、一个导轨单元、一个第一移动单元,及一个第二移动单元。

该驱动单元包括平行设置并沿一个第一方向延伸地枢设于该基座的一个第一传动螺杆及一个第二传动螺杆、一个连接该第一传动螺杆及该第二传动螺杆以使该第一传动螺杆及该第二传动螺杆连动转动的连动组,及一个设置于该基座并用于驱使该第一传动螺杆及该第二传动螺杆的其中一个转动的伺服马达,该导轨单元包括两个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该基座且分别位于该第一传动螺杆及该第二传动螺杆的两侧的滑轨组,每一个滑轨组具有一个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且设置于该基座的滑轨件,及设置于该滑轨件并能够沿该滑轨件移动的至少一个第一滑座及至少一个第二滑座,该第一移动单元包括一个螺接于该第一传动螺杆的第一螺母座,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一螺母座及每一个滑轨组的该第一滑座并受该第一螺母座的带动而沿该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台,该第二移动单元包括一个螺接于该第二传动螺杆的第二螺母座、一个套设于该第二螺母座外侧的轴承、一个套设于该轴承外侧并能够透过该轴承相对该第二螺母座转动的套筒、一个环绕该第二传动螺杆且沿该第一方向连接该第二螺母座的卡制模组、一个环绕该第二传动螺杆且沿该第一方向连接该卡制模组的夹持模组,及一个设置于该套筒及每一个滑轨组的该第二滑座的第二移动台,该卡制模组具有一个能够受驱动而相对该套筒移动的抵压件,该夹持模组具有多个环绕该第二传动螺杆并能够受驱动而相对该第二传动螺杆摆动的夹合件,该第二移动单元能够于一个连动状态及一个非连动状态间变换,于该连动状态时,该抵压件抵紧于该套筒以使该套筒、该轴承及该第二螺母座固定而能与该第二螺母座同步转动,所述夹合件脱离该第二传动螺杆,于该非连动状态时,该抵压件脱离该套筒以使该套筒能透过该轴承而相对该第二螺母座转动,所述夹合件夹紧该第二传动螺杆。

本发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该卡制模组还具有一个位于该抵压件相反该套筒的一侧的端壁、至少一个穿过该抵压件且两端分别连接该端壁及该第二螺母座的穿杆、至少一个环绕该穿杆且恒以一个弹性力推抵使该抵压件朝该套筒移动的卡制弹簧,及一个设置于该端壁及该抵压件间并能够磁力吸附该抵压件的电磁件,该第二移动单元于该连动状态时,该电磁件不产生磁力,该抵压件受该卡制弹簧的推抵而抵紧于该套筒,该第二移动单元于该非连动状态时,该电磁件产生磁力吸附该抵压件,使该抵压件克服该卡制弹簧的推抵而脱离该套筒。

本发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该夹持模组具有一个连接该端壁相反该电磁件的一侧且环绕所述夹合件的环绕管、一个连接该环绕管及所述夹合件的连接壁、一个设置于该环绕管内侧且围绕所述夹合件并能够沿该第一方向移动的活塞件,及两个沿该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该环绕管且连通该环绕管内侧并用来驱使该活塞件移动的连通管,该活塞件具有一个环绕并能够用来抵压所述夹合件的抵压面,该抵压面的内径自相邻该连接壁的一侧朝远离该连接壁的一侧渐缩,该第二移动单元于该连动状态时,该活塞件受驱动而远离该连接壁,使所述夹合件不再受该抵压面抵压于该传动螺杆,而能脱离该传动螺杆,该第二移动单元于该非连动状态时,该活塞件受驱动而邻近该连接壁,使所述夹合件受该抵压面抵压而夹紧该第二传动螺杆。

本发明所述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该连动组是皮带轮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该第二移动单元的该卡制模组及该夹持模组,而能以控制一个伺服马达的运作的方式来调整该第一移动台及该第二移动台沿该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一个局部放大图,说明一个第二移动单元处于一个连动状态;

图4是一个类似于图3的视图,说明该第二移动单元处于一个非连动状态;

图5是本发明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的一个第三实施例结合一个第一主轴及一个第二主轴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7是该第三实施例结合该第一主轴及该第二主轴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8是该第三实施例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的一个第四实施例结合一个第一主轴及一个第二主轴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10是该第四实施例结合该第一主轴及该第二主轴的一个立体分解图;及

图11是该第四实施例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参阅图1、2、3,本发明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基座2、一个驱动单元3、一个导轨单元4、一个第一移动单元5,及一个第二移动单元6。

该驱动单元3包括一个沿一个第一方向x延伸地枢设于该基座2的传动螺杆31,及一个设置于该基座2并用于驱使该传动螺杆31转动的伺服马达32。

该传动螺杆31具有一个螺纹部311。

该导轨单元4包括两个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于该基座2且分别位于该传动螺杆31的两侧的滑轨组41。

每一个滑轨组41具有一个沿该第一方向x延伸且设置于该基座2的滑轨件411,及设置于该滑轨件411并能够沿该滑轨件411移动的两个第一滑座412及两个第二滑座413。

该第一移动单元5包括一个螺接于该传动螺杆31的该螺纹部311的第一螺母座51,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一螺母座51及每一个滑轨组41的所述第一滑座412并受该第一螺母座51的带动而沿该第一方向x移动的第一移动台52。

该第二移动单元6包括一个螺接于该传动螺杆31的该螺纹部311且间隔该第一螺母座51设置的第二螺母座61、一个套设于该第二螺母座61外侧的轴承62、一个套设于该轴承62外侧并能够透过该轴承62相对该第二螺母座61转动的套筒63、一个环绕该传动螺杆31且沿该第一方向x连接该第二螺母座61的卡制模组64、一个环绕该传动螺杆31且沿该第一方向x连接该卡制模组64的夹持模组65,及一个设置于该套筒63及每一个滑轨组41的该第二滑座413的第二移动台66。

该卡制模组64具有一个能够受驱动而相对该套筒63移动的抵压件641、一个位于该抵压件641相反该套筒63的一侧的端壁642、四个穿过该抵压件641且两端分别连接该端壁642及该第二螺母座61的穿杆643、四个分别环绕所述穿杆643且恒分别以一个弹性力推抵使该抵压件641朝该套筒63移动的卡制弹簧644,及一个设置于该端壁642及该抵压件641间并能够磁力吸附该抵压件641的电磁件645。

该夹持模组65具有四个环绕该传动螺杆31并能够受驱动而相对该传动螺杆31摆动的夹合件651、一个连接该端壁642相反该电磁件645的一侧且环绕所述夹合件651的环绕管652、一个连接该环绕管652及所述夹合件651的连接壁653、一个设置于该环绕管652内侧且围绕所述夹合件651并能够沿该第一方向x移动的活塞件654,及两个沿该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于该环绕管652且连通该环绕管652内侧并用来驱使该活塞件654移动的连通管655。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合件651及该连接壁653为一个体制成的筒夹式夹爪。

该活塞件654具有一个环绕并能够用来抵压所述夹合件651的抵压面656,该抵压面656的内径自相邻该连接壁653的一侧朝远离该连接壁653的一侧渐缩。

所述连通管655能够视所要驱使该活塞件654移动的力量而使用气压流体或是液压流体,当对相对远离该连接壁653的连通管655输入流体且由相对邻近该连接壁653的连通管655输出流体时,该活塞件654能够受流体驱动而朝该连接壁653移动,相反地,当对相对邻近该连接壁653的连通管655输入流体且由相对远离该连接壁653的连通管655输出流体时,该活塞件654能够受流体驱动而朝相反该连接壁653的方向移动。

该第二移动单元6能够于一个连动状态及一个非连动状态间变换。

参阅图3,该第二移动单元6于该连动状态时,该电磁件645不产生磁力,该抵压件641受所述卡制弹簧644的推抵而抵紧于该套筒63,由于该套筒63受到所述卡制弹簧644的推抵力量的方向是与该轴承62的能够转动方向垂直,因此会使该轴承62无法转动,进而使该套筒63、该轴承62及该第二螺母座61固定而能与该第二螺母座61同步转动,此时,同时使该活塞件654受驱动而远离该连接壁653,使所述夹合件651不再受该抵压面656抵压于该传动螺杆31,而能脱离该传动螺杆31。

参阅图4,该第二移动单元6于该非连动状态时,驱使该电磁件645运作产生磁力吸附该抵压件641,使该抵压件641克服所述卡制弹簧644的推抵而脱离该套筒63,由于该轴承62不再受到限制,因此能够使该套筒63能透过该轴承62而相对该第二螺母座61转动,此时,同时使该活塞件654受驱动而邻近该连接壁653,使所述夹合件651受该抵压面656抵压而夹紧该传动螺杆31。

参阅图1、2、3,使用时,当该伺服马达32驱使该传动螺杆31转动时,会使该第一螺母座51及该第一移动台52沿着所述滑轨组41移动,此时若该第二移动单元6处于该连动状态,由于该轴承62受到限制,且所述夹合件651脱离该传动螺杆31,因此使该第二螺母座61、该轴承62、该套筒63、该卡制模组64、该夹持模组65及该第二移动台66会一起相对该传动螺杆31转动,也就是使该第二螺母座61、该轴承62、该套筒63、该卡制模组64、该夹持模组65及该第二移动台66一起沿着所述滑轨组41移动,如此就能使该第一移动台52及该第二移动台66同时移动。

参阅图1、2、4,而若在该传动螺杆31转动时,使该第二移动单元6处于该非连动状态,由于该轴承62不再受到限制,且所述夹合件651夹紧该传动螺杆31,则此时该第二螺母座61、该卡制模组64、该夹持模组65会与该传动螺杆31同动,此时该套筒63及该第二移动台66就会因为该轴承62的作用而不会于所述滑轨组41上移动,因此就能通过移动该第一移动台52而调整该第一移动台52及该第二移动台66的相对位置,进而达到补正距离的效果。

通过该第二移动单元6的设置,在只使用一个个伺服马达32的情形下,就能补正该第一移动台52及该第二移动台66的距离,相较于现有的技术需要使用两个伺服马达,本发明该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能大幅减少生产成本。

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移动台52及该第二移动台66是水平的型式,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态样中,也能够是立式的型式,并能够用于各式加工机的使用。

参阅图5,本发明的一个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其差异处在于:

该传动螺杆31具有一个供该第一螺母座51螺接的第一螺纹部312,及一个供该第二螺母座61螺接且与该第一螺纹部312反向的第二螺纹部313。

如此,该第二实施例也能够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有益效果。

参阅图6、7、8,本发明的一个第三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其差异处在于:

该伺服马达传动螺杆补正装置是立式的形式,该第一移动台52及该第二移动台66是交互叠合地设置于所述滑轨组41,且分别用来供一个第一主轴7及一个第二主轴8设置。

如此,该第三实施例也能够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有益效果,并能够透过该第一移动台52及该第二移动台66来同动地操作该第一主轴7及该第二主轴8的加工高度,且当该第一主轴7及该第二主轴8产生高度差时,通过调整该第一移动台52及该第二移动台66的相对位置,就能达到补正距离的效果。

参阅图9、10、11,本发明的一个第四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三实施例,其差异处在于:

该驱动单元3包括平行设置并沿该第一方向x延伸地枢设于该基座2的一个第一传动螺杆33及一个第二传动螺杆34、一个连接该第一传动螺杆33及该第二传动螺杆34以使该第一传动螺杆33及该第二传动螺杆34连动转动的连动组35,及一个设置于该基座2并用于驱使该第一传动螺杆33及该第二传动螺杆34的其中一个转动的伺服马达32。

于本实施例中,该伺服马达32是用来驱使该第二传动螺杆34转动,该连动组35是皮带轮组。

所述滑轨组41分别位于该第一传动螺杆33及该第二传动螺杆34的两侧。

该第一移动单元5的该第一螺母座51螺接于该第一传动螺杆33,该第二移动单元6的该第二螺母座61螺接于该第二传动螺杆34。

如此,该第四实施例也能够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有益效果,并能够透过该连动组35而使第一传动螺杆33及一个第二传动螺杆34同时转动,而使该第二移动单元6能够于该第二传动螺杆34上于该连动状态及该非连动状态间变换,因此通过调整该第一移动台52及该第二移动台66的相对位置,就能达到补正距离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该第二移动单元6的该卡制模组64及该夹持模组65,而能以控制一个个伺服马达32的运作的方式来调整该第一移动台52及该第二移动台66沿该第一方向x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减少成本,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