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0322发布日期:2018-09-25 21:1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橡胶模具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态、固态硅橡胶模具针对此结构的传统加工方式是利用旋转工件或者滑块来完成。传统加工双型腔模具,为完成侧面倒扣工艺,电极每次侧打工件后需将工件旋转36度,每次旋转后均需校基准和分中,依此重复操作,工序繁琐,加大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容易累积操作误差,影响加工精度;另一种使用滑块的传统加工方式是把工件分为4个滑块,每个滑块单独加工,因此操作中增加了滑块的加工时间,影响产品生产周期;同时,不管是液态还是固态硅胶产品,公差超过0.01MM间隙就会造成产品飞边,而滑块结构无法完全匹配至无间隙,成型过程极易产生飞边影响产品外观。

因此,传统工艺制约模具产品穴数范围,不适合多模腔多穴数的模具开发,降低产量,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且易造成结构分型处带有产品飞边,扩大尺寸公差,影响模具精度和产品美观。综述而言,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且提高加工成型质量的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不适合多模腔多穴数的模具开发、降低产量、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且易造成结构分型处带有产品飞边、扩大尺寸公差和影响模具精度和产品美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包括C轴、装夹头和电极,所述装夹头装设在所述C轴下端,所述电极装设在所述装夹头上;所述电极包括连接部和加工部,所述加工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所述加工部包括上型腔段和下型腔段,所述上型腔段和所述下型腔段倾斜连接,所述上型腔段垂直于倾斜方向的侧面设有条纹,所述条纹延伸至下型腔段的下端且延伸方向与所述加工部的轮廓线相同。

优选的,所述加工部还包括连接所述上型腔段和所述下型腔段的弧形转角段。

优选的,所述加工部的工作面为与被加工工件型腔适配的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加工部的连接处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外表面为光滑面。

优选的,所述下型腔段末端设有修尾段,所述修尾段外表面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包括C轴、装夹头和电极,装夹头装设在C轴下端、用于安装电机,电极装设在装夹头上,电极放电加工时,C轴带动装夹头转动,进而带动电极转动,省去了人工旋转工件的动作,无需使用滑块,避免了产品飞边影响外观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加工工序;其中,电极包括连接部和加工部,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极和加工部连接在连接部的下端面,加工部包括上型腔段和下型腔段,分别加工出工件的上型腔和下型腔,上型腔段和下型腔段倾斜连接,上型腔段垂直于倾斜方向的侧面设有条纹,条纹延伸至下型腔段的下端且延伸方向与加工部的轮廓线相同,加工时,电极放电,在工件上开出带有条纹的上、下型腔,条纹衔接过渡,避免飞边。如此,本实用新型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能够减少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且避免飞边的情况出现,提高加工成型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极加工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包括C轴1、装夹头2和电极3。

其中,装夹头2装设在C轴1下端,电极3装设在装夹头2上,其中装夹头2选用EROWA装夹头;电极3为一体成型件,包括连接部31和加工部32,加工部32连接在连接部31的下端面,连接部31一端与装夹头2连接,另一端与加工部32连接;

进一步地,加工部32包括上型腔段321和下型腔段322,上型腔段321和下型腔段322倾斜连接,上型腔段321垂直于倾斜方向的侧面设有条纹323,条纹323延伸至下型腔段322的下端且延伸方向与加工部32的轮廓线相同。

在上述加工部3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加工部32还包括连接上型腔段321和下型腔段322的弧形转角段324,弧形转角段324的设置使得上型腔段321和下型腔段322过渡更加顺滑,如此加工而成的模具型腔成形较好,外观美观。

同时,加工部32的工作面为与被加工工件a型腔适配的弧形面,加工时电极3以加工模具中心绕C轴1旋转,弧形面在加工过程中加工形成圆形模腔。

为了避免模腔口在加工时出现飞边和不平整的现象,连接部31和加工部32的连接处设有过渡段325,过渡段325外表面为光滑面,如此,加工时过渡段325在上模腔腔口处。

同时,下型腔段322末端设有修尾段326,修尾段326外表面为光滑面,其中工作面为光滑曲面,如此避免下型腔腔口出现磨边不齐的问题。

进一步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加工过程为:电极装夹完成后,编辑放电程序,火花机C轴以工件圆心为旋转点,电极按照图3的运行轨迹加工,电极按轨迹S1放电完后回到圆心点,旋转36度后按轨迹S2进行加工,依次按轨迹顺序S1至S10加工共10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包括C轴1、装夹头2和电极3组成,装夹头2装设在C轴1下端、用于安装电机,电极3装设在装夹头2上,电极3放电加工时,C轴1带动装夹头2转动,进而带动电极3转动,省去了人工旋转工件a的动作,无需使用滑块,避免了产品飞边影响外观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加工工序;其中,电极3包括连接部31和加工部32,连接部31用于连接电极3和加工部32连接在连接部31的下端面,加工部32包括上型腔段321和下型腔段322,分别加工出工件a的上型腔和下型腔,上型腔段321和下型腔段322倾斜连接,上型腔段321垂直于倾斜方向的侧面设有条纹323,条纹323延伸至下型腔段322的下端且延伸方向与加工部32的轮廓线相同,加工时,电极3放电,在工件a上开出带有条纹323的上、下型腔,条纹323衔接过渡,避免飞边。如此,本实用新型硅橡胶模具火花机加工装置能够减少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且避免飞边的情况出现,提高加工成型的质量。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