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吐丝机进口与中导管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4093发布日期:2018-07-31 18:4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线材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吐丝机进口与中导管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线材轧制过程中,线材在精轧后需要通过吐丝机由直件转化成盘卷,当轧件经过精轧机最后一个道次的轧制后,通过导管由吐丝机前的夹送辊送入吐丝机的空心轴内,电机通过增速机构带动空心轴旋转,空心轴带动固定在其上的吐丝盘旋转,从而使进入空心轴内的线材通过旋转的吐丝管沿着吐丝盘的切线方向吐出。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吐丝机进口管口为变径口,中导管管口也为变径口,吐丝机进口管口的大截面端与中导管管口的大截面端相连,且吐丝机进口管口的大截面端的面积大于中导管管口的大截面端的面积,这种设计会导致中导管管口会阻碍轧件的推进,从而造成堆钢现象,影响生产质量和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吐丝机进口与中导管的连接装置,包括:吐丝机进口管和中导管。

所述吐丝机进口管与中导管对中连接,吐丝机进口管口为变径管直管,中导管管口为变径口,变径口的大截面端与吐丝机进口管的直管相连。

所述吐丝机进口与中导管对中连接。

所述中导管管口的大截面端的直径大于吐丝机进口管的直径;所述中导管管口小截面端直径与吐丝机进口管直径相同。

所述吐丝机进口管伸入中导管18mm~22mm。

所述中导管靠近直管一侧的端面外径面为直面,所述直管靠近中导管一侧的端面外径面为坡面,以适应中导管的变径口。

所述中导管变径口大截面端直径小于吐丝机变径管大截面端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吐丝机进口管管口改为直管,扩大中导管变径口的大截面端面积,使其大于吐丝机进口管截面积,消除原来的易撞截面,避免堆钢现象,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减少堆钢事故和停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中导管小截面的面积与吐丝机进口管管口的面积相同,并且吐丝机进口管与中导管严格对中连接,是轧件轧制更顺畅;

3、吐丝机进口管伸入中导管能够提高吐丝机进口管的使用寿命,防止其磨损;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在原有设备中进行改造,改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改进前吐丝机进口与中导管原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改进后吐丝机进口与中导管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轧制方向从吐丝机进口至中导管,改进前,吐丝机进口为直管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大变径管1.2和一个小变径管1.3,两个变径管均是小截面端与直管相连,中导管2的管口2.1为变径口。吐丝机进口管的小变径管的大截面端与中导管变径口的大截面端相连,且中导管与吐丝机进口管的连接面面积小于吐丝机进口管变径口的大截面端面积。

此种情况下,容易在吐丝机进口管与中导管管口的连接面中形成易撞截面3,当轧件推进到此位置时,由于中导管管口的阻挡阻碍轧件的行进,从而造成堆钢现象。

如图2所示,改进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吐丝机进口管改成变径管1.2接直管1.1,扩大中导管管口2.1变径口的大截面端面积,使之大于直管截面面积。中导管管口的大截面端与吐丝机进口管的直管相连。

改进后,消除了原先的易撞截面,减少堆钢事故和停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