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磨削工具钎焊用铜基活性钎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6757发布日期:2019-03-16 00:3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刚石磨削工具钎焊用铜基活性钎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磨削工具钎焊用铜基活性钎料。



背景技术:

金刚石磨削工具是一种精巧、无污染、噪音小、震动小、切缝窄的精密电子工业用工具,金刚石磨削工具用钎料要求钎焊温度低、结合力高、活性温度范围广。

传统金刚石磨具基体与金刚石结合面上没有牢固的冶金结合,把持力不大,在负荷较重的高效磨削作业中,容易造成金刚石磨粒脱落或镀层成片剥落而整体失效。金刚石在空气中800℃已经发生了碳化,严重影响金刚石的性能,因此开发出一种在800℃以下并能使金刚石与基体形成牢靠的冶金结合的钎焊用的钎料,对于提高金刚石磨具的性能有重要意义。

目前钎焊金刚石活性钎料合金主要有镍基、铜基、银基三类。镍基钎料钎焊温度较高,容易使金刚石出现热损伤;银基钎料成本较高;铜基钎料钎焊温度低且性能与银基钎料相近。

铜基钎料中铜锡钛钎料应用最广泛,而cu-sn-ti活性钎料显微硬度不高,在使用时极易遭到陶瓷、花岗岩、石材等被加工材料的磨屑磨损,耐磨性能差,造成金刚石整颗脱落。中国专利cn101913036b公开了一种钎焊金刚石工具用铜锡钛钎料,该专利钎料可在800℃以下得到完全液相,使用该活性钎料钎焊石墨和45号钢接头剪切强度可达到301.4mpa。此类cu-sn-ti钎料存在的问题是:钎料温度仍然偏高、耐磨性与金刚石匹配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刚石磨削工具钎焊用铜基活性钎料,使金刚石与基体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易于获得成分均匀的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金刚石磨削工具钎焊用铜基活性钎料,其特征在于:铜基活性钎料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52%~68%铜,17%~23%锡,5%~11%钛,5%~9%镍,3%~5%铬和0.5%~1.5%磷。

进一步的,所述的铜、锡、钛、镍、铬和磷均为纯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的铜占54~68%,所述的锡占18~23%,所述的钛占7~11%,所述的镍占6~9%,所述的铬占4~5%,所述的磷占1~1.5%。

进一步的,所述的铜占54~66%,所述的锡占19~23%,所述的钛占8~11%,所述的镍占6~8%,所述的铬占4~5%,所述的磷占1~1.5%。

进一步的,所述的铜占56~60%,所述的锡占19~21%,所述的钛占8~9%,所述的镍占6~7%,所述的铬占4~5%,所述的磷占1~1.5%。

进一步的,铜基活性钎料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准备覆盖剂:将木炭装进带有出气孔的金属桶中,打开气孔,放在抵坑炉中,加热到800~820℃,保持4~6小时,然后将气孔堵上,冷却待用;

步骤二、将按比例配好的原料放入抵抗炉内,升温至原料熔化,加入覆盖剂,然后加入精炼除气剂,精炼5~10分钟,得到合金熔液;

步骤三、将待浇注的模型在温度为1000~1200℃条件下焙烧30~40min,冷却至700~900℃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二所得合金熔液降温至600~800℃后浇入步骤三的模型内,充分搅拌、捞渣,浇铸成型;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预铸件冷却至室温后脱模得到铜基活性钎料铸锭;

步骤六、挤压铸锭:挤压机的预热温度为520~570℃,保温时间为20~40min,模片预热时间为20~40min,挤压速度为15~25mm/s,挤压比为80~9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精炼除气剂分为3~5次加入,相邻两次加入的时间间隔2~3min。

本发明的活性钎料,主要含有铜、锡、钛,在铜锡钛活性钎料基础上复合添加镍、铬、磷,所得钎料合金润湿性好,且熔点低,钎焊温度在800℃以下,钎焊时使金刚石与基体形成牢固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对金刚石把持力高,且耐磨性好。

本发明是基于下述各元素的特性原理而选择作为钎料的制备原料的:钛为活性元素,可与碳形成化合物,形成牢固结合;铬能够与碳化物形成元素,可提高润湿性,形成牢固结合;锡可以降低合金熔点,但使脆性增加;镍具有固溶强化的作用;磷则能够降低铜的溶解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金刚石磨削工具钎焊用铜基活性钎料,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易于获得成分均匀的产品;镍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及碳化物形成元素铬元素作用下,金刚石与基体能够形成牢靠的冶金结合,增强把持力;磷元素的加入使得熔点降低,所得钎料熔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金刚石/活性钎料扫描电镜图。

其中,图中各标号为:a、金刚石;b、金刚石/活性钎料界面;c、活性钎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项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铜基活性钎料,由以下百分比的组分:所述的铜占52%,所述的锡占22%,所述的钛占11%,所述的镍占8.5%,所述的铬占5%,所述的磷占1.5%。

铜基活性钎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按比例配好的原料放入炉内,升温至合金熔化,加入覆盖剂,然后加入精炼除气剂,精炼5分钟,得到合金熔液,将待浇注的模型在温度为1000条件下焙烧30min,冷却至750℃备用,将所得合金熔液降温至800℃后浇入模型内,充分搅拌、捞渣,浇铸成型,脱模得到铸锭,并挤压铸锭:预热温度为520℃,保温时间为20min,模片预热时间为20min,挤压速度为18mm/s,挤压比为85。

本实施例的活性钎料合金在760℃以下即可获得完全液相;在本发明的活性钎料的表征中,由于钎焊金刚石颗粒很难量化金刚石和基体的钎焊结合强度。而石墨和金刚石的元素都是碳,所以,以基体钎钎焊石墨为剪切试样,量化碳和基体的结合强度,进而证明基体与金刚石颗粒的结合强度。具体以本实施例制备的活性钎料为原料,制备活性钎料钎焊石墨剪切样品,并测定本实施例的活性钎料钎焊石墨和45号钢的剪切强度,该活性钎料钎焊石墨/45号钢接头剪切强度可达361.2mpa。

图1为本实施例的金刚石/活性钎料的扫描电镜图片,a区域为金刚石区域,b区域为金刚石/活性钎料界面区,c区域为活性钎料区;从图中可以看出,金刚石光滑完整,没有产生明显的热损伤现象。并且金刚石和活性钎料之间的界面结合良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铜基活性钎料,由以下百分比的组分:所述的铜占52%,所述的锡占22%,所述的钛占11%,所述的镍占8.5%,所述的铬占5%,所述的磷占1.5%。

铜基活性钎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按比例配好的原料放入炉内,升温至合金熔化,加入覆盖剂,然后加入精炼除气剂,精炼10分钟,得到合金熔液,将待浇注的模型在温度为1100条件下焙烧40min,冷却至800℃备用,将所得合金熔液降温至900℃后浇入模型内,充分搅拌、捞渣,浇铸成型,脱模得到铸锭,并挤压铸锭:预热温度为550℃,保温时间为30min,模片预热时间为30min,挤压速度为20mm/s,挤压比为90;

本实施例的活性钎料合金在770℃以下即可获得完全液相;该活性钎料钎焊石墨/45号钢接头剪切强度可达367.1mpa。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铜基活性钎料,由以下百分比的组分:所述的铜占60%,所述的锡占20%,所述的钛占8%,所述的镍占7%,所述的铬占4%,所述的磷占1%。

铜基活性钎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按比例配好的原料放入炉内,升温至合金熔化,加入覆盖剂,然后加入精炼除气剂,精炼5分钟,得到合金熔液,将待浇注的模型在温度为1100条件下焙烧30min,冷却至750℃备用,将所得合金熔液降温至800℃后浇入模型内,充分搅拌、捞渣,浇铸成型,脱模得到铸锭,并挤压铸锭:预热温度为550℃,保温时间为30min,模片预热时间为30min,挤压速度为18mm/s,挤压比为85。

本实施例的活性钎料合金在790℃以下即可获得完全液相;该活性钎料钎焊石墨/45号钢接头剪切强度可达370.4mpa。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铜基活性钎料,由以下百分比的组分:所述的铜占60%,所述的锡占20%,所述的钛占8%,所述的镍占7%,所述的铬占4%,所述的磷占1%。

铜基活性钎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按比例配好的原料放入炉内,升温至合金熔化,加入覆盖剂,然后加入精炼除气剂,精炼10分钟,得到合金熔液,将待浇注的模型在温度为1000条件下焙烧40min,冷却至800℃备用,将所得合金熔液降温至800℃后浇入模型内,充分搅拌、捞渣,浇铸成型,脱模得到铸锭,并挤压铸锭:预热温度为570℃,保温时间为20min,模片预热时间为20min,挤压速度为20mm/s,挤压比为85。

本实施例的活性钎料合金在780℃以下即可获得完全液相;该活性钎料钎焊石墨/45号钢接头剪切强度可达372.2mpa。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铜基活性钎料,由以下百分比的组分:所述的铜占68%,所述的锡占17%,所述的钛占6%,所述的镍占5.5%,所述的铬占3%,所述的磷占0.5%。

铜基活性钎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按比例配好的原料放入炉内,升温至合金熔化,加入覆盖剂,然后加入精炼除气剂,精炼6分钟,得到合金熔液,将待浇注的模型在温度为1200条件下焙烧30min,冷却至800℃备用,将所得合金熔液降温至700℃后浇入模型内,充分搅拌、捞渣,浇铸成型,脱模得到铸锭,并挤压铸锭:预热温度为520℃,保温时间为40min,模片预热时间为40min,挤压速度为18mm/s,挤压比为80。

本实施例的活性钎料合金在790℃以下即可获得完全液相;该活性钎料钎焊石墨/45号钢接头剪切强度可达373.1mpa。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铜基活性钎料,由以下百分比的组分:所述的铜占68%,所述的锡占17%,所述的钛占6%,所述的镍占5.5%,所述的铬占3%,所述的磷占0.5%。

铜基活性钎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按比例配好的原料放入炉内,升温至合金熔化,加入覆盖剂,然后加入精炼除气剂,精炼8分钟,得到合金熔液,将待浇注的模型在温度为1200条件下焙烧40min,冷却至700℃备用,将所得合金熔液降温至800℃后浇入模型内,充分搅拌、捞渣,浇铸成型,脱模得到铸锭,并挤压铸锭:预热温度为560℃,保温时间为30min,模片预热时间为30min,挤压速度为20mm/s,挤压比为90。

本实施例的活性钎料合金在790℃以下即可获得完全液相;该活性钎料钎焊石墨/45号钢接头剪切强度可达369.2mpa。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