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7023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设计与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控龙门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数控龙门加工中心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模具及航天航空等加工行业。定梁龙门加工中心具有门梁,门梁上设有主轴箱和X驱动机构,主轴箱滑设于门梁上,X驱动机构连接主轴箱,用于驱动主轴箱在门梁上沿X轴方向移动,X轴驱动机构包括X轴电机和连接X轴电机的丝杆,丝杆螺纹连接主轴箱。现有的龙门加工中心为了保证X轴电机的散热效果,大多将X轴电机裸露在外设置,但是这易使得X轴电机受到外界环境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龙门加工中心为了保证X轴电机的散热效果,大都将X轴电机裸露在外,易使电机受到外界环境伤害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保证X轴电机的散热效果,又能保护X轴电机不受外界环境伤害的数控龙门加工中心

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龙门加工中心。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包括底座、滑设于所述底座上的Y轴工作台、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Y轴工作台的Y轴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门梁、滑设于所述门梁上的X轴滑座、分别连接所述门梁和X轴滑座的X轴驱动机构、滑设于所述X轴滑座上的Z轴主轴箱、及分别连接所述X轴滑座和Z轴主轴箱的Z轴驱动机构;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门梁上的X轴电机、连接所述X轴电机的X轴丝杆、包覆所述X轴电机的护罩及设于所述护罩内的冷却组件和减震垫;所述X轴电机位于所述门梁的一侧;所述X轴丝杆远离X轴电机的一端枢接所述门梁,所述X轴丝杆螺纹连接所述X轴滑座;所述护罩固定于所述门梁上,所述护罩的外壁上设有进风筒和出风筒,所述进风筒和出风筒均位于所述护罩的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护罩的两端;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进风筒内的风扇、设于所述X轴电机上的温度感应器、及安装于护罩的外壁上的控制器,所述风扇和温度感应器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减震垫夹设于所述X轴电机和护罩之间,所述减震垫螺旋环绕所述X轴电机,并使所述X轴电机和护罩之间形成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分别连通进风筒和出风筒。

上述的CNC龙门加工中心,通过设置包覆X轴电机的护罩,并在护罩内设置由风扇、温度感应器和控制器组成的降温组件,使得X轴电机不仅能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还能得到及时的降温,能得到好的散热效果;通过在护罩内设置螺旋环绕X轴电机的减震垫,螺旋的减震垫使护罩和X轴电机之间形成分别连通进风筒和出风筒的螺旋通道,不仅实现了对X轴电机好的减震效果,还使得风在护罩内的时间变长,从而使风与X轴电机能更充分地进行热交换,有利于X轴电机的散热。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筒和出风筒均位于所述护罩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筒位于所述护罩远离所述门梁的一端,所述出风筒位于所述护罩靠近所述门梁的一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通过胶体或胶水粘贴于所述护罩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筒和进风筒内处均设有滤网,所述进风筒内的滤网位于所述风扇远离所述护罩的中心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护罩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门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梁的外侧壁上涂覆有吸震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数控龙门加工中心部分结构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圆圈A所圈部位的放大图。

图中:

100、数控龙门加工中心;10、底座;11、Y轴工作台;12、Y轴驱动机构;13、门梁;14、X轴滑座;15、Z轴主轴箱;16、Z轴驱动机构;20、X轴驱动机构;21、X轴电机;22、X轴丝杆;23、护罩;24、进风筒;25、出风筒;26、减震垫;27、滤网;30、冷却组件;31、风扇;32、温度感应器;3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数控龙门加工中心100,其括底座10、滑设于底座10上的Y轴工作台11、分别连接底座10和Y轴工作台11的Y轴驱动机构12、固定于底座10上的门梁13、滑设于门梁13上的X轴滑座14、分别连接门梁13和X轴滑座14的X轴驱动机构20、滑设于X轴滑座14上的Z轴主轴箱15、及分别连接X轴滑座14和Z轴主轴箱15的Z轴驱动机构16。Y轴工作台11用于夹持和放置工件;Y轴驱动机构12用于驱动Y轴工作台11在底座10上沿Z轴方向来回移动;X轴驱动机构20用于驱动X轴滑座14带动Z轴主轴箱15在门梁13上沿X轴方向来回移动;Z轴主轴箱15具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刀具;Z轴驱动机构16用于驱动Z轴主轴箱15在X轴滑座14上沿Z轴方向来回移动。在X轴驱动机构20、Y轴驱动机构12和Z轴驱动机构16的驱动下,使得Z轴主轴箱15上的刀具能对放置在Y轴工作台11上的工件进行加工。

门梁13外侧壁上涂覆有吸震层,用以减小主动箱加工工件时给门梁13所带来的震动。

如图3所示,X轴驱动机构20包括固定于门梁13上的X轴电机21、连接X轴电机21的X轴丝杆22、包覆X轴电机21的护罩23及设于护罩23内的冷却组件30和减震垫26;X轴电机21位于门梁13的一侧;X轴丝杆22远离X轴电机21的一端枢接门梁13,X轴丝杆22螺纹连接X轴滑座14;护罩23可拆卸固定于门梁13上。护罩23用于保护电机不受外界环境伤害,冷却组件30用于冷却护罩23内的电机,减震垫26用于减小CNC龙门加工中心工作时给X轴电机21带来的振动。在本实施例中,护罩23通过螺钉连接门梁13。

护罩23的外壁上设有进风筒24和出风筒25,进风筒24和出风筒25均位于护罩23的一侧,且分别位于护罩23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筒24和出风筒25均位于护罩23远离底座10的一侧,进风筒24位于护罩23远离门梁13的一端,出风筒25位于护罩23靠近门梁13的一端。

冷却组件30包括安装于进风筒24内的风扇31、设于X轴电机21上的温度感应器32、及安装于护罩23的外壁上的控制器33,风扇31和温度感应器32均连接控制器33。温度感应器32用于感应工作中的X轴电机21的温度,并将感应到的温度信息传送给控制器33,当检测到X轴电机21的温度高于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时,控制器33控制风扇31启动,风扇31驱动外界的风从进风筒24进入护罩23内与X轴电机21进行热交换,以降低X轴电机21的温度,进行过热交换的风最后通过出风筒25排至护罩23外,在冷却风与X轴电机21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当温度感应器32感应到X轴电机21的温度低于下限温度值时,控制器33控制风扇31停止工作。

减震垫26夹设于X轴电机21和护罩23之间,减震垫26螺旋环绕X轴电机21,并使X轴电机21和护罩23之间形成螺旋通道,螺旋通道分别连通进风筒24和出风筒25。通过设置减震垫26螺旋环绕X轴电机21,并使X轴电机21和护罩23之间形成分别连通进风筒24和出风筒25的螺旋通道,一方面能更好地起到减震作用,另一方面使得风在护罩23内的运动时间变长,从而使得风与X轴电机21之间进行更充分地热交换。

减震垫26通过胶体或胶水粘贴于护罩23的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垫26通过胶体粘贴于护罩23的内壁上。

优选的,减震垫26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是一种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和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的材料,用硅胶材料制成减震垫26,使得减震垫26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好的减震性能。

出风筒25和进风筒24内处均设有滤网27,进风筒24内的滤网27位于风扇31远离护罩23的中心的一侧。通过在进风筒24和出风筒25内设置滤网27,可以过滤外界进入护罩23内的空气中的粒径大的灰尘,避免粒径大的灰尘影响风扇31和X轴电机21的工作。

上述的CNC龙门加工中心,通过设置包覆X轴电机21的护罩23,并在护罩23内设置由风扇31、温度感应器32和控制器33组成的降温组件20,使得X轴电机21不仅能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还能得到及时的降温,能得到好的散热效果;通过在护罩23内设置螺旋环绕X轴电机21的减震垫26,螺旋的减震垫26使护罩23和X轴电机之间形成分别连通进风筒24和出风筒25的螺旋通道,不仅实现了对X轴电机21好的减震效果,还使得风在护罩23内的时间变长,从而使风与X轴电机21能更充分地进行热交换,有利于X轴电机21的散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