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修边的连续冲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323发布日期:2018-09-07 23:0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制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模内修边的连续冲压模。



背景技术:

金属在冲压模内完成冲孔、裁切的冲压加工工序后,通常会在产品孔周边或裁切边留下毛边,该毛边称为毛刺,金属毛刺具有锋利的特点,不能满足安装要求,必须对该毛刺进行二次加工,去除该毛刺,传统去毛刺方式通常是完成冲孔、裁切后,再将待加工产品送至下个修边工序,增加待加工产品的转运工序,浪费生产时间,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修边的连续冲压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内修边的连续冲压模,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及设于上模组件的若干冲压组件,还包括修边件及感应件;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下垫板及下模板,下垫板位于下模座与下模板之间,下模板与上模组件配合使用,所述修边件嵌于下模板并突伸出下模板靠近上模组件的一侧;

所述感应件设于上模组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驱动修边件运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下模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修边件包括上端面、侧端面及斜面,所述斜面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端面与侧端面,所述斜面与侧端面的夹角为29-31°。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公夹板、深固板及脱料板,脱料板与下模板配合使用,上模组件设有透射孔,透射孔贯穿所述公夹板、深固板及脱料板,所述感应件设于透射孔并连接于上垫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下模板的若干顶起件,若干所述顶起件排列成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的顶起排,顶起排平行于外界工件的输送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顶起件为气动顶起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连续冲压模内设置修边件,将冲压完毕的产品即时去除冲压后残留于产品边缘的毛刺去除,实现加工、修边的连线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的周转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对冲孔后的孔边缘进行修边的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冲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内修边的连续冲压模,包括上模组件1、下模组件2及设于上模组件1的若干冲压组件3,还包括修边件4及感应件5;

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座21、下垫板22及下模板23,下垫板22位于下模座21与下模板23之间,下模板23与上模组件1配合使用,所述修边件4嵌于下模板23并突伸出下模板23靠近上模组件1的一侧;

所述感应件5设于上模组件1。

还包括用于驱动修边件4运动的驱动件7,所述驱动件7设于下模组件2,进一步的,驱动件7驱动修边件4的上表面突伸出下模板23上表面的高度为0.2-1.0mm。

进一步的,所述修边件4包括上端面41、侧端面42及斜面43,所述斜面43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端面41与侧端面42,所述斜面43与侧端面42的夹角为29-31°。

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模座11、上垫板12、公夹板13、深固板14及脱料板15,脱料板15与下模板23配合使用,上模组件1设有透射孔16,透射孔16贯穿所述公夹板13、深固板14及脱料板15,所述感应件5设于透射孔16并连接于上垫板1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修边件4包括下镶件401及上镶件402,下镶件401及上镶件402榫卯连接,其中下镶件401活动连接于下模板23,上镶件402采用硬度较高的金属合金制成,上镶件402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其中上镶件402的上端面41与侧端面42的相交处设有斜面43,斜面43与侧端面42的夹角为30°,需要对已完成冲孔的产品100进行孔边缘进行修边时,上模组件1向下模组件2的方向移动,上模组件1压住产品100,修边件4的上端部突伸入产品100孔内,在斜面43的作用下,将冲孔后残留于孔边缘的毛刺剪切去除,实现去除孔边缘毛刺的目的。

以产品100输送方向为基准,在公夹板13、深固板14、脱料板15各加工一个通孔,通孔的轴线重合,三个通孔形成透射孔16,透射孔16在水平面的投影位置位于修边件4的后方,透射孔16的边缘与修边件4的相邻边缘的距离为5mm,感应器5位于透射孔16内并连接于上垫板12,当感应器5检测到产品100时,修边件5在驱动件7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并突伸出下模板23的上表面距离为0.8mm,实现对产品100孔边缘修边的目的。

有益效果:通过在连续冲压模内设置修边件4,将冲压完毕的产品100即时去除冲压后残留于产品100边缘的毛刺去除,实现加工、修边的连线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100的周转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还包括设于下模板23的若干顶起件6,若干所述顶起件6排列成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的顶起排,顶起排平行于外界工件的输送方向。

所述顶起件6为气动顶起销。

本实施例中,在下模板23的上表面安装若干顶起件6,已下模板23长度方向中心线为基准,对称设置于下模板23上表面的两侧并与产品100的抵接,在高压气的作用下,顶起件6升高,同时产品100被托起,在外力作用下,被输送至下个工序。

实施例二,对裁切后的板件边缘进行修边的举例说明。

请参考图1、图2至图4,修边件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于产品100相对的两的边缘,修边件4的斜面43与侧端面42的夹角为29°,修边件4的上表面突伸出下模板23上表面的高度为0.5mm,需要对已完成裁切产品100的边缘进行修边时,上模组件1向下模组件2的方向移动,上模组件1压住产品100,修边件4的斜面43逐渐与产品100的边缘接触,将裁切后残留于产品边缘的毛刺剪切去除,实现去除产品边缘毛刺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