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构件、罩装置以及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0739发布日期:2018-10-23 22:1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缓冲构件、罩装置以及机床。



背景技术:

机床利用输送机构使立柱或者工作台等移动来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切屑等飞散,切削液的飞沫等飞溅。机床具有覆盖输送机构的罩装置。罩装置用于防止切屑、切削液的飞沫等进入到输送机构内。罩装置具有多个罩。多个罩以嵌套状叠合,将罩装置整体构成为伸缩自如。日本特许第5970977号公报所述的罩装置具有弹性体。弹性体由橡胶等形成,固定于罩的后端部内表面。当罩装置伸长时,前侧罩的后端部和后侧罩的前端部重叠。前侧罩的弹性体与后侧罩前端部的挡板碰撞,能够缓和碰撞时的冲击。

在弹性体与挡板碰撞时,罩装置有可能产生微小的振动。

机床的刀具在被加工物的加工位置之间进行相对移动时,有时经过被加工物的表面附近。这时,若产生微小的振动,则刀具有可能与被加工物相接触,在被加工物上留下接触痕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缓和冲击的缓冲构件、罩装置以及机床。

技术方案1的缓冲构件设于具有抵接构件的罩装置,该抵接构件固定于以嵌套状叠合并伸缩自如地形成的两个移动体中的第一移动体的端部,在所述两个移动体处于相对地伸长的状态时,该抵接构件弹性地抵接于所述两个移动体中的第二移动体的端部,所述缓冲构件能够缓和所述第二移动体与所述抵接构件碰撞时的冲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构件由弹性体形成,并具有: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体的端部中的处于与所述第一移动体重叠的那一侧的端部;以及两条臂部,该两条臂部在所述两个移动体进行伸缩的伸缩方向上的一侧从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第一移动体的端部成一对地突出,并且,该两条臂部朝向各自的顶端部,以彼此使该两条臂部的靠所述顶端部所处侧的部位之间的间隔大于靠所述安装部所处侧的部位之间的间隔的方式延伸,从安装有所述安装部的端部沿所述伸缩方向延伸的所述两条臂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抵接构件在所述伸缩方向上的长度。抵接构件能够缓和两个移动体在相对地伸长的情况下互相碰撞时的冲击。缓冲构件设于第二移动体的端部。缓冲构件的两条臂部沿伸缩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抵接构件在伸缩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在两个移动体伸长的过程中,两条臂部的顶端部在抵接构件抵接于第二移动体之前与第一移动体相接触。两条臂部扩大顶端部的间隔地弹性挠曲,在直到第二移动体与抵接构件碰撞为止的期间内,降低两个移动体伸长的速度。因此,缓冲构件能够缓和第二移动体与抵接构件碰撞时的冲击。

技术方案2的缓冲构件设于具有抵接构件的罩装置,该抵接构件位于以嵌套状叠合并伸缩自如地形成的两个移动体之间,且该抵接构件固定于所述两个移动体中的任一移动体的端部,在所述两个移动体处于相对地收缩的状态时,该抵接构件弹性地抵接于另一个移动体的端部,所述缓冲构件能够缓和所述另一个移动体与所述抵接构件碰撞时的冲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构件由弹性体形成,并具有: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两个移动体中的第二移动体的端部中的处于与所述两个移动体中的第一移动体重叠的那一侧的端部;以及两条臂部,该两条臂部在所述两个移动体进行伸缩的伸缩方向上的一侧从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第一移动体的端部成一对地突出,并且,该两条臂部朝向各自的顶端部,以彼此使该两条臂部的靠所述顶端部所处侧的部位之间的间隔大于靠所述安装部所处侧的部位之间的间隔的方式延伸,从安装有所述安装部的端部沿所述伸缩方向延伸的所述两条臂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抵接构件在所述伸缩方向上的长度。抵接构件能够缓和两个移动体在相对地收缩的情况下互相碰撞时的冲击。缓冲构件设于第二移动体的端部。缓冲构件的两条臂部沿伸缩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抵接构件在伸缩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在两个移动体收缩的过程中,两条臂部的顶端部在抵接构件抵接于除了固定该抵接构件的移动体之外的移动体之前与第一移动体相接触。两条臂部扩大顶端部的间隔地弹性挠曲,在直到两个移动体与抵接构件碰撞为止的期间内,降低两个移动体伸长的速度。因此,缓冲构件能够缓和两个移动体与抵接构件碰撞时的冲击。

技术方案3的缓冲构件设于具有第一抵接构件和第二抵接构件的罩装置,该第一抵接构件固定于以嵌套状叠合并伸缩自如地形成的两个移动体中的任一移动体的端部,在所述两个移动体处于相对地收缩的状态时,该第一抵接构件与所述两个移动体中的另一个移动体的端部相抵接,该第二抵接构件固定于所述两个移动体中的第一移动体的端部,在所述两个移动体处于相对地伸长的状态时,该第二抵接构件弹性地抵接于所述两个移动体中的第二移动体的端部,所述缓冲构件能够缓和所述两个移动体与所述第一抵接构件和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碰撞时的冲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构件由弹性体形成,并具有: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体的端部中的处于与所述第一移动体重叠的那一侧的端部;以及两组两条臂部,该两条臂部在所述两个移动体进行伸缩的伸缩方向上的一侧从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第一移动体的端部成一对地突出,并且,各组所述两条臂部朝向各自的顶端部,以彼此使该两条臂部的靠所述顶端部所处侧的部位之间的间隔大于靠所述安装部所处侧的部位之间的间隔的方式延伸,对于与所述第一抵接构件相对应的那一组所述两条臂部而言,从安装有所述安装部的端部沿所述伸缩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抵接构件在所述伸缩方向上的长度,对于与所述第二抵接构件相对应的那一组所述两条臂部而言,从安装有所述安装部的端部沿所述伸缩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抵接构件在所述伸缩方向上的长度。第一抵接构件和第二抵接构件能够缓和两个移动体在相对地伸缩的情况下互相碰撞时的冲击。缓冲构件设于第二移动体的端部。缓冲构件的两条臂部沿伸缩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抵接构件在伸缩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在两个移动体伸缩的过程中,两条臂部的顶端部在第一抵接构件抵接于除了固定该第一抵接构件的移动体之外的移动体之前或者在第二抵接构件抵接于第二移动体之前与第一移动体相接触。两条臂部扩大顶端部的间隔地弹性挠曲,在直到两个移动体与抵接构件碰撞为止的期间内,降低两个移动体伸缩的速度。因此,缓冲构件能够缓和两个移动体与第一抵接构件和第二抵接构件碰撞时的冲击。

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4的缓冲构件中,所述安装部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沿与所述伸缩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在该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与各组所述两条臂部各自的基端部相连接。两条臂部的基端部借助连接部在与伸缩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离开。即,对于两条臂部而言,顶端部在离开基端部的位置抵接于第一移动体。两条臂部在更大的范围内均等地对第一移动体施加按压力。因此,两个移动体沿伸缩方向的相对移动不会相对地倾斜,在减速时两个移动体不会晃动。

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5的缓冲构件中,所述连接部在各组所述两条臂部各自的所述基端部之间形成有将所述伸缩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朝向另一侧凹陷而成的凹陷部。在两条臂部挠曲时,沿与伸缩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连接部施加拉伸应力。这时,连接部利用凹陷部沿与伸缩方向正交的方向扩展,因此能够缓和拉伸应力,两条臂部能够更加柔软地挠曲。因此,缓冲构件能够进一步缓和顶端部与第一移动体接触时的冲击,且能够降低两个移动体伸缩的速度。凹陷部能够缓和施加于连接部的拉伸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反复施加于连接部的应力所导致的破损。

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6的缓冲构件中,将所述两条臂部的所述顶端部倒圆角。在顶端部抵接于第一移动体时,倒圆角的部分不会钩卡于第一移动体的表面,顶端部能够顺畅地滑动。因此,两条臂部能够顺畅地挠曲。因此,缓冲构件能够进一步缓和顶端部与第一移动体相接触时的冲击,且能够降低两个移动体伸缩的速度。

技术方案7的罩装置是机床的罩装置,该罩装置形成为将多个罩以嵌套状叠合并使整体伸缩自如,并且该罩装置固定于可动体,用于保护驱动所述可动体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罩至少具有:内侧罩;以及外侧罩,其重叠于所述内侧罩的外侧,所述内侧罩具有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构件。罩装置具有技术方案1~6的缓冲构件,因此能够获得与技术方案1~6相同的效果。因此,罩装置能够缓和内侧罩和外侧罩碰撞时的冲击。

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8的罩装置中,所述内侧罩的处于与所述外侧罩重叠的那一侧的一端部具有:第一突出部,其向所述内侧罩的外表面侧突出,并具有供所述缓冲构件的所述两条臂部配置的凹部;第二突出部,其向所述内侧罩的内表面侧突出,且具有装配部,该装配部以所述缓冲构件的所述安装部能够拆卸下来的方式装配所述安装部;所述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的所述安装部装配于所述装配部,且所述缓冲构件的所述两条臂部配置在所述凹部;以及第一抵接构件,其设于所述第二突出部,且朝向所述外侧罩的处于与重叠于所述内侧罩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一端部侧突出,所述外侧罩的一端部具有第三突出部,该第三突出部向所述外侧罩的内表面侧突出并在所述罩装置收缩的状态下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构件,所述外侧罩的处于与所述内侧罩重叠的那一侧的另一端部具有:第四突出部,其向所述外侧罩的内表面侧突出;以及第二抵接构件,其设于所述第四突出部并在所述罩装置伸长的状态下抵接于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两条臂部具有两组,第一组所述两条臂部向所述第四突出部延伸,并且,在所述罩装置伸展时,第一组所述两条臂部在所述第一突出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构件之前抵接于所述第四突出部,第二组所述两条臂部向所述第三突出部延伸,并且,在所述罩装置收缩时,第二组所述两条臂部在所述第一抵接构件抵接于所述第三突出部之前抵接于所述第三突出部。罩装置在多个罩伸展时和收缩时,能够缓和内侧罩与外侧罩碰撞时的冲击。

在技术方案9的机床中,通过使刀具和被切削件中的至少一者旋转并使它们相对地接触,来对所述被切削件进行加工,该机床的特征在于,具有:可动体,所述刀具或者所述被切削件固定于该可动体;输送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可动体;以及技术方案7或8所述的罩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可动体,用于保护所述输送机构。机床具有技术方案1~6的缓冲构件和技术方案7或8的罩装置,因此能够获得与技术方案1~6以及技术方案7或8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也可以将上述技术方案1~9的发明特征的一部分任意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床1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右前上方观察罩装置12得到的立体图。

图3是从左后下方观察罩装置12得到的立体图。

图4是以图3的I-I线剖切并从前方观察得到的罩装置12的剖视图。

图5是将图3的圆C内部分放大并从另一方向观察得到的立体图。

图6是从右后上方观察缓冲构件100得到的立体图。

图7是缓冲构件100的俯视图。

图8是在罩装置12伸展时且是与刮擦件20抵接之前的缓冲构件100的俯视图。

图9是在罩装置12伸展时且是在刮擦件20的抵接部21与限制板30的突出部31抵接时的缓冲构件100的俯视图。

图10是在罩装置12收缩时且是与左壁64抵接之前的缓冲构件100的俯视图。

图11是在罩装置12收缩时且是在抵接构件35与左壁64抵接时的缓冲构件10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机床1。以下说明使用在附图中由箭头所示的左右、前后、上下。机床1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分别作为机床1的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

参照图1说明机床1的构造。机床1具有基座2、机床主体3、工作台10、换刀装置17等。基座2是呈大致长方体状的铁制底座。机床主体3设于基座2的上部靠后方的部分,能够对保持于工作台10上表面的被切削件(省略图示)进行切削。基座2在上部中央具有输送机构(省略图示)。输送机构能够使工作台10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关于输送机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换刀装置17固定于在机床主体3的立柱5的上部设置的框架18。换刀装置17用于将装配于机床主体3的主轴(省略图示)的刀具更换成其他的刀具。

机床主体3具有立柱5、主轴头6、主轴、控制箱19等。立柱5固定于基座2的上部靠后方的部分。主轴头6能够沿立柱5的前表面沿Z轴方向升降。主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轴头6的内部。能够在主轴装配刀具,主轴在主轴马达11的驱动下高速旋转。主轴马达11设于主轴头6的上部。

控制箱19安装于立柱5的后表面侧。控制箱19在内侧收纳有各种装置。各种装置例如是控制基板、AC―DC开关电源、断路器、换刀装置17用的逆变器、配线管道、伺服放大器等。

输送机构具有Y轴输送机构8、搬运体7以及X轴输送机构9。Y轴输送机构8设于基座2的上表面。Y轴输送机构8能够使搬运体7沿Y轴方向移动。Y轴输送机构8具有Y轴滚珠丝杠(省略图示)、Y轴马达(省略图示)以及一对Y轴轨道(省略图示),Y轴轨道和Y轴滚珠丝杠沿Y轴方向延伸。Y轴滚珠丝杠配置于一对Y轴轨道之间。搬运体7能够沿Y轴轨道移动。搬运体7呈长方体状,在下表面具有螺母(省略图示)。螺母螺纹结合于Y轴滚珠丝杠。Y轴马达能够使Y轴滚珠丝杠旋转,从而使搬运体7与螺母一同沿Y轴方向移动。

X轴输送机构9设于搬运体7的上表面。X轴输送机构9能够使工作台10沿X轴方向移动。X轴输送机构9具有X轴滚珠丝杠(省略图示)、X轴马达(省略图示)、一对X轴轨道(省略图示)等,X轴轨道和X轴滚珠丝杠沿X轴方向延伸。X轴滚珠丝杠配置于一对X轴轨道之间。工作台10能够沿X轴轨道移动。工作台10在下表面具有螺母(省略图示),螺母螺纹结合于X轴滚珠丝杠。X轴马达能够使X轴滚珠丝杠旋转,从而使工作台10与螺母一同沿X轴方向移动。工作台10能够借助搬运体7沿Y轴方向移动。即,工作台10能够利用X轴输送机构9、Y轴输送机构8以及搬运体7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机床1利用配置于工作台10的被加工物与刀具之间的相对移动来切削被加工物。

工作台10在右侧具有罩装置12,在左侧具有罩装置13。X轴输送机构9的一部分从工作台10的右端部向右侧露出。罩装置12覆盖X轴输送机构9的露出部分。如图2所示,罩装置12是将三个截面呈山形形状的罩41~罩43以嵌套状叠合在一起的构造。罩41~罩43各自具有上壁、前壁和后壁,罩41~罩43互相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叠合在一起。罩41最小,罩43最大,罩42的大小介于罩41和罩43之间。

罩43固定于工作台10的右端部。当工作台10向右方移动时,工作台10将罩42、罩41相对于罩43依次向左方推入。如箭头A所示,罩41~罩43以嵌套状重叠,因此罩装置12整体变短。当工作台10向左方移动时,工作台10将罩42、罩41相对于罩43依次向右方抽出。如箭头B所示,罩装置12整体变长。即,罩装置12能够追随着工作台10的移动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伸缩。

如图1所示,X轴输送机构9的一部分从工作台10的左端部向外部露出。罩装置13覆盖X轴输送机构9的露出部分。罩装置13是与罩装置12相同的构造,罩装置13能够追随着工作台10的X轴方向上的移动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伸缩。搬运体7在前侧具有罩装置14,在后侧具有Y轴后罩(省略图示)。罩装置14能够追随着搬运体7的Y轴方向上的移动沿前后方向(Y轴方向)伸缩。Y轴后罩是截面呈山形形状的金属板。Y轴后罩与搬运体7一同沿Y轴方向移动。当搬运体7向立柱5侧移动时,立柱5在下部的内部收纳Y轴后罩。

参照图2~图4来具体说明罩装置12的构造。罩41~罩43各自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因此,罩装置12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罩装置13、罩装置14是与罩装置12相同的构造,因此省略说明。

罩41具有上壁51、前壁52、后壁53、左壁54、前下壁55、后下壁56、右壁57以及安装板58。上壁51的侧视截面为山形形状。前壁52从上壁5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在前壁52的下部具有前下壁55。前下壁55从前壁52的下端以与前壁52成大致直角的方式向后方折回并延伸。后壁53从上壁51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在后壁53的下部具有后下壁56。后下壁56从后壁53的下端以与后壁53成大致直角的方式向前方折回并延伸。左壁54从上壁51的左端向下方延伸。左壁54的上下方向长度小于前壁52的上下方向长度。罩41的侧视截面为大致倒U字状。

右壁57设于罩41的右端部,并覆盖右端侧的开口的一部分。安装板58固定于上壁51的下表面且固定于搬运体7的右端部。因此,罩41与搬运体7一同前后移动。

限制板30设于左壁54的左表面,并利用螺钉固定于左壁54。限制板30在前后方向上较长,是形状与左壁54大致相同的金属构件。限制板30能够加强左壁54。左壁54和限制板30在下端部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具有山形形状的缺口部59。缺口部59能够避免罩41与X轴输送机构9互相干扰。

如图4所示,限制板30具有向罩41的上壁51的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1。突出部31突出的长度小于罩41的上表面和罩42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因此,突出部31的上端不与罩42的下表面接触。在罩装置12伸展时,罩42的刮擦件20抵接于突出部31的右表面,来限制罩41与罩42之间的进一步的伸展。关于刮擦件20,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突出部31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对称的两个部位形成有向下方凹陷并左右贯通的凹部32。限制板30在凹部32的下方形成有矩形孔33(参照图5)。罩41的左壁54在与矩形孔33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形状与矩形孔33大致相同的孔部。缓冲构件100在矩形孔33固定安装部140,并将两条臂部即臂部110和臂部115(以下也称作“臂部110、臂部115”)配置于凹部32。关于缓冲构件100,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如图2~图4所示,抵接构件35设于限制板30的左表面的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对称的两个部位且是凹部32的斜下方。抵接构件35例如由硬度50的丁腈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当罩装置12收缩时,一对抵接构件35抵接于罩42的左壁64的右表面,来限制罩41与罩42之间的进一步的收缩。

罩42比罩41大一圈,且罩42的形状与罩41大致相同。罩42具有上壁61、前壁62、后壁63、左壁64、前下壁65以及后下壁66。罩42在上壁61的右端部67具有刮擦件20。上壁61的右端部67的缘部向右斜下方弯曲。刮擦件20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俯视时细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刮擦件20沿上壁61的下表面固定在上壁61的右端部67。刮擦件20例如由硬度80的氟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

如图4所示,刮擦件20具有抵接部21和滑动部22。在刮擦件20的左端部隔开预定间隔地设有多个抵接部21,抵接部21向左方突出。抵接部21以在前后方向上避开缓冲构件100的配置位置的方式形成(参照图8)。刮擦件20的左端部俯视时呈凹凸形状。当罩装置12伸展时,抵接部21抵接于罩41的限制板30的突出部31。滑动部22沿刮擦件20的右端部设置。滑动部22向右斜下方延伸,并抵接于罩41的上壁51的上表面。在罩装置12伸缩时,刮擦件20的右端部在上壁51的上表面滑动,能够防止切屑进入罩41与罩42之间。

如图2所示,刮擦件25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主视时细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刮擦件25固定在前壁62的右端部和后壁63的右端部。刮擦件25例如由橡胶或者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刮擦件25具有与刮擦件20相同的滑动部。刮擦件25的滑动部能够防止切屑在罩装置12的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进入罩41与罩42之间。

限制板30也设于左壁64的左表面,并利用螺钉固定于左壁64。限制板30能够加强左壁64。左壁64和限制板30在下端部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具有山形形状的缺口部69。缺口部69能够避免罩42与X轴输送机构9互相干扰。在罩42的限制板30的左表面也固定有上述一对抵接构件35,且在罩42的限制板30也设有向上壁61的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1。罩42的突出部31能够抵接于罩43的刮擦件20的抵接部21。

如图2、图3所示,罩43比罩42大一圈,且罩43的形状与罩41、罩42大致相同。罩43具有上壁71、前壁72、后壁73、前下壁75、后下壁76以及安装板78。上壁71的右端部77的缘部向右斜下方弯曲。刮擦件20沿上壁71的右端部77的下表面固定。刮擦件25固定在前壁72的右端部和后壁73的右端部。安装板78固定于上壁71的上表面,且固定于工作台10的右端部。因此,罩43与工作台10一体地移动。

加强板29设于左壁74的左表面,并利用螺钉固定于左壁74。加强板29沿前后方向延伸,是形状与左壁74大致相同的金属构件。加强板29用于加强左壁74。左壁74和加强板29在下端部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具有山形形状的缺口部79。缺口部79能够避免罩43与X轴输送机构9互相干扰。

罩42的前下壁65的下表面在罩43的前下壁75的上表面滑动,罩42的后下壁66的下表面在罩43的后下壁76的上表面滑动。罩41的前下壁55的下表面在罩42的前下壁65的上表面滑动,罩41的后下壁56的下表面在罩42的后下壁66的上表面滑动。因此,罩装置12在直线上伸缩。

参照图3~图7来说明缓冲构件100。在以下说明中,以设于罩41的后部侧的缓冲构件100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的缓冲构件100的结构与以下例示的缓冲构件10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缓冲构件100俯视时呈字母X状,例如由硬度80的氟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缓冲构件100具有安装部140、两组连接部以及两组臂部,其中一组连接部为连接部130,另一组连接部为连接部135,其中一组臂部为臂部110和臂部115,另一组臂部为臂部120和臂部125。安装部140是将缓冲构件100安装于限制板30的部位,安装部140呈大致长方体形状。钩挂部150在安装部140的下部向右方突出。钩挂部150在从安装部140突出的根部部分具有前后方向宽度较小的窄部151。

两组连接部即连接部130和连接部135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以左右排列的位置关系设为一体。安装部140的上端与连接部135的下端相连接。连接部130的左端与连接部135的右端相连接,连接部130的左端位于钩挂部150的上方。

臂部110、臂部115为棱柱形状。臂部110的基端部112与连接部130的前端部相连接,臂部110的顶端部111向基端部112的右斜前方延伸。臂部115的基端部117与连接部130的后端部相连接,臂部115的顶端部116向基端部117的右斜后方延伸。臂部110和臂部115各自的上表面缘部被实施倒圆角。顶端部111和顶端部116各自的右角部被实施倒圆角,为曲面形状。臂部110和臂部115以在前后方向上对称的角度且以相同的长度从连接部130向右方延伸。臂部110和臂部115各自的上下方向长度小于罩41的上表面和罩42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臂部110、臂部115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刮擦件20大致相同的高度处。

顶端部111优选设为相对于基端部112以罩装置12的伸缩方向为基准倾斜大致45度,顶端部116优选设为相对于基端部117以罩装置12的伸缩方向为基准倾斜大致45度。顶端部111相对于基端部112的倾斜角度和顶端部116相对于基端部117的倾斜角度越小于45度,臂部110、臂部115越不易扩大顶端部111和顶端部116之间的间隔地弹性挠曲。这时,与倾斜45度地设置时相比,缓冲构件100和刮擦件20的主体部碰撞时的冲击有可能变得更大。顶端部111相对于基端部112的倾斜角度和顶端部116相对于基端部117的倾斜角度越大于45度,臂部110、臂部115越易于扩大顶端部111和顶端部116之间的间隔地弹性挠曲。这时,缓冲构件100无法充分地降低罩41、罩42伸展的速度,与倾斜45度地设置时相比,抵接部21和突出部31碰撞时的冲击有可能变得更大。

如图8所示,将臂部110和臂部115各自的从限制板30的突出部31向右方延伸的长度设为L1。将刮擦件20的抵接部21的从刮擦件20的主体部向左方突出的长度设为L2。L1大于L2。因此,在罩装置12伸展时,臂部110、臂部115抵接于刮擦件20的主体部,刮擦件20的抵接部21抵接于突出部31的右表面,其中,臂部110、臂部115在刮擦件20的抵接部21抵接于突出部31的右表面之前抵接于刮擦件20的主体部。

如图3~图7所示,在连接部130的右表面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连接部130且向左方凹陷而成的凹陷部131。通过连接部130进行使凹陷部131的前后方向宽度扩大的变形,从而与连接部130的左端部侧部分相比,易于进行使连接部130的右端部侧部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变形。在臂部110在顶端部111受到朝向左方的按压力且臂部115在顶端部116受到朝向左方的按压力时,臂部110的顶端部111侧部分相对于基端部112向左方挠曲,臂部115的顶端部116侧部分相对于基端部117向左方挠曲。在连接部130伴随着臂部110、臂部115的变形受到前后方向上的拉伸应力时,连接部130能够通过使凹陷部131变形来避免应力集中在基端部112与基端部117之间。

两条臂部即臂部120和臂部125(以下也称作“臂部120、臂部125”)为棱柱形状。臂部120的基端部122与连接部135的前端部相连接,臂部120的顶端部121向基端部122的左斜前方延伸。臂部125的基端部127与连接部135的后端部相连接,臂部125的顶端部126向基端部127的左斜后方延伸。臂部120和臂部125各自的上表面缘部被实施倒圆角。顶端部121和顶端部126各自的左角部被实施倒圆角,为曲面形状。臂部120和臂部125以在前后方向上对称的角度且以相同的长度从连接部135向左方延伸。臂部120和臂部125各自的上下方向长度小于罩41的上表面和罩42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

顶端部121优选设为相对于基端部122以罩装置12的伸缩方向为基准倾斜大致45度,顶端部126优选设为相对于基端部127以罩装置12的伸缩方向为基准倾斜大致45度。顶端部121相对于基端部122的倾斜角度和顶端部126相对于基端部127的倾斜角度越小于45度,臂部120、臂部125越不易扩大顶端部121和顶端部126之间的间隔地弹性挠曲。这时,与倾斜45度地设置时相比,缓冲构件100和罩42的左壁64的右表面碰撞时的冲击有可能变得更大。顶端部121相对于基端部122的倾斜角度和顶端部126相对于基端部127的倾斜角度越大于45度,臂部120、臂部125越易于扩大顶端部121和顶端部126之间的间隔地弹性挠曲。这时,缓冲构件100无法充分地降低罩41、罩42伸展的速度,与倾斜45度地设置时相比,抵接构件35与罩42的左壁64的右表面碰撞时的冲击有可能变得更大。

如图10所示,将臂部120和臂部125各自的从限制板30的突出部31向左方延伸的长度设为L3。将抵接构件35的从限制板30向左方突出的长度设为L4。L3大于L4。因此,在罩装置12收缩时,臂部120、臂部125以及抵接构件35抵接于罩42的左壁64的右表面,其中,臂部120、臂部125比抵接构件35先抵接于左壁64的右表面。

如图3~图7所示,在连接部135的左表面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连接部135且向右方凹陷而成的凹陷部136。通过连接部135进行使凹陷部136的前后方向宽度扩大的变形,从而与连接部135的右端部侧部分相比,易于进行使连接部135的左端部侧部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变形。在臂部120在顶端部121受到朝向右方的按压力且臂部125在顶端部126受到朝向右方的按压力时,臂部120的顶端部121侧部分相对于基端部122向右方挠曲,臂部125的顶端部126侧部分相对于基端部127向右方挠曲。在连接部135伴随着臂部120、臂部125的变形受到前后方向上的拉伸应力时,连接部135能够通过使凹陷部136变形来避免应力集中在基端部122与基端部127之间。

在要将缓冲构件100固定于限制板30时,将安装部140的钩挂部150从限制板30的左表面侧插入矩形孔33。钩挂部150发生变形,钩挂部150经过矩形孔33并位于左壁54的右表面侧,并且将窄部151配置于矩形孔33。安装部140在其与钩挂部150之间夹住并保持限制板30和左壁54,从而安装部140固定于限制板30的左表面。

安装部140的上部位于与上壁51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处。连接部130位于凹部32,将臂部110、臂部115配置于突出部31的右侧。臂部110的顶端部111位于右斜前方,臂部115的顶端部116位于右斜后方。连接部135位于突出部31的左侧,将臂部120、臂部125配置于突出部31的左侧。臂部120的顶端部121位于左斜前方,臂部125的顶端部126位于左斜后方。臂部110、臂部115、臂部120、臂部125、连接部130以及连接部135不与罩42的上壁61的下表面接触。臂部110、臂部115位于罩41的上壁51的上表面,能够不紧贴于该上表面地滑动。

在要将缓冲构件100从限制板30拆下时,通过使缓冲构件100的钩挂部150变形并向左方经过矩形孔33,从而以与安装时相反的步骤拆下缓冲构件100。在要拆下缓冲构件100时,也可以在窄部151处从安装部140切断钩挂部150。

说明罩装置12伸缩时的缓冲构件100的动作。在以下说明中,以设于上述的罩41的后部侧的缓冲构件100为例进行说明。

罩装置12伴随着工作台10的沿X轴方向的移动进行伸缩。当工作台10向右方移动时,罩43与工作台10一同向右方移动。当罩43的左壁74抵接于设于罩42的限制板30上的抵接构件35时,使罩42相对地向右方移动。当罩42的左壁64抵接于设于罩41的限制板30上的抵接构件35时,使罩42的相对移动停止。由于罩41~罩43以嵌套状重叠,因此罩装置12整体变短。

当工作台10向左方移动时,罩43与工作台10一同向左方移动。当设于罩43的右端部77的刮擦件20抵接于罩42的限制板30的突出部31时,使罩42相对地向左方移动。当设于罩42的右端部67的刮擦件20抵接于罩41的限制板30的突出部31时,使罩42的相对移动停止。由于从罩43相对地抽出罩41、罩42,因此罩装置12整体变长。

如图8所示,罩41的缓冲构件100的臂部110向右斜前方延伸,臂部115向右斜后方延伸,顶端部111、顶端部116配置于在突出部31的右方距该突出部31的距离为L1的位置。在罩装置12伸展时,罩42的刮擦件20相对于罩41的缓冲构件100相对地向左方移动。抵接部21从刮擦件20的主体部向左方突出L2。L2小于L1。因此,臂部110的顶端部111和臂部115的顶端部116在抵接部21抵接于突出部31之前与刮擦件20的主体部相接触。顶端部111和顶端部116各自的右角部被实施倒圆角。因此,当刮擦件20相对地向左方按压臂部110、臂部115时,顶端部111一边抵接于刮擦件20的主体部一边向前方滑动,顶端部116一边抵接于刮擦件20的主体部一边向后方滑动,从而能够顺畅地扩大顶端部111和顶端部116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

如图9所示,臂部110、臂部115扩大顶端部111和顶端部116之间的间隔地弹性挠曲。因此,罩41相对地向左方移动的速度在从臂部110、臂部115抵接于刮擦件20的主体部起直到抵接部21抵接于突出部31为止的期间内降低。由于臂部110和臂部115对称地设置,因此,不会发生一条臂部单独接触刮擦件20的主体部的情况,臂部110、臂部115大致同时抵接于刮擦件20的主体部,并大致均等地对刮擦件20的主体部施加按压力。此外,臂部110和臂部115借助连接部130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离开地配置。与没有连接部130的情况相比,臂部110、臂部115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刮擦件20的主体部均等地施加按压力。

当臂部110的顶端部111与臂部115的顶端部116之间的间隔进一步扩大时,在连接部130的与基端部112、基端部117相连接的部分受到前后方向上的拉伸应力。通过进行使凹陷部131的前后方向宽度扩大的变形,从而能够缓和施加于连接部130的拉伸应力。因此,臂部110、臂部115能够柔软地挠曲并能够将顶端部111和顶端部116之间的间隔进一步扩大。

缓冲构件100通过臂部110、臂部115以及连接部130的弹性变形,来降低罩41在罩装置12伸展时相对地向左方移动的速度。与没有缓冲构件100的情况相比,抵接部21与突出部31碰撞时的冲击得到缓和。因此,机床1能够防止由于伴随冲击所产生的振动导致刀具与被切削件接触。

如图10所示,罩41的缓冲构件100的臂部120向左斜前方延伸,臂部125向左斜后方延伸,顶端部121、顶端部126配置于在突出部31的左方距该突出部31的距离为L3的位置。在罩装置12收缩时,罩42的左壁64相对于罩41的缓冲构件100相对地向右方移动。罩41的抵接构件35从限制板30向左方突出L4。L4小于L3。因此,臂部120的顶端部121和臂部125的顶端部126在抵接构件35抵接于左壁64之前与左壁64相接触。顶端部121和顶端部126各自的左角部被实施倒圆角。因此,当左壁64相对地向右方按压臂部120、臂部125时,顶端部121一边抵接于左壁64一边向前方滑动,顶端部126一边抵接于左壁64一边向后方滑动,从而能够顺畅地扩大顶端部121和顶端部126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

如图11所示,臂部120、臂部125扩大顶端部121和顶端部126之间的间隔地弹性挠曲。因此,罩42相对地向右方移动的速度在从臂部120、臂部125抵接于左壁64起直到抵接构件35抵接于左壁64为止的期间内降低。由于臂部120和臂部125对称地设置,因此,不会发生一条臂部单独接触左壁64的情况,臂部120、臂部125大致同时抵接于左壁64,并大致均等地对左壁64施加按压力。此外,臂部120和臂部125借助连接部135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离开地配置。与没有连接部135的情况相比,臂部120、臂部125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左壁64均等地施加按压力。

当臂部120的顶端部121与臂部125的顶端部126之间的间隔进一步扩大时,在连接部135的与基端部122、基端部127相连接的部分受到前后方向上的拉伸应力。通过进行使凹陷部136的前后方向宽度扩大的变形,从而能够缓和施加于连接部135的拉伸应力。因此,臂部120、臂部125能够柔软地挠曲并能够将顶端部121和顶端部126之间的间隔进一步扩大。

缓冲构件100通过臂部120、臂部125以及连接部135的弹性变形,来降低罩42在罩装置12收缩时相对地向右方移动的速度。与没有缓冲构件100的情况相比,抵接构件35与左壁64碰撞时的冲击得到缓和。因此,机床1能够防止由于伴随冲击所产生的振动导致刀具与被切削件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于罩41的后部侧的缓冲构件100在罩装置12的伸缩动作过程中的作用。其他的缓冲构件100在罩装置12~罩装置14的伸缩动作过程中的作用也相同。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抵接部21位于罩41和罩42之间,能够缓和罩41和罩42在相对地伸长的情况下互相碰撞时的冲击。抵接构件35位于罩41和罩42之间,能够缓和罩41和罩42在相对地收缩的情况下互相碰撞时的冲击。缓冲构件100设于罩41的左端部。缓冲构件100的臂部110、臂部115从罩41的与罩42重叠那一侧的左端部沿伸缩方向朝向罩42的右端部延伸的长度大于抵接部21在伸缩方向上的长度。缓冲构件100的臂部120、臂部125从罩41的左端部沿伸缩方向朝向罩42的左端部延伸的长度大于抵接构件35在伸缩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在罩41、罩42伸缩的过程中,臂部110的顶端部111和臂部115的顶端部116在抵接部21抵接于罩41之前与罩42相接触。臂部120的顶端部121和臂部125的顶端部126在抵接构件35抵接于罩42之前与罩42相接触。臂部110、臂部115扩大顶端部111和顶端部116之间的间隔地弹性挠曲,在直到罩41与抵接部21碰撞为止的期间内,罩41、罩42相对地伸展的速度降低。臂部120、臂部125扩大顶端部121和顶端部126之间的间隔地弹性挠曲,在直到罩42与抵接构件35碰撞为止的期间内,罩41、罩42相对地收缩的速度降低。因此,缓冲构件100能够缓和罩41与抵接部21碰撞时的冲击和罩42与抵接构件35碰撞时的冲击。

由于臂部110和臂部115对称地设置,因此,在罩装置12伸展时,不会发生一条臂部即臂部110或者臂部115单独接触罩42的情况,两条臂部即臂部110、臂部115能够均等地对罩42施加按压力。由于臂部120和臂部125对称地设置,因此,在罩装置12收缩时,不会发生一条臂部即臂部120或者臂部125单独接触罩42的情况,两条臂部即臂部120、臂部125能够均等地对罩42施加按压力。因此,罩41、罩42不会因缓冲构件100的按压导致伸缩方向相对地倾斜,在减速时罩41、罩42不会晃动。

臂部110的基端部112和臂部115的基端部117借助连接部130在与伸缩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离开。即,对于两条臂部即臂部110、臂部115而言,臂部110的顶端部111在离开基端部112的位置抵接于罩42,臂部115的顶端部116在离开基端部117的位置抵接于罩42。臂部120的基端部122和臂部125的基端部127借助连接部135在与伸缩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离开。即,臂部120的顶端部121在离开基端部122的位置抵接于罩42,臂部125的顶端部126在离开基端部127的位置抵接于罩42。两条臂部即臂部110、臂部115以及两条臂部即臂部120、臂部125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对罩42均等地施加按压力。因此,罩41、罩42沿伸缩方向的相对的移动不会相对地倾斜,在减速时罩41、罩42不会晃动。

在两条臂部即臂部110、臂部115或者两条臂部即臂部120、臂部125挠曲时,沿与伸缩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连接部130或者连接部135施加拉伸应力。这时,连接部130能够利用凹陷部131沿与伸缩方向正交的方向扩展,或者连接部135能够利用凹陷部136沿与伸缩方向正交的方向扩展,因此,能够缓和拉伸应力。从而,两条臂部即臂部110、臂部115或者两条臂部即臂部120、臂部125能够更加柔软地挠曲。因此,缓冲构件100能够进一步缓和顶端部111、顶端部116与罩42相接触时的冲击,或者顶端部121、顶端部126与罩42相接触时的冲击,且能够降低罩41、罩42伸缩的速度。凹陷部131、凹陷部136能够缓和施加于连接部130、连接部135的拉伸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反复施加于连接部130、连接部135的应力所导致的破损。

顶端部111、顶端部116、顶端部121以及顶端部126各自的抵接于罩42的那一侧的面被实施倒圆角。在顶端部111、顶端部116抵接于罩42时,倒圆角的部分不会钩卡于刮擦件20的主体部的表面,顶端部111、顶端部116能够顺畅地滑动。在顶端部121、顶端部126抵接于罩42时,倒圆角的部分不会钩卡于左壁64的表面,顶端部121、顶端部126能够顺畅地滑动。因此,臂部110、臂部115、臂部120以及臂部125能够顺畅地挠曲。因此,缓冲构件100能够进一步缓和顶端部111、顶端部116、顶端部121以及顶端部126与罩42相接触时的冲击,且能够降低罩41、罩42伸缩的速度。

臂部110、臂部115在罩41、罩42相对地伸长的过程中抵接于罩42,能够缓和罩41与抵接部21碰撞时的冲击。臂部120、臂部125在罩41、罩42相对地收缩的过程中抵接于罩42,能够缓和罩42与抵接构件35碰撞时的冲击。因此,缓冲构件100能够在罩41、罩42伸长时缓和罩41与抵接部21碰撞时的冲击,在罩41、罩42收缩时缓和罩42与抵接构件35碰撞时的冲击。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也可以不具有缓冲构件100的凹陷部131、凹陷部136。也可以不具有缓冲构件100的连接部130、连接部135。这时,也可以是,臂部110的基端部112、臂部115的基端部117、臂部120的基端部122以及臂部125的基端部127分别与安装部140的上部相连接。也可以不对臂部110的顶端部111、臂部115的顶端部116、臂部120的顶端部121以及臂部125的顶端部126实施倒圆角。

缓冲构件100具有臂部110、臂部115、臂部120以及臂部125,但也可以是具有臂部110、臂部115或者具有臂部120、臂部125的结构。这时,将具有臂部110、臂部115的缓冲构件和具有臂部120、臂部125的缓冲构件彼此独立地设于罩41的左端部。

在罩41的前部和后部各设置一个缓冲构件100,但既可以在罩41的前部和后部各设置两个缓冲构件100,也可以在罩41的前部和后部各设置三个以上的缓冲构件100。在罩装置12伸展时,缓冲构件100抵接于刮擦件20的主体部,但也可以是缓冲构件100抵接于罩42的右端部67、罩43的右端部77的结构。这时,例如在罩42的右端部67、罩43的右端部77以预定间隔设置多个抵接部21即可,在罩装置12伸展时,臂部110的顶端部111、臂部115的顶端部116在抵接部21抵接于突出部31之前抵接于罩42的右端部67、罩43的右端部77即可。抵接构件35设于罩41的限制板30的左表面,但也可以设于罩42的左壁64的右表面,还可以分别设于限制板30的左表面和左壁64的右表面的彼此相对的位置。

罩装置12具有三个罩即罩41~罩43,但只要具有至少两个罩即可。罩41~罩43的截面是山形形状,但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形状。罩41~罩43的截面例如也可以是上壁平坦的大致倒U字状或者上壁呈圆弧状弯曲的形状。机床1使刀具旋转并使刀具与工作台10上的被切削件相接触来切削该被切削件,但也可以是,例如在工作台10上使被切削件旋转并使刀具与被切削件相接触来切削该被切削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罩41和罩42或者罩42和罩43是本发明的两个移动体的一例。在罩41和罩42的关系中,罩41是本发明的内侧罩的一例,罩42是本发明的外侧罩的一例。在罩42和罩43的关系中,罩42是本发明的内侧罩的一例,罩43是本发明的外侧罩的一例。抵接部21、抵接构件35是本发明的抵接构件的一例。其中,抵接构件35是本发明的第一抵接构件的一例,抵接部21是本发明的第二抵接构件的一例。工作台10是本发明的可动体的一例。X轴输送机构9、Y轴输送机构8是本发明的输送机构的一例。突出部31是本发明的第一突出部的一例。限制板30是本发明的第二突出部的一例。罩42的左壁64、罩43的左壁74是本发明的第三突出部的一例。罩42的右端部67、罩43的右端部77是本发明的第四突出部的一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