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汽车外覆盖件成型生产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4981发布日期:2018-07-20 19:0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密度汽车外覆盖件成型生产用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覆盖件是指覆盖发动机、底盘,构成驾驶室、车身的金属薄板制成的空间形状的表面或内部零件。按功能和部位可分为外部覆盖件、内部覆盖件和骨架覆盖件三类。它们在工艺设计、模具加工、设备选择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具有与一般冲压零件不同的特点。而采用低密度的外覆盖件可以有效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的基本工序有:落料、预弯、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并可根据需要将一些工序合并,如落料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为适应底密度汽车外覆盖件的生产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生产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低密度汽车外覆盖件成型生产用设备,通过一体化的模具实现覆盖件的冲压与冲孔的一体化操作,同时通过托料装置实现快速的上下料,并通过排料装置防止落料孔的阻塞,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低密度汽车外覆盖件成型生产用设备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膜凸模、冲头、下膜凹模、排料装置和托料装置,上模座包括第一活动模座和第二活动模座,第一活动模座平行设于下模座上方,第一活动膜座上表面水平间隔设有第二活动模座,第二活动模座朝向第一活动模座的一面垂直设有冲头,在第一模座对应冲头的位置设有第一冲头通孔,第一活动模座朝向下模座一面设有上膜凸模的,在上膜凸模内设有第二冲孔通孔,第一冲孔通孔和第二冲孔通孔对齐,下模座朝向上模座的一面设有下膜凸模,在下膜凸模上设有第一落料通孔,第一落料通孔与冲头对齐,在下模座上设有第二落料通孔,第一落料通孔与第二落料通孔对齐,在下模座内设有空腔,第二落料通孔连通至下模座内的空腔,空腔内安装有排料装置,在下膜凹模的两侧的下模座上设有托料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托料装置包括支架体、销钉、定位块、托料块和可调复位装置,支架体安装在下模座上,在支架体的侧壁安装有定位块,托料块通过销钉转动连接在支架的顶部,托料块的托料端与定位块的板面垂直,在托料块的复位端设有可调复位装置,在托料块托料端的下方的支架体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托料块的托料端上翘的限位块。重力复位包括支撑螺钉和旋转配重块,支撑螺钉一端固定在托料块的复位端,在支撑螺钉上旋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中设有螺纹孔,支撑螺钉穿过螺纹孔。支架体采用伸缩杆结构。排料装置包括抽吸管、抽气罐和推进装置,抽气罐包括罐体、抽气活塞体、连接杆、单向阀门、电磁阀、抽吸管和复位弹簧,罐体为中空柱状结构,垂直于地面固定在下模座空腔内,抽气活塞体活动安装在罐体内,在罐体的顶部设有控制气体单向流出罐体的单向阀门,在罐体的侧壁底部设有电磁阀,抽吸管的一端连通在电磁阀上,抽吸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落料通孔相连通,在单向阀对称一端的罐体面设有安装孔,连接杆穿过安装孔与抽气活塞体垂直连接,在抽气活塞体与罐体内还设有用于顶起抽气活塞体的复位弹簧,在抽气罐的侧面设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包括第一活塞缸、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缸、第二活塞、油压管和推顶杆,第二活塞缸垂直于地面固定在下模座的空腔内,第二活塞活动安装在第二活塞缸内,在第二活塞上表面垂直设有推顶杆,推顶杆与上模座接触,第一活塞缸通过油压管与第二活塞缸连通,在第一活塞缸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塞,在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内设有液压油,第一活塞缸与抽气罐水平并排设置,第一活塞与抽气活塞体齐平。

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低密度汽车外覆盖件成型生产用设备,通过一体化的模具实现覆盖件的冲压与冲孔的一体化操作,第一活动模座向下运动实现板件的压模,在压模工序完成后,第二活动模座向下运动,第二活动模座带动冲头穿过冲压板件落入下模座第二落料孔中实现冲孔,冲裁过后产生的废料豆通过下模座内的排料装置进行收集,排料装置会在下压的过程中产生真空吸力从而防止落料孔的阻塞。当冲压完成后,第一活动模座和第二活动模座复位,托料装置将冲压后的钣件抬起方便取拿,通过托料装置实现快速的上下料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低密度汽车外覆盖件成型生产用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托料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排料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其中,1、第一活动模座,2、第二活动模座,3、上膜凸模,4、下膜凹模,5、下模座,6、排料装置,7、冲头,8、托料装置,601、第二活塞缸,602、第二活塞,603、推顶杆,604、油压管,605、第一活塞缸,606、第一活塞,607、连接杆,608、单向阀门,609、罐体,610、复位弹簧,611、抽气活塞体,801、托料块,802、配重块,803、销钉,804、限位块,805、定位块,806、支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3所示,一种低密度汽车外覆盖件成型生产用设备包括上模座、下模座5、上膜凸模3、冲头7、下膜凹模4、排料装置6和托料装置8,在下模座5两侧对称安装有垂直于下膜座的导柱,上模座包括第一活动模座1和第二活动模座2,在第一活动模座1两侧对称设有导套,导柱穿过导套使得第一活动模座1平行设于下模座5上方,第一活动膜座上表面水平间隔设有第二活动模座2,在第一活动模座1和第二活动模座2之间设有导杆,第二活动模座2可以通过导杆垂直向下运动,在第二活动模座2朝向第一活动模座1的一面垂直设有冲头7,在第一模座对应冲头7的位置设有第一冲头7通孔,在第一活动模朝向下模座5一面设有上膜凸模3的,在上膜凸模3内设有第二冲孔通孔,第一冲孔通孔和第二冲孔通孔对齐,冲头7可以穿过第一冲孔通孔和第二冲孔通孔,在下模座5朝向上模座的一面设有下膜凸模,在下膜凸模上设有第一落料通孔,第一落料通孔与冲头7对齐,在下模座5上设有第二落料通孔,第一落料通孔与第二落料通孔对齐,在下模座5内设有空腔,第二落料通孔连通至下模座5内的空腔,空腔内安装有排料装置6,在下膜凹模4的两侧的下模座5上设有托料装置8,将冲压板件水平防止托料装置8上,第一活动模座1向下运动实现板件的压模,在压模工序完成后,第二活动模座2向下运动,第二活动模座2带动冲头7穿过冲压板件落入下模座5第二落料孔中实现冲孔,冲裁过后产生的废料豆通过下模座5内的排料装置6进行收集。当冲压完成后,第一活动模座1和第二活动模座2复位,托料装置8将冲压后的钣件抬起方便取拿。

托料装置8包括支架体806、定位块805、托料块801和可调复位装置,支架体806安装在下模座5的基座上,在支架体806的侧壁安装有定位块805,定位块805用于定位冲压板件的位置,将托料装置8和定位块805设计在一个支架上可以大大减少安装空间,从而减少压边圈上的定位让位,进而减少定位板在模具冲压过程中对板件成型的影响。托料块801通过销钉803转动连接在支架的顶部,托料块801的托料端与定位块805的板面垂直,用于支撑被定位块805限位的冲压板件,在托料块801的复位端设有可调复位装置,在可调复位装置的作用下托料块801保持水平用于支持冲压板件,在托料块801托料端的下方的支架体806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托料块801的托料端继续上翘的限位块804,限位块804采用橡胶制成可以缓冲复位过程中产生的回弹力保护设备,将冲压板放在定位架上,通过调整复位装置的回复力,使得托料块801的托料端始终保持水平将冲压板支撑起来,在模具开合运动时,在上模具的压力的作用下压紧冲压板,托料块801绕着转动轴向下转动,将冲压板放下进行冲压,在冲压完成后,在可调复位装置的作用下,托料块801的托料端恢复水平,用于支撑下一件冲压板件。优化的支架体806采用伸缩杆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冲压板件到下模具之间的距离,满足具体的生产加工需要。可调复位装置可以采用重力复位装置,所述重力复位包括支撑螺钉和旋转配重块802,支撑螺钉一端固定在托料块801的复位端,在支撑螺钉上旋有配重块802,所述配重块802中设有螺纹孔,支撑螺钉穿过螺纹孔,根据托料块801承接的板件质量壳体通过增加配重块802的数量或调整配种块到达转动轴的距离来进行调节,通过重力的作用保持平衡,简洁美观,避免传统采用焊接连接不牢固,在自动化高速生产的过程中焊点断裂的问题。

排料装置6包括抽吸管、收集装置、抽气罐、推进装置和触发开关,抽气罐包括罐体609、抽气活塞体611、连接杆607和复位弹簧610,罐体609为中空柱状结构,固定在下膜凸模空腔内垂直于地面,抽气活塞体611活动安装在罐体609内,在罐体609的顶部设有控制气体单向流出罐体609的单向阀门608,在罐体609的侧壁底部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通过电连接的方式与控制器连接,抽吸管的一端连通在电磁阀上,抽吸管的另一端与凹模套相连通,在单向阀对称一端的罐体609面设有安装孔,连接杆607穿过安装孔与抽气活塞体611垂直连接,连接杆607向下运动则带动抽气活塞体611运动,将罐体609内抽成低压状态,优化的在抽气活塞体611与罐体609内还设有用于顶起抽气活塞体611的复位弹簧610,在抽气罐的侧面设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包括第一活塞缸605、第一活塞606、第二活塞缸601、第二活塞602和推顶杆603,第一活塞缸605的直径大于第二活塞缸601的直径,第二活塞缸601垂直于地面固定在下膜凸模的空腔内,第二活塞602活动安装在第二活塞缸601内,在第二活塞602上表面垂直设有推顶杆603,推顶杆603穿过下膜凸模与上模座接触,第一活塞缸605通过油压管604与第二活塞缸601连通,在第一活塞缸605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塞606,在第一活塞缸605和第二活塞缸601内设有液压油,第一活塞缸605与抽气罐水平并排设置,第一活塞606与抽气活塞体611齐平,连接杆607为u形结构,u形连接杆607的一端与第一活塞606的下表面垂直连接,u形连接杆607的另一端与抽气活塞体611的下表面垂直连接,当第一活塞606体向下运动时,抽气活塞体611也随之向下运动,实现抽气罐的抽气。抽吸管为l形结构,在抽吸管的垂直拐弯处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通过电连接的方式与控制器连接,在第二电磁阀的正下方设有收集废料的收集装置,优化的在l形抽吸管朝向电磁阀的一端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防止在抽吸的过程中将废料吸进入抽气罐体609内,在下膜凸模的上表面设有触发开关,当上模座向下冲压到最底端时会触发下膜凸模的上表面的触发开关,实现触发工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