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舱预制管廊侧板钢筋成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341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双舱预制管廊侧板钢筋成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成型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舱预制管廊侧板钢筋成型架。



背景技术:

地下管廊用于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水、电、气、通讯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现有的地下管廊一般都是事先预制一个两侧开口的方形结构,铺设时到现场用钢索连接收紧而成,但是现在城市发展,在地下铺设的管道以及线缆越来越多,作用各有不同,单舱地下管廊已经很难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使用双舱预制管廊,有两个单独的通道,作用大大增加,提高了使用效率,双舱预制管廊在加工过程中,由于侧面长度增加一倍,扎钢筋的时候很难精确到位,影响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舱预制管廊侧板钢筋成型架,保证产品质量,简化施工工序,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舱预制管廊侧板钢筋成型架,包括施工架、限位架,所述施工架是由四根方管围成的方形结构,施工架下方设有支腿,施工架内侧设有竖直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高度高于施工架的高度,所述限位架设置在施工架一侧,限位架与施工架一侧之间设有高度限位杆,所述高度限位杆通过拉绳设置在施工架一侧下方,所述限位架的长度方向与施工架的侧边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四根方管之间设有十字交叉的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凹槽为U型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凹槽宽度为3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强筋的上平面高度与凹槽最低点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舱预制管廊侧板钢筋成型架,预制的管廊规格一致,质量统一,保证产品质量,简化施工工序,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施工架,2、限位架,3、支腿,4、定位板,5、凹槽,6、高度限位杆,7、拉绳,8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舱预制管廊侧板钢筋成型架,包括施工架1、限位架2,所述施工架1是由四根方管围成的方形结构,施工架1下方设有支腿3,施工架1内侧设有竖直的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高度高于施工架1的高度,所述限位架2设置在施工架1一侧,限位架2与施工架一侧之间设有高度限位杆6,所述高度限位杆6通过拉绳7设置在施工架1一侧下方,所述限位架2的长度方向与施工架1的侧边平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舱预制管廊侧板钢筋成型架,先将钢筋放在纵向的两个定位板4上的凹槽内,横向的钢筋(施工架的长度方向)放在横向的两个定位板4上的凹槽内,横向的钢筋两侧要连续往内弯,限位架2可以控制横向的钢筋弯曲的点,高度限位杆6可以比量横向的钢筋弯曲的长度,所有钢筋到位后进行绑扎或者焊接,定型后取出进行整体组装,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度限位杆6通过拉绳7设置在施工架1一侧下方,可以移动推拉,方便扎好的钢筋片取出,本实用新型预制的管廊侧面利用成型架,使钢筋规格一致,质量统一,保证产品质量,简化施工工序,降低成本,加快施工速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四根方管之间设有十字交叉的加强筋8,增加强度,延长成型架的使用寿命加强筋8的上平面高度与凹槽5最低点高度相同,便于钢筋工站在上面操作,钢筋不会下弯变形,确保管廊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5为U型槽,凹槽5宽度为32mm,便于φ30mm的钢筋放入,不晃摇。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