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点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6937发布日期:2018-09-04 22:52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焊机,具体涉及热电偶点焊机。



背景技术:

点焊机系采用双面双点过流焊接的原理,工作时两个电极加压工件使两层金属在两电极的压力下形成一定的接触电阻,而焊接电流从一电极流经另一电极时在两接触电阻点形成瞬间的热熔接,且焊接电流瞬间从另一电极沿两工件流至此电极形成回路,并且不会伤及被焊工件的内部结构。点焊的工艺过程为开通冷却水;将焊件表面清理干净,装配准确后,送入上、下电极之间,施加压力,使其接触良好;通电使两工件接触表面受热,局部熔化,形成熔核;断电后保持压力,使熔核在压力下冷却凝固形成焊点;去除压力,取出工件。焊接电流、电极压力、通电时间及电极工作表面尺寸等点焊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有重大影响。

传统的点焊机包括焊机本体、磁性的阴极以及用于固定热电偶的夹线钳,而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夹线钳在对孔深较大的工件、轴向长度较大的筒状工件又或是异形工件的内壁进行焊接时无法达到其预设的焊接点位上,即在工件的内壁中夹线钳的活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使得工件的正常焊接无法正常进行;且热电偶的控制键通常设置在焊机本体上,人工使用时会将控制键启动,并将阴极附着在工件外壁的焊接点位上,然后手持夹线钳夹持热电偶移动至工件孔壁上,而在阴极与热电偶的对中时容易出现偏差,即造成形成的焊接点位与预设的焊接点位发生偏离,最终导致焊接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热电偶点焊机,解决现有的点焊机在对带孔工件进行焊接时热电偶无法移动至预设焊接点位的缺陷,同时确保热电偶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热电偶点焊机,包括焊机本体以及分别通过导线与焊机本体电连接的磁性电极、电极手柄,所述电极手柄呈L形,且在电极手柄水平段的端部上开有轴线与电极手柄水平段轴线重合的连接孔,在连接孔的底面中部开有盲孔,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调节筒,圆柱状的紧固块置于调节筒内,且沿所述调节筒的轴向在其内壁上开有导向槽,在紧固块的外圆周壁上设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突起,沿所述紧固块的轴向在其中部开有与盲孔对中的螺纹孔,在热电偶中部外壁上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紧固筒,且在盲孔的底部设有与热电偶电连接的插接座,插接座通过导线与焊机本体连接。现有技术中,在对带孔或带内腔的工件进行焊接时,传统的夹线钳无法夹持热电偶移动至预设焊接点位上,增大了热电偶焊接工艺的实施难度;对此,申请人对现有的点焊机进行改进,即摒弃传统使用夹线钳对热电偶进行固定的方式,通过设置L形的电极手柄,使得施工人员在将磁性电极固定好后,然后能够手持电极手柄的竖直段将固定在水平段上的热电偶移动至工件的内壁上,直至热电偶与磁性电极在工件的内外两侧对中后,开始接通电源,即实现工件的焊接,通过设置的电极手柄,彻底避免了传统夹线钳在使用范围上的限制,特别是针对带孔或是带内腔的工件焊接,确保磁性电极与热电偶能够完全对应,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件的焊接质量;

具体使用时,电极手柄作为热电偶的承载部件,其竖直段用于焊接人员手持,而水平段则用于热电偶的安装固定,由于热电偶上设有带螺纹的紧固筒,且热电偶与焊机本体电连接则是通过热电偶的一个端部与插接座对接来实现,为保证该端部与插接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即需要避免两者发生相对运动,因此,在电极手柄的水平段上开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调节筒,紧固块置于调节筒内,即在热电偶与盲孔对中后将其下移至连接孔内,直至热电偶的端部与插接座相配合,然后开始转动调节筒,使得紧固块随调节筒一并朝远离盲孔的方向移动,直至位于紧固块中部的螺纹孔与所述紧固筒螺纹配合,即实现热电偶的固定,同时保证热电偶的使用稳定性。进一步地,导向槽在沿调节筒的轴线方向上具备一定的长度,该长度为L,使得紧固块能够相对于调节筒产生一定的位移,而突起在沿调节筒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为H,且满足H<L<1.2H,且由于突起的长度H值相对较小,使得紧固块相对于调节筒产生的位移较小,在保证热电偶与插接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还能再整热电偶在与工件内壁接触时具备一定的缓冲,避免热电偶与工件内壁之间发生硬性碰撞。

所述磁性电极包括呈圆柱形的电极本体,且在电极本体的端面上固定有圆形的底座,在电极本体的外圆周壁上开有插接孔,导线的一端与插接孔电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焊机本体电连接。进一步地,在对工件焊接时,磁性电极与热电偶相互对应,热电偶通过电极手柄固定且由人工控制其活动方向,而磁性电极利用自身带有磁性可附着在工件外壁上,且在电极本体的端面上固定底座,使得磁性电极可针对不同的工件外壁进行附着,确保在焊接时的磁性电极与工件外壁之间具备足够的接触面积,提高焊接稳定性。

还包括设置在电极手柄竖直段上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插接座以及焊机本体构成控制闭合回路。由于传统的点焊机的开关设置在焊机本体上,使得人工使用时极为不便,申请人直接在电极手柄的竖直段上设置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热电偶的电源通断,即人工使用时可随时自主控制焊接的中止或是继续,提高工件焊接的灵活性。

所述螺纹孔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螺纹孔的内径沿紧固块的轴线朝远离盲孔的方向递增。进一步地,在对不同工件进行焊接时,使用的热电偶的型号以及尺寸不一,对此,申请人将螺纹孔的个数设置成多个,且多个螺纹孔的内径沿紧固块的轴线朝远离盲孔的方向递增,即通过调整旋转调节筒的转动圈数,来实现紧固块的位移的调整,并且保证不同孔径的螺纹孔与不同型号热电偶上的紧固筒相配合,以增大点焊机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热电偶点焊机,在电极手柄的水平段上开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调节筒,紧固块置于调节筒内,即在热电偶与盲孔对中后将其下移至连接孔内,直至热电偶的端部与插接座相配合,然后开始转动调节筒,使得紧固块随调节筒一并朝远离盲孔的方向移动,直至位于紧固块中部的螺纹孔与所述紧固筒螺纹配合,即实现热电偶的固定,同时保证热电偶的使用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热电偶点焊机,导向槽在沿调节筒的轴线方向上具备一定的长度,该长度为L,使得紧固块能够相对于调节筒产生一定的位移,而突起在沿调节筒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为H,且满足H<L<1.2H,且由于突起的长度H值相对较小,使得紧固块相对于调节筒产生的位移较小,在保证热电偶与插接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还能再整热电偶在与工件内壁接触时具备一定的缓冲,避免热电偶与工件内壁之间发生硬性碰撞;

3、本实用新型热电偶点焊机,在对工件焊接时,磁性电极与热电偶相互对应,热电偶通过电极手柄固定且由人工控制其活动方向,而磁性电极利用自身带有磁性可附着在工件外壁上,且在磁性电极的端面上固定底座,使得磁性电极可针对不同的工件外壁进行附着,确保在焊接时的磁性电极与工件外壁之间具备足够的接触面积,提高焊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磁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极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焊机本体、2-磁性电极、21-电极本体、22-插接孔、23-底座、3-电极手柄、31-插接座、32-紧固筒、33-连接孔、34-导向槽、35-调节筒、36-突起、37-螺纹孔、38-盲孔、39-紧固块、4-控制开关、5-热电偶、6-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焊机本体1以及分别通过导线6与焊机本体1电连接的磁性电极2、电极手柄3,所述电极手柄3呈L形,且在电极手柄3水平段的端部上开有轴线与电极手柄3水平段轴线重合的连接孔33,在连接孔33的底面中部开有盲孔38,沿所述连接孔33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调节筒35,圆柱状的紧固块39置于调节筒35内,且沿所述调节筒35的轴向在其内壁上开有导向槽34,在紧固块39的外圆周壁上设有与导向槽34相匹配的突起36,沿所述紧固块39的轴向在其中部开有与盲孔38对中的螺纹孔37,在热电偶5中部外壁上设有与螺纹孔37配合的紧固筒32,且在盲孔38的底部设有与热电偶5电连接的插接座31,插接座31通过导线6与焊机本体1连接。

本实施例摒弃传统使用夹线钳对热电偶5进行固定的方式,通过设置L形的电极手柄3,使得施工人员在将磁性电极2固定好后,然后能够手持电极手柄3的竖直段将固定在水平段上的热电偶5移动至工件的内壁上,直至热电偶5与磁性电极2在工件的内外两侧对中后,开始接通电源,即实现工件的焊接,通过设置的电极手柄3,彻底避免了传统夹线钳在使用范围上的限制,特别是针对带孔或是带内腔的工件焊接,确保磁性电极2与热电偶5能够完全对应,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件的焊接质量;具体使用时,电极手柄3作为热电偶5的承载部件,其竖直段用于焊接人员手持,而水平段则用于热电偶5的安装固定,由于热电偶5上设有带螺纹的紧固筒32,且热电偶5与焊机本体1电连接则是通过热电偶5的一个端部与插接座31对接来实现,为保证该端部与插接座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即需要避免两者发生相对运动,因此,在电极手柄3的水平段上开有连接孔33,连接孔33内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调节筒35,紧固块39置于调节筒35内,即在热电偶5与盲孔38对中后将其下移至连接孔33内,直至热电偶5的端部与插接座31相配合,然后开始转动调节筒35,使得紧固块39随调节筒35一并朝远离盲孔38的方向移动,直至位于紧固块39中部的螺纹孔37与所述紧固筒32螺纹配合,即实现热电偶5的固定,同时保证热电偶5的使用稳定性。进一步地,导向槽34在沿调节筒35的轴线方向上具备一定的长度,该长度为L,使得紧固块39能够相对于调节筒35产生一定的位移,而突起36在沿调节筒35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为H,且满足H<L<1.2H,且由于突起36的长度H值相对较小,使得紧固块39相对于调节筒35产生的位移较小,在保证热电偶5与插接座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还能再整热电偶5在与工件内壁接触时具备一定的缓冲,避免热电偶5与工件内壁之间发生硬性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电极2包括呈圆柱形的电极本体21,且在电极本体21的端面上固定有圆形的底座23,在电极本体21的外圆周壁上开有插接孔22,导线6的一端与插接孔22电连接,导线6的另一端与焊机本体1电连接。在对工件焊接时,磁性电极2与热电偶5相互对应,热电偶5通过电极手柄3固定且由人工控制其活动方向,而磁性电极2利用自身带有磁性可附着在工件外壁上,且在电极本体21的端面上固定底座23,使得磁性电极2可针对不同的工件外壁进行附着,确保在焊接时的磁性电极2与工件外壁之间具备足够的接触面积,提高焊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电极手柄3竖直段上的控制开关4,所述控制开关4与插接座31以及焊机本体1构成控制闭合回路。由于传统的点焊机的开关设置在焊机本体1上,使得人工使用时极为不便,申请人直接在电极手柄3的竖直段上设置控制开关4,用于控制热电偶5的电源通断,即人工使用时可随时自主控制焊接的中止或是继续,提高工件焊接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在对不同工件进行焊接时,使用的热电偶5的型号以及尺寸不一,对此,申请人将螺纹孔37的个数设置成多个,且多个螺纹孔37的内径沿紧固块39的轴线朝远离盲孔38的方向递增,即通过调整旋转调节筒35的转动圈数,来实现紧固块39的位移的调整,并且保证不同孔径的螺纹孔37与不同型号热电偶5上的紧固筒32相配合,以增大点焊机的使用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