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九辊矫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2839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十九辊矫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直机,尤其是一种十九辊矫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矫直辊结构的矫直辊抗弯能力有限,适用于普碳钢生产线,另外部分有特定用处的矫直机,为加强矫直辊抗弯强度,特别加装了支撑辊,但是该类设备结构设计增加矫直辊数量后,设备的长度和重量会大幅增加,增加客户的成本,同时换辊维护困难,无法做到细微调节,无法得到客户所需要的合格带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十九辊矫直机,在保证强度下,大大减少设备占用空间,使得设备向精细化转变,使生产线更紧凑,不仅使设备向精细化转变,同时生产适应能力更强,应用领域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十九辊矫直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上辊座和下辊座;所述上辊座布置有上辊系、上支撑辊系,所述下辊座上布置有下辊系、下支撑辊系,其中, 上支撑辊系、下支撑辊系分别通过上斜楔调整机构、下斜楔调整机构调整。

所述上辊系与上支撑辊系之间、下辊系与下支撑辊系之间成V型错开布置。

所述上斜楔调整机构包括上第一斜块、上第二斜块,上第一斜块、上第二斜块斜面相互契合,其中上第一斜块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上第二斜块与滑块螺栓连接,滑块与卡块卡接并上下滑动,第一丝杠手动调节上第一斜块,使上第二斜块上下移动,从而使上支撑辊系上下微调。

所述第一丝杠上安装有刻度盘。

所述下斜楔调整机构包括下第一斜块、下第二斜块,下第一斜块、下第二斜块斜面相互契合,下第二斜块下端通过螺母座与第二丝杆连接,电机通过第二丝杆驱动下第一斜块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下支撑辊系上下微调。

所述上支撑辊系、下支撑辊系的支撑辊均安装在成一体轴承座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十九辊矫直机,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V型错位支撑辊安装方式,既保证了矫直辊的抗弯强度,同时也保证工作状态时每根矫直辊的受力一致,且使得设备更紧凑,体积大大降低。

2)、通过将上支撑辊系、下支撑辊系的支撑辊分别由上、下斜楔调整机构调节并配有刻度盘,不仅能根据来料厚度的需要进行调整,还可调整矫直辊变形量,改善产品质量。

3)、通过将支撑辊系的支撑辊装备在一套轴承座上,只需要准备辊径一致支撑辊,安装好后即可以装机,避免了传统换辊会辊面不一致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斜楔调整机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斜楔调整机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辊系与下支撑辊系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辊系与下支撑辊系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支撑辊系支撑辊的左视图。

图中:机架1,上辊座2,下辊座3,上辊系4,上支撑辊系5,下辊系6,下支撑辊系7,第一套轴承座8上,第二套轴承座9,上斜楔调整机构10,上第一斜块10-1,上第二斜块10-2,第一丝杠10-3,刻度盘10-4,滑块10-5,卡块10-6,下斜楔调整机构11,下第一斜块11-1,下第二斜块11-2,螺母座11-3,第二丝杆11-4,电机11-5, 定位螺栓11-6 ,压下系统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十九辊矫直机,和传统的辊式矫直机一样,包括辊系、压下系统,辊系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上辊座2和下辊座3;所述上辊座2布置有上辊系4、上支撑辊系5。压下系统包括电机、齿轮减速机构,蜗轮、蜗杆的第二级减速机构,丝杆丝母的第三级减速(增力)机构,传动侧与被动侧由中间浮动轴联接,浮动轴端装有电磁离合器,可以实现压下系统的单侧调整,上辊系4通过压下系统12进行上辊系4及下辊系6之间的间距快速粗调节。压下丝杆下面装备液压安全装置(液压垫)以便在设备过载、卡钢和停电时快速松开矫直辊。另外液压垫还有微调的作用,能够实现带压压下,与在线检测系统配合使用,可达到最佳矫直效果。

本申请的主要改进点在于对辊系的工作辊和支撑辊的安装及调整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减少体积,还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具体改进点有三点。

第一点:上下支撑辊均由斜楔装置调节。上支撑辊系5与上辊座2滑动连接,并通过上斜楔调整机构10调整上辊系4与上支撑辊系5之间的间距,从而矫正上辊系4中的矫直辊变形量,改善产品质量。

所述下辊座3上布置有下辊系6、下支撑辊系7,其中,下辊系6与下支撑辊系7连接构成整体,下支撑辊系7与下辊座3滑动连接,并通过下斜楔调整机构11对上辊系4及下辊系6之间的间距进行微调,随时快速调整,从而满足不同来料厚度的需要矫直需求。

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具体的上支撑辊系调节,所述上斜楔调整机构10包括上第一斜块10-1、上第二斜块10-2,其中上第二斜块10-2上安装有滑块,上第一斜块10-1、上第二斜块10-2通过滑块相互滑动连接且上第一斜块10-1、上第二斜块10-2斜面相互契合,其中上第一斜块10-1与第一丝杠10-3螺纹连接;所述上第二斜块10-2与定位块10-5螺栓连接,定位块10-5与卡块10-6卡接并在上第二斜块10-2上下滑动时进行定位,使上第二斜块10-2进行竖直上下移动。通过第一丝杠10-3手动调节上第一斜块10-1,使上第二斜块10-2上下移动,从而使与第二斜块10-2连接的上支撑辊系5上下微调。

为了保证精确度,在第一丝杠10-3上安装有刻度盘10-4。并将第一丝杠10-3的螺距设置为1.5mm,上第一斜块10-1、上第二斜块10-2的斜楔斜度为3°。每旋转1圈压下调节量为±0.0075mm,生产时能针对板型情况做出细微调整,这样可调整上辊系4中的矫直辊变形量,改善产品质量。

如图4所示,下斜楔调整机构11具体包括下第一斜块11-1、下第二斜块11-2,其中,下第二斜块11-2上设有滑槽,上第一斜块10-1、上第二斜块10-2通过滑槽相互滑动连接且下第一斜块11-1、下第二斜块11-2斜面相互契合,下第二斜块11-2下端通过螺母座11-3与第二丝杆11-4连接。第二丝杆11-4安装在下辊座3上,第二丝杆11-4通过电机11-5驱动。另外,在下第一斜块11-1两侧设有定位螺栓11-6,定位螺栓11-6在下第一斜块11-1上下移动时进行定位,使第一斜块11-1进行竖直上下移动。通过电机带动第二丝杆11-4转动,从而使与螺母座11-3连接的下第二斜块11-2转动,进而对下第一斜块11-1进行升降微调,从而使与下第一斜块11-1连接的下支撑辊系7实现上下微调。

为了保证精确度,第二丝杆11-4的螺距6mm,下第一斜块11-1、下第二斜块11-2的斜楔斜度为3°。每旋转1圈压下调节量为±0.03mm,可以来料厚度的需要,随时快速调整,保证轧制线,而且操作方便快捷。

第二点:改变传统的支撑辊安装结构,采用V型错位支撑辊安装方式。如图5-6所示,所述上辊系4与上支撑辊系5之间、下辊系6与下支撑辊系7之间成V型错开布置。通过设置将工作辊与两支撑辊形成的凹槽对应,采用V型错位支撑辊安装方式,在性能上既保证了矫直辊的抗弯强度,同时也保证工作状态时每根矫直辊的受力一致;对设备本身而言,该类安装结构,使得设备更紧凑,体积仅有传统五辊矫直大小,大大节约了客户的资金成本和空间成本。

第三点:如图5所示,所述上支撑辊系5、下支撑辊系7的支撑辊均安装在成一体轴承座上。由此只需要准备辊径一致支撑辊,安装好后即可以装机,避免了传统换辊会辊面不一致问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调节的尴尬,大大减少停机时间。

本申请中为了与客户要求一致,限定上支撑辊系5、下支撑辊系7的支撑辊直径为80mm,上辊系4与下辊系6的矫直辊直径为65mm。本申请可满足该客户规定的硬度在HRC=46-48左右,强度极限大于1440N/mm2,屈服强度大于1280N/mm2,厚度范围在1.4mm-3.9mm左右的高强度合金钢的矫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