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壳大盖多钻头钻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6299发布日期:2019-04-13 00:5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速器壳大盖多钻头钻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壳大盖多钻头钻床。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对汽车的稳定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差速器壳的结构及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差速器的工作性能。差速器壳体上设有与盆齿轮连接的法兰面和法兰孔,而法兰孔是通过机械加工成型。一般法兰孔有多个大孔和小孔,法兰孔的加工是采用钻床钻削加工,在钻削前是将差速器壳定位装夹在钻法兰孔的工装上,通过钻床上的钻头向下移动进行钻孔作业。但是,大多数钻床都是单钻头作业,多于多孔的作业需要钻床旋转动作来实现,也就导致很难保证加工准确度和精度,其操作过程复杂,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差速器壳大盖多钻头钻床,可以同时实现差速器壳上多个大小法兰孔同时进行钻孔作业。

一种差速器壳大盖多钻头钻床,包括下工装、上工装、组合钻模板和通用动力箱总成,所述下工装包括通用工装架、粗定位圆盘和油缸,所述通用工装架包括机床连接底板、工装架底板、工装移动板、工装送料架、工装架上板、导向柱和导向套总成;所述机床连接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床上,所述工装架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床连接底板上,所述导向柱设置有四根并均匀竖直固定在所述工装架底板上,所述四根导向柱穿过所述工装移动板,所述工装移动板的中心位置固定联接在所述油缸的活塞杆末端上,所述工装移动板通过轨道导轮与所述工装送料架联接,所述粗定位圆盘固定在所述工装送料架上,所述粗定位圆盘可以定位放置差速器壳大盖;所述导向柱上端固定有所述工装架上板,所述工装架上板中心开孔部位设置有所述组合钻模板;所述组合钻模版为两层中心开口的圆盘,下层圆盘周围均匀设置有a钻套,下层圆盘周围均匀设置有b钻套。

进一步地,所述通用动力箱总成包括滑台、减速箱、电机、输出轴和过渡齿轮轴总成;所述减速箱内设置有上层和下层;所述输出轴外固定有一号齿轮;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上层上方;所述过渡齿轮轴总成包括过渡齿轮轴、二号齿轮、三号齿轮、九号轴承和十号轴承,所述九号轴承与所述上层固定联接,所述十号轴承与所述下层固定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工装包括多头箱体、主动轴总成、a轴钻杆总成、b轴钻杆总成和油泵轴总成;所述多头箱体包括上层箱、中层箱、下层箱和立板;所述主动轴总成包括四号齿轮、五号齿轮、一号轴承、二号轴承、主动轴、三号轴承和四号轴承,所述一号轴承、所述二号轴承、三号轴承、四号轴承、四号齿轮和五号齿轮沿轴向固定在主动轴不同位置上,所述三号轴承穿过所述上层箱中心并与所述上层箱固定联接,所述二号轴承穿过所述中层箱中心并与所述中层箱固定联接,所述一号轴承穿过所述下层箱中心并与所述下层箱固定联接,所述四号轴承;a轴钻杆总成上设置有六号齿轮、五号轴承、六号轴承、十一号轴承和a轴钻头,所述六号轴承固定在所述上层箱的通孔中,所述十一号轴承穿过所述中层箱的通孔并与所述中层箱固定联接,所述五号轴承穿过所述下层箱的通孔并与所述中层箱固定联接;b轴钻杆总成上设置有七号齿轮、七号轴承、八号轴承和b轴钻头,所述八号轴承穿过所述中层箱的通孔并与所述中层箱固定联接,七号轴承穿过所述下层箱的通孔并与所述中层箱固定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a轴钻杆总成和所述b轴钻杆总成分别有3-12个。

进一步地,所述油泵轴总成包括柱塞油泵、油泵轴、油泵偏心套和十二号轴承;所述十二号轴承上固定有八号齿轮,所述八号齿轮与所述四号齿轮啮合,所述八号齿轮下方设置有止位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齿轮与所述二号齿轮啮合,所述三号齿轮与所述二号齿轮啮合,所述四号齿轮与所述六号齿轮啮合,所述五号齿轮与所述七号齿轮啮合;所述四号齿轮厚度是所述六号齿轮厚度的2-3倍,所述五号齿轮厚度是所述七号齿轮厚度的2-3倍。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通过电机驱动,在减速箱内通过齿轮传动来降速。

2、本发明设置的主动轴有上下层两个旋转齿轮,一层齿轮与大直径钻杆总成的齿轮啮合,一层齿轮与小直径钻杆总成的齿轮啮合,通过一个主动轴旋转可以同时带动不同层大直接钻杆总成的齿轮和小直径钻杆总成的齿轮同时旋转;另外大直接钻杆总成的齿轮和小直径钻杆总成的齿轮分别设置多个且分为上下两层,能够巧妙相互避开,空间紧凑,对应设置的多个钻杆能够同时旋转作业。

3、本发明设置的下工装通过油缸可以将差速器壳大盖顶起和下放,方便作业。

4、本发明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功耗低,加工精度高,适合一般工厂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差速器壳大盖多钻头钻孔床平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下工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工装和通用动力箱总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油泵轴总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动轴总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轴钻杆总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b轴钻杆总成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的a向示意图;

图9为图3中的b向示意图;

图中:

1下工装、10通用工装架、100机床连接底板、101工装架底板、102工装移动板、103工装送料架、104工装架上板、105导向柱、106导向套总成、107轨道导轮、11粗定位圆盘、12油缸;

2上工装、20多头箱体、201上层箱、202中层箱、203下层箱、204立板、21主动轴总成、210四号齿轮、211五号齿轮、212一号轴承、213二号轴承、214主动轴、215三号轴承、216四号轴承、22a轴钻杆总成、220六号齿轮、221五号轴承、222a轴钻头、223六号轴承、224十一号轴承、23b轴钻杆总成、230七号齿轮、231七号轴承、232b轴钻头、233八号轴承、24油泵轴总成、240油泵轴、241柱塞油泵、242油泵偏心套、243十二号轴承、244八号齿轮,245止位螺母;

3组合钻模版、4通用动力箱总成、41滑台、42减速箱、420上层、421下层、43电机、44输出轴、440一号齿轮、45过渡齿轮轴总成、450二号齿轮、451三号齿轮、452九号轴承、453过渡齿轮轴、454十号轴承、5差速器壳大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及实施方式显得更加清晰明了,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图2,一种差速器壳大盖多钻头钻床,包括下工装1、上工装2、组合钻模板3和通用动力箱总成4,下工装1包括通用工装架10、粗定位圆盘11和油缸12,通用工装架10包括机床连接底板100、工装架底板101、工装移动板102、工装送料架103、工装架上板104、导向柱105和导向套总成106;机床连接底板100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床上,工装架底板10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床连接底板100上,导向柱105设置有四根并均匀竖直固定在工装架底板101上,四根导向柱105穿过工装移动板102,工装移动板102的中心位置固定联接在油缸12的活塞杆末端上,工装移动板102通过轨道导轮107与工装送料架103联接,粗定位圆盘11固定在工装送料架103上,粗定位圆盘11可以定位放置差速器壳大盖5;导向柱105上端固定有工装架上板104,工装架上板104中心开孔部位设置有组合钻模板3。

参见图2,进一步地,组合钻模版3为两层中心开口的圆盘,下层圆盘周围均匀设置有a钻套31,下层圆盘周围均匀设置有b钻套32,a钻套31和b钻套32的个数根据所需加工的差速器壳大盖上的钻孔确定。

参见图1、图3、图4、图5、图6、图7,上工装2包括多头箱体20、主动轴总成21、a轴钻杆总成22、b轴钻杆总成23和油泵轴总成24;多头箱体20包括上层箱201、中层箱202、下层箱203、立板204,立板204竖向设置联接上层箱201、中层箱202和下层箱203成为一个整体;主动轴总成21包括四号齿轮210、五号齿轮211、一号轴承212、二号轴承213、主动轴214、三号轴承215和四号轴承216,一号轴承212、二号轴承213、三号轴承215、四号轴承216、四号齿轮210和五号齿轮211沿轴向固定在主动轴214不同位置上,三号轴承215穿过上层箱201中心并与上层箱201固定联接,二号轴承213穿过中层箱202中心并与中层箱202固定联接,一号轴承212穿过下层箱203中心并与下层箱203固定联接;a轴钻杆总成22上设置有六号齿轮220、五号轴承221、六号轴承223、十一号轴承224和a轴钻头222,六号轴承223固定在上层箱201的通孔中,十一号轴承224穿过中层箱202的通孔并与中层箱202固定联接,五号轴承221穿过下层箱203的通孔并与中层箱203固定联接;b轴钻杆总成23上设置有七号齿轮230、七号轴承231、八号轴承233和b轴钻头232,八号轴承233穿过中层箱202的通孔并与中层箱202固定联接,七号轴承231穿过下层箱203的通孔并与中层箱203固定联接;a轴钻杆总成22通过3个轴承与多头箱体20固定联接,b轴钻杆总成23通过3个轴承与多头箱体20固定联接,可以保证a轴钻头222和b轴钻头232在钻孔作业过程中旋转的稳定性。

参见图1、图3,所述通用动力箱总成4包括滑台41、减速箱42、电机43、输出轴44和过渡齿轮轴总成45;所述减速箱42内设置有上层420和下层421;所述输出轴44外固定有一号齿轮440,所述输出轴440穿过所述上层420中心通孔;所述电机43固定在所述上层420上方;所述过渡齿轮轴总成45包括过渡齿轮轴453、二号齿轮450、三号齿轮451、九号轴承452和十号轴承454,所述二号齿轮450、所述三号齿轮451和九号轴承452套接在所述过渡齿轮轴453上,所述九号轴承452与所述上层420固定联接,所述十号轴承454与所述下层421固定联接。

参见图3,进一步地,a轴钻杆总成和b轴钻杆总成分别有3-12个,a轴钻杆总成和b轴钻杆总成可以变换使用不同直径的钻杆,以便满足配套加工不同需加工孔数和不同需加工孔直径的要求。

参见图4,进一步地,油泵轴总成24包括柱塞油泵241、油泵轴240、油泵偏心套242和轴承243,柱塞油泵241输出润滑油经由偏心套对轴承243进行润滑;优选地,轴承243上固定有齿轮244,齿轮244与四号齿轮210啮合,齿轮244下方设置有止位螺母245,止位螺母245对油泵轴240起到止位固定作用。

参见图1、图3、图8、图9,进一步地,一号齿轮440与二号齿轮450啮合,三号齿轮451与二号齿轮450啮合,四号齿轮210与六号齿轮220啮合,五号齿轮211与七号齿轮230啮合;六号齿轮220沿a轴设置位置可以上下移动,七号齿轮230沿b轴设置位置可以上下移动;四号齿轮210的厚度是六号齿轮220厚度的2-3倍,五号齿轮211的厚度是七号齿轮230厚度的2-3倍;六号齿轮220设置的多个齿轮间隔均匀设置在四号齿轮210的周围,且间隔的齿轮在同一层水平面;七号齿轮230设置的多个齿轮间隔均匀设置在五号齿轮211的周围,且间隔的齿轮在同一层水平面。

优选地,可以改变四号齿轮210与六号齿轮220的传动比来改变a轴钻头222的旋转速率,可以改变五号齿轮211与七号齿轮230的传动比来改变b轴钻头232的旋转速率。由输出轴到主动轴的传动比为3.61:1-6.25:1,从而实现输出轴至主动轴的减速功能;四号齿轮210与六号齿轮220的传动比为1:1.69-1:2.0,五号齿轮211与七号齿轮230的传动比为1:1.69-1:2.57,实现主动轴至a轴、主动轴至b轴的增速功能。

使用时,油缸12可以推动工装移动板102沿着导向柱105向上直线运动,工装移动板102同时带动粗定位圆盘11和其上固定的差速器壳大盖5向上运动,a轴钻杆和b轴钻杆分别穿过对应的a钻套31和b钻套32并最终接触到差速器壳大盖5,电机43开始工作,其输出轴44旋转通过不同的齿轮传动从而带动a轴钻杆和b轴钻杆旋转进行钻孔作业。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