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盘丝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2617发布日期:2018-09-11 21:27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盘丝架。



背景技术:

盘丝架是一种金属丝的专用盘具,在金属丝流水线生产中,包括各种处理工艺过程,涉及到的不同工艺环节时,需要将金属丝进行收线及放线处理,盘丝架集收线与放线于一体,可以很好地完成收线放线工作。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盘丝架在盘线收线的过程中,旋转的盘丝架会与金属丝产生较大的摩擦,对金属丝造成磨损,而且在盘丝架投入工作后,需要经常对盘丝架加润滑油,以保证盘丝架的转动流畅,不仅影响了整体外观,而且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新型盘丝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盘丝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台、支撑柱、中心架和两个卡环,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位于所述转台的下方,所述转台上设置有轴承、油槽和穿线孔,所述油槽与所述轴承相通,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轴承,两个所述卡环分别位于所述轴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中心架固定于所述转台的上端,所述中心架由四根L形金属杆固定连接而成,四根所述L形金属杆环形阵列分布,四根所述L形金属杆的垂直于所述转台的部分上均设置有杆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架由四根L形金属杆环形阵列固定连接而成,在四根L形金属杆上均套有杆套,在收线及放线的过程中,金属丝不会与中心架直接接触产生摩擦,避免了金属丝因中心架的旋转摩擦而受到损坏。同时,整个装置是通过轴承来完成旋转的,当盘丝架运转之后需要经常给轴承加润滑油以保证其旋转的流畅,现有的盘丝架都是直接从外部往轴承上加润滑油,既影响了整体的外观,又浪费润滑油,在转台上设置油槽,油槽与轴承相通,润滑油储存在油槽中,可以避免过于频繁地加润滑油,而且整体外观不受影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两个螺纹孔一。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卡环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一对应的螺纹孔二,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一和所述螺纹孔二将两个所述卡环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直径等于所述轴承的内径以及两个所述卡环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盘丝架安装的过程中,先将一个卡环套在支撑柱上并用螺栓固定该卡环,再将转台套在支撑柱上,最后将另一个卡环套在支撑柱上并用螺栓固定,固定两个卡环可以保证转台的纵向位置不发生改变,卡环的内径、轴承的内径和支撑柱的直径均相同,在保证转动流畅的前提下,提高了装置的严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油槽为针状,远离所述轴承的一端大,靠近所述轴承的一端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油槽与轴承是一直相通的状态,如果油槽的开口过大,会导致油槽内润滑油严重的浪费,将油槽设置为针状,使油槽内润滑油几乎是以滴状的形式流入轴承中,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转台上设置有油塞,所述油塞与油槽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槽内的润滑油消耗殆尽,需要重新补充润滑油时,只要通过油塞往油槽内加润滑油即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杆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料柔软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减少金属丝与中心架之间的摩擦,同时,橡胶材料耐腐蚀性的特性,可以防止中心架被腐蚀生锈,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穿线孔在所述转台上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丝盘绕完成后,为了防止金属丝脱落,通常将金属丝的一头插入盘好的金属丝中,这样会出现以后要找出线头困难的情况,在转台上设置穿线孔,只要将盘好的金属丝的一头固定与穿线孔上,就可以防止金属丝脱落,而且在要将金属丝解开时,也能很快地完成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盘丝架运转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导致盘丝架左右摇晃,甚至是直接倒地,通过在底座设置固定孔,在固定孔中插入螺钉,提高了盘丝架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杆套,金属丝不会与中心架直接接触产生摩擦,避免了金属丝因中心架的旋转摩擦而受到损坏;2.通过在转台上油槽,油槽与轴承相通,可以避免过于频繁地加润滑油;3.通过设置卡环,证转台的纵向位置不发生改;4.油槽为针状,使润滑油以滴状的形式流入轴承,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5.通过在油槽上设置油塞,方便了润滑油的补充;6.采用橡胶材料制作杆套,可以有效地减少金属丝与中心架之间的摩擦,也可以防止中心架被腐蚀生锈,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7.通过在转台上设置穿线孔,可以防止金属丝脱落,而且在要将金属丝解开时,也能很快地完成操作;8.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固定孔,提高了盘丝架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盘丝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盘丝架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中心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盘丝架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盘丝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台2、支撑柱3、中心架4和两个卡环5,所述底座1与所述支撑柱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位于所述转台2的下方,所述转台2上设置有轴承 6、油槽7和穿线孔8,所述油槽7与所述轴承6相通,所述支撑柱3穿过所述轴承6,两个所述卡环5分别位于所述轴承6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中心架4固定于所述转台2的上端,所述中心架4 由四根L形金属杆9固定连接而成,四根所述L形金属杆9环形阵列分布,四根所述L形金属杆9 的垂直于所述转台2的部分上均设置有杆套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架4由四根L形金属杆9环形阵列固定连接而成,在四根L形金属杆9上均套有杆套10,在收线及放线的过程中,金属丝不会与中心架4直接接触产生摩擦,避免了金属丝因中心架4的旋转摩擦而受到损坏。同时,整个装置是通过轴承6来完成旋转的,当盘丝架运转之后需要经常给轴承6加润滑油以保证其旋转的流畅,现有的盘丝架都是直接从外部往轴承6上加润滑油,既影响了整体的外观,又浪费润滑油,在转台2上设置油槽7,油槽 7与轴承6相通,润滑油储存在油槽7中,可以避免过于频繁地加润滑油,而且整体外观不受影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3上设置有两个螺纹孔一。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卡环5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螺纹一孔对应的螺纹孔二,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一和所述螺纹孔二将两个所述卡环5固定在所述支撑柱3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3的直径等于所述轴承6的内径以及两个所述卡环5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盘丝架安装的过程中,先将一个卡环5套在支撑柱3上并用螺栓固定该卡环5,再将转台2套在支撑柱3上,最后将另一个卡环5套在支撑柱3上并用螺栓固定,固定两个卡环5可以保证转台2的纵向位置不发生改变,卡环5的内径、轴承6的内径和支撑柱3 的直径均相同,在保证转动流畅的前提下,提高了装置的严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油槽7为针状,远离所述轴承6的一端大,靠近所述轴承6的一端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油槽7与轴承6是一直相通的状态,如果油槽7的开口过大,会导致油槽7内润滑油严重的浪费,将油槽7设置为针状,使油槽7内润滑油几乎是以滴状的形式流入轴承6中,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转台2上设置有油塞11,所述油塞11与油槽7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槽7内的润滑油消耗殆尽,需要重新补充润滑油时,只要通过油塞11往油槽7内加润滑油即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杆套1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料柔软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减少金属丝与中心架4之间的摩擦,同时,橡胶材料耐腐蚀性的特性,可以防止中心架4被腐蚀生锈,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穿线孔8在所述转台2上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丝盘绕完成后,为了防止金属丝脱落,通常将金属丝的一头插入盘好的金属丝中,这样会出现以后要找出线头困难的情况,在转台2上设置穿线孔8,只要将盘好的金属丝的一头固定与穿线孔8上,就可以防止金属丝脱落,而且在要将金属丝解开时,也能很快地完成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固定孔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盘丝架运转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导致盘丝架左右摇晃,甚至是直接倒地,通过在底座1设置固定孔12,在固定孔12中插入螺钉,提高了盘丝架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