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2246发布日期:2018-06-30 02:13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些冲压件由于工艺要求,需要进行两次级进模冲压。级进模冲压模具生产前,需要进行穿料动作,即将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料带从模具一端进入,经过模具内的多个工位冲压加工后,从模具另一端出来。在二次冲压穿料过程中,需要将料带定位孔与上模脱料板定位针对齐,允许较小偏差,如果偏差大于定位针矫正能力时,会将料带压变形,从而需要重新穿料,增加损耗,降低工作效率。

传统的方法完全靠个人经验及技术能力来实现穿料的完成,不可避免地存在穿料失误,加工损耗大,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帮助冲压操作人员在穿料时能比较容易地将料带定位孔与上模定位针位置对齐的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加工损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定位部分和浮料部分;

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定位舌片,定位舌片上部穿过浮料块上的过孔,定位舌片下方设有第一线簧,第一线簧底部顶在浮料块底座上,浮料块底座与浮料块固定连接;

所述浮料部分包括十字销,十字销下部套入第二线簧,十字销上部顶在所述浮料块底座的下方;螺塞顶在第二线簧下方。

优选地,所述定位舌片上部在模具出料口方向形成圆弧结构。

更优选地,所述圆弧直径小于料带上的定位孔直径。

优选地,所述定位舌片上部在模具进料口方向形成斜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浮料块底座与浮料块通过燕尾结构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分设于刀口固定板内,所述浮料部分设于下模座内,下垫板位于刀口固定板与下模座之间,所述十字销上部穿过下垫板并顶在所述浮料块底座的下方。

更优选地,料带设于所述定位部分上方,所述定位部分始终与料带保持接触状态。

进一步地,卸料板设于料带上方,定位针设于卸料板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的工作原理是:整套料带定位机构安装在模具上后,定位舌片与上模定位针的水平距离为产品步距的整数倍,所以只要保证每次定位舌片圆弧部位套入料带定位孔,即料带送料位置准确。浮料部分安装于下模垫板和下模座上,十字销的上部顶在定位部分的下部,模具打开状态,在浮料部分的弹簧作用下,定位部分浮起,穿料时候料带贴在浮料块上方向前移动,浮料舌片下方为线簧,当定位孔到达舌片位置时,舌片会弹起来,这时无法向后拉动料带,说明料带定位孔位置已经与模具定位针位置对齐。材料继续向前移动,舌片会被材料压进浮料块中,等再次定位圆孔到达定位舌片位置,舌片会再次弹起。通过此机构,可以帮助冲压操作人员非常容易得确认料带位置是否准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帮助冲压操作人员在穿料时能比较容易得将料带定位孔与上模定位针位置对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加工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爆炸图;

图3为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在穿料时料带定位孔未与卸料板定位针对齐示意图;

图4为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在穿料时料带定位孔未与卸料板定位针对齐局部放大图;

图5为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在穿料时料带定位孔与卸料板定位针对齐后示意图;

图6为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在穿料时料带定位孔与卸料板定位针对齐后局部放大图;

图7为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在模具闭合后示意图;

图8为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在模具闭合后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浮料块,2-定位舌片,3-第一线簧,4-浮料块底座,5-十字销,6-第二线簧,7-螺塞,8-料带,9-定位针,10-卸料板,11-刀口固定板,12-下垫板,13-下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包括两大部分:定位部分和浮料部分。

定位部分包括浮料块1、定位舌片2、第一线簧3、浮料块底座4。定位舌片2上部在模具出料口方向加工成圆弧,用于料带8定位,圆弧略小于定位孔直径;定位舌片2上部的进料口方向加工成斜面,用于料带8爬升;定位舌片2上部穿过浮料块1上的过孔,定位舌片2下方安装第一线簧3,第一线簧3顶在浮料块底座4上,浮料块底座4与浮料块1通过燕尾结构固定在一起。

浮料部分由螺塞7、第二线簧6及十字销5组成。十字销5下部套入第二线簧6,十字销5上部穿过下垫板12上的过孔,螺塞7装于下模座13底部并顶在第二线簧6下方。十字销5在第二线簧6弹力作用下,顶在定位部分的浮料块底座4的下方。

使用时,定位部分设于刀口固定板11内,浮料部分设于下模座13内,下垫板12位于刀口固定板11与下模座13之间。卸料板10位于刀口固定板11上方,定位针9设于卸料板10内。料带8从刀口固定板11上方移动,料带8上设有定位孔。

如图3和图4所示,模具打开状态下进行穿料,此时料带8处于定位孔与定位针9未对齐状态,料带8将舌片2向下压,在操作员的推动下料带8贴在浮料块1上表面向前移动,材料顺利通过。

如图5和图6所示,当料带8的定位孔移动到舌片2上方位置时,舌片2在第一线簧3的弹力作用下向上弹起,舌片2的头部进入到料带8定位孔,此时料带8的定位孔与定位针9的位置是对齐的,在此状态下冲压模具可以进行冲压动作。

如图7和图8所示,模具进行冲压动作,脱料板10与刀口固定板11闭合,此时定位针9插入到料带8的定位针孔中,同时该料带定位机构的定位部分被向下压,浮料部分的第二线簧6被压缩。

开模过程是上述的逆过程。冲压模具在完成冲压动作后,卸料板10向上移动,该机构定位部分在第二线簧6的作用下也一起向上移动,恢复到图5的状态。然后将料带8再向前移动如图3状态,直到定位舌片2进入料带8的下一个定位孔,再进行冲压,如是重复上述动作,直到料带8从模具出料口处出来,然后可以连续生产。

穿料过程中,料带8会有移动不顺的情况,需要操作人员调整料带位置,使其能顺利移动,该冲压级进模料带定位机构可以辅助操作员很方便的重新找准位置。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