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成形用柔性钢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8459发布日期:2018-10-19 22:2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点成形用柔性钢垫,用于三维曲面件的多点成形及多点拉伸成形, 属于机械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多点成形是一种新的板材柔性成形方法,这种方法是以一系列规则排列的基本体点阵代替传统的冲压模具,通过调整基本体的高度形成所需要的成形面,实现板材的无模、快速、柔性成形。

多点成形时容易在板料上留下压痕、皱纹等缺陷,严重影响成形件的质量和外观。压痕是由于基本体上的集中载荷在板料上产生局部塑性变形形成的。在的上下侧增加聚氨酯垫板,可将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与板材的点-面接触形式转换为聚氨酯垫与板材间的面-面接触,有效分散基本体单元产生的集中载荷,抑制压痕的产生,但增加聚氨酯垫板后会明显降低板材成形的精度,且聚氨酯垫板厚度越大,对成形精度的影响越明显。

利用工字型钢垫与带孔聚氨酯板组成的柔性钢垫,可通过钢垫分散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施加的集中载荷,对板材施加均匀的应力、应变,抑制皱纹和压痕的产生,使板材成形过程中受力更均匀,成形质量更好,精度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多个工字型钢垫和带孔聚氨酯板组成的多点成形用柔性钢垫,板材成形时柔性钢垫随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形成的模面产生变形,卸载后恢复平整的状态,可重复应用于多种不同成形件的成形,并有效地提升形成模面的连续性,分散基本体单元产生的集中载荷,使板材受到均匀的应力、应变,抑制压痕和皱纹的产生,提升板材成形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多点成形用柔性钢垫由多个工字型钢垫和带孔聚氨酯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垫形状为工字型,多个工字型钢垫与带孔聚氨酯板孔配合安装成一体。所述多个钢垫的上下表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八边形、六边形或三角形等形状,还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组合。所述钢垫的材质可以是弹簧钢、不锈钢或其它弹性材料。所述的工字型钢垫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组合式结构,所述组合式结构为将工字型钢垫分成上下两段,通过铆接的方法连接而成。

根据所述构成方式,通过多个工字型钢垫和带孔聚氨酯板的组合,可有效分散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施加的集中载荷,提升形成的模面的连续性,使板材受到均匀的应力和应变,抑制皱纹和压痕的产生;板材成形时柔性钢垫随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形成的模面产生变形,卸载后恢复平整的状态,可重复应用于多种成形件的成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在多点模具成形过程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钢垫,可显著提高形成的模面的连续性,有效分散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施加的集中载荷,使板材受到均匀的应力、应变,抑制皱纹和压痕的产生,获得更好的成形质量和精度;利用柔性钢垫可随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形成的模面产生变形,卸载后恢复平整的状态的特点,可将所述的柔性钢垫重复应用于多种成形件的成形。

附图说明:

图1a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为圆形的柔性钢垫结构剖视图。

图1b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为圆形的柔性钢垫结构俯视图。

图2是柔性钢垫与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使用柔性钢垫的成形过程示意图。

图4a是在上下表面形状为圆形的柔性钢垫中间交错布置一层圆形钢垫的柔性钢垫结构的剖视图。

图4b是在上下表面形状为圆形的柔性钢垫中间交错布置一层圆形钢垫的柔性钢垫结构的俯视图。

图5a是采用上下表面为不同直径圆形的工字型钢垫,且交错布置的柔性钢垫结构的剖视图。

图5b是采用上下表面为不同直径圆形的工字型钢垫,且交错布置的柔性钢垫结构的俯视图。

图6a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分别为圆形和八边形的柔性钢垫结构的剖视图。

图6b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分别为圆形和八边形的柔性钢垫结构的俯视图。

图7a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均为圆形的铆钉铆接组合式柔性钢垫结构的剖视图。

图7b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均为圆形的铆钉铆接组合式柔性钢垫结构的俯视图。

图8a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均为圆形的自铆接组合式柔性钢垫结构的剖视图。

图8b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均为圆形的自铆接组合式柔性钢垫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板材,2.钢垫,2-1.圆形钢垫,2-2.T型钢块,2-3.圆形钢片,3.带孔聚氨酯板,4.调形基本体单元,5.单元固定板,6.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方式。

一种多点成形用柔性钢垫主要由工字型钢垫2和带孔聚氨酯板3组成,多个工字型钢垫 2与带孔聚氨酯板3组装成一体。成形前,多点成形装置的上、下基本体单元4根据成形件的CAD数模调节到指定高度。成形时,上模基本体单元4和单元固定板5向下运动,钢垫2 随板材的变形而转动,将基本体单元4施加的竖直压应力转化为垂直于板材的压应力,使板材产生变形,同时抑制压痕和皱纹的产生。多个工字型钢垫2与带孔聚氨酯板3形成的一体结构可显著提升模面的连续性,分散基本体单元4施加的集中载荷,使板材成形过程中受到的应力、应变更均匀,提高成形件质量。

图1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为圆形的柔性钢垫结构图。柔性钢垫主要由多个工字型钢垫 2和带孔聚氨酯板3组成,所述的工字型钢垫为一体式结构。

图2是柔性钢垫与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的示意图。多点成形装置的上、下基本体单元5调节到指定高度,柔性钢垫按照基本体单元对应的位置摆放到位。

图3是使用柔性钢垫的成形过程示意图。上模基本体单元4向下运动,使板材逐渐成形。

图4是在上下表面形状为圆形的柔性钢垫中间交错布置一层圆形钢垫的柔性钢垫结构图。圆形钢垫的位置与工字型钢垫交错布置,可有效提高工字型钢垫形成模面的连续性,使钢垫的受力状况更连续。

图5是采用上下表面为不同直径圆形的工字型钢垫,且交错布置的柔性钢垫结构图。不同排列的工字型钢垫交错布置,钢垫的小圆刚好填充周边大圆形成的空缺,使形成的模面更致密、更连续。

图6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分别为圆形和八边形的柔性钢垫结构图。圆形钢垫之间间隙相对较大,而八边形钢垫与板料接触面积较大,将圆形钢垫置于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侧,将八边形钢垫置于靠近板材侧,即可保证靠近板材侧钢垫形成的模面连续性较好,又可保证靠近多点成形装置基本体单元侧的钢垫在成形较大曲率的成形件时旋转不干涉。

图7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均为圆形的铆钉铆接组合式柔性钢垫结构图。将工字型钢垫分割为上下两部分,通过铆钉铆接为一体,可降低钢垫加工难度,与带孔聚氨酯板装配也更简单。

图8是工字型钢垫上下表面形状均为圆形的自铆接组合式柔性钢垫结构图。将钢垫设计成自铆接形式,可增加钢垫的刚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