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铁角钢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229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铁角钢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以角钢为主材的铁塔,包铁是以螺栓通过搭接形式连接主材的角钢,在主材外侧的一般叫外包角钢,在主材内侧一般叫内贴角钢,外包角钢一般铣槽,内贴角钢一般铲背,以达到无缝贴合的目的。作为连接件使用的包铁角钢,因安装位置不同,其夹角或大于90°,或小于90°,因此在包铁角钢成型时,需要更换不同成型角度的模具,才能完成对不同位置的包铁角钢的成型加工,而模具质量大,更换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真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包铁角钢的成型装置,不需要整体更换模具,只需更换镶块即可,操作简单,且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包铁角钢的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

所述的下模具包括下模主体和下模镶块,下模主体上设置有夹角大于90°的V形基槽,下模镶块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嵌设于下模主体的V形基槽其中一侧面上,下模镶块与下模主体镶嵌后之间形成一个成型模槽;

所述的上模具包括上模主体和上模镶块,上模主体上设置有夹角小于90°的V形凸模,上模镶块设置有若干个且均镶嵌于上模主体的V形凸模其中一侧面上,上模镶块与上模主体镶嵌后形成一个与所述成型模槽合模后成型包铁角钢的成型凸模。

优选地,所述的V形基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T形槽,所述的下模镶块采用V形结构且在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T形凸起部,下模镶块通过第一T形凸起部镶嵌于第一T形槽中而固定在下模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的V形凸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T形槽,所述的上模镶块采用V形结构且在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二T形凸起部,上模镶块通过第二T形凸起部镶嵌于第二T形槽中而固定在上模主体上。

优选地,还包括工作台和成型动力机台,工作台与成型动力机台之间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的上模具的上模主体固定设置在成型动力机台上,所述的下模具的下模主体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包铁角钢的成型装置,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均采用拆卸式结构,依靠镶块组合形成上模具或下模具,不用整体更换,拆卸方便且简单,同时可根据不同的成型角度来更换不同的镶块,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包铁角钢的成型装置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1-成型动力机台,2-导向柱,3-工作台,4-上模具,41-上模主体,42-上模镶块,5-下模具,51-下模主体,52-下模镶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铁角钢的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3、成型动力机台1、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4和下模具5,下模具5包括下模主体51和下模镶块52,下模具5包括下模主体51和下模镶块52,工作台3与成型动力机台1之间设置有导向柱2,所述的上模具4的上模主体41固定设置在成型动力机台1上,所述的下模具5的下模主体5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3上。

下模主体51上设置有夹角大于90°的V形基槽,下模镶块52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嵌设于下模主体51的V形基槽其中一侧面上,下模镶块52与下模主体51镶嵌后之间形成一个成型模槽。下模镶块52与下模主体51的具体连接方式:V形基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T形槽,所述的下模镶块52采用V形结构且在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T形凸起部,下模镶块52通过第一T形凸起部镶嵌于第一T形槽中而固定在下模主体51上。

上模具4包括上模主体41和上模镶块42,上模主体41上设置有夹角小于90°的V形凸模,上模镶块42设置有若干个且均镶嵌于上模主体41的V形凸模其中一侧面上,上模镶块42与上模主体41镶嵌后形成一个与所述成型模槽合模后成型包铁角钢的成型凸模。上模主体41和上模镶块42的连接方式:V形凸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T形槽,所述的上模镶块42采用V形结构且在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二T形凸起部,上模镶块42通过第二T形凸起部镶嵌于第二T形槽中而固定在上模主体41上。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装置,上模主体41和下模主体51采用统一规格的结构,而上模镶块42和下模镶块52可设置有不同规格,根据需要成型的角度,完成对上模主体41和上模镶块42的组合、下模主体51和下模镶块52的组合。而上模镶块42和上模主体41的安装,可通过上模镶块42从第一T形槽侧面依次插入即可,操作简单,且方便;下模部分也采用相同的原理。在成型时,需要成型的包铁角钢放置在下模主体51和下模镶块52构成的成型槽中,然后合模,压型,即可完成对包铁角钢的角度调整成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