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4743发布日期:2018-08-24 18:4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高光机、雕刻机和加工中心中,在刀具安装时需要用到刀架,当主轴进行放刀操作时需要准确对准刀架,使刀具放置到位,从而为后续的加工奠定基础。

在现有技术的刀架中的光电开关由于安装位置等问题,常常在检测中出现误判,造成刀柄防止不到位,导致后续加工出现较大误差,严重的还会导致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克服现有技术中刀架上的光电开关检测不准确的缺陷。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装设于机床刀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主体,所述刀架主体上开设有供刀柄插入的刀槽;

所述刀架主体内开设有一光电开关安装孔,所述光电开关安装孔一端连通所述刀槽;

所述光电开关安装孔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刀柄的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上设有安装螺母,所述光电开关通过所述安装螺母安装于所述刀架主体内。

可选的,所述光电开关贯穿所述刀架主体,且所述光电开关与所述刀柄垂直。

可选的,所述刀架主体内设有夹紧机构安装孔,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孔横向穿设于所述刀架主体内;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孔的第一孔口开设于所述刀槽的槽壁上,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孔的第二孔口开设于所述刀架主体的外侧;

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孔内装设有对刀柄进行夹紧的刀具夹紧机构。

可选的,所述刀具夹紧机构包括刀具夹紧球和调节螺钉;所述刀具夹紧球装设于所述第一孔口处,所述调节螺钉装设于所述第二孔口处;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刀具夹紧球之间连接有刀具夹紧弹簧。

可选的,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刀架主体为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刀具夹紧球为实心钢球。

可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紧机构安装孔呈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刀架主体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连接刀架主体与机床刀库的安装螺栓。

可选的,所述刀槽槽壁上设有卡位块,所述刀柄上设有卡紧槽,所述卡位块与所述卡紧槽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还包括感应开关和报警器,所述感应开关和报警器均与机床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通过在刀架主体内设置对准刀柄的光电开关,实现了对刀柄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刀具的准确放置、取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0、刀架主体;101、刀槽;102、刀柄;1021、卡紧槽;11、光电开关;111、安装螺母;12、安装孔;13、刀具夹紧机构;131、夹紧机构安装孔;132、刀具夹紧弹簧;133、刀具夹紧球;134、调节螺钉;14、卡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装设于机床刀库上,包括:

刀架主体10,用于对刀具的刀柄102进行夹紧或松开。在本实施例中,该刀架主体10为板状结构,其上设有呈通孔状的安装孔12,该安装孔12内设有安装螺栓,该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通过安装螺栓安装于机床刀库上。

光电开关11,与机床的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对刀柄102进行检测,以实现精准放刀、取刀操作,并实时检测刀架主体10上是否有刀具。

下面结合附图对各机构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刀架主体10上开设有供刀柄102插入的刀槽101,该刀槽101的形状与刀柄102的形状相匹配,从而确保刀柄102能够被稳固地固定于刀槽101内,以保证了刀架主体10对刀柄102的夹紧效果。

其中,刀槽101的槽壁上设有卡位块14,刀柄102上设有卡紧槽1021,该卡位块14与卡紧槽1021相匹配。当刀柄102插入刀槽101内时,卡位块14啮合在卡紧槽1021内,以防止刀柄102在刀槽101内滑动,从而实现了对刀柄102的卡紧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刀柄102的检测,刀架主体10内开设有一光电开关安装孔,该光电开关安装孔呈通孔状,且其中一端连通至刀槽101内。

用于检测刀柄的光电开关11装设于该光电开关安装孔内。其中,该光电开关11上设有安装螺母111,并通过该安装螺母111安装于刀架主体10内。

当对刀具进行取出或放置时,通过光电开关11实时监测刀槽101内是否有刀柄102,从而确定刀具的取出或放置是否成功。若刀具取出、放置失败,则该光电开关11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机器停止工作。

其中,该光电开关11贯穿刀架主体10设置,且当刀柄102放置于刀槽101内时,该光电开关11垂直于刀柄102,从而保证光电开关11能够实现对刀柄102有效且精准的检测,以避免光电开关11误判导致的不良后果。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刀架主体10内设有夹紧机构安装孔131,该夹紧机构安装孔131用于安装刀具夹紧机构13。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施加在刀柄102上的夹紧力对称分布,该夹紧机构安装孔131设置有两个,两个夹紧机构安装孔131呈对向设置,两个夹紧机构安装孔131均装设有刀具夹紧机构13。

在本实施例中,当刀柄102放置于刀槽101内时,夹紧机构安装孔131与刀柄102垂直;该夹紧机构安装孔131包括第一孔口与第二孔口。

其中,第一孔口开设于刀槽101的槽壁上,第二孔口开设于刀架主体10的外侧壁上。

刀具夹紧机构13包括刀具夹紧球133、刀具夹紧弹簧132和调节螺钉134。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夹紧球133装设于第一孔口处,与刀柄102直接接触。调节螺钉134装设于第二孔口处,与刀架主体10通过螺纹连接,可在夹紧机构安装孔131旋转以达到调节的目的。

调节螺钉134与刀具夹紧球133之间连接有刀具夹紧弹簧132,通过弹簧的弹力以便于实现对刀柄的夹紧与松开,从而使得刀具的更换更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调节螺钉134以调整刀具夹紧机构13在夹紧机构安装孔131内的位置,从而调整刀具夹紧球133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该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对刀柄102的夹紧力。通过以上设计,当该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在频繁更换刀具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对刀柄102的夹紧力,从而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此外,通过调整刀具夹紧球133之间的距离,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刀柄,以适配各种规格的刀具,使得该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得以通用化。

为了保证刀具夹紧机构13的刚度以及强度,该刀具夹紧球133为实心钢球。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加工过程中定位该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在机床上设置有定位装置,同时,在刀架主体10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定位孔。通过将定位装置与定位孔对应匹配,以使该刀槽101对准机台主轴,从而使得刀具的更换工序能够顺利进行。

此外,为了提高该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该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还包括感应开关和报警器,感应开关与报警器均与机床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当该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的工作出现异常时,感应开关输出信号至控制系统,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控制刀架装夹装置的电机也停止工作,从而该装置停止进出刀库的动作,以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通过设置该感应开关以可设备进行保护,以避免设备受到损坏。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主轴放置刀具时,刀架主体10从机台刀库中向外移动,而后主轴对准刀柄102的正上方并吸紧刀柄102,而后刀架主体退回至机台刀库内,主轴继续向前移动直至刀架主体10与刀柄102分离,完成后主轴和刀架主体10各自回到原位,此时主轴装刀完成。当主轴取出刀具时,刀架主体10由机台刀库中向外移动,主轴移动至刀架主体10的正前方,并使刀环与刀架主体保持水平;而后刀架主体10靠近主轴往前移动直至刀柄102在刀架主体10上放置到位完成后主轴和刀架主体10各自回到原位,此时主轴放刀完成。

在上述的刀具取出和放置的过程中,光电开关11实时检测刀架主体10上的刀柄102,以判断刀架主体10上是否有刀具,从而保证刀具的取出或放置动作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该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能够实时检测并准确地判断刀架上是否放置了刀具,以及在放置、取出刀具的过程中对刀柄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避免误判的加工误差,为后续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该刀架还能够适配各种尺寸的刀柄,可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对刀柄的夹紧力度,以时刻保持稳定的夹紧力,通过弹簧的设置刀具更换更为方便,还能够减小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与刀柄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该精准检测刀柄的刀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