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3854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钢筋线盘装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



背景技术:

传统钢筋线材放料架通常采用固定式,料架固定在指定位置后,上部料架与底座是连接在一起,无法拆分。人工通过吊车将钢筋盘条翻转后,吊运缓慢放置于放料架上。这种设备和放料方法成本相对较低,但是耗费时间长,操作难度高,过程复杂,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了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主要创新点是料架底座与上部料架可分离式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包括料架底座和上部料架,所述的上部料架设置在料架底座上;还包括上部料架脱离装置和插孔,所述的上部料架通过上部料架脱离装置可分离的安装在料架底座上,所述的上部料架底下设置有与上部料架脱离装置相配合使用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是对钢筋线材放料架进行创新改进,在上部料架通过上部料架脱离装置安装在料架底座上,这样上部料架可以根据需要脱离料架底座,这样方便钢筋的装卸,同时不会影响上部料架的自转。

进一步,所述的上部料架脱离装置包括定位轴、上部料架支撑盘、轮盘、轴承座、连接轴、轴键、斜轴承、油封和轴承座端盖,所述的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料架底座上,所述的连接轴通过竖直相间设置的两个斜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连接轴的一端伸出轴承座外,所述的连接轴伸出轴承座外的一端上设置有键槽;轴承座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座端盖,轴承座端盖上设置有油封;所述的轮盘与上部料架支撑盘固定连接成一体,轮盘位于上部料架支撑盘的中心位置,轮盘的顶上固定有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与插孔配合使用;所述的连接轴伸出轴承座外的一端过盈配合设置在轮盘的中心处;所述的轮盘的侧面对称设置有通孔,所述的轴键穿过通孔安装在连接轴的键槽内;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把上部料架脱离装置安装在料架底座上,各个部分组装容易拆离简易,更换方便;上部料架脱离装置的上部料架支撑盘可以自由的旋转,这样不会影响到上部料架的自转,同时也可使上部料架方便的脱离料架底座。

进一步,还包括卡扣,所述的卡扣均匀的设置在上部料架支撑盘上,卡扣用于把上部料架牢牢的固定在上部料架支撑盘上,避免上部料架旋转时上部料架脱离上部料架支撑盘。

进一步,还包括油嘴,所述的轴承座上设置有油嘴,油嘴用于往轴承座中添加润滑油,减小轴承与连接轴摩擦的损伤。

进一步,还包括轴承座安装座,所述的轴承座与料架底座之间设置有轴承座安装座,这样可以对原有的钢筋线材放料架进行粗整改,减少加工的难度和加工成本。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轴可分离的固定在轮盘上,定位轴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被磕碰或撞到使定位轴变形,可分离固定方便后续的更换。

进一步,所述的上部料架支撑盘与轮盘焊接固定,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上部料架支撑盘的称重量会很大,并且自转时上部料架支撑盘各个部位所承受的作用力也不一样,焊接固定可以使上部料架支撑盘与轮盘牢固的形成一个整体,使用时不易散架,增加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的上部料架支撑盘成米字形,不影响上部料架支撑盘稳固性的前提下减轻了上部料架支撑盘的重量。

进一步,所述的上部料架支撑盘的直径比上部料架底部直径小,这样方便叉车的货叉插入上部料架的底部托起上部料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钢筋线材放料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采用了可分离式的设计优点把料架底座与上部料架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仅方便两者的分离也方便钢筋的装卸,减小了钢筋装卸的难度,同时耗时少,过程简单,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中上部料架脱离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中上部料架脱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中上部料架脱离装置轴承座及其附属部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中上部料架脱离装置上部料架支撑盘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步骤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步骤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步骤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步骤四;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步骤五;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步骤六;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步骤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工业用可分离式钢筋线材放料架,包括上部料架脱离装置14、料架底座15、上部料架16和插孔17,所述料架底座15包括平衡刹车转盘、放线底座、立柱插销、调节导丝组件,所述上部料架16包括中心桩、放线立柱、放线转盘、过线装置等。所述的上部料架16设置所述的上部料架16通过上部料架脱离装置14可分离的安装在料架底座15上,上部料架16在料架底座15上保留原本自转功能;所述的上部料架16底下设置有与上部料架脱离装置14相配合使用的插孔17,上部料架16可自由的插在上部料架脱离装置14上。

所述的上部料架脱离装置14包括定位轴1、上部料架支撑盘2、轮盘3、轴承座5、连接轴6、轴键7、斜轴承8、油封9、轴承座端盖10、卡扣11和油嘴12,料架底座15上开有洞,所述的轴承座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料架底座15的洞内。如图3所示,所述的连接轴6通过竖直相间设置的两个斜轴承8安装在轴承座5内,连接轴6的一端伸出轴承座5外,连接轴6的另一端密封在轴承座5内,所述的连接轴6伸出轴承座5外的一端上设置有键槽;所述的轴承座5的中间部位上设置有油嘴12,油嘴12用于往轴承座5内添加润滑油,轴承座5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座端盖10,轴承座端盖10上设置有油封9,油封9可以防止轴承座5内的润滑油流出确保斜轴承8和连接轴6的润滑性,轴承座端盖10一方面起到固定及定位斜轴承8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密封斜轴承8和连接轴6的作用避免两者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所述的轮盘3与上部料架支撑盘2焊接固定连接成一体,增加轮盘3与上部料架支撑盘2的牢固性,轮盘3位于上部料架支撑盘2的中心处;如图4所示,所述的上部料架支撑盘2呈米字形,在上部料架支撑盘2上均匀的设置有4个卡扣11,卡扣11用于与上部料架16固定连接,避免上部料架16在旋转过程中脱离上部料架支撑盘2。轮盘3的顶上可分离的固定有定位轴1,所述的定位轴1与插孔17配合使用,安装后定位轴1插在插孔17内;所述的连接轴6伸出轴承座5外的一端过盈配合设置在轮盘3的中心处;所述的轮盘3的侧面对称设置有通孔4,所述的轴键7穿过通孔4安装在连接轴6的键槽内,即连接轴6的一部分安装在轮盘3内并通过轴键7进行定位,使轮盘3不易脱离连接轴6。

为了减少上部料架脱离装置14的安装成本及对钢筋线材放料架的改造成本还应该在轴承座5外设置轴承座安装座13,即轴承座5与料架底座15之间设置轴承座安装座13,这样对原有的钢筋线材放料架可进行粗加工,同时更容易的把上部料架脱离装置14安装在料架底座15上;为了后续叉车方便插入并托起上部料架16,所述的上部料架支撑盘2的直径比上部料架16底部直径小,这样在上部料架支撑盘2的圈外。料架底座15与上部料架16底部之间就会有留有空间用于叉车的货叉插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可以参照图5到图12,共分为7个步骤。一、如图5,当上部料架16的钢筋使用完毕,打开上部料架16与料架底座15之间的4个卡扣11,叉车移动到指定位置并调整好角度,向前插入上部料架16与料架底座15之间的预留位置,插到位后,叉车轻轻将上部料架16托起,以便上部料架16与料架底座15分离,如图6所示。二、叉车按预先设定的行车路线将上部料架16托运至特制翻转机18位置,所述的特制翻转机18上设置有与插孔17相配合使用的机构;调整好位置,将上部料架16轻放入特制翻转机18的底座,放到位后,固定好上部料架16,向后退出叉车,此时上部料架16与特制翻转机18底座已经固定牢靠,如图7所示;三、特制翻转机18液压缸阀门打开,释放液压,推动特制翻转机18的底座向上翻转,此时上部料架16跟随底座翻转,直至上部料架16翻转至水平,如图8所示;四、关闭特制翻转机18液压缸阀门;叉车按指定路线移动至盘卷钢筋存放区将水平放置的盘卷钢筋叉起并托运至特制翻转机18的位置,将盘卷钢筋托举至设定高度,缓慢套入上部料架16,如图9所示;五、盘卷钢筋套进上部料架16,待平稳后,叉车离开至安全距离,此时打开特制翻转机18液压缸阀门,特制翻转机18的底座和上部料架16在盘卷钢筋的重力作用下,缓缓向下翻转,直至盘卷钢筋由水平位置变成竖直位置,如图10所示;六、解除上部料架16与特制翻转机18的固定关系,叉车移动到指定位置并调整好角度,插入上部料架16与特制翻转机18底座之间的预留位置,如图11所示,插到位后,叉车轻轻将上部料架托起,以便上部料架16与特制翻转机18底座分离;七、叉车将套入了盘卷钢筋的上部料架16轻轻托举,按指定路线将上部料架16托运至上料架位置。调整好位置,将上部料架16轻放入翻料架底座15,放到位后,将卡扣11扣上,向后退出叉车,此时上部料架16与料架底座15已经固定牢靠,如图12所示,至此,完成了盘卷钢筋的上料过程。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但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但这些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