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流水线、带剔除功能、自动上下料的表面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8534发布日期:2018-10-16 18:0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表面处理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配流水线、带剔除功能、自动上下料的表面处理机。



背景技术:

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是很普遍的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有些产品需要定位加工,定位的精度要求越高,对设备的精密性要求就更高。

传统的定位方法是使用治具定位,往往是需要人工配合,效率低且无法利用自动化线生产。

在实现自动化的设备中,生产过程中碰到不良品或生产中断时,还是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待处理后方重新投入自动生产。

更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则是通过配置自动上下料机来实现全程无人值守操作,更进一步则是可以将多条生产线并联起来,通过总进料线和总出料线进行总体调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配流水线、带剔除功能、自动上下料的表面处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配流水线、带剔除功能、自动上下料的表面处理机,该表面处理机用于对工件上的产品进行加工镭雕,使产品覆膜需喷涂区去除并做粗化处理,该表面处理机包括一输送架、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一侧的镭雕机、置于所述镭雕机邻侧的CCD视觉定位系统、自动上料机、自动下料机;所述自动上料机、自动下料机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架的进料端和出料端;

所述镭雕机延伸至输送线上的伸臂下端设置有镭雕头,该镭雕头正对所述工件上的产品;

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为镭雕机的上一道工序,其摄像头组件位于输送线正上方,并对产品进行识别并定位;

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还设置有剔除装置,该剔除装置用于将无法识别定位的产品移出输送线;

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的对侧设置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对工件的阻挡或放行;

所述自动上料机包括第一料框输送线、第一料框输出线、第一升降架、第一控制箱、产品输送线,所述第一料框输送线用于输送装载好代加工工件的料框至第一升降架,其置于所述第一料框输出线下层,料框被输送至所述第一升降架内后,第一升降架上升,待最上面的工件上升至产品输送线的高度后停止,第一升降架内的推杆动作,将第一件工件推出至产品输送线上,待推杆退回原位后第一升降架继续上升,至第二个工件到达设定的推出位置后停止,推杆推出第二个工件,依次类推直至将所有工件均推出料框;所述自动上料机的第一控制箱设置在产品输送线的旁侧,该第一控制箱用于控制自动上料机的运作,所述第一料框输出线与所述第一料框输送线运送方向相反,其用于将经第一升降架送上来的已空的料框移出第一升降架;

所述自动下料机包括第二料框输送线、第二料框输出线、第二升降架、第二控制箱、产品接收线,所述第二料框输送线用于输送空料框,其置于所述第二料框输出线上层,所述第二料框输送线将空料框输送至第二升降架,第二升降架下降,最下面的工件下降至产品接收线的高度后停止,产品接收线内的推杆动作,将第一件工件推出第二升降架内的空料框内,待推杆退回原位后升降架继续下降,至第二个空位到达设定的推出位置后停止,推杆将第二个工件推进料框,依次类推,直至料框满载;第二升降架到达最低位时将装满喷涂好工件的料框送至第二料框输出线并输出至下一工序,所述的第二控制箱设置在产品接收线的旁侧, 所述第二控制箱用于控制整个自动下料机的运作。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线两侧设置有皮带组件,所述皮带组件包括皮带及皮带固定件,所述皮带安装在皮带固定件上,皮带设置有两条,分居输送线的两侧,皮带上的旋转轴通过驱动杆连接在电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组件可以用链条组件替代。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线旁侧设置有无法识别定位产品待转区。

进一步的,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设置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连接剔除装置,所述剔除装置包括机械爪,机械爪用于抓取工件,并通过旋转装置移送至无法识别定位产品待转区。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爪可以用吸盘装置替代。

进一步的,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设置于镭雕机的前端或后端,或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和镭雕机设置成同轴一体机结构,CCD视觉定位系统和镭雕机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进一步的,全自动表面处理机可以设置为一条总进料线、多台自动上料机、多条输送线、一个或多个表面处理机、多台自动下料机、一条总出料线,所述一条总进料线与多台自动上料机连接、多台自动上料机分别与多条输送线连接,多条输送线上设置有各自对应的表面处理机或共用的表面处理机,多条输送线后端与多台自动下料机连接,台自动下料机的出料端合并成一条总出料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表面处理机设置有CCD视觉定位系统,用于对产品进行识别并定位,并在相控识别机构上安装有剔除装置,用于将无法识别的产品快速移出输送线,可识别定位的产品由镭雕机进行去保护层并做粗化处理后通过输送线输出,本实用新型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生产效率高、效果好,可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配置自动上下料机后自动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处理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处理机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处理机加装了上料机和下料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处理机加装了上料机和下料机的侧视图;

图5为一条总进料线和一条总出料线配有多个表面处理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请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的配流水线、带剔除功能、自动上下料的表面处理机,该表面处理机用于对工件7上的产品进行加工镭雕,使产品覆膜需喷涂区去除并做粗化处理,该表面处理机包括一输送架8、设置于所述输送架8一侧的镭雕机1、置于所述镭雕机1邻侧的CCD视觉定位系统2、自动上料机、自动下料机;所述自动上料机、自动下料机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架8的进料端和出料端;

所述镭雕机1延伸至输送线上的伸臂下端设置有镭雕头11,该镭雕头11正对所述工件7 上的产品;

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2为镭雕机的上一道工序,其摄像头组件位于输送线正上方,并对产品进行识别并定位;

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2还设置有剔除装置,该剔除装置用于将无法识别定位的产品移出输送线;

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2的对侧设置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对工件的阻挡或放行;

所述自动上料机包括第一料框输送线103、第一料框输出线102、第一升降架104、第一控制箱105、产品输送线106,所述第一料框输送线103用于输送装载好代加工工件的料框至第一升降架104,其置于所述第一料框输出线102下层,料框被输送至所述第一升降架104 内后,第一升降架上升,待最上面的工件上升至产品输送线106的高度后停止,第一升降架104内的推杆动作,将第一件工件推出至产品输送线106上,待推杆退回原位后第一升降架继续上升,至第二个工件到达设定的推出位置后停止,推杆推出第二个工件,依次类推直至将所有工件均推出料框;所述自动上料机的第一控制箱105设置在产品输送线106的旁侧,该第一控制箱105用于控制自动上料机的运作,所述第一料框输出线102与所述第一料框输送线103运送方向相反,其用于将经第一升降架104送上来的已空的料框移出第一升降架104;

所述自动下料机包括第二料框输送线115、第二料框输出线116、第二升降架114、第二控制箱113、产品接收线119,所述第二料框输送线115用于输送空料框,其置于所述第二料框输出线116上层,所述第二料框输送线115将空料框输送至第二升降架114,第二升降架下降,最下面的工件下降至产品接收线119的高度后停止,产品接收线119内的推杆动作,将第一件工件推出第二升降架内的空料框内,待推杆退回原位后升降架继续下降,至第二个空位到达设定的推出位置后停止,推杆将第二个工件推进料框,依次类推,直至料框满载;第二升降架到达最低位时将装满喷涂好工件的料框送至第二料框输出线116并输出至下一工序,所述的第二控制箱113设置在产品接收线119的旁侧,所述第二控制箱113用于控制整个自动下料机的运作。

优选方案:所述输送线两侧设置有皮带组件,所述皮带组件包括皮带及皮带固定件,所述皮带安装在皮带固定件上,皮带设置有两条,分居输送线的两侧,皮带上的旋转轴通过驱动杆连接在电机5上。

优选方案:所述皮带组件可以用链条组件替代。

优选方案:所述输送线旁侧设置有无法识别定位产品待转区3。

优选方案: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2设置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连接剔除装置,所述剔除装置包括机械爪,机械爪用于抓取工件,并通过旋转装置移送至无法识别定位产品待转区。

优选方案:所述机械爪可以用吸盘装置替代。

优选方案: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2设置于镭雕机1的前端或后端,或所述CCD视觉定位系统2和镭雕机1设置成同轴一体机结构,CCD视觉定位系统2和镭雕机1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优选方案:全自动表面处理机可以设置为一条总进料线、多台自动上料机、多条输送线、一个或多个表面处理机、多台自动下料机、一条总出料线,所述一条总进料线与多台自动上料机连接、多台自动上料机分别与多条输送线连接,多条输送线上设置有各自对应的表面处理机或共用的表面处理机,多条输送线后端与多台自动下料机连接,台自动下料机的出料端合并成一条总出料线。

如图5所示,图5为一条总进料线和一条总出料线配有多个表面处理机示意图,一条总进料线用于进料,在每个表面处理机对应的自动上料机的进料处设置有限位器,限位器设有导向功能,当表面处理机的自动上料机上没有料框在等待进料时,其对应的限位器打开,使总进料线上的料框导入,如自动上料机上还有料框在等待进料时,其对应的限位器关闭,总进料线上的料框继续往下一个表面处理机输送,以此类推。

实施例2:手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手机壳内部或外部的局部区域进行喷涂,而传统的喷涂方式是做相应的治具,将产品不需要喷涂的区域盖住,但这种传统方式还是会有间隙,使喷涂的质量大打折扣,当需要喷涂的区域比较小时,涂层的平整度也无法保证,而采用其它的方式如覆薄层保护层,这种技术就能够使保护层紧贴产品,而由于生产工序的要求,保护层覆在手机壳上是一整体,因此,本实施例中,待加工产品通过自动输送线送至限位机构 6处(此时输送线停止),然后通过CCD视觉定位系统进行识别后定位(无法识别定位的产品将被剔除装置剔出至无法识别定位产品区),再然后镭雕机移位至产品上方,对产品需要喷涂区去除保护层并做粗化处理,加工完成后,镭雕机复位,输送线启动将产品输送至下一工序。在表面处理机的进料端设置有自动上料机,出料端设置有自动下料机,自动上料机自动上料,自动下料机自动下料,提高了表面处理机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3:

镭雕头11与CCD视觉定位系统2也可以分列两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