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1030发布日期:2018-08-07 22:56阅读:19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制备过程,极片辊压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序。涂布以后的极片在经过辊压后达到一定的压实密度,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非常重要。在锂离子电池极片生产工艺中,带有纵向留白的条纹涂膜方式可以提高涂膜效率、增加活性成分的含量,提高比容量。

然而传统的辊压设备在辊压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极片纵向留白区发生纵向打皱的问题。打皱现象包括留白区边缘位置细小的鱼尾纹以及较中间区域更为严重的沟壑状纹路,后者会导致后续工序激光切极耳不良率陡升。

带有纵向留白的极片打皱的原因为:电池极片在辊压时会受到纵向的张力作用,当极片在非水平地状态下经过辊轮时,由于留白区与辊轮之间有可以收缩的间隙,留白区向靠近辊轮的方向收缩,而带料区的箔材由于与过辊之间有涂层的阻隔,没有可以收缩的间隙,两者的差异导致不带料的留白区产生打皱。

因此,如何在电池极片辊压过程中防止留白区纵向打皱,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包括:前压辊组、主压辊组、后压辊组、第一过辊、缓冲辊、第二过辊;

前压辊组、主压辊组、后压辊组、第一过辊、缓冲辊、第二过辊依次设置,前压辊组包括第一上压辊、第一下压辊,第一上压辊和第一下压辊之间形成第一辊压间隙,主压辊组包括上主压辊和下主压辊,上主压辊和下主压辊之间形成第二辊压间隙,后压辊组包括第二上压辊、第二下压辊,第二上压辊和第二下压辊之间形成第三辊压间隙,所述第一辊压间隙、所述第二辊压间隙、所述第三辊压间隙依次连通共同形成滚压通道;

第一上压辊上设有第一环形凸起,第一下压辊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凸起配合的第二环形凸起,上主压辊和下主压辊具有平滑的辊压面,第二上压辊上设有第三环形凸起,第二下压辊上设有与第三环形凸起配合的第四环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辊压间隙、所述第二辊压间隙、所述第三辊压间隙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第一上压辊和第一下压辊采用橡胶辊,上主压辊和下主压辊采用钢辊,第二上压辊和第二下压辊采用橡胶辊。

优选地,第一过辊、缓冲辊、第二过辊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对应的第五环形凸起、第六环形凸起、第七环形凸起。

优选地,第一过辊、缓冲辊、第二过辊均采用橡胶辊。

优选地,第一环形凸起远离第一上压辊一端至第一上压辊表面的距离为D1,第二环形凸起远离第一下压辊一端至第一下压辊表面的距离为D2,第三环形凸起远离第二上压辊一端至第二上压辊表面的距离为D3,第四环形凸起远离第二下压辊一端至第二下压辊表面的距离为D4,D1+D2>D3+D4。

优选地,D1=D2且D3=D4。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前压辊组、主压辊组、后压辊组、第一过辊、缓冲辊、第二过辊依次设置,前压辊组内的第一辊压间隙、主压辊组内的第二辊压间隙、后压辊组内的第三辊压间隙依次连通共同形成滚压通道,前压辊组的两个压辊和后压辊组的两个压辊上均设有与留白箔材配合的环形凸起。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前压辊组和后压辊组的压辊上的环形凸起,填充留白区箔材与压辊之间的间隙,消除箔材打皱的空间,可以有效防止或者明显改善打皱现象的发生,适应于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的前压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的前压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包括:前压辊组、主压辊组、后压辊组、第一过辊4、缓冲辊6、第二过辊5;

前压辊组、主压辊组、后压辊组、第一过辊4、缓冲辊6、第二过辊5依次设置,前压辊组包括第一上压辊11、第一下压辊12,第一上压辊11和第一下压辊12之间形成第一辊压间隙,主压辊组包括上主压辊21和下主压辊22,上主压辊21和下主压辊22之间形成第二辊压间隙,后压辊组包括第二上压辊31、第二下压辊32,第二上压辊31和第二下压辊32之间形成第三辊压间隙,所述第一辊压间隙、所述第二辊压间隙、所述第三辊压间隙依次连通共同形成滚压通道;

第一上压辊11上设有第一环形凸起,第一下压辊12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凸起配合的第二环形凸起,上主压辊21和下主压辊22具有平滑的辊压面,第二上压辊31上设有第三环形凸起,第二下压辊32上设有与第三环形凸起配合的第四环形凸起。

本实施例的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在辊压过程中,极片料带依次经过前压辊组、主压辊组、后压辊组、第一过辊、缓冲辊、第二过辊,在通过前压辊组和后压辊组时,极片的箔材留白区域对应于压辊上的凸起位置,消除箔材打皱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前压辊组、主压辊组、后压辊组、第一过辊、缓冲辊、第二过辊依次设置,前压辊组内的第一辊压间隙、主压辊组内的第二辊压间隙、后压辊组内的第三辊压间隙依次连通共同形成滚压通道,前压辊组的两个压辊和后压辊组的两个压辊上均设有与留白箔材配合的环形凸起。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防止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打皱的辊压机构,前压辊组和后压辊组的压辊上的环形凸起,填充留白区箔材与压辊之间的间隙,消除箔材打皱的空间,可以有效防止或者明显改善打皱现象的发生,适应于带有纵向留白的电池极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辊压间隙、所述第二辊压间隙、所述第三辊压间隙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压辊的具体设计方式中,第一上压辊11和第一下压辊12采用橡胶辊,用于主辊压前的极片定位,并将极片水平地送入主压辊,上主压辊21和下主压辊22采用钢辊,第二上压辊31和第二下压辊32采用橡胶辊,用于主辊压后的极片定位整形,并将极片水平地牵引出主压辊。

在过辊和缓冲辊的具体设计方式中,第一过辊4、缓冲辊6、第二过辊5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对应的第五环形凸起、第六环形凸起、第七环形凸起,在极片进入前压辊之前或者经过后压辊之后,处于非水平的状态,凸起结构用于极片的留白区,填充留白区与辊轮之间的间隙,减小或者消除留白区打皱的空间;进一步地,第一过辊4、缓冲辊6、第二过辊5均采用橡胶辊,用于减小极片的张力,防止断带。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凸起远离第一上压辊11一端至第一上压辊11表面的距离为D1,第二环形凸起远离第一下压辊12一端至第一下压辊12表面的距离为D2,第三环形凸起远离第二上压辊31一端至第二上压辊31表面的距离为D3,第四环形凸起远离第二下压辊32一端至第二下压辊32表面的距离为D4;在具体设计中,针对极片的涂层厚度设计凸起,使得环形凸起高度与极片的涂层厚度相等,保证辊压效果;此外,经过主压辊辊压后,极片带料区厚度变小,带料区与留白区的厚度差异随之变小,在进一步具体设计中,D1+D2>D3+D4,通过对环形凸起的高度进行相应设计,提高传送的平稳性。

为了保证极片两侧的涂层辊压效果均匀,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D1=D2且D3=D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