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7794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T型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T型刀。



背景技术:

在壳体内部加工卡槽,可以通过镗刀或者铣刀进行加工,在生产笔记本或手机壳体的时候也需要对内部一些卡槽进行加工,由于笔记本壳体的体积较小,且周边封闭,内部空间有限,传统的加工刀具无法伸入壳体,无法完成对壳体内部卡槽的加工。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公告号为CN2034710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T型刀,包括刀柄、刀颈以及刀头,刀头端部设置有6个刀刃,刀柄与刀颈之间通过一个圆台连接,刀柄、圆台、刀颈以及刀头组成的T型刀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使用T型刀,克服了传统加工方法无法下刀的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刀头上开设刀槽,将刀刃粘在其中一个槽壁上,而另一个槽壁垂直于固定有刀刃的槽壁,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容易在刀口或切削槽处积屑,影响T型刀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型刀,刀槽处设有倾斜的第二槽壁,有利于碎屑排出,使T型刀能够更好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T型刀,包括刀柄和刀颈,所述刀柄和刀颈之间通过一个圆台连接,所述刀颈上固定有支撑台,支撑台包括垂直于刀柄中心轴线的两个平行面和与刀柄同轴心的圆周面;所述支撑台圆周面上开设有刀槽,刀槽穿设两个平行面;所述刀槽包括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之间成锐角或直角,第一槽壁平行于刀柄的中心轴线,第一槽壁上安装有用于切削的刀片,刀片的切削刃凸出于支撑台圆周面;所述第二槽壁与支撑台靠近刀柄一侧的平行面呈锐角a。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台为刀片提供支撑,第二槽壁与支撑台靠近刀柄一侧的平行面呈锐角a,当刀片转动切削工件时,产生的碎屑朝向刀片转动的方向飞出,当碰到第二槽壁时,倾斜的第二槽壁会将碎屑溅出至支撑台远离靠近刀柄的外侧,降低了碎屑回溅至切削槽或刀具上的概率,减少了刀口或切削槽处的积屑,使T型刀可以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槽壁与支撑台平行面之间的夹角a为30°~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槽壁与支撑台平行面之间的夹角a为30°~60°,有利于将碎屑排出至远离刀柄的一侧,减少了刀具上碎屑的黏附,30°~60°倾斜设置的第二槽壁排屑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之间的夹角大小为9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之间的夹角为90°,既可以保证支撑台为刀片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又提供了比较大的排屑空间,可以很好的将产生的碎屑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颈设置为与支撑台同轴心的圆柱形,且刀颈横截面的半径占支撑台平行面半径的1/2~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刀颈横截面的半径占支撑台平行面半径的1/2~1/4,既可以保证T型刀的切入深度,也保证了足够大的扭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台包括大端部和小端部,大端部横截面的半径大于小端部,大端部与刀柄同轴心相连,小端部与刀颈同轴心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台为切削提供了让位空间,以防切削过程中刀柄部位碰触到工件,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保证了足够大的扭矩,降低了刀具损坏甚至断裂的可能;同时,圆台增大了散热面积,可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片上固定有焊片,刀片通过焊片固定于第二槽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焊片可以将刀片更牢固地焊接于刀头部,使刀片使用时不易脱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柄、圆台、刀颈和支撑台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形的结构在使用时不易产生断裂,而且易于加工成型,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片为聚晶金刚石制成的刀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笔记本或手机壳体大多为铝合金的金属材质,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硬度差的刀具会快速磨损,增加加工成本,聚晶金刚石具有硬度高、抗压强度高、导热性和耐磨性好等特点,适于手机和笔记本加工成型时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第二槽壁与支撑台底面呈锐角,当刀片转动切削工件时,产生的碎屑朝向刀片转动的方向飞出,当碰到第二槽壁时,倾斜的第二槽壁会将碎屑溅出至支撑台远离靠近刀柄的外侧,降低了碎屑回溅至切削槽或刀具上的概率,减少了刀口或切削槽处的积屑,使T型刀可以正常工作;

其二,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之间的夹角为90°,既可以保证支撑台为刀片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又提供了比较大的排屑空间,可以很好的将产生的碎屑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第二槽壁与支撑台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柄;2、刀颈;3、支撑台;31、刀片;32、刀槽;321、第一槽壁;322、第二槽壁;33、焊片;4、圆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T型刀,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刀柄1、刀颈2、刀片31和支撑刀片31的支撑台3。

刀柄1为高30mm、直径6mm的圆柱体,刀颈2为高4mm、直径2mm的圆柱体,刀柄1和刀颈2之间一体连接有圆台4,圆台4包括大端部和小端部,大端部横截面的半径和小端部的半径分别与刀柄1的半径和刀颈2的半径相同,大端部和小端部分别一体连接于刀柄1和刀颈2,圆台4的高度为2mm,刀柄1、刀颈2和圆台4同轴连接,刀柄1端部设有45°的倒角。

圆台4为切削提供了让位空间,以防切削过程中刀柄1部位碰触到工件,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保证了足够大的扭矩,降低了刀具损坏甚至断裂的可能。同时,圆台4增大了散热面积,可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刀颈2的直径为1mm,刀片31在切削过程中,支撑台3和刀刃可以深入到槽体的内部,既保证了足够大的扭矩,也使切削出的槽体具有足够的深度。刀颈2远离刀柄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支撑台3中心处,支撑台3为厚度1mm、直径6mm的圆片,支撑台3包括两个平行面和一个圆周面。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台3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刀槽32,刀槽32包括从刀颈2外缘延伸出支撑台3外缘的两个侧壁,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槽壁321和第二槽壁322,第一槽壁321和第二槽壁322之间形成锐角或直角b,b的取值可以为10°、30°、60°、90°等,本实施例优选为90°。

第一槽壁321平行于刀柄1的中心轴线,第一槽壁321上固定有用于切削的刀片31,刀片31的材质为聚晶金刚石,刀片31上焊接有焊片33,焊片33焊接于刀槽32侧壁上,通过焊片33,刀片31可以更牢固地焊接于第一槽壁321上。刀片31的切削刃设置有朝向第一槽壁321倾斜的倾斜面,切削刃凸出圆片的圆周面。

刀片31切削刃凸出于刀槽32侧壁0.5mm,在刀片31切削后,可以保证切削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支撑台3而不会产生对支撑台3的隔挡。第二槽壁322倾斜设置,倾斜面远离刀槽32并背向刀柄1倾斜,倾斜面与圆片靠近刀柄一侧的平行面形成锐角a,a的取值可以为30°、40°、45°、60°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5°,当切削刃切掉的废屑朝向第二槽壁322飞出时,废屑受到第二槽壁322的阻挡朝向远离刀柄1的外侧飞出,减少了废屑溅落到被切割面上或刀体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