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生产蝶阀的多工位及变位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8625发布日期:2018-10-16 18:1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行业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专用于生产蝶阀的多工位及变位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蝶阀生产机床为大多是单一工位,需要人工操作挪动,无法一次性的按顺序完成多工位的加工,而且达不到产品的设计精度,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专用于生产蝶阀的多工位及变位机床,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回转工作台动力头、动力头刀盘、多工位回转工作台、变速箱体、旋转刀具盘、旋转刀具进给电机、回转工作台、Z轴电机,其特征在于机床后侧设置有多工位回转工作台,多工位回转工作台上安装有回转工作台动力头,回转工作台动力头设置有单钻孔或镗孔头、单攻丝头、群钻孔或镗孔头和群攻丝头,多工位回转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动力头刀盘,机床上设置有变速箱体,变速箱体的内侧设置有旋转刀具盘,旋转刀具盘的内侧的机床上设置有回转工作台,机床上同时设置有旋转刀具进给电机和Z轴电机。

所述的回转工作台和多工位回转工作台每转动一个位置都有自动锁紧装置,当加工完每一道工序,锁紧装置都会自动松开并进行旋转。

所述的旋转刀具进给电机,使变速箱前行后退,变速箱体有3个变速挡位,操作者可根据工件阀体对挡位进行调节

所述的Z轴电机是用来使旋转刀具盘左右调节,它可根据工件外形大小,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调节。

所述的机床上配有多工位回转工作台和回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是用于装夹工件旋转工作台,它可按操作者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旋转至每个需要加工的位置,旋转到位后各工位同步进行各自不同的加工,包括车面、车内孔、车处圆、打孔、镗孔工序。

所述的多工位旋转工作台是由多个工位为一体的旋转工作台,它可按回转工作台的旋转定位多工位旋转的加工顺序进行加工其产品件的某个工序,直至加工工序全部完成,包括打孔、攻丝等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是蝶阀专用加工数控输入、输出的多工位、变位机床,其优点是一次性装夹工件后按顺序先后完成多工位的加工,产品从机床卸件后便可进行成套阀门的组合装配,本机床由于为一次性装夹完成多工位加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完全甚至超过产品的设计要求精度,省工、省时、省力、便于操作,该机床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蝶阀阀体加工,深受广大用户的认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回转工作台动力头1、动力头刀盘2、多工位回转工作台3、变速箱体4、旋转刀具盘5、旋转刀具进给电机6、回转工作台7、Z轴电机8。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回转工作台动力头1、动力头刀盘2、多工位回转工作台3、变速箱体4、旋转刀具盘5、旋转刀具进给电机6、回转工作台7、Z轴电机8,其特征在于机床后侧设置有多工位回转工作台3,多工位回转工作台3上安装有回转工作台动力头1,回转工作台动力头1设置有单钻孔或镗孔头、单攻丝头、群钻孔或镗孔头和群攻丝头,多工位回转工作台3的一侧设置有动力头刀盘2,机床上设置有变速箱体4,变速箱体4的内侧设置有旋转刀具盘5,旋转刀具盘5的内侧的机床上设置有回转工作台7,机床上同时设置有旋转刀具进给电机6和Z轴电机8。

所述的回转工作台7和多工位回转工作台3每转动一个位置都有自动锁紧装置,当加工完每一道工序,锁紧装置都会自动松开并进行旋转。

所述的旋转刀具进给电机6,使变速箱前行后退,变速箱体4有3个变速挡位,操作者可根据工件阀体对挡位进行调节

所述的Z轴电机是用来使旋转刀具盘5左右调节,它可根据工件外形大小,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调节。

所述的机床上配有多工位回转工作台3和回转工作台7,回转工作台7是用于装夹工件旋转工作台,它可按操作者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旋转至每个需要加工的位置,旋转到位后各工位同步进行各自不同的加工,包括车面、车内孔、车处圆、打孔、镗孔工序。

所述的多工位旋转工作台3是由多个工位为一体的旋转工作台,它可按回转工作台的旋转定位多工位旋转的加工顺序进行加工其产品件的某个工序,直至加工工序全部完成,包括打孔、攻丝等工序。

工作原理:先由回转工作台7上的夹具装夹工件阀体,把工件阀体固定好后,然后启动机床,机床两侧变速箱体4会自动前行,按操作者事先编好的程序对工件阀体进行加工,同时后侧的多工位回转工作台3上配置的回转工作台动力头1也在操作者事先编好的程序上自动进行对工件阀体各自不同的位置进行加工,按已编程序先后,每加工完一道工序后,回转工作台7和多工位回转工作台3都会自动旋转到下一道工序该加工的位置进行加工,直至全部加工完成。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