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用的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4862发布日期:2018-12-08 08:1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用的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用的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起动器是指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以下同),由于制冷压缩电机为小功率单相交流电机,因而在起动时需由起动器辅助起动,而当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需由保护器实施保护而藉以保障制冷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当出现过载情形时断开电源,避免制冷压缩机电机因过热引起损坏。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的技术信息,如cn2664281y推荐有“电机起动器”和cn2664283y提供有“结构改良的电机起动器”,等等。

从资源节约化、集成化(即模块化)、制造成本低廉化、安装空间缩小化以及装配的快捷化等因素考虑,近年来通常将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与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集合在同一壳体内并且通常以“电机起动保护器”的名称出现,这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cn2606490y(电机起动保护器)、cn2606491y(一体式电机起动、保护器)、cn102386815b(结构改进的一体式电机起动保护器)、cn100581043c(节能型一体式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cn104734428a(结构改进的无功耗节能型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cn104734569a(节能型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cn104734570a(无功耗节能型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和cn104734571a(节能型一体式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等等。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的结构由图20所示,包括由塑料模制成型的一壳盖10,在该壳盖10上构成有一单簧片插座101、单插脚插片孔102、双插脚插片第一插孔103、双插脚插片第二插孔104和ptc探入腔105(也可称“ptc容纳腔”),其中,在单簧片插座101上构成有一单簧片插孔1011,在该单簧片插孔1011内插嵌有一单簧片1012,在单插脚插片孔102内插嵌有一单插脚插片1021,在双插脚插片第一插孔103以及双插脚插片第二插孔104内分别插嵌有一双插脚插片106的双插脚插片第一插脚1061以及双插脚插片106的双插脚插片第二插脚1062,在ptc探入腔105内探入(即插嵌)有一ptc1051,单插脚插片1021与ptc1051的前侧面电气接触(即电气贴触),单簧片1012以及双插脚插片106与ptc1051的后侧面电气接触(即电气贴触)。由于前述单簧片插座101、单插脚插片孔102、双插脚插片第一、第二插孔103、104以及ptc探入腔105的具体的位置关系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参见上面提及的专利文献,因而申请人不再详细说明。此外,依据专业常识并且依据前述公开的专利文献,壳盖10是与图中未示出的壳体相配合的,并且由于目前普遍将起动器与保护器集合在即整合在同一壳盖10与壳体之间,因而在壳盖10上还形成保护器配合腔107。前述的ptc毫无疑问是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以下同)。

已有技术通常由工人以手工方式将前述的单簧片、单插脚插片、双插脚插片以及ptc安装到上面所讲的壳盖的特定位置。这种装配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人工装配效率低下,因而投入人力多,从而不仅造成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浪费,而且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其二,由于在装配过程中务必将单簧片、单插脚插片、双插脚插片以及ptc插置到位,因而在装配过程中须对前述部件施加向下按压的力,于是工人的作业强度和体能消耗大;其三,由于是人工安装并且装配质量往往因装配工人的经验、熟练程度、体能、责任心乃至情绪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给后续的检验增大了工作量并且装配不良几率高;其四,由于是手工装配,因而装配速度无法满足业界之预期,即与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不相适应。

采用自动化装配装置对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进行自动装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前述欠缺,但是若要将前述的单簧片、双插脚插片、ptc和单插脚插片由机械按自动化方式安装于起动器的壳盖内,那么至少存在以下工位(也可称步骤或工序):单簧片安装工位、双插脚插片安装工位、ptc安装工位、单插脚插片安装工位和装盖工位。然而在实际的自动化装配过程中,由于壳盖的整体体积较小并且形状特殊,加上壳盖上的单簧片插座、单插脚插孔、双插脚插片第一插孔、双插脚插片第二插孔、ptc探入腔等之间的冗余空间聊胜以无,因而如果利用常规的自动化安装思路将前述单簧片、双插脚插片、ptc以及单插脚插片按工艺先后要求直接安装至壳盖,那么势必会遭到除了来自于壳盖自身的干涉影响外,还会遭到先行装配到壳盖上的部件对后继待装配部件及装配机械手的干涉影响。

理想的自动化装配方式是:先将单簧片、双插脚插片、ptc以及单插脚插片这四个部件由机械自动化方式集合即整合在一个起中继(过渡)作用的夹具上,再由后续的装盖机构提取并安装到壳盖上。但是这种安装方式必须有结构合理的工装夹具保障,而工装夹具是用于在某种产品的制造和/或后续的装配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定位而藉以达到一定工艺要求的特别的装配,并且还通常需在工件加工或安装时无干涉的现象。又由于工装夹具具有针对某种工件加工或安装的专属的特点,因此通用化程度极低,往往由工件(或称产品)的生产厂商依需自行设计并制作。正是基于该因素,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适合于对起动器的部件进行自动化装配用的夹具结构的技术信息。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在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过程中能起到对整合后的起动器零部件的临时寄存作用而藉以满足起动器零部件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形式一次性装入壳盖的要求的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用的夹具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用的夹具结构,包括一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该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包括夹具底板、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单插脚插片寄存台、双插脚插片寄存台、ptc寄存座、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单簧片寄存插座、ptc寄存座第一支撑弹簧和ptc寄存座第二支撑弹簧,在夹具底板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一寄存滑台滑块导轨,该寄存滑台滑块导轨位于夹具底板的中部并且自夹具底板的长度方向的左端延伸至右端,在夹具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寄存滑台滑块导轨的前侧中部的位置固定有一寄存台限位块,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与寄存滑台滑块导轨的左端滑动配合,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与寄存滑台滑块导轨的右端滑动配合,单插脚插片寄存台与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该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ptc寄存座固定板滑动槽和一限位板凸缘槽,ptc寄存座固定板滑动槽自单插脚插片寄存台的长度方向的左端延伸至右端,限位板凸缘槽位于单插脚插片寄存台的右端,该限位板凸缘槽自单插脚插片寄存台的宽度方向的前侧延伸至后侧并且与ptc寄存座固定板滑动槽形成十字形交错关系,在单插脚插片寄存台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还构成有单插脚插片寄存座,该单插脚插片寄存座位于限位板凸缘槽的右侧,并且在该单插脚插片寄存座上开设有一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以及一单插脚插片头部寄存嵌槽,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位于单插脚插片寄存座朝向上的一侧,而单插脚插片头部寄存嵌槽位于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的后侧,在单插脚插片寄存台的右端前侧面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寄存台限位块的位置构成有一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脚和一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脚与所述的寄存台限位块相配合,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位于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脚的左侧并且同样与所述的寄存台限位块相配合,在单插脚插片寄存台的右端端面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ptc寄存座第一支撑弹簧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一支撑弹簧支承孔,双插脚插片寄存台与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该双插脚插片寄存台的左端以垂直于双插脚插片寄存台的状态构成有一双插脚插片寄存座,在该双插脚插片寄存座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在双插脚插片寄存台的左端前侧开设有一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该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与寄存台限位块相配合,而所述双插脚插片寄存座的前侧下部同样与寄存台限位块相配合,在双插脚插片寄存台的左端端面上并且在对应于ptc寄存座第二支撑弹簧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支撑弹簧支承孔,在ptc寄存座的左侧下部固定有一ptc寄存座固定板,该ptc寄存座固定板与所述的ptc支承座固定板滑动槽滑动配合,并且在该ptc寄存座固定板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开设有一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槽,在对应于ptc寄存座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一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该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与所述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在该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凸起于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的下表面的限位凸缘,该限位凸缘的中部探入到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槽内,而限位凸条的两端探入到所述的限位板凸缘槽内,在ptc寄存座上构成有一ptc寄存腔,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位于ptc寄存座与双插脚插片寄存台之间,在该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的左侧下部构成有一定位块固定座,该定位块固定座与夹具底板固定,在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的上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单簧片寄存插座配合槽,在对应于单簧片寄存插座配合槽的底部延伸有一单簧片寄存插座回位弹簧孔,在该单簧片寄存插座回位弹簧孔内设置有一单簧片寄存插座回位弹簧,在单簧片寄存插座配合槽的一侧还开设有一单簧片顶片脚嵌槽,在对应于该单簧片顶片脚嵌槽的位置插嵌有一单簧片顶片脚,该单簧片顶片脚的上端探出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的上表面,在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撑弹簧支承孔的位置开设有一支撑弹簧让位孔,单簧片寄存插座的下部浮动地插入所述的单簧片寄存插座配合槽内,所述单簧片寄存插座回位弹簧的上端支承在单簧片寄存插座的单簧片寄存插座底表面上,而单簧片寄存插座回位弹簧的下端支承在夹具底板上,在单簧片寄存插座的上部开设有一单簧片寄存插槽,所述单簧片顶片脚的上端探入该单簧片寄存插槽内,在单簧片寄存插座的上部的一侧构成有一单簧片寄存插座限位槽,在对应于该单簧片寄存插座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一单簧片寄存插座限位片,该单簧片寄存插座限位片与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固定,ptc寄存座第一支撑弹簧的左端支承在所述第一支撑弹簧支承孔内,右端支承在ptc寄存座的左侧,ptc寄存座第二支撑弹簧的左端在穿过所述支撑弹簧让位孔后支承在ptc寄存座的右侧,而右端支承在所述第二支撑弹簧支承孔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寄存台限位块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在该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的位置构成有一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限位脚,而在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双插脚插片寄存台的所述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的位置构成有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限位脚,所述的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脚与所述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的左端相配合,所述的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与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限位脚相配合,所述的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与所述的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限位脚相配合,所述的双插脚插片寄存座的前侧下部与所述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的右端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寄存滑台导轨通过间隔分布的寄存滑台导轨固定螺钉与所述夹具座板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夹具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寄存台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寄存滑台限位块固定螺钉孔,在寄存台限位块上并且在地应于所述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的底部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底部螺钉孔,在限位槽底部螺钉孔内配设有一寄存台限位块固定螺钉,该寄存台限位块固定螺钉与寄存滑台限位块固定螺钉孔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的左端和右端端面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端面挡板,该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端面挡板随同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与所述寄存台滑块导轨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的左端和右端端面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端面挡板,该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端面挡板随同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与寄存滑台导轨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ptc寄存座第一支撑弹簧与ptc寄存座第二支撑弹簧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由单簧片寄存插座上的单簧片寄存插槽供起动器的单簧片临时插嵌、由双插脚插片寄存座上的一对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供起动器的双插脚插片临时插嵌、由ptc寄存座上的ptc腔供起动器的ptc临时插嵌以及由单插脚插片寄存座上的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供起动器的单插脚插片临时插嵌,因而能起到对整合后的起动器零部件的临时寄存作用,满足使起动器零部件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形式供装盖机构一次性装入壳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用的夹具结构组装结构图。

图2为图1结构配置于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的回转盘上的示意图。

图3为配置有本发明图1所示的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的起动器装配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和图4示意的回转盘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图3和图4所示的作为第一工位的滞留工件检测机构的结构图。

图7为图3和图4所示的作为第二工位的单簧片安装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与单簧片旋转夹盘的详细结构图。

图9为图3和图4所示的作为第三工位的双插脚插片安装机构的结构图。

图10为图3和图4所示的作为第四工位的ptc安装机构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0撤去ptc供料盘移动装置以及ptc供料盘后的详细结构图。

图12为图10所示的ptc供料盘与ptc供料盘移动装置的配合结构图。

图13为图10和图11所示的ptc吸取装置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相配合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图3和图4所示的作为第五工位的单插脚插片安装机构的结构图。

图15为图3和图4所示的作为第六工位的装盖机构的结构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起动器部件施压板处于倒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壳盖承载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18为图15和图16将起动器部件压入壳盖的示意图。

图19为图16中的单簧片脚插座的详细结构图。

图20为已有技术中公知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起动器自动装配装置用的夹具结构体系的一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该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包括夹具底板91、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92、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93、单插脚插片寄存台94、双插脚插片寄存台95、ptc寄存座96、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97、单簧片寄存插座98、ptc寄存座第一支撑弹簧99a和ptc寄存座第二支撑弹簧99b,在夹具底板9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一寄存滑台滑块导轨911,该寄存滑台滑块导轨911位于夹具底板91的中部并且自夹具底板91的长度方向的左端延伸至右端,在夹具底板91上并且在对应于寄存滑台滑块导轨911的前侧中部的位置固定有一寄存台限位块912,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92与寄存滑台滑块导轨911的左端滑动配合,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93与寄存滑台滑块导轨911的右端滑动配合,单插脚插片寄存台94通过单插脚插片寄存台固定螺钉941与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92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该单插脚插片寄存台94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ptc寄存座固定板滑动槽942和一限位板凸缘槽943,ptc寄存座固定板滑动槽942自单插脚插片寄存台94的长度方向的左端延伸至右端,限位板凸缘槽943位于单插脚插片寄存台94的右端,该限位板凸缘槽943自单插脚插片寄存台94的宽度方向的前侧延伸至后侧并且与ptc寄存座固定板滑动槽942形成十字形交错关系,在单插脚插片寄存台94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还构成有单插脚插片寄存座944,该单插脚插片寄存座944位于限位板凸缘槽943的右侧,并且在该单插脚插片寄存座944上开设有一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441以及一单插脚插片头部寄存嵌槽9442,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441位于单插脚插片寄存座944朝向上的一侧,而单插脚插片头部寄存嵌槽9442位于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441的后侧,在单插脚插片寄存台94的右端前侧面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寄存台限位块912的位置构成有一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脚945和一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946,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脚945与前述的寄存台限位块912相配合,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946位于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脚945的左侧并且同样与前述的寄存台限位块912相配合,在单插脚插片寄存台94的右端端面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ptc寄存座第一支撑弹簧99a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一支撑弹簧支承孔947,双插脚插片寄存台95通过双插脚插片寄存台固定螺钉951与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93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该双插脚插片寄存台95的左端以垂直于双插脚插片寄存台95的状态构成有一双插脚插片寄存座952,在该双插脚插片寄存座952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521,在双插脚插片寄存台95的左端前侧开设有一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953,该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953与寄存台限位块912相配合,而前述双插脚插片寄存座952的前侧下部同样与寄存台限位块912相配合,在双插脚插片寄存台95的左端端面上并且在对应于ptc寄存座第二支撑弹簧99b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支撑弹簧支承孔954,在ptc寄存座96的左侧下部固定有一ptc寄存座固定板961,该ptc寄存座固定板961与前述的ptc支承座固定板滑动槽942滑动配合,并且在该ptc寄存座固定板961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开设有一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槽9611,在对应于ptc寄存座固定板961的上方设置有一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9612,该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9612通过限位条固定螺钉96121与前述单插脚插片寄存台94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在该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9612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凸起于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9612的下表面的限位凸缘96122,该限位凸缘96122的中部探入到ptc寄存座固定板限位条槽9611内,而限位凸条96122的两端探入到前述的限位板凸缘槽943内,在ptc寄存座96上构成有一ptc寄存腔962,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97位于ptc寄存座96与双插脚插片寄存台95之间,在该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97的左侧下部构成有一定位块固定座971,该定位块固定座971通过定位块固定座螺钉9711与夹具底板91固定,在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97的上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单簧片寄存插座配合槽972,在对应于单簧片寄存插座配合槽972的底部延伸有一单簧片寄存插座回位弹簧孔9721,在该单簧片寄存插座回位弹簧孔9721内设置有一单簧片寄存插座回位弹簧97211,在单簧片寄存插座配合槽972的一侧还开设有一单簧片顶片脚嵌槽9722,在对应于该单簧片顶片脚嵌槽9722的位置插嵌有一单簧片顶片脚97221,该单簧片顶片脚97221的上端探出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97的上表面,在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97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二支撑弹簧支承孔954的位置开设有一支撑弹簧让位孔973,单簧片寄存插座98的下部浮动地插入前述的单簧片寄存插座配合槽972内,前述单簧片寄存插座回位弹簧97211的上端支承在单簧片寄存插座98的单簧片寄存插座底表面981上,而单簧片寄存插座回位弹簧97211的下端支承在夹具底板91上,在单簧片寄存插座98的上部开设有一单簧片寄存插槽982,前述单簧片顶片脚97221的上端探入该单簧片寄存插槽982内,在单簧片寄存插座98的上部的一侧构成有一单簧片寄存插座限位槽983,在对应于该单簧片寄存插座限位槽983的位置设置有一单簧片寄存插座限位片9831,该单簧片寄存插座限位片9831通过限位块固定螺钉98311在对应于开设在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97的上表面的限位片固定螺钉孔974的位置与单簧片寄存插座定位块97固定,ptc寄存座第一支撑弹簧99a的左端支承在前述第一支撑弹簧支承孔947内,右端支承在ptc寄存座96的左侧,ptc寄存座第二支撑弹簧99b的左端在穿过前述支撑弹簧让位孔973后支承在ptc寄存座96的右侧,而右端支承在前述第二支撑弹簧支承孔954内。

由图1和图2的示意可知:前述的夹具底板91为矩形板,在其四个角部各开设有一夹具底板固定螺钉孔913,在该夹具底板固定螺钉孔913内配设有夹具底板固定螺钉9131(图2示),由该夹具底板固定螺钉9131将夹具底板91在对应于开设在回转盘1上的夹具底板固定腔13的位置与回转盘1固定,并且夹具底板91的上表面(即上平面)与回转盘1朝向上的一侧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图2示)

继续见图1和图2,在前述寄存台限位块912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9122,在该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9122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946的位置构成有一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限位脚91221,而在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9122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双插脚插片寄存台95的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953的位置构成有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限位脚91222,前述的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脚945与前述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9122的左端相配合,前述的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946与单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限位脚91221相配合,前述的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953与前述的双插脚插片寄存台限位槽限位脚91222相配合,前述的双插脚插片寄存座952的前侧下部与前述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9122的右端相配合。

前述寄存滑台导轨911通过间隔分布的寄存滑台导轨固定螺钉9111与前述夹具座板9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夹具底板9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寄存台限位块912的位置开设有寄存滑台限位块固定螺钉孔914,在寄存台限位块912上并且在地应于前述寄存台限位脚限位槽9122的底部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底部螺钉孔91223,在限位槽底部螺钉孔91223内各配设有一寄存台限位块固定螺钉9121,该寄存台限位块固定螺钉9121与寄存滑台限位块固定螺钉孔914固定。

在对应于前述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92的左端和右端端面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端面挡板921,该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端面挡板921随同单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92与前述寄存台滑块导轨911滑动配合。

在对应于前述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93的左端和右端端面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端面挡板931,该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端面挡板931随同双插脚插片寄存台滑块93与寄存滑台导轨911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ptc寄存座第一支撑弹簧99a与ptc寄存座第二支撑弹簧99b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在图2中示出了一单簧片1012、一单插脚插片1021、一双插脚插片106和一ptc1051。在自动化装配的过程中,将单簧片1012与前述的单簧片寄存插槽982临时插配;单插脚插片1021也称s脚插片或s插脚,该单插脚插片1021具有一单插脚插片脚10211和一单插脚插片头部10212,在自动化装配的过程中,将单插脚插片脚10211与前述的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441临时插配,而将单插脚插片头部10212与前述的单插脚插片头部寄存嵌槽9442临时嵌配;在自动化装配过程中,将ptc1051临时(即暂时)插入前述的ptc寄存腔962内;双插脚插片106也称m插片或m插脚,该双插脚插片106具有一双插脚插片第一插脚1061和一双插脚插片第二插脚1062,在自动化装配过程中,该双插脚插片第一插脚1061与前述的一对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521中的其中一个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临时插配,而双插脚插片第二插脚1062与一对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521中的另一个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临时插配。

请参见图3和图4,示出了一工作台20,该工作台20在使用状态下通过工作台支承脚206(图3示)支承于起动器装配作业场所的地坪上;示出了上面已提及的一回转盘1和一回转盘驱动机构2,回转盘1对应于前述工作台20的上方,回转盘驱动机构2与工作台20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与回转盘1的中央位置传动连接;示出了作为第一工位的一滞留工件检知机构3、作为第二工位的一单簧片安装机构4、作为第三工位的一双插脚插片安装机构5、作为第四工位的一ptc安装机构6、作为第五工位的一单插脚插片安装机构7和作为第六工位的装盖机构8,该滞留工件检知机构3、单簧片安装机构4、双插脚插片安装机构5、ptc安装机构6、单插脚插片安装机构7和装盖机构8与前述回转盘1的边缘部位的上方相对应并且围绕回转盘1的圆周方向以逆时针间隔排列的方式与前述工作台20固定,其中:在前述的回转盘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滞留工件检知机构3、单簧片安装机构4、双插脚插片安装机构5、ptc安装机构6、单插脚插片安装机构7和装盖机构8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本发明的前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

由图3和图4所示,在前述回转盘1上并且对应于ptc安装机构6与单插脚插片安装机构7之间的位置存在一第一预留工位207,也就是说在第四、第五工位之间分配有一第一预留工位207,在该第一预留工位207处以回转盘1为载体同样固定有一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又,在回转盘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单插脚插片安装机构7与装盖机构8之间的位置存在一第二预留工位208,也就是说在第五、第六工位之间分配有一第二预留工位208,在该第二预留工位208处以回转盘1为载体同样固定有一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在对应于前述第一、第二预留位207、208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相应的检知装置,例如在ptc安装机构6完成了安装后,可由第一预留工位207处的检知装置检测,又如在单插脚插片安装机构7完成了安装后,可由第二预留工位208处的检知装置检测。当然,第一、第二预留工位207、208的功用并非一定用于检知目的,例如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因功能扩展而有可能增加相应的部件时,那么可以启用该第一预留工位207和/或第二预留工位,据此,可以将第一预留工位207和第二预留工位208称之为备用工位。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3和图4,在前述的工作台20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回转盘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固定轴让位孔201,在前述回转盘1朝向下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固定有一回转盘固定轴11,该回转盘固定轴11的下端在对应于回转盘固定轴让位孔201的位置伸展到前述工作台20的下方,并且在回转盘固定轴11的下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中心轴配合轴头探入孔112,在回转盘固定轴11的上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向上延伸有一回转盘固定轴轴头111,在回转盘1上并且在对应于回转盘固定轴轴头111的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固定轴轴头探入孔12,回转盘固定轴轴头111探入该回转盘固定轴轴头探入孔12内,前述的回转盘驱动机构2与前述的回转盘固定轴11传动连接。

由图5所示,在前述回转盘1上并且围绕回转盘固定轴轴头探入孔12的四周间隔开设有回转盘固定轴固定螺钉孔14,在回转盘固定轴固定螺钉孔14上配设有回转盘固定轴固定螺钉141,在回转盘固定轴11的上部围绕回转盘固定轴轴头111的四周并且在对应于回转盘固定轴固定螺钉孔14的位置间隔开设有回转盘固定轴螺孔114,藉由前述的回转盘固定轴固定螺钉141旋入该回转盘固定轴螺孔114内而将回转盘1与回转盘固定轴11固定,以便由回转盘固定轴11带动回转盘1向逆时针方向运动。

请继续见图5,前述的回转盘驱动机构2包括回转盘驱动电机21、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传动轮23、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传动轮24、传动带25、凸轮分割器26、凸轮分割器信号触发器27和凸轮分割器信号采集器28,回转盘驱动电机21与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传动配合(即传动连接)并且由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连同回转盘驱动电机21通过螺钉与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座222固定,该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座222通过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座螺钉2221与凸轮分割器26固定,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传动轮23固定在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上,凸轮分割器26在对应于前述回转盘固定轴11的下端的位置通过凸轮分割固定螺栓263在对应于开设工作台20上的凸轮分割器固定螺栓孔209a的位置与前述工作台20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凸轮分割器26的凸轮分割器输出轴261的中央位置形成有一中心轴配合轴头2611,该中心轴配合轴头2611探入前述回转盘固定轴11下端端面的中央位置的前述中心轴配合轴头探入孔112内,在凸轮分割器输出轴261上并且围绕中心轴配合轴头2611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配合轴头连接螺栓孔2612,藉由一组凸轮分割器输出轴连接螺栓2613在依次穿过开设在回转盘固定轴11上的回转盘固定轴螺栓孔113后进而旋入配合轴头连接螺栓孔2612而将凸轮分割器输出轴261与回转盘固定轴11传动连接,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传动轮24在对应于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传动轮23的后方的位置与凸轮分割器26的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262的左端固定,该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262的中部在凸轮分割器26内与凸轮分割器输出轴261传动配合,而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262的右端伸展到凸轮分割器26外,传动带25的一端套置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传动轮23上,另一端套置在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传动轮24上,凸轮分割器信号触发器27固定在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262的右端并且与凸轮分割器信号采集器28相对应,而该凸轮分割器信号采集器28通过凸轮分割器信号采集器支架281固定在凸轮分割器26的右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传动轮23和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传动轮24采用链轮,与此相适应地,前述的传动带25采用链条,然而如用皮带轮代替链轮并且相应地用皮带代替链条,那么应当视为基本相同的技术手段。此外,由于凸轮分割器26属于常规技术,例如可以参见并非限于例举的中国专利cn104889985a(左右摆动的凸轮分割器)和cn103111908a(一种自由控制凸轮分割器),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进一步说明。

在回转盘驱动电机21的工作下,由回转盘驱动电机21带动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经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减速并由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带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传动轮23,由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传动轮23通过传动带25带动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传动轮24,由该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传动轮24带动凸轮分割器输出轴261,由凸轮分割器输出轴261带动回转盘固定轴11,由回转盘固定轴11带动回转盘1逆时针转动。在凸轮分割器动力输入轴262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凸轮分割器信号触发器27,凸轮分割器信号触发器27每触发凸轮分割器信号采集器28一次,表明回转盘1转过一个工位。

请参见图6并且结合图3和图4,示出了上面提及的作为第一工位的滞留工件检知机构3,该滞留工件检知机构3包括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31、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固定柱32、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33、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块34、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块轴35和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头36,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固定柱32以纵向垂直状态与前述的工作台20固定,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31朝向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固定柱32的一端开设有一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固定柱配合孔311,该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固定柱配合孔311上下调整地套置在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固定柱32的上端并且由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限定螺钉312限定,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31远离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固定柱32的一端以水平悬臂状态朝着前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方向伸展到对应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上方并且构成有一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容纳腔313,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33在对应于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容纳腔313的上部的位置通过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固定螺钉332与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31固定,该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33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头腔331,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块34的上部套固在摆动块套管341上,而该摆动块套管341在对应于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容纳腔313的位置空套在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块轴35的中部并且对应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中心位置的上方,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块轴35对应于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容纳腔313的下部并且该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块轴35的两端支承在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容纳腔313的对应腔壁上,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头36在对应于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头腔331的位置固定在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块34的上部并且探入到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头腔331内,其中:在前述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固定柱3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31的下方的位置通过定位套螺钉3211固定有一用于阻止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31向下游动的限位套321,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31朝向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座固定柱32的一端支承在定位套321上。

当装盖机构8存在未能将装配完成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移离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情形时,那么在该作为第一工位的滞留工件检知机构3处便可检知,具体是:在回转盘1转动时,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的部件如单簧片1012、单插脚插片1021、双插脚插片106和/或ptc1051撞及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块34,使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块34连同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摆动头36摆动,滞留工件检测传感器33接收到信号并且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635,由电气控制器635发出指令给前述的回转盘驱动机构2的回转盘驱动电机21,该回转盘驱动电机21停止工作,回转盘1停止转动,由在线值机人员将滞留在该工位的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上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的滞留部件取离。反之亦然。由此可知作为第一工位的滞留工件检知机构3也可称清零机构。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滞留工件检知机构3的结构可以有非有限种类的变化,因而不应受到本发明的上述例举的结构的限制。

请参见图7和图8并且结合图3至图4,示出了上面提及的作为第二工位的单簧片安装机构4,该单簧片安装机构4包括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固定座41、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42、单簧片旋转夹盘43、单簧片安装工位支架44、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和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固定座41的下部通过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固定座螺钉411在对应于开设在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固定座41上的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固定座调整螺钉孔412的位置固定在前述工作台20上,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42与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421的上端固定,而该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421的下端通过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螺钉4211在对应于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固定座41的上端的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螺钉孔413的位置上下调整地与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固定座41固定,该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42的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柱朝向单簧片旋转夹盘43并且伸展到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421朝向单簧片旋转夹盘43的一侧,单簧片旋转夹盘43与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柱固定,在该单簧片旋转夹盘43的单簧片旋转夹盘盘缘431上开设有一单簧片储槽4311以及固定有一单簧片到位信号采集器4312,该单簧片到位信号采集器4312在对应于单簧片储槽4311的位置通过单簧片到位信号采集器固定座固定螺钉43122与单簧片到位信号采集器固定座43121固定,而该单簧片到位信号采集器固定座43121与前述单簧片旋转夹盘盘缘431固定,单簧片安装工位支架44在与前述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固定座41相对应的状态下固定在前述的工作台20上,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与单簧片安装工位支架44朝向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421的一侧的上部固定,并且该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的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451朝向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在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的一端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451向前述单簧片旋转夹盘43的方向位移的极限位置信号的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一信号采集器452,而在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451向前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方向位移的极限位置信号的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二信号采集器453,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固定在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461背对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451的一侧,而该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461朝向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451的一侧与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451固定,并且在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的上部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向上位移的极限行程信号的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上行极限行程信号采集器462,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的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柱朝向下,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固定在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471的上部,该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471的下部通过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螺钉4711与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滑块4712固定,而该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滑块4712与前述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的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柱连接,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的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柱穿过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471并且固定有一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连接座472,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与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连接座47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与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连接,其中,在前述工作台20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单簧片旋转夹盘43的位置固定有一单簧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2(也可称“单簧片振动盘供料导槽”),并且单簧片旋转夹盘43对应于该单簧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2与前述的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之间。

由图中未示出的单簧片振动盘将单簧片1012引入单簧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2,由该单簧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2引至单簧片旋转夹盘43的前述单簧片储槽4311,再由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夹取并释放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上的前述单簧片寄存插槽982(图5示)内。

申请人结合图7和图8描述单簧片1012自单簧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2转移至单簧片寄存插槽982的过程。在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42的工作下使单簧片旋转夹盘43回转至其上的单簧片储槽4311与前述单簧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2上的单簧片振动盘供料导架导槽2021相对应的程度(图8示),此时单簧片1012循着单簧片振动盘供料导架导槽2021进入单簧片储槽4311,当单簧片1012进入单簧片储槽4311内时,便由单簧片到位信号采集器4312采集到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635,由电气控制器635发出指令而使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42反向工作,带动单簧片旋转夹盘43载着单簧片1012反向回转并呈由图7所示的状态。此时在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的工作下,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对应于单簧片1012的上方,即对应于单簧片旋转夹盘43的上方并由其夹取单簧片1012,具体是: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工作,带动单簧片平移气缸滑台451自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方向向单簧片旋转夹盘43的方向位移,即自回转盘1的方向向工作台20的方向位移,当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451移动到得以由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一信号采集器452采集到信号时,由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一信号采集器452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635,由电气控制器635发出指令而使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暂停工作。接着,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工作,由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的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柱带动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滑块4712下行,由该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滑块4712带动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471相应向下位移,由于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安装在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471上,又由于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与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的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连接座472固定连接,还由于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与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连接,因而在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471向下位移时,前述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以及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也同步向下位移。在该过程中,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工作,通过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连接座472带动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转过一个角度,即转动至由图7所示的状态,并且在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的工作下,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处于彼此斥开的状态,当前述的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的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柱下行至使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分别对应于单簧片1012的两侧的程度时,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工作,使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相向合拢(闭合)而将单簧片1012夹住。接着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反向工作,由其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柱的上行而带动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471上行,上行的极限程度由通过采集器固定座4621固定在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的顶部的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上行极限行程信号采集器462得以感知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的极限上升位置为准,也就是说在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通过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471带动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上行的过程中,当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上行极限行程信号采集器462采集到信号时,那么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停止工作,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不再上行。在前述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上行的过程中,由其带动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以及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在夹住着单簧片1012的状态下上行,从而由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将先前位于单簧片储槽4311内的单簧片1012拔出单簧片储槽4311。此时,单簧片旋转夹盘气缸42再次工作,使单簧片旋转夹盘43处于由图8所示的以便接受来自于单簧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2的单簧片1012。与此同时,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反向工作,由其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451带动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单簧片安装旋转气缸47、单簧片安装夹爪气缸48以及夹住着单簧片1012的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向前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方向移动,当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451向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方向位移并位移到由前述的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二信号采集器453采集到信号时,则由该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二信号采集器453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635,由电气控制器635发出指令而使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停止工作。此时,前述的处于由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夹持状态的单簧片1012恰好对应到了由图5所示的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单簧片寄存插座98的单簧片寄存插槽982的上方,接着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反向工作,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柱下行,按前述相同过程而使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下行,将单簧片1012插入到(即临时寄存到)单簧片寄存插槽982内。接着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彼此斥开,释放单簧片1012,再接着,单簧片安装升降气缸46上行,并且单簧片安装平移气缸45工作,按前述原理直至使一对单簧片安装夹爪49对应到处于单簧片旋转夹盘43的单簧片储槽4311内的单簧片1012的上方,如此反复。

请参见图9并且结合图3至图4,示出了设置于上面提及的作为第三工位处的双插脚插片安装机构5,该双插脚插片安装机构5包括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座51、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52、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双插脚插片安装工位支架54、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和双插脚插片检测装置59,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座51的下端通过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座螺钉511在对应于开设在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座51上的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座调整孔512的位置固定在前述的工作台20上,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52通过螺钉与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521的上端固定,而该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521的下端通过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螺钉5211上下调整地与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座51的上端固定,该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52的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柱朝向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并且伸展到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521朝向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一侧,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与前述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柱固定,在该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盘缘531上开设有一双插脚插片嵌槽5311,双插脚插片安装工位支架54在与前述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座51相对应的状态下固定在前述的工作台20上,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通过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固定板551与双插脚插片安装工位支架54朝向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固定板521的一侧的上部固定,并且该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的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块552朝向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在该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的一端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块552向前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方向位移的极限位置信号的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一信号采集器553,而在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块552向前述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方向位移的极限位置信号的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二信号采集器554,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朝向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的一侧固定在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561上,而在该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561朝向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的一侧固定有一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滑块5611,而该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滑块5611与升降气缸连接座滑块导轨56111滑动配合,该升降气缸连接座滑块导轨56111通过导轨固定螺钉与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固定,并且在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的上部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向上位移的位移程度信号的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上行程度信号采集器562,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的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柱朝向下,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固定在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571的上部,该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571通过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螺钉5711与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滑台5712固定,而该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滑台5712的下部通过滑台连接座57121与前述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的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柱连接,并且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滑台5712还与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的缸体滑动配合,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的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柱穿过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571并且固定有一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连接座572,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与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连接座57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的下部配设有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双插脚插片检测装置59在对应于前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位置固定在前述工作台20上,其中,在前述工作台20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位置固定有一双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3,并且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对应于双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3与前述的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之间。

请继续见图9,前述的双插脚插片检测装置59包括双插脚插片检测传感器座固定立柱591、双插脚插片检测传感器座592和双插脚插片检测传感器593,双插脚插片检测传感器座固定立柱591在对应于前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前述工作台20上,双插脚插片检测传感器座592朝向双插脚插片检测传感器座固定立柱591的一端与双插脚插片检测传感器座固定立柱591的上端固定,双插脚插片检测传感器593与双插脚插片检测传感器座592朝向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一端固定。

由图3、图4和图9示意的双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3(也可称“双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槽”)将由图4示意的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的结构体系的双插脚插片106引入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并由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夹取后转移至设置于回转盘1上的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双插脚插片寄存台95的双插脚插片寄存座952上的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521内,具体的过程在下面详细说明。

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52工作,由该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52带动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使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双插脚插片嵌槽5311与双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3的双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架导槽2031相对应,于是由双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架导槽2031导入的双插脚插片106进入双插脚插片嵌槽5311。紧接着,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52反向工作,带动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连同位于双插脚插片嵌槽5311内的双插脚插片106转动至呈图9所示的状态。此时的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恰好自对应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位置移动到了对应于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上方,即对应于双插脚插片106的上方,具体的工作过程是: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工作,由其采集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块552带动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561自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工位处向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工位处位移。由于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与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561固定,又由于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通过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固定座571与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连接,还由于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与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连接,因而在由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块552带动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561向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方向位移时,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以及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连同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也同步向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方向位移。当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561的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滑块5611循着升降气缸连接座滑块导轨56111移动到得以由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二信号采集器554采集到信号时,则由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二信号采集器554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635,由电气控制器635发出指令而使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停止工作,此时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恰好对应于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上方。接着,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工作,使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转动一个角度,以使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分别对应于处于双插脚插片嵌槽5311上的双插脚插片106的两侧,同时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工作,使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彼此斥开。与此同时,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工作,使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以及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下行,前述双插脚插片106对应于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之间。紧接着,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相对于前述动作而反向工作,使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相向闭合而将双插脚插片106夹住,同时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反向工作,带动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以及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上行,从而将处于由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夹住状态的前述双插脚插片106拔离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双插脚插片嵌槽5311。此时,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气缸52再次工作,带动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使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上的双插脚插片嵌槽5311再度与前述双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架导槽2031相对应而接料。与此同时,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反向工作,按前述相同原理而由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块552带动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561向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所在的方向位移,当移动到得以由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滑台平移极限位置第一信号采集器553采集到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连接座滑块5611的位置信号时,则由其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635,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停止工作,此时,处于由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夹住状态的双插脚插片106恰好对应于前述双插脚插片寄存座952的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槽孔9521的上方。接着,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工作而使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转过一个角度,以使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呈由图9所示的状态,同时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反向工作,使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以及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下行,将处于由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夹住状态的双插脚插片106的双插脚插片第一插脚1061以及双插脚插片第二插脚1062(图2示)插入前述的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槽孔9521内。紧接着,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再次工作,使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相互斥开,即对双插脚插片106释放,并且双插脚插片安装升降气缸56工作,使双插脚插片安装旋转气缸57以及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气缸58上行,同时双插脚插片安装平移气缸55再次工作,使一对双插脚插片安装夹爪581再次对应到双插脚插片旋转夹盘53的工位,如此反复。

请参见图10至13并且结合图3至图4,示出了设置于上面提及的作为第四工位的ptc安装机构6,该ptc安装机构6包括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61a、ptc安装工位第二支架61b、ptc安装水平位移装置62、ptc安装上下位移装置63、ptc安装升降平台64、ptc吸取装置65、ptc供料盘空盘移离装置66、ptc供料盘移动装置67和ptc供料盘68,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61a以及ptc安装工位第二支架61b以彼此对应的状态与前述的工作台20固定,其中,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61a在工作台20上的位置位于工作台20朝向前述回转盘1的一侧的边缘部位,而ptc安装工位第二支架61b在工作台20上的位置位于工作台20远离回转盘1的部位,ptc安装水平位移装置62支承在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61a的顶部与ptc安装工位第二支架61b的顶部,ptc安装上下位移装置63与ptc安装水平位移装置62朝向ptc供料盘68的一侧连接,ptc安装升降平台64与ptc安装上下位移装置63朝向ptc供料盘68的一侧连接,ptc吸取装置65和ptc供料盘空盘移离装置66设置在ptc安装升降平台64朝向ptc供料盘68的一侧,并且ptc吸取装置65位于ptc供料盘空盘移离装置66的侧下方,ptc供料盘移动装置67在对应于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61a与ptc安装工位第二支架61b之间的位置设置在工作台20上,ptc供料盘68安顿于ptc供料盘位移装置67上,前述ptc吸取装置65以及ptc供料盘空盘移离装置66对应于ptc供料盘68的上方,而该ptc供料盘68朝向前述回转盘1的一侧与设置在回转盘1上的前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相对应。

前述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61a的底部通过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固定螺钉61c(图10示)与工作台20固定,前述ptc安装工位第二支架61b的底部通过ptc安装工位第二支架固定螺钉61d(图10示)与工作台20固定。

前述的ptc安装水平位移装置62包括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架621、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622、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623、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624和一对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导轨625,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架621固定在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架固定板6211朝向前述ptc供料盘68的一侧,该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架固定板6211朝向前述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61a的一端与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61a的顶部固定,而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架固定板6211的中部与前述ptc安装工位第二支架61b的顶部固定,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623与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座6231固定,而该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座6231与前述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架621远离前述回转盘1一端的端板固定,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622朝向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61a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架621朝向回转盘1一端的端板6212上,而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622朝向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座6231的一端与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623的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轴传动连接,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624朝向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622的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一对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导轨625滑动配合,并且在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624朝向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622的一侧的中部还具有一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螺母(图中未示出),该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螺母与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622螺纹配合,在对应于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螺母的两侧各配设有一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螺母保护板6241,该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螺母保护板6241通过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螺母保护板固定螺钉62411与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624固定并且与前述的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622螺纹配合,一对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导轨625在对应于前述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624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固定在前述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架621上,并且在一对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导轨625中的上部的一根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导轨上设置有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固定板位移信号采集器6251(共三个),在图10和图11中还示出了设置在前述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架621上的拖链6213,在拖链6213上设置用于与电气控制器635电气连接的线路以及分别与各气缸、吸嘴连接的供气、吸气管路。

前述的ptc安装上下位移装置63包括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固定板631、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632、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633和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634,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固定板631与前述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624固定,在该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固定板631的顶部固定有一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固定板位移信号触发器6311,该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固定板位移信号触发器6311与前述的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固定板位移信号采集器6251相对应,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632与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固定板631朝向前述ptc安装升降平台64的一侧固定,在该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632朝向前述ptc供料盘68的一侧固定有一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固定条6321,在该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固定条6321朝向ptc供料盘68的一侧的上部、中部以及下部各固定有一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滑块信号采集器63211,在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632的顶部安装有上面已反复提及的电气控制器635,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634与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座6341固定,该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座6341与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632的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顶板6322固定,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633的上端向上穿过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顶板6322并且在对应于前述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座6341的位置与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634的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轴传动连接,而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633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632的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底板6323上,其中:在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632朝向前述ptc安装升降平台64的一侧以纵向状态固定有一对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导轨6324,该对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导轨6324分别对应于前述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633的高度方向的两侧;前述的ptc安装升降平台64的上部通过ptc安装升降平台螺钉642在对应于开设在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641上的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螺孔6412的位置与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641固定,该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641朝向前述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632的一侧与前述的一对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导轨6324滑动配合,并且该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641通过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螺母6411与前述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633螺纹配合,在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64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滑块信号采集器63211的位置通过信号采集器触发脚螺钉64131固定有一信号采集器触发脚6413,该信号采集器触发脚6413与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滑块信号采集器63211相配合。

前述的ptc吸取装置65包括ptc吸取嘴架旋转气缸651、ptc吸取嘴架652和ptc吸取嘴653,ptc吸取嘴架旋转气缸651固定在前述ptc安装升降平台64的下部,该ptc吸取嘴架旋转气缸651的ptc吸取嘴架旋转气缸转盘6511朝向前述的ptc供料盘68,ptc吸取嘴架652的上端通过ptc吸取嘴架固定螺钉6521与ptc吸取嘴架旋转气缸转盘6511固定,ptc吸取嘴653固定在ptc吸取嘴架652的下端并且对应于ptc供料盘68的上方。

前述的ptc供料盘空盘移离装置66包括ptc供料盘空盘移离气缸661、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固定座连接板662、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固定座663和一组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664,ptc供料盘空盘移离气缸661固定在前述ptc安装升降平台64的上部,该ptc供料盘空盘移离气缸661的ptc供料盘空盘移离气缸柱6611朝向下并且与气缸柱固定板6612的中部固定,在该气缸柱固定板6612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ptc供料盘空盘移离气缸柱6611的两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气缸柱固定板上下位移导柱66121,该气缸柱固定板上下位移导柱66121与ptc供料盘空盘移离气缸661的缸体滑动配合,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固定座连接板662朝向气缸柱固定板6612的一端与气缸柱固定板661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而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固定座连接板662远离气缸柱固定板6612的一端构成为水平悬臂端并且在该水平悬臂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固定座连接杆6621,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固定座663与ptc供料盘移离吸嘴固定座连接杆6621的下端固定,一组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66(本实施例为三个)4围绕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固定座663的四周间隔分布并且与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固定座663朝向下的一侧固定。

请重点见图12,前述的ptc供料盘移动装置67包括ptc供料盘移动螺杆座671、ptc供料盘移动螺杆672、ptc供料盘移动螺杆驱动电机673、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674、ptc供料盘托板固定675和ptc供料盘托板676,ptc供料盘移动螺杆座671在对应于前述ptc安装工位第一支架61a与ptc安装工位第二支架61b之间的位置通过ptc供料盘移动螺杆座固定螺钉6714固定在前述工作台20上,在该ptc供料盘移动螺杆座671上固定有一对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导轨6711,该对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导轨6711分别位于ptc供料盘移动螺杆座671的下部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且在一对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导轨6711中的其中一根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导轨上设置有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67111,在ptc供料盘移动螺杆座67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固定有一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导向板6712,ptc供料盘移动螺杆驱动电机673与ptc供料盘移动螺杆驱动电机座6731固定,该ptc供料盘移动螺杆驱动电机座6731与ptc供料盘移动螺杆座671远离前述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架621的一端固定,ptc供料盘移动螺杆672远离ptc供料盘移动螺杆驱动电机673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ptc供料盘移动螺杆座671的ptc供料盘移动螺杆座端板6713上,而ptc供料盘移动螺杆672朝向ptc供料盘移动螺杆驱动电机673的一端在对应于前述ptc供料盘移动螺杆驱动电机座6731的位置与ptc供料盘移动螺杆驱动电机673的ptc供料盘移动螺杆驱动电机轴传动连接,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674与ptc供料盘移动螺杆672螺纹配合并且同时与前述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导轨6711滑动配合,在该ptc从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674的侧面并且在对应于前述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67111的位置固定有一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触脚6741,ptc供料盘托板固定板675通过ptc供料盘托板固定板螺钉6751与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674的上部固定,在该ptc供料盘托板固定板675与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674之间构成有一滑块导向板导孔6752,该滑块导向板导孔6752与前述的ptc供料盘移动螺杆螺母滑块导向板6712滑动配合,ptc供料盘托板676通过ptc供料盘托板螺钉6761与ptc供料盘托板固定板675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前述ptc供料盘68的底部构成有一与ptc供料盘托板676相配合的ptc供料盘托板配合凹腔(图中未示出)。

当ptc安装水平位移装置62的结构体系的并且具有正反转功能的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623工作时,由其带动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622,由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622的前述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螺母带动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624朝着ptc供料盘68的方向位移,即朝着背离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方向位移,由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624带动ptc安装位移装置63的结构体系的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固定板631相应位移,当固定在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座固定板631的顶部的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固定板位移信号触发器6311触及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固定板位移信号采集器6251(共有三个)时,由该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固定板位移信号采集器6251采集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635,使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623暂停工作,反之同例。在前述动作下,当ptc吸嘴653对到ptc供料盘68的上方时,由ptc安装上下位移装置63的结构体系的并且具有正反转功能的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634工作,由其带动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633转动,由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633带动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641下行,当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641下行至其上的前述信号采集器触发脚6413触及前述的位于下部的一个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滑块信号采集器63211时,由该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滑块信号采集器63211采集到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635,使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634暂停工作,反之同例。

由于前述的ptc吸取装置65以及ptc供料盘移离装置66均固定于ptc安装升降平台64上,又由于ptc安装升降平台64与前述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641固定连接,因而在ptc安装升降平台滑块641下行时,ptc吸取装置65的结构体系的ptc吸取嘴架旋转气缸651、ptc吸取嘴架652、ptc吸取嘴653、ptc供料盘空盘移离装置66的结构体系的ptc供料盘空盘移离气缸661、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固定座连接板662、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固定座663以及一组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664也下行,并且ptc吸取嘴653以及一组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664呈由图10和图11所示的水平状态。

由于一组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664仅在ptc供料盘68内的ptc1051用尽时才启用,因而申请人先对ptc吸嘴653进行说明,当ptc吸嘴653下行到与ptc供料盘68内的ptc1051趋于贴触的程度时(前述的信号采集器触发脚6413触及前述三个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滑块信号采集器63211中的位于最下部的一个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滑块信号采集器),此时由与ptc吸嘴653负压管路连接的负压发生装置如真空泵工作,使ptc吸嘴653处于负压而将ptc1051吸住。吸住后,前述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634反向工作,按前述相反过程而使ptc吸嘴653在吸住着ptc1051的状态下向上位移,同时前述的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623工作,使ptc吸嘴653向着回转盘1的方向位移,即向着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所在的位置位移,位移程度同样由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固定板位移信号采集器6251(如位于图10所示位置状态左边的一个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固定板位移信号采集器)采集到信号为准。在该过程中,ptc吸取嘴架旋转气缸651工作,由ptc吸取嘴架旋转气缸转盘6511带动ptc吸取嘴架652转动一定的角度,以使处于由ptc吸嘴653吸住状态的ptc1051呈由图13所处的状态。紧接着,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634再次工作,按前述相同方式而将呈图13状态的ptc吸嘴653下行,使ptc1051插入由图4和图5示意的ptc寄存座96的ptc寄存腔962内。此时,前述的负压发生装置暂停工作,ptc吸嘴653处于正压而藉以将ptc1051释放。再接着,ptc安装上下升降螺杆驱动电机634反向工作而使ptc吸嘴653上行,同时ptc安装水平位移滑块驱动丝杆电机623也反向工作,使ptc吸嘴653再度向ptc供料盘68的方向位移,取料,如此反复。

在上述过程中,每当由ptc吸嘴653自ptc供料盘68吸离一枚ptc1051,则由ptc供料盘移动装置67的结构体系的并且具有正反转功能的ptc供料盘移动螺杆驱动电机673工作一次,以使ptc供料盘68移动一枚ptc1051程度的位置,确保ptc吸嘴653准确地吸取ptc1051。

当ptc供料盘68内的ptc1051用尽时,那么由一组ptc供料盘空盘移离吸嘴664将空盘吸离,并由在线作业人员即值机人员(一人可应对多台本发明装置)将满盘的ptc供料盘68安顿至ptc供料盘托板676上。

请参见图14并且结合图3和图4,示出了设置于上面提及的作为第五工位处的单插脚插片安装机构7,该单插脚插片安装机构7包括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支架71、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固定板支架72、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73、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75、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76、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77和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支架71的下端固定在前述的工作台20上,也就是说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支架71的下端通过螺钉与工作台20固定,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固定板支架72在与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支架71相对应的状态下通过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固定板支架螺钉721固定在工作台20上,并且该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固定板支架72与前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朝向工作台20的一侧相对应,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73与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支架71朝向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固定板支架72的一侧的上端固定,并且该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73的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滑台731朝向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在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73朝向回转盘1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滑台731向着回转盘1的方向移动的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滑台第一信号采集器732,而在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73背对回转盘1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滑台731向着远离回转盘1的方向移动的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滑台第二信号采集器733,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与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固定座741固定,而该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固定座741与前述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滑台731固定,并且在该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朝向回转盘1的一侧的上部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75向上位移的位移程度信号的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上位移信号采集器742,而下部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75向下位移的位移程度信号的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下位移信号采集器743,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75固定在形状呈倒置的l字形的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固定座751的上部,而该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固定座751的下部与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的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滑台744固定,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75的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柱伸展到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固定座751的下方并且固定有一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转盘752,其中:在前述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固定座751朝向回转盘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上位移信号采集器742与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下位移信号采集器74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上下位移信号采集器触发头7511,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76在对应于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转盘752的下方的位置与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转盘752固定,在该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76的下部具有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77固定在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固定板771的上端,而该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固定板771通过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固定板螺钉7711与前述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固定板支架72上的调整孔722固定,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77的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柱伸展到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固定板771朝向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的一侧,该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与前述的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柱固定,并且在该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的盘缘上开设有一单插脚插片嵌槽781,其中,在前述工作台20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的位置固定有一单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4(也可称“单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槽”),前述的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对应于前述的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朝向工作台20的一侧与单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4之间。

由单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4将单插脚插片1021供给前述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由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提取(夹取)并在转移至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位置将单插脚插片1021插入到由图1和图2详示的单插脚插片寄存座944上的单插脚插片寄存插孔9441内(在对图1和图2的描述时已述明)。

上述将单插脚插片1021自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转移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过程如下:由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77工作,带动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转过一个角度,以使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上的单插脚插片嵌槽781与单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4相对应,此时由单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4引入的一枚单插脚插片1021进入到单插脚插片嵌槽781内。紧接着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77反向工作,使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向前述相反的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即转动到其上的单插脚插片嵌槽781朝向上,此时的状态由图14所示。在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处于图14的状态即单插脚插片1021处于朝向上的状态时,由于在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73的工作下恰好使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对应在了单插脚插片1021的上方。此时,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75工作,使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76转过一个角度,以便保证位于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上的单插脚插片1021对应到彼此斥开后的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之间。紧接着,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76工作而使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彼此斥开。与此同时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工作,由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滑台744带动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固定座751载着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75下行,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76及其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同例下行,当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固定座751下行到其上的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上下位移信号采集器触发头7511触及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下位移信号采集器743时,由该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下位移信号采集器743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器635,使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停止工作,因为此时的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已下行到位并恰好使单插脚插片1021位于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的开口之间,此时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76再次工作,使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闭合并将单插脚插片1021夹住。紧接着,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反向工作,按前述相反过程而使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上行,同时将处于夹住状态的单插脚插片1021拔离于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的单插脚插片嵌槽781。此时前述的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驱动气缸77再次工作,使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转动到其上的单插脚插片嵌槽781与前述单插脚插片振动盘供料导架204相对应的程度,接料。在前述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使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在夹住着单插脚插片1021的状态向上位移的过程中,当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上下位移信号采集器触发头7511触及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上位移信号采集器742时,按前述相同的道理,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停止工作,因为单插脚插片1021被完全拔出了单插脚插片嵌槽781。接着单插脚插片安装回转气缸75工作,使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76转动一定的角度,以便使处于夹住状态的单插脚插片1021转过一个角度而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上的前述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441的方向相一致。与此同时,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73工作,使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连同被其夹住的单插脚插片1021移动到对应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所在位置的上方,其位移程度以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滑台第一信号采集器732采集到信号为准。接着,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再次工作,按前者相同过程而使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下行,将处于夹住状态的单插脚插片1021插入单插脚插片寄存座944,具体地讲,单插脚插片1021的单插脚插片脚10211插入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441,而单插脚插片1021的单插脚插片头部10212嵌入单插脚插片头部寄存嵌槽9442(具体由图4和图5揭示)。单插脚插片1021在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上安装完成后,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76再次工作,使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斥开,将单插脚插片1021释放,接着单插脚插片升降气缸74工作,使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76上行,同时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73也工作,使一对单插脚插片夹紧气缸夹爪761向单插脚插片回转夹盘78所在的位置移动,移动程度以单插脚插片平移气缸滑台第二信号采集器733采集到信号为准。如此反复。

请参见图15至图19并且结合图3和图4,示出了上面提及的作为第六工位处的装盖机构8,该装盖机构8包括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支架81、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82、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84、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壳盖夹座平移气缸87、壳盖夹座回转气缸88和壳盖承载装置89,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支架81在对应于壳盖夹座平移气缸87朝向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82的一端的位置通过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支架固定螺钉811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前述的工作台20上,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82通过螺钉与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固定座821固定,而该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固定座821与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支架81朝向壳盖夹座平移气缸87的一侧的上部固定,并且该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82的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滑块822朝向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该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固定在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固定板831上,而该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固定板831与前述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滑块822固定,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的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滑台832朝向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84,并且在该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滑台832的底部固定有一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滑台座8321,该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滑台座8321对应于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的底部并且与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的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柱连接,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84固定在形状呈倒置的l字形的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座841的上部,而该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座841的下部与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滑台832固定,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84的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柱842朝向上,在该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柱842上连接有一气缸柱连接座8421,其中,在所述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的缸体的顶部固定有一气缸柱连接座升降行程信号采集器座833,在该气缸柱连接座升降行程信号采集器座83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气缸柱连接座8421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采集气缸柱连接座8421的升降行程位置信号的气缸柱连接座升降行程信号采集器8331。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与前述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座841的上部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的下部具有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与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的下部的夹爪导槽855滑动配合,藉由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将插装于前述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上的起动器部件夹取并释放至壳盖承载装置89上,在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背对前述回转盘1的一侧(即图15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固定有一第一导杆座852,而在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朝向回转盘1的一侧(即图15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固定有一第二导杆座853,在第一导杆座852上开设有一第一压杆孔8521(图16示),在第二导杆座853上开设有一第二压杆孔8531(图16示),第一压杆孔8521自第一导杆座852的上部贯通至下部,第二压杆孔8531自第二导杆座853的上部贯通至下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对应于前述的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的下部之间,在该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朝向前述第一导杆座852的一端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起动器部件推压板第一压杆连接孔861并且在对应于该起动器部件推压板第一压杆连接孔861的两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推压板第一导杆862,该推压板第一导杆862与开设在第一导杆座852的下部的推压板第一导杆滑动孔8522滑动配合,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朝向前述第二导杆座853的一端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起动器部件推压板第二压杆连接孔863,并且在对应于该起动器部件推压板第二压杆连接孔863的两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推压板第二导杆864,该推压板第二导杆864与开设在第二导杆座853的下部的推压板第二导杆滑动孔8532滑动配合,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的中部的一侧(如图16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中的其中一个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的下部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一夹爪配合腔865,而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的中部的另一侧(如图16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中的另一个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的下部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夹爪配合腔866,在第一夹爪配合腔865的腔壁上向下延伸有单簧片脚推爪8651和双插脚插片推爪8652,而在第二夹爪配合腔866的腔壁上向下延伸有单插脚插片推爪8661,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朝向下的一侧通过一对各自套有弹簧86711的单簧片脚插座导杆8671浮动地插配有一单簧片脚插座867,在该单簧片脚插座867上开设有一单簧片脚插槽8672,前述的单簧片脚推爪8651插入该单簧片脚插槽8672内,在单簧片脚插座867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延伸有一单簧片脚插座杆8673,该单簧片脚插座杆8673与开设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上的并且自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的上部贯通至下部的插座杆孔868插配,该单簧片脚插座杆8673的上端探出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朝向上的一侧表面,并且在该单簧片脚插座杆8673的上部构成有一单簧片脚插座杆限位凹槽86731,而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并且在对应于单簧片脚插座杆限位凹槽86731的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一限位块869,该限位块869探入单簧片脚插座杆限位凹槽86731内,壳盖夹座平移气缸87在对应于前述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支架81的位置固定在前述工作台20上,该壳盖夹座平移气缸87的壳盖夹座平移气缸滑块871朝向上并且在壳盖夹座平移气缸87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壳盖夹座平移气缸导轨872,壳盖夹座回转气缸88固定在壳盖夹座回转气缸滑动平台881上,该壳盖夹座回转气缸滑动平台881朝向前述壳盖夹座平移气缸滑块871的一侧通过壳盖夹座回转气缸滑动平台固定螺钉8811与壳盖夹座平移气缸滑块871固定连接,而在壳盖夹座回转气缸滑动平台881朝向前述壳盖夹座平移气缸导轨872的一侧的底部固定有一壳盖夹座平移气缸导轨滑块8812,该壳盖夹座平移气缸导轨滑块8812与壳盖夹座平移气缸导轨872滑动配合,壳盖夹座回转气缸88的壳盖夹座回转气缸柱朝向上并且固定有一壳盖夹座回转气缸回转盘882,壳盖承载装置89与壳盖夹座回转气缸回转盘882连接。

由图15和图16所示,在前述气缸柱连接座8421与前述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一压杆84211,而在气缸柱连接座8421与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二压杆84212,第一压杆84211的中部依次穿过开设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座841的上部一侧的第一压杆让位孔8411和前述的第一导杆孔8521,而第二压杆84212的中部依次穿过开设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座841的上部另一侧的第二压杆让位孔8412和前述的第二导杆孔8531,其中,在前述工作台20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壳盖承载装置89的位置设置有一壳盖振动盘供料导架205。其中,在前述第一导杆座852朝向前述第二导杆座853的一侧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单簧片脚插座867的位置用螺钉固定有一用于对单簧片脚插座867限位的单簧片脚插座限位块854。

在图16中还示出了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上的单插脚插片插套压腔8662和双插脚插片插套压腔8663,由于图16是图15的倒置图,因而前述的单插脚插片插套压腔8662和双插脚插片插套压腔8663实质上毫无疑问位于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的下部,即位于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朝向下的一侧。在起动器部件的装配过程中,由单插脚插片插套压腔8662对由图4所示的单插脚插片1021的单插脚插片插套10213施加压力,以使单插脚插片脚1021可靠地插入前述的单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441(图2示)内。同样的道理,由双插脚插片插套压腔8663对由图4所示的双插脚插片106的双插脚插片插套1063施加压力,以使其双插脚插片第一插脚1061以及双插脚插片第二插脚1062可靠地进入前述的一对双插脚插片脚寄存插孔9521内。

在图15中,还示出了固定于工作台20上的用于将完成了装配的即装有起动器部件(包括单簧片1012、单插脚插片1021、双插脚插片106和ptc1051)的壳盖10导出的壳盖导出槽209b,该壳盖导出槽209b对应于下面即将详细描述的壳盖承载装置89。

由图17所示,在由图17示意的壳盖10上构成有如同申请人在对图20的描述时提及的一单簧片插座101、单插脚插片孔102、双插脚插片第一插孔103、双插脚插片第二插孔104和ptc探入腔105,其中,在单簧片插座101上构成有一单簧片插孔1011,在壳盖10上还形成有一保护器配合腔107。

请重点见图17,前述的壳盖承载装置89包括壳盖夹座891、壳盖夹紧气缸892和壳盖推出气缸893,壳盖夹座891通过壳盖夹座固定螺钉固定在前述壳盖夹座回转气缸回转盘882上,在该壳盖夹座891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壳盖容纳腔8911,该壳盖容纳腔8911的形状及大小是与图中示意的壳盖10的形状及大小相适应的,而图17所示的壳盖10即为图20所示的壳盖。在前述壳盖容纳腔8911的一侧形成壳盖出入敞口89111,在壳盖容纳腔8911的对应两侧的腔壁上如图17所示位置状态的左右腔壁上各开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壳盖夹紧气缸推板滑动腔89112,壳盖夹紧气缸892位于壳盖夹座891的一侧(图17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壳盖夹紧气缸推板滑动腔89112的位置通过壳盖夹紧气缸固定螺钉8921与开设在壳盖夹座891上的壳盖夹紧气缸固定螺钉孔8912固定,在壳盖夹紧气缸892的壳盖夹紧气缸柱8922上连接有一壳盖夹紧气缸推板8923,该壳盖夹紧气缸推板8923与前述壳盖夹紧气缸推板滑动腔89112滑动配合,壳盖推出气缸893在与前述壳盖出入敞口89111的相对应的一侧的位置通过壳盖推出气缸固定螺钉8931与壳盖夹座891固定,并且该壳盖推出气缸893的壳盖推出气缸柱8932途经开设在壳盖夹座891上的气缸柱孔8913伸展到前述壳盖容纳腔8911内。

由图17所示,在前述壳盖夹紧气缸推板8923朝向壳盖夹紧气缸892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壳盖夹紧气缸柱8922的位置构成有一气缸柱连接嵌槽89231,壳盖夹紧气缸柱8922的末端在对应于该气缸柱连接嵌槽89231的位置与壳盖夹紧气缸推板8923形成连接关系。

由前述的壳盖振动盘供料导架205(也可称“壳盖振动盘供料导槽”)将有待于装配起动器部件的空的壳盖10引至前述壳盖承载装置89的结构体系的壳盖夹座891的壳盖容纳腔8911并且由壳盖夹紧气缸892夹住,在完成了将起动器部件安装于壳盖10的工作后,由壳盖推出气缸893将壳盖10推出夹盖容纳腔8911并由前述的壳盖导出机理209b导出,供下一工序安装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并将壳盖10与壳体(图中未示出)相配合。

申请人结合图15和17描述壳盖10进入壳盖容纳腔8911并由壳盖夹紧气缸892夹紧以及由壳盖推出气缸893将完成了起动器部件装配后的壳盖10推出壳盖容纳腔8911的过程。

由壳盖夹座回转气缸88工作,由壳盖夹座回转气缸88带动壳盖承载装置89的壳盖夹座891转过一个角度使壳盖容纳腔8911的壳盖出入敞口89111朝向壳盖振动盘供料导架205,同时在壳盖夹座平移气缸87的工作下,由壳盖夹座平移气缸滑块871带动壳盖夹座回转气缸滑动平台881,该壳盖夹座回转气缸滑动平台881通过其下部的壳盖夹座平移气缸导轨滑块8812循着壳盖夹座平移气缸导轨872滑动,使壳盖夹座891与壳盖振动盘供料导槽205处于同一轴线上,也就是使壳盖容纳腔8911的壳盖出入敞口89111与壳盖振动盘供料导槽205呈趋于接合(衔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壳盖10自壳盖振动盘供料导槽205进入壳盖容纳腔8911内。接着,壳盖夹座平移气缸87反向工作,使前述壳盖夹座回转气缸88连同壳盖夹座891向着对应于由图15示意的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侧面的方向位移,以便由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将由前道完成了装配工作的并且位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上的前述单簧片1012、单插脚插片1021、双插脚插片106以及ptc1051一并夹取并转移至位于壳盖容纳腔8911内的壳盖10上。与此同时,前述的壳盖夹紧气缸892工作,壳盖夹紧气缸柱8922向缸体外伸展,由壳盖夹紧气缸柱8922推动壳盖夹紧气缸推板8923,由该壳盖夹紧气缸推板8923向壳盖10的外壁施加推力,从而使壳盖10可靠地定位在即控制在壳盖容纳腔8911内,以接受后续的装配,这里所讲的后续的装配是指:由前述的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将原先位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上的前述单簧片1012、单插脚插片1021、双插脚插片106以及ptc1051一并夹取并装入壳盖10,装入完毕并在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退离壳盖10后,则前述的壳盖夹紧气缸892反向工作,使壳盖夹紧气缸推板8923解除对壳盖10的夹紧,接着壳盖推出气缸893工作,壳盖推出气缸柱8932向缸体外伸展,从而将完成了装配的壳盖10自壳盖出入敞口89111驱逐出壳盖容纳腔8911并落入壳盖导出槽209b,供后续工位即供另行的装置在壳体内装入保护器并将壳盖10与壳体固定,装入壳体内的保护器对应于保护器配合腔107。

在下面,申请人结合图15至19描述将位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上的起动器部件转移至壳盖10的过程。按前面所述,壳盖夹座891对应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朝向工作台20的一侧,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恰好对应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的上方,此时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工作,由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柱使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滑台座8321下行,带动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滑台832下行,由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滑台832带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座841连同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84、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下行,同时由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使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处于相互斥开状态,当下行到位后,即当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分别对应于单插脚插片1021以及双插脚插片106的两侧(图18示)后,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再次工作,使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相向合拢,由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将前述单、双插脚插片1021、106、位于单、双插脚插片1021、106之间的ptc1051以及位于ptc1051与双插脚插片106之间的单簧片1012一并夹取。此时,单簧片1012对应于由图16所示的单簧片脚插槽8672、单插脚插片1021的单插脚插片插套10213对应于由图16所示的单插脚插片插套压腔8662以及双插脚插片106的双插脚插片插套1063对应于由图16所示的双插脚插片插套压腔8663,并由图16示意的单、双插脚插片推爪8661、8652的底面分别对应于单、双插脚插片1021、106朝向上的一侧的边沿表面,具体的情形由图18示意。接着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反向工作,与前述相反方向使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在夹住着前述起器部件的状态下向上位移,起动器部件的结构体系的单插脚插片1021、双插脚插片106、ptc1051以及单簧片1012离开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此时在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82的工作下使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连同其夹住的前述起动器部件转移到对应于位于壳盖夹座891的壳盖容纳腔8911内的前述壳盖10的上方的位置。具体是:由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82的起动器平移气缸滑块822带动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固定板831移动,由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固定板831带动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滑台832、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座841、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84、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以及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一同向前述壳盖10的方向位移并对应到壳盖10的上方。接着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工作,使以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座841为载体设置的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84和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85下行,处于由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夹住状态的前述单、双插脚插片1021、106、位于单插脚插片1021与双插脚插片106之间的ptc1051以及位于ptc1051与双插脚插片106之间的单簧片1012随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下行,并且使单簧片1012进入壳盖10上的单簧片插孔1011、使单插脚插片1021的单簧片插片脚10211进入壳盖10上的单插脚插片孔102、使双插脚插片106的双插脚插片第一插脚1061以及双插脚插片第二插脚1062分别进入壳盖10上的双插脚插片第一插孔103以及双插脚插片第二插孔104和使ptc1051进入壳盖10上的ptc探入腔105。接着,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张开,而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84进入工作,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柱842向下位移,带动气缸柱连接座8421下行,由气缸柱连接座8421同时带动第一压杆84211以及第二压杆84212向下位移,由第一压杆84211以及第二压杆84212将前述的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向下推,同时固定在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上的单簧片脚推爪8651也随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相应下移,将单簧片1012推出前述的单簧片脚插槽8672充分进入壳盖10上的单簧片插孔1011,以及按前述说明并结合图16和图18的示意可知:将前述单插脚插片1021的单插脚插片脚10211充分插入壳盖10上的单插脚插片孔102,将前述双插脚插片106的双插脚插片第一插脚1061以及双插脚插片第二插脚1063分别充分插入壳盖10上的双插脚插片第一插孔103以及双插脚插片第二插孔104。

在完成了前述将起动器部件自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转移并定位(装配)至壳盖10上后,按前述相反过程动作,由起动器部件升降气缸83的工作而使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向上位移,由起动器部件施压板驱动气缸84的反向工作而使起动器部件施压板86向上回复,由起动器部件平移气缸82的反向工作而使一对起动器部件夹取气缸夹爪851返回到对应于起动器部件寄存夹具9,如此反复。

在本实施例中,凡是提及的信号采集器除特别说明的外,既可以是行程开关,也可以是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