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拉丝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3204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漆包线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漆包线拉丝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漆包线主要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分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但要生产出既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各种漆包线的质量特性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四大性能。拉丝设备是制备漆包线过程中比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拉丝设备会出现经常断丝的情况,这使得加工效率大大的降低。

现在公开号为cn205253748u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制备漆包线用活套式拉丝设备,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导轮,所述相邻两个导轮之间具有一个位于上方的活套轮、一个位于下方的过渡轮以及一个位于下方的拉丝模,所述每个活套轮的顶部均连接有活套臂,所述的每根活套臂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气缸。

但是对比文件中若干个拉丝模沿着拉丝方向均匀分布的的拉丝口径依次减小。这种结构会导致铜线在从拉丝模进入下一个拉丝模的时候,横截面是突然缩小,这导致铜线十分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将拉丝模的出线端的面积跟下一个拉丝模的进线端的面积相等。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漆包线拉丝设备,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导轮,相邻两个所述导轮之间具有一个位于上方的活套轮、一个位于下方的过渡轮以及一个位于下方的拉丝模,每个所述活套轮的顶部均连接有活套臂,每根所述活套臂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模的拉丝口径由进丝口向出丝口逐渐减小,且所述导轮、所述活套轮和所述过渡轮的槽径沿着拉丝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轮的转轴固定件连接有弹性件。

设置弹性件就是控制铜线在松弛的时候还能保证其紧绷状态。这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弹性件设置能使得铜线的断裂概率大大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拉丝模的进丝口具有一个喇叭口。为了配合弹性件的移动,使得铜线顺滑的进入拉丝模,并且确保铜线不会断裂。

作为优选,所述导轮、所述活套轮和所述过渡轮的两侧边设置有挡边。

挡边的设置是为了防止跳线。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气缸沿着拉丝方向间隔运动。

通过间隔运动,可以很好的解决了铜线的断裂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技术:
很好的克服了铜线的断裂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

而且解决了增加弹性件移动后其他出现的导致铜线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内:1-导轮,2-活套轮,3-过渡轮,4-拉丝模,5-活套臂,6-气缸,7-挡边,31-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漆包线拉丝设备,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导轮1,相邻两个导轮1之间具有一个位于上方的活套轮2、一个位于下方的过渡轮3以及一个位于下方的拉丝模4,每个活套轮2的顶部均连接有活套臂5,每根活套臂5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气缸6,拉丝模4的拉丝口径由进丝口向出丝口逐渐减小,且导轮1、活套轮2和过渡轮3的槽径沿着拉丝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中,过渡轮3的转轴固定件连接有弹性件31。工作的时候,弹性件31首先是紧绷状态,当给进铜线后,弹性件31复位下降,然后后面的气缸6工作,将下降的弹性件31重新开始被紧绷,就是第二阶段的拉丝工作开始。

因为弹性件31的升降会导致铜线在拉丝模4进口处被切割,这会导致铜线的断裂,所以在拉丝模4的进丝口设置一个喇叭口能很好的解决弹性件升降导致的铜线断裂问题。

铜线在升降的时候还会出现松弛的问题,这会导致铜线偏离导轮、活套轮和过渡轮,所以在导轮、活套轮和过渡轮的两侧边设置有挡边来防止跳线。

上述两个问题如果没有设置防断裂的弹性件31是不会发现的,所以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克服了一系列困难。

若干气缸6沿着拉丝方向间隔运动。运动方式是拉丝过程,就是第一气缸工作,然后第二气缸工作,然后在第三气缸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漆包线拉丝设备,涉及漆包线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导轮,相邻两个所述导轮之间具有一个位于上方的活套轮、一个位于下方的过渡轮以及一个位于下方的拉丝模,每个所述活套轮的顶部均连接有活套臂,每根所述活套臂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模的拉丝口径由进丝口向出丝口逐渐减小,且所述导轮、所述活套轮和所述过渡轮的槽径沿着拉丝方向逐渐减小。本发明目的在于将拉丝模的出线端的面积跟下一个拉丝模的进线端的面积相等。

技术研发人员:沈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华上电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3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