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叉加工行业的定制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82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叉加工行业的定制刀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刀具,特别涉及一种节叉加工行业的定制刀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零件中,有一类转向节零件在其叉部的四个侧面及盘部的底平面都需要铣削,为完成转向节类产品这样部位的加工,国内生产厂家普遍采用五次装夹、五次加工的做法,每次只加工一个面。进行五次定位装夹不仅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这种加工方法较难保证加工精度,同时工人手动操作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叉加工行业的定制刀具,具有同时铣削节叉四个面,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叉加工行业的定制刀具,包括刀杆,其特征是:所述刀杆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刀具以及处于两第一刀具中间的第二刀具,所述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上开设有供刀杆穿设的通孔,且与刀杆同心设置,两所述第一刀具设有用于铣削节叉外侧两面的第一刀片,所述第二刀具分别朝向两侧第一刀具的端面上交错设有用于对节叉两内侧面进行铣削的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与第二刀具呈倾斜设置,两侧第二刀片形成一朝向第二刀具外侧的锐角,两所述第一刀具与第二刀具之间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宽度等于铣削后节叉两侧的厚度,所述刀杆上设有两道凸条,所述第一刀具、第二刀具以及套筒上开设有供凸条插接的通槽,所述刀杆一端上螺纹连接一紧固螺栓,限制第一刀具、第二刀具以及套筒在刀杆上的径向位移。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两侧的第一刀具和中间第二刀具的结合,同时对节叉的四个面进行铣削,进而通过套筒的宽度从而精确的铣削出节叉两侧达到准确的厚度,也可通过套筒使其两侧第一刀具与第二刀具之间的距离保持一样,提高对节叉的铣削精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刀具的直径为第一刀具直径的0.7~0.9倍。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节叉需要铣削的两个内侧面小于两个外侧面,根据不同节叉的需求,确定第二刀具与第一刀具的之间的比例。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上的通孔边缘倒有便于插接于刀杆上的斜角。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上通孔边缘倒有的斜角,可方便刀杆从通孔中穿设而过,将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固定在刀杆上,且可避免通孔边缘直接与刀杆碰触,造成边缘缺角。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分别同心设有加厚圆板。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加厚圆板,加强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在自转过程的中向心力,使其自转更加稳定,增强其对节叉的铣削效果;也可加强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的稳固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刀具上开设有若干放置第一刀片的安装槽一,所述第一刀片通过一锁紧螺栓与第一刀具连接,所述安装槽一旁开设有排屑槽一。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安装槽一和锁紧螺栓将第一刀片固定在第一刀具上,当第一刀片磨损时,可轻松的将锁紧螺栓旋转开,更换第一刀片,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通过排屑槽一将对节叉铣削下来的铁屑排出,避免铁屑堵在第一刀具与节叉之间,影响第一刀片对节叉的铣削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刀具上开设有放置第二刀片的安装槽二,所述第二刀片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二刀具连接,所述安装槽二旁开设有排屑槽二。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安装槽二和固定螺栓将第二刀片固定在第二刀具上,当第二刀片磨损时,可轻松的将固定螺栓旋转开,更换第二刀片,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通过排屑槽二将对节叉铣削下来的铁屑排出,避免铁屑堵在第二刀具与节叉之间,影响第二刀片对节叉的铣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的结合,对节叉的四个面同时铣削,达到加快工作效率,提高铣削精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示出了整体结构;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示出了通孔和通槽的连接结构。

图中,1、刀杆;2、第一刀具;3、第二刀具;4、通孔;5、第一刀片;6、第二刀片;7、套筒;8、通槽;9、紧固螺栓;10、加厚圆板;11、安装槽一;12、锁紧螺栓;13、排屑槽一;14、安装槽二;15、固定螺栓;16、排屑槽二;17、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节叉加工行业的定制刀具,如图1和2所示,包括刀杆1,刀杆1上安装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刀具2以及处于两第一刀具2中间的第二刀具3,第一刀具2和第二刀具3上开设有供刀杆1穿设的通孔4,且与刀杆1同心设置。

上述第一刀具2上安装有用于铣削节叉外侧两面的第一刀片5,第二刀具3分别朝向两侧第一刀具2的端面上交错安装有用于对节叉两内侧面进行铣削的第二刀片6,第二刀片6与第二刀具3呈倾斜设置,两侧第二刀片6形成一朝向第二刀具3外侧的锐角,通过第一刀具2和第二刀具3的结合,同时对节叉的四个面进行铣削,避免需要经多道工序对节叉进行铣削,加快了工作效率,一次性成型也提高了对节叉的铣削精度。

两第一刀具2与第二刀具3之间还安装有一宽度等于节叉铣削后两侧宽度的套筒7,通过两套筒7使其第二刀具3处于两第一刀具2的正中间,提高对节叉的铣削精度。

上述刀杆1上还固定有两道凸条17,通过凸条17穿过第一刀具2、第二刀具3以及套筒7上的通槽8,限制第一刀具2、第二刀具3和套筒7的轴向位移,使其刀杆1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刀具2和第二刀具3同步转动,进而通过一紧固螺栓9与刀杆1的一端螺纹连接,将第一刀具2、第二刀具3以及套筒7限位在刀杆1上,限制第一刀具2、第二刀具3以及套筒7的径向位移。

其中,第一刀具2、第二刀具3上通孔4边缘倒有斜角,方便刀杆1穿过通孔4将第一刀具2和第二刀具3固定在刀杆1上,避免刀杆1与通孔4边缘碰撞,造成通孔4边缘缺角;其中,由于节叉内侧两面小于外侧两面,根据节叉需要铣削的内两侧面与外两侧面比例,将第二刀具3的直径设置为第一刀具2直径的0.7~0.9倍。

由于第一刀具2与第二刀具3中心上开设有通孔4,为增强第一刀具2和第二刀具3的牢固性,在第一刀具2和第二刀具3的中心上还分别固定有加厚圆板10;通过加厚圆板10还增强了第一刀具2和第二刀具3的向心力,使其刀杆1带动第一刀具2和第二刀具3旋转时,第一刀具2和第二刀具3旋转得更加稳定,增强对节叉的铣削效果。

第一刀具2上开设有若干放置第一刀片5的安装槽一11,安装槽一11旁边开设有排屑槽一13,第一刀片5通过一锁紧螺栓12与第一刀具2可拆卸连接,通过排屑槽一13方便将节叉上铣削下的铁屑排出,避免铁屑堵塞在第一刀具2和节叉之间,影响对节叉的铣削效果。

第二刀具3上开设有若干放置第二刀片6的安装槽二14,安装槽二14旁边开设有排屑槽二16,两侧安装槽二14交错排布,第二刀片6通过一固定螺栓15与第二刀具3可拆卸连接,通过排屑槽二16方便将节叉上铣削下的铁屑排出,避免铁屑堵塞在第二刀具3和节叉之间,影响对节叉的铣削效果。

工作原理:组装刀具时,将其一第一刀具2先插设于刀杆1上,一端与刀杆1抵接,再将其一套筒7插设于刀杆1上,再依次将第二刀具3、套筒7以及第一刀具2插设于刀杆1上,进而通过一紧固螺栓9与刀杆1的一端螺纹连接,将第一刀具2、第二刀具3、套筒7固定在刀杆1上,限制其第一刀具2、第二刀具3和套筒7的径向位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