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垫片铆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6012发布日期:2018-10-26 20:0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领域,特别是涉及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垫片铆合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涡轮增压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涡轮增压器的隔热罩和垫片进行铆合,目前存在的铆合设备仅能实现两个产品件的铆合,类似于本产品(四个垫片和一个隔热罩)的铆合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上完成;步骤很多,而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另外,现有设备对垫片的检测只是依靠人眼目测,但是垫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仅靠人眼目测失误率极高,影响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垫片铆合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垫片铆合设备,包括铆钉上料组件、上铆组件、夹具、下铆组件、架体,所述架体外侧设置有控制机,所述架体内侧设置有所述铆钉上料组件,所述铆钉上料组件下侧设置有所述上铆组件,所述上铆组件包括上气缸,所述上气缸底部设置有上铆头,所述上铆头左侧设置有数量传感器,所述数量传感器左侧设置有正反传感器,所述上铆组件下侧设置有所述夹具,所述夹具上侧设置有夹钳,所述夹具下侧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夹具外侧设置有横向气缸,所述横向导轨下侧设置有纵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前侧设置有纵向气缸,所述夹具下侧设置有所述下铆组件,所述下铆组件包括下气缸,所述下气缸上侧红色只有顺序传感器,所述顺序传感器上侧设置有下铆头,所述下铆头外侧设置有锁死气缸。

上述结构中,首先依次将垫片、罩体等产品放到所述夹具上,通过所述夹钳夹紧工件,定位销定位工件;控制所述纵向气缸前后移动工件,以所述纵向导轨导向,控制所述夹具纵向两个位置;控制所述横向气缸左右移动工件,以所述横向导轨导向,通过固定挡块控制所述夹具的横向两个位置,最终依次定位工件的四个铆合点,顺序进行铆合;铆钉通过所述铆钉上料组件自动上料到所述上铆组件的所述上铆头位置,铆合时所述下铆头通过所述下气缸驱动上行,所述锁死气缸锁死所述下铆头,使其在压铆时不能下行,所述上铆头通过所述上气缸驱动下行进行铆合,铆合完成后,操作者通过按钮发出检测指令,所述正反传感器检测垫片是否放反;所述数量传感器检测垫片数量;所述顺序传感器检测隔热罩壳体下面两个垫片的顺序,以上所有装置的控制均通过所述控制机实现。

为了进一步提高铆合效率,所述控制机与所述架体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铆钉上料组件与所述架体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所述上铆组件与所述架体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所述纵向气缸与所述架体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铆合效率,所述横向气缸与所述架体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所述纵向导轨与所述架体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夹具滑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铆合效率,所述下铆头与所述下气缸传动连接,所述下气缸与所述顺序传感器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所述锁死气缸与所述顺序传感器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铆合效率,所述上气缸与所述上铆头传动连接,所述上气缸与所述正反传感器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所述数量传感器与所述上气缸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铆合效率,所述控制机与所述纵向气缸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横向气缸与所述控制机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铆钉上料组件与所述控制机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上铆组件与所述控制机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下铆组件与所述控制机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铆合效率更高,铆合质量更好,操作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垫片铆合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垫片铆合设备的夹具的立体空间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垫片铆合设备的下铆组件的立体空间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垫片铆合设备的上铆组件的立体空间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架体;2、控制机;3、铆钉上料组件;4、上铆组件;5、夹具;6、下铆组件;7、纵向导轨;8、横向导轨;9、横向气缸;10、夹钳;11、纵向气缸;12、下气缸;13、顺序传感器;14、下铆头;15、锁死气缸;16、上铆头;17、上气缸;18、正反传感器;19、数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涡轮增压器隔热罩垫片铆合设备,包括铆钉上料组件3、上铆组件4、夹具5、下铆组件6、架体1,架体1外侧设置有控制机2,控制机2用于控制各装置,架体1内侧设置有铆钉上料组件3,铆钉上料组件3用于铆钉自动上料,铆钉上料组件3下侧设置有上铆组件4,上铆组件4用于与下铆组件6配合进行铆合,上铆组件4包括上气缸17,上气缸17用于驱动上铆头16,上气缸17底部设置有上铆头16,上铆头16用于与下铆头14配合进行铆合,上铆头16左侧设置有数量传感器19,数量传感器19用于检查垫片数量,数量传感器19左侧设置有正反传感器18,正反传感器18用于检查垫片正反,上铆组件4下侧设置有夹具5,夹具5用于夹紧定位工件,夹具5上侧设置有夹钳10,夹钳10用于夹紧工件,夹具5下侧设置有横向导轨8,横向导轨8用于夹具5的横向移动,夹具5外侧设置有横向气缸9,横向气缸9用于驱动夹具5横向移动,横向导轨8下侧设置有纵向导轨7,纵向导轨7用于夹具5的纵向移动,纵向导轨7前侧设置有纵向气缸11,纵向气缸11用于驱动夹具5纵向移动,夹具5下侧设置有下铆组件6,下铆组件6包括下气缸12,下气缸12上侧红色只有顺序传感器13,顺序传感器13用于检查垫片顺序,顺序传感器13上侧设置有下铆头14,下铆头14外侧设置有锁死气缸15,锁死气缸15用于在铆合时锁死铆钉下部。

上述结构中,首先依次将垫片、罩体等产品放到夹具5上,通过夹钳10夹紧工件,定位销定位工件;控制纵向气缸11前后移动工件,以纵向导轨7导向,控制夹具5纵向两个位置;控制横向气缸9左右移动工件,以横向导轨8导向,通过固定挡块控制夹具5的横向两个位置,最终依次定位工件的四个铆合点,顺序进行铆合;铆钉通过铆钉上料组件3自动上料到上铆组件4的上铆头16位置,铆合时下铆头14通过下气缸12驱动上行,锁死气缸15锁死下铆头14,使其在压铆时不能下行,上铆头16通过上气缸17驱动下行进行铆合,铆合完成后,操作者通过按钮发出检测指令,正反传感器18检测垫片是否放反;数量传感器19检测垫片数量;顺序传感器13检测隔热罩壳体下面两个垫片的顺序,以上所有装置的控制均通过控制机2实现。

为了进一步提高铆合效率,控制机2与架体1通过铰链连接,铆钉上料组件3与架体1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上铆组件4与架体1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纵向气缸11与架体1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横向气缸9与架体1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纵向导轨7与架体1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横向导轨8与纵向导轨7滑动连接,横向导轨8与夹具5滑动连接,下铆头14与下气缸12传动连接,下气缸12与顺序传感器13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锁死气缸15与顺序传感器13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上气缸17与上铆头16传动连接,上气缸17与正反传感器18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数量传感器19与上气缸17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控制机2与纵向气缸11通过导线连接,横向气缸9与控制机2通过导线连接,铆钉上料组件3与控制机2通过导线连接,上铆组件4与控制机2通过导线连接,下铆组件6与控制机2通过导线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