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罐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6746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罐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罐身机。



背景技术:

在制罐工艺中,需要对罐体物料依次进行切边、折倒钩、扣骨工序,从而生成罐体的主体结构,传统的制罐工艺中,上述工艺分别对罐体物料进行上述工艺操作,需要多人来进行不同的操作,生产的效率低、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产品一致性的自动罐身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罐身机,包括机架、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机构、切边机构、折倒钩机构、罐身机构以及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罐身机构固设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上端,所述切边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所述折倒钩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上,所述切边机构、所述折倒钩机构以及所述罐身机构依次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所述输送机构、所述切边机构、所述折倒钩机构以及所述罐身机构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切边机构同步转动,所述第三轴与所述折倒钩机构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轴转动,所述第二轴、第三轴随所述第一轴转动而同步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三轴之间通过链传动同步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凸轮、推动杆、摆动杆以及平移杆,所述第一凸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上,所述推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的端面相抵持,另一端固设于所述摆动杆的杆身上,所述摆动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以及所述平移杆固定连接,所述平移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随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而往返滑动,所述输送机构上、沿其输送方向上均匀固设有若干对楔形块,向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所述楔形块向上倾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轴上套设有第二凸轮,所述折倒钩机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凸轮的端面上,另一端设于所述输送机构一侧、对应于物料的上端位置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辅助折倒钩机构,所述辅助折倒钩机构固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所述辅助折倒钩机构固设于所述折倒钩机构与所述罐身机构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身机构包括一对扣骨爪与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于所述一对扣骨爪分别铰接连接,以驱动所述一对扣骨爪相对闭合或分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轴上套设有第二凸轮,所述折倒钩机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凸轮的端面上,另一端设于所述输送机构一侧、对应于物料的上端位置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身机构还包括顶杆以及第四凸轮,所述第四凸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上,所述驱动杆一端与所述第四凸轮的端面相抵持,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铰接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身机构还包括下顶块第五凸轮,所述第五凸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上,所述下顶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凸轮的端面相抵持,以使所述第五凸轮随所述第一轴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下顶块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切边机构、折倒钩机构、罐身机构以及驱动装置,输送机构、切边机构、折倒钩机构、罐身机构以及驱动装置均固设于机架上,且切边机构、折倒钩机构以及罐身机构分别依次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驱动装置可同时驱动输送机构、切边机构、折倒钩机构以及罐身机构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通过上述的机构实现自动扣骨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产品的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的输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的切边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的折倒钩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的罐身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包括机架1、输送机构2、切边机构3、折倒钩机构4、罐身机构5与驱动装置6。输送机构2、切边机构3、折倒钩机构4、罐身机构5以及驱动装置6均固设于机架1上,输送机构2定向移动,以输送物料到指定的工位,在输送机构2的移动方向上,切边机构3、折倒钩机构4以及罐身机构5依次设置,以顺序的对物料进行相应的工序。

为了使相应的机构具有更好的协同性,方便整体对各个机构进行控制,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还包括第一轴10、第二轴11、第三轴12、第四轴13以及第五轴14,其中第一轴10作为自动罐身机的主传动轴,其通过驱动装置6驱动转动,第二轴11、第三轴12、第四轴13以及第五轴14也均随第一轴10的转动而同步转动,从而通过驱动装置6可以同时驱动第一轴10、第二轴11、第三轴12、第四轴13以及第五轴14同步转动,通过上述轴带动相应的机构运动,使得各个机构之间具有更好的协同性,更加方便对相应机构的控制。

优选的,第一轴10与驱动装置6之间、第四轴13与第一轴10之间、第二轴11与第四轴13之间、第三轴12与第四轴13之间、第五轴14与第四轴13之间设有传动链15,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同步转动连接。

如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构2的整体机构示意图,输送机构2包括滑轨20、平移杆21、摆动杆22、推动杆23以及第一凸轮24。滑轨20用于承载物料,使得物料沿滑轨20滑动,平移杆21固设于两滑轨20之间,其用于承载物料并带动物料沿滑轨20滑动,本实施例中,平移杆21会做往复的摆动,为保证物料单向沿滑轨20滑动,在滑轨20的两侧边、沿输送机构2定向移动的方向上均匀固设有若干对楔形块200,楔形块200朝向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上,楔形块200向上倾斜设置,使得楔形块200具有导向和限位的作用,当物料沿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上运动时,其可以顺利的通过楔形块200,而当物料受到反向的作用力,即将反向运动时,物料的一端会与楔形块抵持,限制物料的运动,从而保证物料只发生单向的运动。

第一凸轮24套设于第一轴10上,使第一凸轮24随第一轴10的转动而转动,推动杆23的一端与第一凸轮24的端面相抵持,其另一端固设于摆动杆22的杆身上,摆动杆22铰接设置于机架1上,另一端与平移杆21固定连接,如此,通过第一凸轮24的转动,即使推动杆24推动摆动杆23往复摆动,进而平移杆21往复移动,由于滑轨20上的楔形块200的导向和限位作用,即使物料实现单向运输。

如图4,示出了本自动罐身机的切边机构3的整体机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切边机构3固设于输送机构2两侧、对应于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的始端,物料经过切边机构3时,切边机构3可冲击物料的四个边角处,从而达到切边的作用。

沿输送机构2输送方向上,折倒钩机构4设置于切边机构3的后端,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倒钩机构4包括第二凸轮40、折块41,第二凸轮40套设于第三轴12上,以随第三轴12的转动而共同转动,折块41一端与第二凸轮40的端面抵持,另一端设置于滑轨20上方,折块41的中间部分与机架1固定设置,第二凸轮40的转动将带动折块41绕其与机架1固定处摆动,从而实现折倒钩操作。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罐身机还包括辅助折倒钩机构7,其固设于机架上,沿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上,辅助折倒钩机构7设置于折倒钩机构4与罐身机构5之间,辅助折倒钩机构7包括第三凸轮70与辅助折块71,第三凸轮70套设于第五轴14上,以随第五轴14的转动而共同转动,辅助折块71一端与第三凸轮70的端面抵持,另一端设置于滑轨20上方,辅助折块71的中间部分与机架1固定设置,第三凸轮70的转动将带动辅助折块71绕其与机架1固定处摆动,从而实现辅助折倒钩操作。

罐身机构5设置于输送机构2输送方向的末端,如图6所示,罐身机构5包括第二凸轮50、顶杆51、转动杆52、一对扣骨爪53以及模柱(图中未示出),第二凸轮50套设于第一轴10上,以随第一轴10的转动而共同转动,顶杆51的一端固设于第二凸轮50的轮面上,其另一端与转动杆52的一端铰接连,转动杆5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对扣骨爪53铰接连接,以带动一对扣骨爪53的相对闭合或分开,模柱一端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另一端悬空设置,并设置于一对扣骨爪53之间,以形成扣骨所需要的结构模型,当一对扣骨爪53闭合时,其最终紧紧夹紧于模柱的外端,模柱的形状即为扣骨之后的物料的形状。

优选的,罐身机构5还包括第五凸轮54以及下顶块55,第五凸轮54套设于第一轴10上,以随第一轴10的转动而共同转动,下顶块55一端与第五凸轮54的端面相抵持,另一端悬空设置,以使下顶块55随第二凸轮54的转动而上下运动,下顶块56用于顶扣物料的下端位置,使物料整体结构缝合呈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6可以选择为电机、气缸等,由于本实施例中,各个机构之间同步转动,驱动装置6的数量只需要1个即可,使得自动罐身机的工作同步性更好、各个机构之间的协同性更优,方便对各个机构进行控制。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