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配件多点自动压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0720发布日期:2018-10-19 22:45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配件加工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压衬套设备。



背景技术:

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提高使用舒适性。

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因此副架通常整体造型的曲线多,结构略复杂,在造型过程中需要在四角同时压入衬套,加工难度大,在现有技术中一些衬套压入机只是简单的液压机,其只是实现压入过程,而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均需要通过操作人员手工放取料,而采用人工放取料不仅生产出现效率较低,而且还存在压伤手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多点同时衬套压入,定位准确,加工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使用安全。

一种汽车底盘配件多点自动压套设备,包括框架和底座;在框架内部设置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滑板、第一滑轨、基板,所述第一气缸与滑板平行,滑板下方固定设置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气缸伸缩杆与滑板连接;所述基板固定在滑板的上层;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竖直立杆、以及固定在竖直立杆一侧的夹紧气缸,所述竖直立杆的一侧设置垫块,压头通过连杆铰接在夹紧气缸的伸缩杆顶端,气缸伸缩杆伸长、连杆与压头夹角变小,使压头与垫块呈夹紧状;所述夹紧机构对称设置在基板的两侧;压套机构,所述压套机构包括钳体、冲击滑板、底柱;所述钳体固定在框架上,基板四周,所述冲击滑板通过第二滑轨固定在钳体上,冲击滑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冲击滑板的一侧设置位移传感器;在冲击滑板上固定有衬套上模;底柱位于冲击滑板正下方,固定在基板的四角,在底柱上设置套筒,套筒底部设置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伸缩杆伸入套筒、并在顶部设置与衬套上模相对应的衬套下模。

进一步的:所述压套机构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柱、下限位柱,上、下限位柱位于同一垂线上,上限位柱位于冲击滑板旁,下限位柱固定在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设置安全光栅。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机构包括三组气缸以及与之配合的定位孔,三组气缸之间形成等腰三角形,第三气缸固定在滑板上,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固定在基板上,以上三组气缸垂直放置,三组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指向下、伸入定位孔,定位孔位于气缸所在层的下一层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衬套上模上部设置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连接杆,衬套上模底端设置衬套定位凸起;所述衬套下模包括与下伸缩杆连接的连接头,以及伸入衬套的定位针杆。

进一步的:所述压套机构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不止一个,设置在加工区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末端设置挡板,挡板与滑轨组件之间设置缓冲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外设置操作区,所述操作区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上设置双手开启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下方设置地脚。

有益效果:

本装置操作简单且制作成本较低;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率是传统手工衬套压入的数十倍,从而降低了劳动成本;将工件的安装、衬套的放取分为两个工位;同时设置安全光栅以及需要双手开启的操作盘,提高操作的安全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发生工伤事故的现象;同时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反馈之后在控制系统内形成压力位移曲线,可以用来实时监控压装过程,保证压装合格及压装数据存储调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三;

图4是本装置的滑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装置的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装置的压套机构结构示意;

以上各图中:框架100、底座110、地脚120、安全光栅130、缓冲装置140、操作板150;

滑轨组件300、第一气缸310、滑板320、第一滑轨330、滑块321、基板340、第三气缸 350、第四气缸360、第五气缸370;

夹紧机构400、竖直立杆410、夹紧气缸420、垫块430、压头440;

压套机构500、钳体510、冲击滑板520、底柱530;第二滑轨540、压力传感器521、位移传感器522、套筒531、第二气缸532、限位装置550、上限位柱551、下限位柱552、副驾 600、衬套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汽车底盘配件多点自动压套设备,包括框架和底座;在框架内部设置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310、滑板320、第一滑轨 330、基板340,所述第一气缸与滑板平行,滑板下方固定设置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气缸伸缩杆与滑板连接;所述基板固定在滑板的上层;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竖直立杆、以及固定在竖直立杆一侧的夹紧气缸,所述竖直立杆的一侧设置垫块,压头通过连杆铰接在夹紧气缸的伸缩杆顶端,气缸伸缩杆伸长、连杆与压头夹角变小,使压头与垫块呈夹紧状;所述夹紧机构对称设置在基板的两侧;压套机构,所述压套机构包括钳体、冲击滑板、底柱;所述钳体固定在框架上,基板四周,所述冲击滑板通过第二滑轨固定在钳体上,冲击滑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冲击滑板的一侧设置位移传感器;在冲击滑板上固定有衬套上模;底柱位于压头正下方,固定在基板的四角,在底柱上设置套筒,套筒底部设置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伸缩杆伸入套筒、并在顶部设置与衬套上模相对应的衬套下模。

本设备的使用过程如下:

1.员工将零件放置到定位位置;夹紧机构对称将零件夹住,滑轨组件将工件带到指定位置;工件的安装与卸下与压入工位并不在同一工位,工件安装好之后才通过滑轨组件滑到压套机构工位,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

2.双手操作,启动操作按钮,进一步避免了误操作造成的损害;多组压套机构同时动作将衬套压入零件内;

3.压衬套过程中,压头上的压力床干起以及位于压头一侧的位移传感器,实行压力位移监控,直至压装完成,增力缸返程,然后滑轨组件带动零件返程;

4.人工取出冲孔成品,等待新循环。

在本装置中采用PLC控制整体流程,采用触摸屏的人机交互界面,同时保证各气缸运行的稳定设置储气罐,整个框架采用方管焊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衬套压入的稳定性,避免衬套压入过量,出现尺寸偏差,保护模具。所述压套机构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柱、下限位柱,上、下限位柱位于同一垂线上,上限位柱位于压头旁,下限位柱固定在基板上。限位装置设置不止一组,通常对称设置在冲击滑板的两侧。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所述框架上设置安全光栅。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操作工人及第三方的危险,减少事故综合成本,有利于公司自身、操作工人及社会。

另外为了提高衬套压入的准确性,还包括定位机构包括三组气缸以及与之配合的定位孔,三组气缸之间形成等腰三角形,第三气缸固定在滑板上,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固定在基板上,以上三组气缸垂直放置,三组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指向下、伸入定位孔,定位孔位于气缸所在层的下一层板上。

气缸可以只设置一组,但是三组气缸可以准确的保证,在压套机构工作时,冲击滑板与底柱的正对的,定位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衬套上模上部设置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连接杆,衬套上模底端设置衬套定位凸起;所述衬套下模包括与下伸缩杆连接的连接头,以及伸入衬套的定位针杆。

在此提供一种衬套上模和衬套下模的结构,衬套上模对应衬套上端的凹槽,衬套下模对应衬套的内孔,上下将衬套卡合,沿着壳体的孔将衬套压入壳体内。

如果衬套更换了,整个设备无需更换,只需要对衬套上模和衬套下模更换就可以继续使用,适用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压套机构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不止一个,设置在加工区后方。增压泵对于可以提高衬套压入的效果以及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末端设置挡板,挡板与滑轨组件之间设置缓冲装置。

在此提供了一种衬套设备进入加工区与离开加工区的缓冲机构,在沿着滑轨运动时,避免硬性碰撞,保证设备使用安全。

进一步的:框架外设置操作区,所述操作区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上设置双手开启按键。在此将工件的开启操作设置为双手同时操作才能开启,防呆效果,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框架下方设置地脚。所述地脚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地脚可以是防震地脚、金属地脚等。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