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式旋转分度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3139发布日期:2019-02-26 20:0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动力式旋转分度夹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与加工机有关,尤其是指一种动力式旋转分度夹头。



背景技术:

为了制作类似阀体、接头等结构复杂且精度较高的加工件,目前常会利用分度夹头直接固定住加工件,在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分度夹头即可调整加工件相对于刀具的角度,以便于继续进行下一道工序,并不需要重新拆装和校正加工件的位置,解决了因为反复拆装加工件所产生的影响精度问题。

现有的分度夹头大多是通过齿轮齿条及蜗轮蜗杆之间的相互配合来达到旋转加工件的机制,但是这些传动零件会增加结构与作动上的复杂度,连带导致制造成本的提升,而且加工件的旋转精度与使用弹性仍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度夹头,其能简化结构来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分度作业较为快速且准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动力式旋转分度夹头包括主体、夹钳件、转轴、驱动件、第一定位件以及第二定位件,该主体具有容置槽,该主体在该容置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与第二侧;该夹钳件枢设于该主体的第一侧,且可朝该第二侧方向移动或远离该第二侧;该转轴具有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以及驱动部,该转轴以与该夹钳件呈同轴的方式枢设于该主体的第二侧;该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二抵接部之间具有夹角;该驱动件可活动地设于该主体,该驱动件结合于该转轴的驱动部而带动该转轴旋转;该第一定位件具有第一掣动部,该第二定位件具有第二掣动部,该第一定位件与该第二定位件可在该主体的该第二侧各自移动,该第一掣动部与该第二掣动部的任一者可选择地分离或抵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一抵接部或该第二抵接部,当该第一掣动部与该第二掣动部的任一者抵接于该转轴时,该转轴固定于该主体,而当该第一掣动部与该第二掣动部从该转轴分离时,该转轴即可被该驱动件带动而相对于该主体旋转。

本发明的动力式旋转分度夹头利用可各自单独分离或结合于第一抵接部或第二抵接部的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在结构方面省略掉习知技术所使用的各种传动零件,其能达成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分度作业较为快速且准确等技术效果。

优选:该第一抵接部包括多个第一平面,各该第一平面分布于该转轴的外周面,该第二抵接部包括多个分别凹设于该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各该第二平面相对于各该第一平面倾斜。

优选:该主体设有感测组件,该感测组件邻近该转轴的感应件,该感应件随着该转轴同步旋转,该感测组件侦测该感应件的外缘变化而判断该转轴的旋转角度,该第一定位件与该第二定位件根据该感测组件侦测到的该转轴旋转状态而移动。

有关本发明所提供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在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该等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发明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第一定位件结合于第一抵接部。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其中,以假想线显示主体的局部区域。

图5类同于第3图,其中,第一定位件分离于第一抵接部。

图6类同于第5图,其中,第二定位件结合于第一抵接部。

(符号说明)

主体10容置槽12第一侧14

第二侧16第一腔体18第二腔体20

第三腔体22第四腔体24油路26

夹钳件30活塞32夹钳部34

待加工件40转轴50第一抵接部51

第二抵接部52驱动部53第一平面54

第二平面55驱动件60齿条62

第一定位件70第二定位件72第一掣动部74

第二掣动部76感测组件78感应件7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式旋转分度夹头包括主体10,主体10的中央具有开放状的容置槽12,主体10在容置槽1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14与第二侧16。第一侧14设有第一腔体18,第二侧16设有第二腔体20、第三腔体22以及两个第四腔体24,第一腔体18与第二腔体20呈同轴地分设于容置槽12的两侧,第三腔体22邻接且连通第二腔体20,两个第四腔体24位于第二腔体20的两侧且也连通于第二腔体20。主体10另设有若干油路26可提供经过高压泵推送的液压油流动至第一腔体18、第三腔体22以及两个第四腔体24。

主体10的第一腔体18设有夹钳件30,夹钳件30具有活塞32与连接于活塞32一端的夹钳部34。夹钳件30可枢转地设于第一腔体18,活塞32位于第一腔体18内部,夹钳部34伸入容置槽12。通过油路26流动至第一腔体18的液压油推动活塞32带着夹钳部34朝向第二腔体20方向移动或远离第二腔体20,使得夹钳部34定位或脱离于设在容置槽12的待加工件40。

主体10的第二腔体20设有转轴50,转轴50具有第一抵接部51、第二抵接部52以及同轴并列的驱动部53。第一抵接部51包括四个第一平面54,四个第一平面54呈等角分布地环设于转轴50的外周面,第二抵接部52包括四个分别凹设于第一平面54的第二平面55,各第二平面55相对于各第一平面54倾斜,第一平面54与第二平面55之间可依据分度需求而具有特定夹角。本较佳实施例的驱动部53为齿轮且邻设于第一抵接部51,转轴50以与夹钳件30呈同轴的方式枢设于主体10的第二腔体20,第一抵接部51与第四腔体24相对应,驱动部53与第三腔体22相对应。

如图4所示,主体10的第三腔体22可移动地设有驱动件60,驱动件60具有齿条62,齿条62啮合于转轴50的驱动部53。通过油路26流动至第三腔体22的液压油可推动驱动件60在主体10中往复移动,并且带动转轴50依照机械加工程序所需要的预定角度旋转,例如驱动件60可带动转轴50旋转15度、30度、45度、或60度等各种特定的加工角度。

主体10的各第四腔体24分别设有第一定位件70与第二定位件72,本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定位件70与第二定位件72皆以长杆体为例,第一定位件70与第二定位件72分别在通过油路26流动至第四腔体24的液压油的作用下在主体10中往复推动,使得第一定位件70与第二定位件72可在各第四腔体24中往复移动。第一定位件70的顶部具有第一掣动部74,第二定位件72的顶部具有第二掣动部76,第一掣动部74与第二掣动部76都呈斜面状,而且对称分设于转轴50的第一抵接部51与第二抵接部52的两侧。

主体10另设有感测组件78,该感测组件78邻近于转轴50的感应件79,感应件79随着转轴50同步旋转,利用感测组件78侦测感应件79的外缘变化而可判断出转轴50的旋转角度,使得第一定位件70与第二定位件72根据感测组件78侦测到的转轴50的旋转状态而移动,使第一掣动部74与第二掣动部76各自独立地被控制移动,进而可分别分离或结合于第一抵接部51的其中第一平面54与第二平面55。

如图1至图3、图5及图6所示,将具有多加工中心的待加工件40设置于本发明的动力式旋转分度夹头,待加工件40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转轴50与夹钳件30之间,使待加工件40在容置槽12内依加工需要而可分度旋转预定角度。

在驱动件60开始带动转轴50旋转之前,如图5所示,第一定位件70先受液压油推动而从原本接触于第一平面54的位置移离第一抵接部51,转轴50即可被驱动件60带动而相对于主体10旋转,夹钳件30与转轴50同步随着待加工件40在容置槽12内旋转,直到驱动件60带动转轴50旋转至需要分度位置,并且在通过感测组件78配合感应件79侦测到转轴50位于特定角度之后,第二定位件72即可再受液压油的推动而使第二掣动部76结合于第二抵接部52的其中第二平面55,此时转轴50因第二定位件72的阻挡而无法相对于主体10旋转,由此待加工件40即可稳定地固定于主体10进行加工程序。

由于第一定位件70与第二定位件72可各自单独分离或结合于第一抵接部51或第二抵接部52,能够实现持续旋转与固定住待加工件40的技术效果,待加工件40可较为快速且精确完成分度作业,而且第一抵接部51与第二抵接部52之间可依加工需要搭配设计出各种不同的相对倾斜夹角,待加工件40可更有变化与精密的分度角度。

当待加工件40的加工程序全部完成时,驱动件60可再带动转轴50旋转至原始状态,第一定位件70被推动至第一掣动部74结合于第一抵接部51,使转轴50再被固定于主体10,第一定位件70也可作为转轴50的复归定位机制,便于下一次的自动化加工程序可顺畅地持续进行。

因此,本发明利用第一定位件70与第二定位件72分别分离或结合于转轴50的第一抵接部51与第二抵接部52,即可达成简化结构而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分度作业较为快速且精密准确等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