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管机芯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9459发布日期:2018-07-24 19:46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棒领域,特别是一种拉管机芯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制造牙膏管、药管等产品的时候,需要使用到钢带,通过加热钢带来对这类产品进行焊接,能使产品的质量更好,所述钢带设置于芯棒上,现有的技术中,芯棒表面开设有一道凹槽,然后在所述凹槽对应芯棒的另一侧穿设一道暗槽至凹槽内部,钢带安装入所述暗槽后进行回收循环,但是穿设了暗槽之后,暗槽所在的芯棒部位只有一侧有支撑点,该支撑点的应力较大,强度较小,容易损坏芯棒,而且当芯棒的规格不大于13mm时,所述支撑点强度太低,承受不住钢带在使用时所带来的应力,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管机芯棒,能够更好的安装钢带,且使规格不大于13mm的芯棒也能安装钢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拉管机芯棒,包括:

芯棒,所述芯棒为柱状,所述芯棒表面开设有一道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基于所述芯棒的一条直径对称,所述直径称之为直径A;

所述凹槽一对应的芯棒另一侧表面挖设有一道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基于所述直径A对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二的深度比所述凹槽一的深度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棒的直径不大于13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块封口部,所述封口部可以盖合入所述凹槽二中。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二上还设置有一个搁置位,所述封口部盖合至所述搁置位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口部的横截面为T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芯棒上表面设置一道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基于芯棒的一条直径对称,所述直径称之为直径A,在所述凹槽一对应的另一侧设置一道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基于所述直径A对称,所述钢片放置于凹槽一和凹槽二中,钢带被凹槽一和凹槽二限制从而不会发生跑动,由于所述凹槽二沿芯棒的一条直径对称,凹槽二的两侧都有结构支撑,相对于现有技术只有一侧有支撑点,强度更高,使得芯棒的尺寸为13mm以下也可以安装钢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案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拉管机芯棒,包括:芯棒10,所述芯棒10为柱状,所述芯棒10表面开设有一道凹槽一30,所述凹槽一30基于所述芯棒10的一条直径对称,所述直径称之为直径A,所述凹槽一30对应的芯棒10另一侧表面挖设有一道凹槽二31,所述凹槽二31基于所述直径A对称。优选所述芯棒10直径不大于13mm。钢带20铺设入凹槽一30中,沿凹槽一30运动至芯棒10尾端,进入凹槽二31中,沿凹槽二31运动回到起始点,从而达到钢带20循环使用的效果。

优选所述凹槽二31的深度高于所述凹槽一30的深度,为了防止钢带20脱离凹槽二31,还包括一块封口部40,所述封口部40可以盖合入所述凹槽二31中,所述封口部40可以防止钢带20脱离凹槽二31,优选凹槽二31上还设置有一搁置位32,所述封口部40盖合至所述搁置位32上,此时钢带20既可以流畅的运动,又由于封口部40的存在从而不会脱离出凹槽二31,当需要更换钢带20时,取下封口部即可更换钢带20,十分便利,优选所述封口部40的横截面为T字形,可以完美的吻合所述凹槽二31与搁置位32的形状,次优选所述封口部40的横截面为方形。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芯棒10表面对称开槽形成的,凹槽二31的两侧均有支撑点,有效的分散了钢带20使用时所带来的应力,杜绝了传统方式中,应力全部集中于单侧支撑点上从而造成芯棒损坏,使芯棒10的尺寸小于13mm时,也可以安装钢带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