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钢板的冲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2699发布日期:2019-01-05 09:26阅读:10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钢板的冲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弧形钢板的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钢材作为一种价廉质优的金属材料,其在工业和建筑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钢板作为一种板材,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应用环境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应用非常广泛的弧形钢板。但是,目前,没有统一的钢板弯曲施工工艺规范和统一的弯制工具,弯制出来的扁钢弧度不均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弧形钢板的冲压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弧形钢板的冲压设备,包括:底座、定模和动模;

定模安装在底座上,动模移动安装在底座上,定模朝向动模的一侧为凹面结构,动模移动轨迹位于垂直于定模凹面轴向线的水平方向上;动模朝向定模的一侧为与目标工件内表面复合的曲面;

定模由定型部和导向部组成,定型部为内表面为符合目标工件外表面的曲面,导向部由定型部向上延伸形成,导向部朝向动模的一面为与定型部内表面上边沿相切的平面;

导向部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位于导向部靠近动模的一侧,第一固定块配合导向部形成用于夹持预制钢板的槽口;

导向部上朝向动模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第一弹簧;定型部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导向部之间的距离;第二凹槽内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最短状态下收缩在第二凹槽内部;

预制钢板垂直放置在底座上并插入槽口的状态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抵靠预制钢板。

优选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均平行于动模的移动方向。

优选地,第一弹簧最短状态下收缩在第一凹槽内部。

优选地,第一凹槽位于导向部水平中线以上。

优选地,第一固定块为l型结构。

优选地,底座上位于动模运动轨迹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为预制钢板的移动轨迹。

优选地,底座上表面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有台阶孔结构的沿着动模移动轨迹延伸的轨道槽,轨道槽内安装低于底座上表面的轨道,动模移动安装在轨道上。

优选地,轨道上还移动安装有用于夹持预制钢板下端的机械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弧形钢板的冲压设备,动模推动预制钢板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对预制钢板的抵靠,实现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配合动模对变形中的预制钢板的定位,可保证预制钢板始终位于动模和定模之间,保证动模对预制钢板的有效挤压,防止预制钢板偏移受压方向,从而保证预制钢板的加工效率。

同时,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对预制钢板施加与动模作用力反方向的作用力,提高了预制钢板与动模接触位置受到的压强,从而有利于提高预制钢板的弯曲效率;预制钢板弯曲后,其上端沿着导向部下滑,当预制钢板脱离第一弹簧,预制钢板与动模由线接触转拜你为面接触,可通过动模和定模的配合保证弯曲过程中预制钢板与动模和定模的相对位置的稳定;并且,预制钢板脱离第一弹簧后,预制钢板的顶端抵靠定模,其下端被第二弹簧推离定模,通过第二弹簧和动模的配合,可提高与预制钢板上部分受到的形变压强,从而提高与预制钢板的形变效率。由此,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动模和定模的配合,实现了预制钢板的逐渐弯曲过程,相对于整体同步弯曲,有利于降低预制钢板加工所需的动力能耗,从而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弧形钢板的冲压设备一种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弧形钢板的冲压设备另一种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座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弧形钢板的冲压设备,包括:底座1、定模2和动模3。

定模2安装在底座1上,动模3移动安装在底座1上,定模2朝向动模3的一侧为凹面结构,动模3移动轨迹位于垂直于定模2凹面轴向线的水平方向上。动模3朝向定模2的一侧为与目标工件内表面复合的曲面。目标工件为弧形钢板成型件。

定模2由定型部和导向部组成,定型部2-1为内表面为符合目标工件外表面的曲面,导向部2-2由定型部2-1向上延伸形成,导向部2-2朝向动模3的一面为与定型部内表面上边沿相切的平面。

导向部2-2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块4,第一固定块4位于导向部靠近动模3的一侧,第一固定块4配合导向部2-2形成用于夹持预制钢板的槽口4-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块4为l型结构。

导向部2-2上朝向动模3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第一弹簧5。定型部2-1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导向部2-2之间的距离。第二凹槽内安装有第二弹簧6。第二弹簧6最短状态下收缩在第二凹槽内部。

预制钢板垂直放置在底座1上并插入槽口4-1的状态下,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均抵靠预制钢板。预制钢板为弯曲后形成目标工件的平面钢板。

本实施方式中,冲压预制钢板时,首先将预制钢板上端插入槽口4-1地竖直放置在底座1上,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均抵靠预制钢板,移动动模3抵靠在预制钢板远离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的一侧;然后朝向定模2移动动模3,通过动模3挤压预制钢板。动模3运动过程中,预制钢板由于自重,其下端始终抵靠底座1,其上端沿着导向部下滑,直至,动模3配合定模2将预制钢板抵靠在定型部上,将预制钢板变形成目标工件。

本实施方式中,动模3推动预制钢板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对预制钢板的抵靠,实现了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配合动模3对变形中的预制钢板的定位,可保证预制钢板始终位于动模和定模2之间,保证动模3对预制钢板的有效挤压,防止预制钢板偏移受压方向,从而保证预制钢板的加工效率。同时,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对预制钢板施加与动模3作用力反方向的作用力,提高了预制钢板与动模3接触位置受到的压强,从而有利于提高预制钢板的弯曲效率;预制钢板弯曲后,其上端沿着导向部下滑,当预制钢板脱离第一弹簧5,预制钢板与动模3由线接触转拜你为面接触,可通过动模3和定模2的配合保证弯曲过程中预制钢板与动模3和定模2的相对位置的稳定;并且,预制钢板脱离第一弹簧5后,预制钢板的顶端抵靠定模2,其下端被第二弹簧6推离定模2,通过第二弹簧6和动模3的配合,可提高与预制钢板上部分受到的形变压强,从而提高与预制钢板的形变效率。由此,通过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动模3和定模2的配合,实现了预制钢板的逐渐弯曲过程,相对于整体同步弯曲,有利于降低预制钢板加工所需的动力能耗,从而节约能源。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的伸缩方向均平行于动模3的移动方向。第一弹簧5最短状态下收缩在第一凹槽内部,以避免第一弹簧5影响预制钢板沿着导向部2-2下滑。且,第一凹槽位于导向部2-2水平中线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上位于动模3运动轨迹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为预制钢板的移动轨迹。如此,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有利于避免预制钢板在宽度方向上位移。

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上表面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有台阶孔结构的沿着动模3移动轨迹延伸的轨道槽1-1,轨道槽1-1内安装低于底座1上表面的轨道7,动模3移动安装在轨道7上。轨道7设置,有利于降低动模3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本实施方式中,轨道7上还移动安装有用于夹持预制钢板下端的机械夹,从而通过机械夹进一步保证预制钢板的下端始终与定型部的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防止预制钢板脱离底座1,从而保证成型后的目标工件紧密贴合定型部2-1的凹面,保证目标工件的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涉及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