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用易拉罐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2961发布日期:2018-11-07 07:3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处理用易拉罐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垃圾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利用,例如易拉罐,但是易拉罐内部为空心结构,所以非常占据空间,一般易拉罐在回收时,会使用到压缩装置,将易拉罐进行压缩,而一般的压缩装置都是大型设备,且只是具有唯一驱动方式,在使用方式上受到的局限性较大,而且,并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处理用易拉罐压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处理用易拉罐压缩装置,包括主空心壳体,所述主空心壳体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一副空心壳体,所述副空心壳体内部的一端安装一外部套接在线圈内部的铁芯,所述副空心壳体的侧面安装一电流控制器,所述电流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线圈的控制输入端,所述主空心壳体底部的内部设置有一横向的副压缩空间,且所述副压缩空间的内部在位于铁芯的一端安装一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所述主空心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凹槽,所述副压缩空间的内部安装一永磁体板,且所述永磁体板为钕铁硼材料制成的圆板结构,所述永磁体板的侧面卡接有液压密封圈,所述永磁体板的一端面中心安装一主推杆,所述主推杆的杆体贯穿所述主空心壳体的内部,所述主推杆在位于所述副压缩空间内部的杆体套接在一压缩状态下的螺旋弹簧内部,且所述主推杆在位于压缩凹槽内部的一端安装一主推板,所述主空心壳体的内部在位于所述副压缩空间的正上方设置有主压缩空间,所述主空心壳体的内部在位于所述主压缩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油储存空间,所述主空心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主压缩空间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的第一管道孔,所述主空心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和液压油储存空间的第三管道孔,所述主空心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油液储存空间和主压缩空间的第二管道孔,所述第一管道孔和第二管道孔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和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所述主空心壳体的侧面安装一手动阀门,且所述手动阀门的阀门杆位于主空心壳体的外界,手动阀门的控制区域位于第三管道孔的内部,所述主压缩空间的内部安装一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的上表面中心通过铰链连接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通过铰链安装在一施力杆的中段,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安装在主空心壳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和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内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在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的内部放置一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的一端连通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的顶端,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的底端,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的一端连通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的底端,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的顶端端口与第一管道孔中朝向主压缩空间的洞孔连通,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的底端端口与第一管道孔中朝向副压缩空间的洞孔连通;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的结构半径大于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的结构半径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和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的横截面的结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包括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和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内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在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的内部放置一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的一端连通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的另一端连通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的底端,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的一端连通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的另一端连通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的顶端端口与第二管道孔中朝向液压油储存空间的洞孔连通,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的底端端口与第二管道孔中朝向主压缩空间的洞孔连通;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的结构半径大于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的结构半径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和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的横截面的结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包括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活塞板、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和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密封圈;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活塞板侧面的中段设置有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活塞板在位于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的内部卡接一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活塞板上表面的中心与连接活动杆底端的铰链固定连接;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包括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中心孔、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副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橡胶圈、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橡胶圈、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通孔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在位于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的部位卡接一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的中心设置有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中心孔,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在对立的两侧面均设置有连通其侧面的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副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在位于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副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的内部分别套接有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橡胶圈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橡胶圈,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在位于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橡胶圈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橡胶圈的部位分别设置有连通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中心孔的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通孔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通孔,且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通孔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通孔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管道孔的排液口和第三管道孔的进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横向卡接在副压缩空间内部的一端,且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中心孔的结构半径小于副压缩空间的结构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小型易拉罐压缩装置,具有方便携带的特点,而且该装置既能够通过电力进行驱动,又能够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驱动,具有驱动方式多样化的特点,降低了动力源的局限性,而且,该装置具有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能够将液体单向压缩到下移流程,在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和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得油液单向流动,从而实现手动驱动,而且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和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能够承受大型压力,此外,还具有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能够保证油液不会出现部件堵塞而导致的无法工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垃圾处理用易拉罐压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垃圾处理用易拉罐压缩装置中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垃圾处理用易拉罐压缩装置中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垃圾处理用易拉罐压缩装置中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垃圾处理用易拉罐压缩装置中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空心壳体、2,副空心壳体、3,副压缩空间、4,压缩凹槽、5,液压油储存空间、6,主压缩空间、7,第一管道孔、8,第二管道孔、9,第三管道孔、10,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01,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02,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03,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104,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05,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1,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11,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12,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13,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114,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15,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2,手动阀门、13,线圈、14,铁芯、15,电流控制器、16,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161,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活塞板、162,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163,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密封圈、17,活动杆、18,施力杆、19,固定杆、20,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201,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202,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中心孔、203,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204,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205,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副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206,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橡胶圈、207,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橡胶圈、208,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通孔、209,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通孔、21,永磁体板、22,主推杆、23,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主空心壳体1,所述主空心壳体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一副空心壳体2,所述副空心壳体2内部的一端安装一外部套接在线圈13内部的铁芯14,所述副空心壳体2的侧面安装一电流控制器15,所述电流控制器15的控制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线圈13的控制输入端,所述主空心壳体1底部的内部设置有一横向的副压缩空间3,且所述副压缩空间3的内部在位于铁芯14的一端安装一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20,所述主空心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凹槽4,所述副压缩空间3的内部安装一永磁体板21,且所述永磁体板21为钕铁硼材料制成的圆板结构,所述永磁体板21的侧面卡接有液压密封圈,所述永磁体板21的一端面中心安装一主推杆22,所述主推杆22的杆体贯穿所述主空心壳体1的内部,所述主推杆22在位于所述副压缩空间3内部的杆体套接在一压缩状态下的螺旋弹簧23内部,且所述主推杆22在位于压缩凹槽4内部的一端安装一主推板24,所述主空心壳体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副压缩空间3的正上方设置有主压缩空间6,所述主空心壳体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主压缩空间6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油储存空间5,所述主空心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主压缩空间6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20的第一管道孔7,所述主空心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20和液压油储存空间5的第三管道孔9,所述主空心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油液储存空间5和主压缩空间6的第二管道孔8,所述第一管道孔7和第二管道孔8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0和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1,所述主空心壳体1的侧面安装一手动阀门12,且所述手动阀门12的阀门杆位于主空心壳体1的外界,手动阀门12的控制区域位于第三管道孔9的内部,所述主压缩空间6的内部安装一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16,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16的上表面中心通过铰链连接一活动杆17,所述活动杆17的顶端通过铰链安装在一施力杆18的中段,所述活动杆17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一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的底端安装在主空心壳体1的上表面。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0包括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01、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02、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103、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04和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05;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0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02,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01在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02的内部放置一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103,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04,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04的一端连通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01的顶端,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04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02的底端,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05,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05的一端连通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01的底端,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05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02的顶端;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04的顶端端口与第一管道孔7中朝向主压缩空间6的洞孔连通,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05的底端端口与第一管道孔7中朝向副压缩空间3的洞孔连通;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02的结构半径大于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103的结构半径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103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04和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05的横截面的结构半径,其主要作用是:实现液压油的单向流动,能够通过主压缩空间6流向副压缩空间3的内部,不会出现倒流现象,具有单向功能。

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1包括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11、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12、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113、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14和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15;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1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12,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11在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12的内部放置一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113,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14,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14的一端连通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11的一侧,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14的另一端连通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12的底端,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15,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15的一端连通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矩形壳体11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15的另一端连通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12的顶端;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14的顶端端口与第二管道孔8中朝向液压油储存空间5的洞孔连通,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15的底端端口与第二管道孔8中朝向主压缩空间6的洞孔连通;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空间112的结构半径大于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113的结构半径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球形阀113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14和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15的横截面的结构半径,其主要作用是:实现液压油的单向流动,能够通过液压油储存空间5流向主压缩空间6的内部,不会出现倒流现象,具有单向功能。

请参阅图4,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16包括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活塞板161、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162和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密封圈163;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活塞板161侧面的中段设置有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162,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活塞板161在位于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162的内部卡接一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密封圈163;所述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用活塞板161上表面的中心与连接活动杆17底端的铰链固定连接,其主要作用是:实现空间的密封,从而使得运动该装置时,能够实现液压油的压缩作用。

请参阅图5,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20包括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201、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中心孔202、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203、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204、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副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205、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橡胶圈206、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橡胶圈207、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通孔208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通孔209;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201的一端设置有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203,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201在位于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203的部位卡接一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204,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201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主橡胶圈204的中心设置有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中心孔202,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201在对立的两侧面均设置有连通其侧面的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副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205,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201在位于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副橡胶圈安装凹槽结构205的内部分别套接有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橡胶圈206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橡胶圈207,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201在位于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橡胶圈206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橡胶圈207的部位分别设置有连通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中心孔202的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通孔208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通孔209,且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一通孔208和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第二通孔209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管道孔7的排液口和第三管道孔9的进液口;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柱形空心外壳201横向卡接在副压缩空间3内部的一端,且所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用中心孔202的结构半径小于副压缩空间3的结构半径,其主要作用是:该装置能够形成油液进入空间,不会出现部件堵塞两管道孔的现象。

具体使用方式:本发明工作中,当具有电力的情况下,将电流控制器15的电力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然后打开电流控制器,此时,应该注意:根据电磁原理,电磁铁两端产生的磁场的大小和磁性与通入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有关,通过控制通入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铁芯14产生的磁场大小,再通过电流的方向,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使得永磁体板21产生移动的趋势,即可,在磁场的作用下,使得主推板24向一方挤压,同时,将易拉罐投入到压缩凹槽4的内部,在主推板24的作用下,即可实现易拉罐压缩,压缩后,同理,控制电流控制器15,使得部件复位,若是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往复式按压和拉拔施力杆18,在活动杆17的带动下,使得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16不断的上下移动,每次向上移动时,内部空气压力降低,液压油进入到主压缩空间6的内部,每次液体活塞单向压缩机构16下压时,在第一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0和第二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11的配合下,将油液压缩到防液体卡死通流机构20的内部,再对永磁体板21产生移动的趋势,即可,在磁场的作用下,使得主推板24向一方挤压,同时,将易拉罐投入到压缩凹槽4的内部,在主推板24的作用下,即可实现易拉罐压缩,压缩后,打开手动阀门12,在螺旋弹簧23的作用下,部件和油液复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