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7140发布日期:2018-08-04 12:0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主题涉及一种用于从压力机中取出由该压力机压力加工的产品的液压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传统的这种类型的液压脱模装置,提出了不需要用于驱动脱模缸的专用液体压力源(油压力源)的油压脱模装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285897)。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285897中描述的油压脱模装置将压力机的滑块上升期间的动能的一部分转换为油压能,以吸收所转换的油压能,然后在脱模过程中由脱模缸在脱模操作中使用(排出)所吸收的油压能(参考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285897的图5和权利要求6)。

此外,提出了一种具有作为油压脱模装置的功能的油压模具缓冲装置,该油压脱模装置不需要诸如消耗功率的液压泵等装置,并且不需要特定的控制装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6-000407)。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6-000407中描述的油压模具缓冲装置中,压力机的滑块下降期间的动能的一部分通过油压缸转换为油压能而被吸收,该油压缸用于产生模具缓冲力的模具缓冲过程中的模具缓冲,并且所吸收的油压能在脱模过程中被用于模具缓冲的油压缸用在脱模操作中。



技术实现要素: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285897中描述的油压脱模装置公开了利用压力机的动能作为用于脱模的动力的合理概念,但在滑块上升期间的动能吸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

当滑块上升期间的动能的一部分被转换为油压能而被吸收时,与连杆及曲柄轴有关的压力机的各部分的所有竖直间隙(游隙)都接近竖直向下侧。另一方面,在包括压力加工过程的滑块下降期间,压力载荷作用于滑块等,因此,压力机的各部分的所有竖直间隙都接近竖直向上侧。

因此,在压力机的一个循环中的压力机的各部分的竖直间隙中,产生了位于竖直向下侧的间隙和位于竖直向上侧的间隙。利用交替产生的间隙的方向的变化,产生间隙的各部分重复地接触和不接触,由此引起磨损(磨损腐蚀)。

<第二个问题>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285897中描述的发明中,需要利用油压泵马达来吸收滑块上升期间的动能(该油压泵马达通过齿轮连接到压力机的曲轴),或者利用油压泵缸来吸收滑块上升期间的动能(该油压泵缸是通过将特殊平衡器缸和活塞杆连接到曲柄轴的曲柄销等而获得的),所述特殊平衡器缸是由位于设置在滑块的上侧的平衡器缸的相反杆侧室中的油压缸形成的。因此,在驱动压力机的机构部分中设置了特殊的机构。结果,压力机变成了专用机器(特殊机器),这使得后续安装(post-install)该功能变得困难。

<第三个问题>

尽管滑块上升过程中动能的一部分被转换为油压能而被吸收,并且压力油所吸收的能量被用于脱模缸的上升操作,但需要设置用于返回操作的空气源,该返回操作使得脱模缸在脱模操作之后执行返回操作(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285897的第【0022】段和图5)。此外,在脱模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中流动的压力油在脱模缸的返回操作中被排出到容器中,因此压力油的能量没有被有效地利用。

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6-000407中描述的油压模具缓冲装置在执行不需要模具缓冲过程的压力加工的压力机中不起用于脱模的专用装置的作用。

例如,用于脱模的油压缸不起如下作用:在压力加工(滑块下降)过程中在位于或接近滑块的下死点处等待,并且在滑块上升过程中将产品敲出(在下一个下降过程之前,降低至或接近滑块的下死点,以便再次等待)。

在这个问题被解决之后,下面两个问题就显现出来。

一个问题是:不存在用于使油压缸单独地执行上升/下降操作的油压驱动源(即使当专用于脱模的油压缸与专用于模具缓冲的油压缸分别设置时也是如此)。当系统压力管线被定义为高压侧时,缺乏相当于容器的低压侧的功能。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用于模具缓冲的油压缸是用于泵功能的油压缸(除了用于脱模的油压缸以外),则在不排出压力油所吸收的能量的情况下(在压力油被保存用于脱模的状态下),用于模具缓冲的油压缸不能返回到(泵)初始位置(已上升)。

本公开主题是在考虑到这些情况而做出的,并且本公开主题的目的是:在不使用诸如油压力源和空气压力源等专用驱动源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具有低成本的功能性液压脱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主题的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包括:能量转换部分,其构造成将压力机的滑块下降期间的动能的一部分转换为液压能;能量储存部分,其构造成储存由所述能量转换部分转换的所述液压能;以及脱模部分,其构造成敲出由所述压力机加工的产品,所述脱模部分构造成将从所述能量储存部分排出的所述液压能转换为动能以敲出所述产品。

根据本公开主题的一个方面,所述压力机的滑块下降期间的动能的一部分被转换为液压能,并且转换后的液压能被储存在所述能量储存部分中。所述脱模部分将储存在所述能量储存部分中的液压能转换为所述脱模过程中的动能,并且执行由所述压力机加工的产品的脱模操作(将储存在所述能量储存部分中的液压能排出)。因此,能够在不使用诸如油压力源和空气压力源等专用驱动源的情况下执行所述脱模操作,并且提供低成本的装置。此外,所述压力机的滑块下降期间的动能的一部分被转换为要被使用的液压能,因此在滑块上升期间动能的一部分被转换为油压能而被吸收的情况下不会引起故障(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285897中描述的上述油压脱模装置的问题)。

在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中,所述能量转换部分优选地包括:缓冲销,其随着所述滑块的下降操作而被向下按压;以及第一液压缸,其具有与所述缓冲销发生接触的活塞杆,所述能量储存部分优选地是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构造成储存当所述滑块下降时通过所述缓冲销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排出的液压用流体,并且所述脱模部分优选地是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具有上升侧压力产生室,储存在所述第一蓄能器中的所述液压用流体在脱模操作中被供应到所述上升侧压力产生室。

所述第一液压缸用作所述能量转换部分,使得所述压力机的滑块下降期间的动能的一部分可以被高效地转换为液压能。此外,储存在所述第一蓄能器中的液压能(液压用流体)被供应到起所述脱模部分的作用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从而能够在脱模操作中将所述液压能有效地转换为动能。

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蓄能器,所述第二蓄能器构造成储存具有第二系统压力的液压用流体,所述第二系统压力小于储存在所述第一蓄能器中的液压用流体所具有的第一系统压力,其中,所述第二蓄能器优选地储存在脱模操作中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下降侧压力产生室排出的液压用流体,并且随着所述滑块的上升将所述液压用流体供应到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以升高所述缓冲销。

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通过使用储存在所述第一蓄能器中的具有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的液压用流体和储存在所述第二蓄能器中的具有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的液压用流体(所述第二系统压力低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可以执行两种操作,即,用于脱模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上升操作(脱模操作)和下降操作(返回操作),并且可以使得将所述动能转换为所述液压能的所述第一液压缸随着所述滑块的上升而执行返回操作。

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优选地还包括:液压闭合回路,其包括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二蓄能器、连接到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的缓冲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的上升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下降侧压力产生室的下降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一蓄能器的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蓄能器的第二系统压力管线;第一止回阀,其设置在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所述第一止回阀构造成允许液压用流体从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流向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第二止回阀,其设置在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和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所述第二止回阀构造成允许液压用流体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流向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一个或多个第一电磁阀,其设置在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以及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电磁阀构造成在脱模操作中将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以及在所述脱模操作结束后将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电磁阀,其设置在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以及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电磁阀构造成在脱模操作中将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以及在所述脱模操作结束后将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其中,所述液压用流体优选地在所述液压闭合回路中被加压和限制,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中的液压用流体仅被在压力机的一个循环周期中的滑块下降期间通过所述缓冲销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排出的液压用流体加压。

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液压用流体在具有上述构造的所述液压闭合回路中被加压和限制,并且所述液压用流体在所述压力机的一个循环周期内不需要在所述液压闭合回路中被加压和供应。换句话说,不需要使用诸如油压力源和空气压力源等任何专用驱动源。此外,在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设置允许所述液压用流体从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流向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的所述第一止回阀,并且在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设置允许所述液压用流体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流向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的所述第二止回阀,但在这些管线之间不设置任何电磁阀。因此,在用于将所述液压用流体储存在所述第一蓄能器中的流动路径和用于将所述第二蓄能器中的液压用流体供应到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的流动路径中,不存在由使用电磁阀时引起的所述液压用流体的渗漏(泄漏)。当使用滑阀式(spooltype)电磁阀时,通常会引起所述液压用流体的泄漏;并且当使用提升式(无泄漏式)电磁阀时,在切换时会引起所述液压用流体的泄漏,因此,应该尽可能地减少电磁阀的使用。

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优选地还包括:液压闭合回路,其包括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二蓄能器、连接到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的缓冲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的上升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下降侧压力产生室的下降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一蓄能器的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蓄能器的第二系统压力管线;逻辑阀,其设置在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所述逻辑阀是导向驱动型逻辑阀,其使用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的第一系统压力作为导向压力,以便允许液压用流体从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流向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第二止回阀,其设置在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并且允许液压用流体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流向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一个或多个第一电磁阀,其设置在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以及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在脱模操作中将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以及在所述脱模操作结束后将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电磁阀,其设置在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以及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在脱模操作中将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以及在所述脱模操作结束后将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其中,所述液压用流体在所述液压闭合回路中被加压和限制,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中的液压用流体仅被在压力机的一个循环周期中的滑块下降期间通过所述缓冲销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排出的液压用流体加压。

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使用所述导向驱动型逻辑阀来代替所述第一止回阀。所述逻辑阀功能类似于所述第一止回阀,并且具有便于设计和实现较低成本的特性,这是因为用于各种容量(各自容许的液压油量)的各种逻辑阀安装在液压块(液压集成件)上所需的工作形状是恒定的(与逻辑阀的制造商无关)。

在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中,所述第一电磁阀是单一(例如仅1个)电磁阀,该电磁阀构造成切换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连接或者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电磁阀是单一(例如仅1个)电磁阀,该电磁阀构造成切换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连接或者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都由单一电磁阀构成,并且通过切换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来切换流入和流出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和下降侧压力产生室的所述液压用流体的流动方向。

在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中,所述第一电磁阀包括多个电磁阀,所述多个电磁阀包括:第一-1电磁阀,其构造成切换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第一-2电磁阀,其构造成切换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连接或断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包括多个电磁阀,所述多个电磁阀包括:第二-1电磁阀,其构造成切换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第二-2电磁阀,其构造成切换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连接或断开。

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都由单一电磁阀构成的情况相比,当电磁阀的数量增加时,可以在不应用止动件的情况下通过断开两条压力管线之间的流动路径而使所述第二液压缸停止在期望的位置。此外,因为电磁阀具有(2端口式)简单构造,所以存在很多可选择的类型(大量的商品选择)。

在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中,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优选地都是提升式电磁阀。在所述第二液压缸被停止的稳定状态下,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和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需要在无泄漏状态下被断开。

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构造成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使得从所述压力机的滑块开始上升的时间点到所述缓冲销随着所述滑块的下降操作而开始下降的时间点为止的时间段内所述第二液压缸先上升并且然后下降。

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构造成冷却所述液压闭合回路中的液压用流体。这是因为反复加压和减压的所述液压闭合回路中的液压用流体的温度升高被抑制了。

在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中,供油和系统压力限制节流阀、或者节流阀和联接器优选地安装在所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所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所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所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和所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上。这是因为当所述液压用流体在所述液压闭合回路中被外部液体供应装置加压和限制时,上述节流阀分别用作所述液压用流体的进口和出口。

在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中,所述液压脱模装置优选地附接有液体供应装置。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包括:容器,其构造成储存所述液压用流体;排出口,其构造成将所述液压用流体供应到所述液压闭合回路;返回口,所述液压用流体从所述液压闭合回路返回到所述返回口,所述返回口连接到所述容器;以及液压泵,其构造成通过所述排出口将所述液压用流体从所述容器供应到所述液压闭合回路,并且仅当所述液压泵在所述液压闭合回路中加压和限制所述液压用流体时才优选地驱动所述液压泵。所述液体供应装置是可拆除地附接到所述液压脱模装置的外部装置,并且仅当所述液压用流体被加压和限制时才连接到所述液压闭合回路。该液体供应装置不需要被附接到每个液压脱模装置,而只需要为所要控制的多个液压脱模装置准备单一的液体供应装置。

在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中,连接到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返回口中的至少一者的延伸软管附接到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并且在所述延伸软管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中都设置联接器。因此,在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返回口不能直接地连接到所述液压闭合回路的情况下,所述液体供应装置的排出口和返回口能够通过所述延伸软管连接到所述液压闭合回路。

在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中,优选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液压缸,并且各自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优选地彼此连通。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液压缸,可以对所述滑块的负载进行平衡。

在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中,在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上安装有下压构件或者上模具,所述下压构件构造成向下按压所述缓冲销,所述上模具包括构造成向下按压所述缓冲销的下压构件。通过所述缓冲销向下按压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所述下压构件可以是安装在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上的构件,或者可以被设置在上模具中,所述上模具安装在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上。

在根据本公开主题的另一个方面的液压脱模装置中,所述缓冲销优选地插入形成在所述压力机的垫板中的缓冲销孔中,并且在不需要脱模操作的产品的压力加工的情况下被从所述垫板拆除。

在不需要所述脱模操作的压力加工(模具)的情况下,当所述缓冲销被拆除时,可以使所述第一液压缸不起作用(以使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泵送作用停止),并且所述压力机的能量被不必要地吸收。此外,与传统的液压脱模装置类似地,能够在不改装压力机(的机械部分)的情况下在床部分(或垫板的下表面)上进行安装,并且便于后续安装。

根据本公开主题,将压力机的滑块下降期间的动能的一部分转换为要被储存起来的液压能,然后将所储存的液压能转换为脱模过程中的动能,并且执行用于产品的脱模操作,因此能够在不使用诸如油压力源和空气压力源等专用的驱动源的情况下实现具有低成本的功能性液压脱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油压脱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2是示出具有c形框架的压力机中的缓冲销的布局示例的视图;

图3是示出供油器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示出将油压闭合回路连接到供油器的延伸软管的视图;

图5是示出油压闭合回路和供油器通过延伸软管彼此连接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液压脱模装置的控制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压力机和油压脱模装置的操作开始后的第二个循环和后续循环中的一个循环中的每个部分的状态的波形图;

图8是示出油压脱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9是图8所示的逻辑阀的放大图;

图10是示出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油压脱模装置的控制器的框图;并且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压力机和油压脱模装置的操作开始后的第二个循环和后续循环中的一个循环中的每个部分的状态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公开主题的液压脱模装置的优选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的液压脱模装置的构造】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主题的液压脱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图。

在图1中,液压脱模装置(在下文中称为“油压脱模装置”)100-1能够在不改装现有压力机(的机械部分)的情况下被后续安装。

在图1所示的压力机10中,框架包括床11、柱12和冠部13,滑块14通过设置在柱12中的滑块导轨15而在竖直方向上被可移动地引导。包括伺服马达(未示出)的曲柄机构或者由飞轮(未示出)传递旋转驱动力的曲柄轴16使滑块14在图1上的竖直方向上移动。

期望的是,在压力机10的床11侧设置有滑块位置检测器17,用以检测滑块14的位置;或者在曲柄轴16中设置有曲柄轴编码器18,用以检测曲柄轴16的角度。

上模具20和下压构件24安装在滑块14上,并且下模具22安装在床11的垫板19上。下压构件24可以是安装在滑块14的下表面上的独立构件,或者可以是设置在上模具20中的构件,上模具20安装在滑块14的下表面上。

材料30设置在下模具22的上侧,并由该压力机10压力加工。

第一实施例的油压脱模装置100-1包括下压构件24、缓冲销104、第一油压缸(第一液压缸)120、第二油压缸(第二液压缸)110、第一油压缸120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20a、连接到第二油压缸110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10a和下降侧压力产生室110b的油压闭合回路(液压闭合回路)150。

期望的是,缓冲销104设置在垫板区域的外侧多边形位置(例如左前和右后位置,或者右前和左后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当装卸各种模具时,下压构件24不会造成妨碍并且容易确保压力机的负载平衡。替代性地,例如,如图2所示,在缓冲销104安装在具有c形框架的压力机10(压力机10的前侧是敞开的)上的情况下,期望的是,缓冲销104设置在垫板区域的左后和右后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框架的开口变形量最小,并且容易确保压力机10的负载平衡确保。

本实施例的缓冲销104插入形成在压力机10的垫板19中的缓冲销孔中,随着滑块14的下降操作而下降的下压构件24能够与缓冲销104的上端接触,并且缓冲销104的下端与第一油压缸120的活塞杆120c接触。换句话说,第一油压缸120设置在缓冲销104的正下方。

在不需要脱模操作的产品的压力加工期间,缓冲销104优选地从垫板19拆除。这是因为在没有脱模操作的压力加工(模具)的情况下,当缓冲销104被拆除时,可以使第一油压缸120不起作用,并且能够防止压力机10的动能的一部分被不必要地吸收。

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油压缸120。在设置有多个第一油压缸120的情况下,当然也需要设置多个下压构件24和多个缓冲销104。在设置多个第一油压缸120的情况下,第一油压缸120各自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20a彼此连通。因此,多个第一油压缸120可以被视为实质上单一的第一油压缸。

在装卸各种模具时下压构件24不会造成妨碍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下压构件24永久地安装在滑块14中。在下压构件24基于模具的类型而造成妨碍的情况下,仅需要独立地装卸每个模具。在本实施例中,模具被视为上模具20的一部分。

第一油压缸120起能量转换部分(加载缸)的作用,用以将压力机10的滑块14下降期间的动能的一部分转换为油压(液压)能量;当随着滑块14的下降操作而下降的下压构件24与缓冲销104接触并且活塞杆120c通过缓冲销104而被向下按压时,第一油压缸120将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20a中的液压油(液压液)排出。

附图标记121表示第一油压缸120的上限止动件,并且附图标记122表示消音器。

第二油压缸110起脱模部分(脱模缸)的作用,用以将由压力机10压力加工的产品从模具取出,并且通过第二油压缸110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10a中的液压油与下降侧压力产生室110b中的液压油之间的差压来升高或降低活塞杆110c。在第二油压缸110中,设置在下模具22的通孔中的脱模销27借助活塞杆110c的上升而上升,并且向上按压下模具22上的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的脱模动作。

附图标记111表示第二油压缸110的上限止动件,并且附图标记113表示第二油压缸110的下限止动件(可手动调整的下限止动件能够利用螺钉来调整高度)。在脱模动作之后,尽管没有图示,但产品输出装置保持产品并且将产品输送到后续过程中。

【油压闭合回路】

现在将描述驱动第一油压缸120和第二油压缸110中的每一者的油压闭合回路150的构造。

油压闭合回路150包括第一油压缸120(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20a)、第二油压缸110(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10a和下降侧压力产生室110b)、起能量储存部分的作用的第一蓄能器154、第二蓄能器155、连接到第一油压缸120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20a的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连接到第二油压缸110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10a的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连接到第二油压缸110的下降侧压力产生室110b的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连接到第一蓄能器154的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以及连接到第二蓄能器155的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

连接至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的第一蓄能器154具有比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更高的压力并且在其内部限定约20至150kg/cm2的气压。第一蓄能器154用作使第二油压缸110上升和下降的动力源,并且预先(在机器操作之前)在第一蓄能器154中装满液压油,该液压油具有基本恒定的约40至250kg/cm2的第一系统压力。

在缓冲销104插入垫板19的缓冲销孔中的情况下,在压力机10的滑块14的下降过程中,随着滑块14的下降操作而下降的下压构件24在的到达下死点的最后阶段(缓冲过程)的过程中通过缓冲销104向下按压第一油压缸120的活塞杆120c。通过向下按压活塞杆120c而从第一油压缸120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20a排出的液压油从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经由稍后描述的第一止回阀161和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而储存在第一蓄能器154中。在该缓冲过程中,第一油压缸120执行泵送作用,以便产生具有上述第一系统压力的液压油。

连接至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的第二蓄能器155在其内部限定约1至5kg/cm2的气压。第二蓄能器155用作容器,并且预先(在机器操作之前)在第二蓄能器155中装满液压油,该液压油具有基本恒定的约3至15kg/cm2的第二系统压力,第二系统压力是比第一系统压力低的压力。

允许液压油从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流向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的第一止回阀161设置在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与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之间,并且允许液压油从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流向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的第二止回阀163设置在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与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之间。

第一电磁阀174设置在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与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之间以及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与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之间,并且第二电磁阀176设置在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与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之间以及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与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之间。

第一电磁阀174是3端口的提升式电磁阀,它通过打开/关闭第一电磁阀174来切换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与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之间的连接或者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与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之间的连接。

第一电磁阀174在脱模操作中(当第一电磁阀174打开时)将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连接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然后储存在第一蓄能器154中的第一系统压力的液压油通过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第一电磁阀174和节流阀170被供应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并通过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被供应到第二油压缸110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10a。此外,第一电磁阀174在脱模操作结束之后(当第一电磁阀174关闭时)连接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和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然后第二油压缸110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10a中的液压油被排出到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止回阀164、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第二蓄能器155)。

类似地,第二电磁阀176是3端口提升式电磁阀,它通过打开/关闭第二电磁阀176来切换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与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之间的连接或者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与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之间的连接。

第二电磁阀176在脱模操作中(当第二电磁阀176打开时)将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连接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然后第二油压缸110的下降侧压力产生室110b中的液压油被排出到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止回阀166和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第二蓄能器155)。此外,第二电磁阀176在脱模操作结束之后(当第二电磁阀176关闭时)将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连接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然后第一系统压力的液压油通过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第二电磁阀176、节流阀172和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从第一蓄能器154供应到第二油压缸110的下降侧压力产生室110b。

具体而言,当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电磁阀176各自打开时,第二油压缸110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10a的压力成为第一系统压力,下降侧压力产生室110b的压力成为第二系统压力,而且第二油压缸110由于第一系统压力与第二系统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上升并且被上限止动件111停止。可以通过调整节流阀170来调节第二油压缸110的上升速度(脱模速度)。此时,从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排出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的液压油经过止回阀166,而不经过节流阀172(不会由于经过节流阀172而消耗浪费能量)。

当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电磁阀176各自关闭时,第二油压缸110的上升侧压力产生室110a的压力成为第二系统压力,下降侧压力产生室110b的压力成为第一系统压力,而且第二油压缸110由于第一系统压力与第二系统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下降,并被下限止动件113停止。可以通过调整节流阀172来调节第二油压缸110的下降速度。此时,从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排出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的液压油经过止回阀164,而不经过节流阀170(不会由于经过节流阀170而消耗浪费能量)。

释压阀196、197、198和199起到相应的管线的安全阀的作用,并且设定略高于每条管线的动作(估算)压力的释放压力。止回阀167和169防止第一系统压力分别通过释压阀196、198回流到第二油压缸110的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和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

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以及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上分别安装有供油(供液体)阀和系统压力限制节流阀(针阀)180、181、182、183、184以及联接器186、187、188、189、190。

此外,设置了向具有大表面积的第一蓄能器154和第二蓄能器155发送空气并分别冷却第一蓄能器154和第二蓄能器155(液压油)的冷却装置178、179。冷却装置178、179都是利用风扇的风冷式的冷却装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利用循环冷却水来冷却液压油的水冷式冷却装置。在油压脱模装置100-1的使用频率较低的情况下,不需要提供任何冷却装置,仅自然散热就能实现冷却,从而能够获得更廉价的装置。

在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和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中设置了压力检测器192、193,用以确认相应的管线的压力。

【供油器(液体供应装置)】

现在描述供油器。

图3是示出供油器的实施例的构造图。

供油器200在供油和系统压力限制或者系统减压(设置准备)时使用,但在油压脱模装置100-1发挥循环功能(正常功能)时不使用。

因此,不需要将供油器200附接到每个油压脱模装置100-1,只需要为所要控制的多个油压脱模装置100-1准备单一的液体供应装置即可。

如图3所示,供油器200包括储存液压油的容器202、由感应马达204驱动的油压泵(液压泵)206、起到安全阀的作用的释压阀208、排出侧联接器210(排出口)、返回侧联接器212(返回口)、止回阀214、以及过滤器216、218。

供油器200的联接器210、212连接到设置在油压闭合回路150的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以及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中的五个联接器186、187、188、189、190中的任何两个联接器。

在供油器200的联接器210、212不能连接到油压闭合回路150的五个联接器186、187、188、189、190中的任何两个联接器的情况下,联接器210、212通过图4所示的一根或两根延长软管230(延长软管240)进行连接。

延伸软管230(240)在两端包括联接器232(242)和联接器234(244),并且在供油器侧上的联接器210或212可以连接到油压闭合回路侧上的联接器186、187、188、189或190。

当开关220接通时,供油器200的感应马达204被来自交流电源222的交流电驱动,并且使油压泵206旋转。因此,容器202中的液压油可以经由过滤器216和218、止回阀214和联接器210(或联接器210和延伸软管230)供应到油压脱模装置100-1的油压闭合回路150,并且液压油可以经由联接器212(或联接器212和延伸软管230)从油压闭合回路150返回到容器202。

供油器200在下表面上设置有脚轮224,并且能够容易地移动。

<冲洗、供油和减压>

为了能够使用本实施例的油压脱模装置100-1,需要执行准备和设置工作,以便通过使用供油器200在油压闭合回路150中加压和限制液压油。

首先,执行冲洗工作,以使油压闭合回路150内的液压油循环、去除油压闭合回路150内的污染物并且排出空气。冲洗工作是在设置在油压闭合回路150中的相应管线中的联接器186、187、188、189、190中的任何两个联接器连接到供油器的排出侧上的联接器210和返回侧上的联接器212时执行的,并且改变了几个连接点。

例如,在图5中,在具体地执行油压闭合回路150中的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和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的冲洗的情况下,供油器的排出侧上的联接器210连接到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的联接器190,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的联接器188连接到供油器200的返回侧上的联接器212,并且这些联接器之间的所有节流阀182、184都被完全打开。

当冲洗完成时,污染物被去除,并且具有大气压力的液压油充满油压闭合回路150。冲洗工作只需要在制造了装置之后(在装置启动时)执行一次。

然后,执行对油压闭合回路150的供油。基本上为每个装置(为每个油压闭合回路150)确定单一的(一种模式)供油方法(线路)。在图5的情况下,在缓冲销104未插入(或者滑块14处于上死点处)的状态下,将具有预定压力的液压油分别供应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和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中的每一者。

释压阀199起安全阀的作用,并且设定了充分地高于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的第一系统压力的释放压力,因此在预定的第一系统压力的液压油被供应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的情况下,油不能同时通过释压阀199供应到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

在具有第一系统压力的液压油的供油期间,第二油压缸110被压靠在下限(下限止动件113的位置)处。

在具有第二系统压力的液压油的供油期间,第一油压缸120上升到上限止动件121作用的位置。在第一油压缸120上升之后,第二系统压力稳定在预定值(附近),然后对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的供油终止。

供油只需要基本上执行一次(不需要针对每个模具更换工作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供油完成的时间点,第一系统压力为约51kg/cm2,并且第二系统压力为8kg/cm2

【控制器】

图6是示出了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油压脱模装置100-1的控制器130-1的框图。

图6所示的控制器130-1是用于开/关控制图1所示的油压闭合回路150的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电磁阀176的控制器,并且根据由滑块位置检测器17检测到的滑块14的位置信号来开/关控制继电器134、136,通过被开/关控制的继电器134、136将驱动电流输出到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电磁阀176中的每一个电磁阀,并且单独地开/关控制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电磁阀176。

本实施例的控制器130-1执行简单的控制,例如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电磁阀176的单独的开/关控制,不需要特殊的控制装置,而且此后可以使用压力机10的控制器的一部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并且不会造成油压脱模装置100-1的成本增加。

下面描述控制器130-1对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电磁阀176的开/关控制的具体计时。控制器130-1可以根据由曲柄轴编码器18检测到的曲柄轴16的角度(从角度计算出的滑块14的位置)来开/关控制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电磁阀176。

【脱模控制】

<第一个循环的下压过程>

图7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的压力机10和油压脱模装置100-1的操作开始之后的第二个循环和后续循环中的一个循环中的每个部分的状态的波形图。

在图7的上段的曲管线图中,示出了在一个循环期间变化的滑块14的位置(滑块位置)、第一油压缸120的位置(缓冲缸位置)以及第二油压缸110的位置(脱模缸位置)。

在图7的中段的曲管线图中,示出了在一个循环期间变化的第一系统压力;并且在图7的下段的曲管线图中,示出了用于打开/关闭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电磁阀176的相应的电磁阀指令信号。

在图7中,虽然省略了第一个循环的图示,但在操作开始的时间点,压块/滑块处于上死点,第二油压缸110(以下称为“脱模缸110”)处于(压块)下死点(附近(略低于下死点))。第一系统压力通过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二电磁阀176作用在脱模缸110的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上,并且等于容器压力的第二系统压力通过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电磁阀174作用在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上。因此,下降力作用在脱模缸110上,并且脱模缸110处于略低于下死点的下部设定位置并且处于可手动调整的下限止动件113被按压在脱模缸110上的状态。

优选的是,根据每个模具或每个脱模行程来手动地调整脱模缸110的下限止动件113。

在本实施例中,下限止动件113具有已切削出了螺纹的杆状下端,并且采用通过手动地旋转由上述螺纹拧紧的螺母构件以执行调整的系统来确定下限位置。下限止动件113能够采用可自动调整的系统,该系统利用马达驱动螺母构件旋转而能够相对于下部设定位置进行调整。

第一系统压力约为51kg/cm2。材料30设置在下模具22上。

第二系统压力通过第二止回阀163作用在第一油压缸120(以下称为“缓冲缸120”)的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上,并且缓冲缸120处于被压在上限止动件121(上限位置)上的状态。

当压块/滑块到达缓冲开始位置时,滑块14通过下压构件24和缓冲销104按压缓冲缸120的活塞杆120c,并且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止回阀161被排出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此时,第一系统压力管线的压力(第一蓄能器154的油压的压力)由于液压油的储存量而上升到70kg/cm2,并且在循环期间保持最大值。这(动作)紧接在上述过程之后执行,并且对需要(通过脱模缸110产生)脱模力的脱模动作是有利的。

因此,在压块/滑块的下降期间,压力机的动能的一部分被吸收为压力油的能量。

此时(在此期间)执行加压成形,因此,由平衡器缸预先向一个方向侧(在成形时接触)加压的游隙(间隙)部分被更加牢固地在一个方向上加压,以实现成形。缓冲缸120还起到稳定振动行为的进一步稳定作用,该振动行为有可能由游隙在成形开始时产生。

<压块上升过程>

当滑块14从下死点开始上升并且下压构件24与缓冲销104分离时,被略大于第一系统压力(由于第一止回阀161的开启压力而较大)的压力作用在其上的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被释放对应于弹性压缩的量,并且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的第二系统压力通过第二止回阀163作用在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上,缓冲缸120以低速上升。

缓冲缸120的可移动质量受到活塞杆120c和缓冲销104的限制,并且惯性较低,因此,当约8kg/cm2的较小的第二系统压力作用时,缓冲缸120可以以较慢的速度(缓慢地)上升。在本实施例中,在压块/滑块上升一半的时间点,缓冲缸120作用在上限止动件121上(返回到初始位置)。缓冲缸120只需要能够在滑块14最迟到达压块/滑块下降过程的下一个循环中的缓冲开始位置之前返回到初始位置。

控制器130-1在滑块到达(上升)50mm的时间点打开第二电磁阀176,并在0.06秒后打开第一电磁阀174。这样,在第二系统压力被安排作用在脱模缸110的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上之后,第一系统压力被安排作用在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上,使得在操作开始时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或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中不产生喘振,在滑块14到达约60mm的时间点,脱模缸110在上升到上限止动件111作用的上限位置时对产品执行脱模动作。

通过一定量的脱模操作,第一系统压力降低至约60kg/cm2。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节流阀170来调整脱模速度。

在脱模动作之后,尽管没有图示,但产品输出装置保持产品,并将产品输送到后续过程。在此期间,滑块14即将到达上升过程的几乎最后阶段。

<第二个循环和后续循环的下降过程>

控制器130-1在产品输送之后滑块位置到达上死点之前的198mm的时间点关闭第一电磁阀174,并在约0.06秒后关闭第二电磁阀176。这样,在第二系统压力作用在脱模缸110的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上之后,第一系统压力作用在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上,使得在操作开始时在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或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中不产生喘振,在滑块14几乎到达上死点的时间点,脱模缸110下降到下限止动件作用的下部设定位置。此时,下降速度可通过调整节流阀172来调整。

在由脱模缸110驱动的脱模销27下降到脱模销与材料30不接触的位置之后,尽管没有图示,但当滑块14到达190mm时,材料供应装置保持材料30,并将材料放置在下模具22上。在将材料30放置在下模具22上时,当脱模销27存在于放置材料30的地方时,材料30的姿势变差,因此脱模销27向下退去,然后放置材料30。

单一的多用途运送机器人(机械手)可以被用作产品输送装置和材料供应装置。

【第二实施例的液压脱模装置的构造】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主题的油压脱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图。在图8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油压脱模装置100-1的部分共同的部分,并且将省略对该部分的详细描述。

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油压脱模装置100-2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油压脱模装置100-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使用导向驱动型逻辑阀158代替第一止回阀161;使用第一-1电磁阀171和第一-2电磁阀175代替第一电磁阀174;使用第二-1电磁阀173和第二-2电磁阀177代替第二电磁阀176;废除了第二油压缸110的下限止动件113;以及设置了确定第二油压缸110的下停止位置的凸轮杆112和限制开关114。

逻辑阀158的功能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止回阀161,并且具有便于设计和实现较低成本的特性,这是因为对于每个容量(每个容许的液压油量)的每个逻辑阀(与逻辑阀的制造商无关)而言,安装在油压块(油压集成件)上所需的工作形状是恒定的。

在下文中,将描述逻辑阀158的动作。

图9是图8所示的逻辑阀158的放大图。在图9中,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和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分别连接到逻辑阀158的a端口和b端口,缓冲压力和第一系统压力被施加到a端口和b端口,并且第一系统压力通常作用在导向端口(x端口)上。

如果作用在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上的压力用pc(kg/cm2)来表示,第一系统压力用p1(kg/cm2)来表示,逻辑阀158的开启压力用pk(kg/cm2)来表示,逻辑阀158的提升阀区域(缓冲压力作用的)用a(cm2)来表示,逻辑阀158的环形区域用b(cm2)来表示,则用来打开提升阀158a以使液压油流动的条件表达式由以下【表达式1】和【表达式1′】来表达。【表达式1′】是通过重写【表达式1】而获得的表达式。

【表达式1】

pc×a>{p1×(a+b)+pk×a-p1×b}

【表达式1′】

pc>p1+pk

当满足【表达式1′】的压力,即,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的压力pc变得大于将第一系统压力p1与开启压力pk相加而获得的压力(其作用在通过弹簧关闭逻辑阀158的方向),提升阀158a被打开,液压油从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流向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

第一-1电磁阀171是切换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与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的2端口提升式电磁阀,第一-2电磁阀175是切换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与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的2端口提升式电磁阀,这些第一-1电磁阀171和第二-2电磁阀175的功能类似于3端口的第一电磁阀174。

第二-1电磁阀173是切换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与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的2端口提升式电磁阀,第二-2电磁阀177是2口切换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与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的提升式电磁阀,这些第二-1电磁阀173和第二-2电磁阀177的功能类似于3端口的第二电磁阀176。

通过打开/关闭第一电磁阀174和第二电磁阀176来升高和降低第二油压缸110的第一实施例的油压脱模装置100-1能够在基本状态下(两个电磁阀都处于关闭状态)向下加压第二油压缸110,以将第二油压缸110保持在(可调整的)下限止动件113作用的下停止位置,因此油压脱模装置100-1的特征在于:即使在任何一个电磁阀中发生少量的泄漏,也容易避免异常操作(例如,意外上升),并且减少了所要使用的电磁阀的数量。

通过打开/关闭第一-1电磁阀171和第一-2电磁阀175以及打开/关闭第二-1电磁阀173和第二-2电磁阀177来升高和降低第二油压缸110的第二实施例的油压脱模装置100-2可以通过将两个压力产生管线与其它压力产生管线断开来在基本状态下(所有的电磁阀都处于关闭状态)将第二油压缸110保持在不保持向下和向上加压第二油压缸110的位置,因此可以在不应用下限止动件(通过使用凸轮杆112和可手动调整的限制开关114)的情况下将第二油压缸110停止在下停止位置,并且特征在于:因为电磁阀具有(2端口式)简单构造,所以有很多可选择的类型(大量的商品选择)。

【控制器】

图10是示出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油压脱模装置100-2的控制器130-2的框图。

图10所示的控制器130-2开/关控制图9所示的闭合回路150的第一-1电磁阀171、第一-2电磁阀175、第二-1电磁阀173和第二-2电磁阀177,并且根据由滑块位置检测器17检测到的滑块14的位置信号和由限制开关114的检测信号来开/关控制继电器140、142、144、146,通过被开/关控制的继电器140、142、144、146将驱动电流输出到第一-1电磁阀171、第一-2电磁阀175、第二-1电磁阀173和第二-2电磁阀177中的电磁阀,以及单独地开/关控制第一-1电磁阀171、第一-2电磁阀175、第二-1电磁阀173和第二-2电磁阀177。下面将描述控制器130-2对第一-1电磁阀171、第一-2电磁阀175、第二-1电磁阀173和第二-2电磁阀177开/关控制的具体时间。

【脱模控制】

<第一个循环的下压过程>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压力机10和油压脱模装置100-2的操作开始之后的第二个循环和后续循环中的一个循环中的每个部分的状态的波形图,并且与图7在示出电磁阀指令信号的波形的下段曲管线图具体不同。

在图11中,省略了第一个循环的图示,但在操作开始的时间点,压块/滑块处于上死点,脱模缸110处于(加压)下死点(附近(略低于下死点))。换句话说,第一-1电磁阀171和第一-2电磁阀175以及第二-1电磁阀173和第二-2电磁阀177每个都处于关闭状态,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和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都与其它压力产生管线断开,使得脱模缸110被停止在略低于下死点的下部设定位置。

第一系统压力约为51kg/cm2。材料30设置到下模具22。

第二系统压力通过第二止回阀163作用在缓冲缸120的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上,缓冲缸120处于被压在上限止动件121(上限位置)上的状态。

当压块/滑块到达缓冲开始位置时,滑块14通过下压构件24和缓冲销104按压缓冲缸120的活塞杆120c,并且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的液压油通过逻辑阀158被排出到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此时,第一系统压力管线的压力由于液压油的储存量上升到70kg/cm2,并且在该循环期间保持最大值。这(动作)紧接在上述过程之后执行,并且对需要脱模力的脱模动作(通过脱模缸110)是有利的。

因此,在压块/滑块的下降期间,压力机的动能的一部分被吸收为压力油的能量。

此时(在此期间)执行加压成形,因此,由平衡器缸预先向一个方向侧(在成形时接触)加压的游隙(间隙)部分被更加牢固地在一个方向上加压,以实现成形。缓冲缸120还用作稳定振动行为的进一步稳定作用,该振动行为有可能由游隙在成形开始时产生。

<压块上升过程>

当滑块14从下死点开始上升并且下压构件24与缓冲销104分离时,被略大于第一系统压力(由于第一止回阀161的开启压力而较大)的压力作用在其上的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被释放对应于弹性压缩的量,并且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的第二系统压力通过第二止回阀163作用在缓冲压力产生管线152上,缓冲缸120以低速上升。

缓冲缸120的可移动质量受到活塞杆120c和缓冲销104的限制,并且惯性较低,因此,当约8kg/cm2的较小的第二系统压力作用时,缓冲缸120可以以较慢的速度(缓慢地)上升。在本实施例中,在压块/滑块上升一半的时间点,缓冲缸120作用在上限止动件121上而到达初始位置。缓冲缸120只需要能够在滑块14最迟到达压块/滑块下降过程的下一个循环中的缓冲开始位置之前返回到初始位置。

控制器130-2在滑块到达(上升)50mm时的时间点打开第二-2电磁阀177,并在约0.06秒后打开第一-1电磁阀171。这样,在第二系统压力被安排作用在脱模缸110的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上之后,第一系统压力被安排作用在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上,使得在操作开始时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或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中不产生喘振,在滑块14到达约60mm的时间点,脱模缸110在上升到上限止动件111作用的位置时对产品执行脱模动作。

通过一定量的脱模操作,第一系统压力降低至约60kg/cm2。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节流阀170来调整脱模速度。

从能预期的脱模速度预期足够到达上限的时间,并且为了不产生喘振,关闭第一-1电磁阀171,约0.06秒后,关闭第二-2电磁阀177,然后脱模缸110的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与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断开,之后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与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断开。

在脱模动作之后,尽管没有图示,但产品输出装置保持产品,并将产品输送到后续过程。在此期间,滑块14即将到达上升过程的几乎最后阶段。

<第二个循环和后续循环的下降过程>

控制器130-1在产品输送之后滑块位置到达上死点之前的198mm的时间点打开第一-2电磁阀175,并在约0.06秒后打开第二-1电磁阀173。这样,在第二系统压力作用在脱模缸110的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上之后,第一系统压力作用在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上,使得在操作开始时在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或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中不产生喘振,在滑块14几乎到达上死点的时间点,脱模缸110下降到限制开关114作用在与脱模缸110联锁的凸轮杆112上的下部设定位置。换句话说,在限制开关114作用的时间点,控制器130-2关闭第二-1电磁阀173,并且在约0.06秒之后(通过计时器)关闭第一-2电磁阀175。这样,脱模缸110的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与第一系统压力管线156断开,之后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与第二系统压力管线159断开,使得脱模缸110停止在下部设定位置附近而在停止时在下降压力产生管线153或上升压力产生管线157中不产生喘振。此时,下降速度可通过调整节流阀172来调整。

在由脱模缸110驱动的脱模销27下降到脱模销与材料30不接触的位置之后,尽管没有图示,但当滑块14到达190mm时,材料供应装置保持材料30,并且将材料放置在下模具22上。

【其它】

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切换3端口第一电磁阀174和3端口第二电磁阀176,使第二油压缸(脱模缸)110执行上升和下降操作,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切换2端口第一-1电磁阀171、2端口第一-2电磁阀175、2端口第二-1电磁阀173和2-端口第二-2电磁阀177,使脱模缸110执行上升和下降操作,但每个电磁阀的构造不限于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示出的构造。总之,可以采用任何通过切换使脱模缸110执行上升和下降操作的电磁阀。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油作为液压脱模装置的液压用流体的情况。然而,液压用流体不限于此,可以使用水或其它液体。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油压缸和油压闭合回路的形式,但本公开主题不限于此,并且不言而喻的是,使用水或其它液体的液压缸和液压闭合回路可以被使用在本公开主题中。此外,根据本公开主题的液压脱模装置不限于曲柄压力机,并且可以被应用于包括机械压力机的各种类型的压力机。

此外,不言而喻的是,本公开主题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公开主题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