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调直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090发布日期:2018-07-07 10:16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管调直工具。



背景技术:

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要求,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大于25.kg。在日程施工过程中钢管易产生横向弯曲变形,进行重复使用时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此时,一般是退回租赁站进行更换,但退回租赁站进行更换需要时间较长,浪费时间且影响工期,或者只能将变形钢管分开码放等待退场,不仅浪费材料费用,且占用了本就空间紧张的现场用地,或者只用锤子等工具进行调直,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调直工具,要解决弯曲变形钢管无法在施工现场直接调直继续使用,造成材料浪费及占用现场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调直工具,包括水平的操作平台、连接在所述操作平台上表面中部的H形的卡合件、设置在所述卡合件正前方的调直底托、连接在所述操作平台下表面四角部的四根支腿及连接在所述支腿底面的固定套管;所述调直底托的水平对称轴与所述卡合件的水平对称轴在同一铅垂面内;所述调直底托为矩形块状结构、顶面中部开有圆弧形的凹槽;所述卡合件的宽度大于所述调直底托的宽度、其水平杆的高度高于所述调直底托的顶面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腿沿所述调直底托的水平对称轴对称、且向外倾斜设置,并设置在前方的两根支腿的倾斜角度小于设置在后方的两根支腿的倾斜角度。

优选的,设置在前方的两根所述支腿的倾斜角度为60度。

优选的,设置在后方的两根所述支腿的倾斜角度为60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管为两根,每根所述固定套管对应贯通连接在设置在同侧的两根所述支腿的底面,且长度大于设置在同侧的两根支腿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两根所述固定套管之间的夹角为10°~20°。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管内插接有加固杆件,所述加固杆件的长度长于所述固定套管的长度。

优选的,设置在异侧的相邻两支腿之间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设置在所述支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支腿上通过连接绳绑扎有置物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杠杆原理对钢管进行冷弯,通过将待调直钢管穿过卡合件并将待调直位置对应承托在调直底托上,人工手持待调直钢管的另一端下压,实现快速、有效的对微变形钢管进行调直,通过人工进行调直,防止返厂通过机器调直速度过快导致钢管出现二次变形,同时避免钢管出现裂纹,影响钢管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一人即可进行操作,占用的人工少,且便捷、快速,节约了更换钢管损耗的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对微变形钢管进行快速调直,可以快速腾出弯曲钢管占用的施工场地,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腾出的施工场地,或将腾出的场地进行租赁,避免了资源闲置造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调直底托顶面设置为圆弧形,增大了与截面同样为圆形的钢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了承托面积,承托效果更好;所述支腿向外倾斜设置,增强支撑的稳定性;所述支腿的底面设置有固定套筒,并插接有加固杆件,调直时,施工人员可通过脚踩加固杆件,对整个工具进行固定,防止工具在调直过程中因用力过大而倾倒;同时,两固定套管之间未采用常见的平行设置,而是相向设置,且两固定套管之间的夹角在10°~20°,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进一步增强了工具整体的稳定性,且夹角在10°~20°,可保证施工人员可同时脚踩插在固定套筒内的两根加固杆件;加强杆的设置,能有效防止支腿滑移变形;所述支腿上设有置物桶,可用于放置施工人员调直时使用的手套等临时用品。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的杆件或管件调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合件和调直底托在操作平台上设置位置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1—操作平台、2—卡合件、3—调直底托、4—支腿、5—固定套筒、6—加固杆件、7—加强杆、8—置物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钢管调直工具,包括由30*30*4mm的不锈钢板支座而成的水平的操作平台1、垂直焊接在所述操作平台1上表面中部的由直径为32mm的钢筋焊接而成的H形的卡合件2、设置在所述卡合件2正前方的调直底托3、连接在所述操作平台1下表面四角部的四根支腿4及连接在所述支腿4底面的固定套管5;所述调直底托3的水平对称轴与所述卡合件2的水平对称轴在同一铅垂面内,且所述调直底托3的中心与所述H形卡合件2的中心的距离为11.5cm;所述调直底托3为矩形块状结构、顶面中部开有圆弧形的凹槽,所述调直底托3与操作平台1焊接连接,且焊缝饱满无空隙,五气泡存在,所述调直底托的横截面尺寸为10*2cm;所述卡合件2的宽度大于所述调直底托3的宽度、其水平杆的高度高于所述调直底托3的顶面高度;所述卡合件的最大宽度为12cm;所述固定套筒5的内径与所述加固杆件6的外径相适应,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杆件6的未弯曲变形的直钢管,就地取材,操作方便; 所述支腿4沿所述调直底托3的水平对称轴对称、且向外倾斜设置,并设置在前方的两根支腿的倾斜角度小于设置在后方的两根支腿的倾斜角度;设置在前方的两根所述支腿4的倾斜角度为60度;设置在后方的两根所述支腿4的倾斜角度为60度;所述固定套管5为两根,每根所述固定套管5对应贯通连接在设置在同侧的两根所述支腿4的底面,且长度大于设置在同侧的两根支腿之间的距离;两根所述固定套管5之间的夹角为15°;所述固定套管5内插接有加固杆件6,所述加固杆件6的长度长于所述固定套管5的长度;设置在异侧的相邻两支腿4之间连接有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设置在所述支腿的底部;所述支腿4上通过钢丝绳绑扎有置物桶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选取调直场地。

2、在进行钢管调直之前,首先要对钢管进行筛分,选取弯曲角度不大于15度、表面无锈迹、钢管厚度不低于3.2mm、无裂纹的钢管,同时要求钢管的疲劳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在钢管弯折过程中不得出现裂纹影响钢管挠度。

3、将加固杆件6穿过固定套筒5,保证调直工具的稳定性。

4、施工人员手持待调直钢管,将钢管插入卡合件2内,并将钢管的待调直位置曲面朝下对应承托在调直底托3上,然后脚踩加固杆件6的同时以50cm/min左右的速度下压待调直钢管,防止弯曲过程中出现钢管反向变形,对钢管进行冷弯调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