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钛合金温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1340发布日期:2018-11-02 22:1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钛合金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钛合金温轧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钛合金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小规格棒材、线材进行轧制,现有技术多采用温轧工艺操作,就是先对材料加热,然后再轧制,其虽然可以满足一般的民用使用需求,但是其无法保证温轧温度的准确性,从而会影响温轧的钛合金成品最终的组织和性能,造成钛合金成品质量的不稳定,影响产品的交付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高温钛合金温轧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钛合金温轧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装置壳体,在所述装置壳体内有轧辊承载座和设置在所述轧辊承载座上的轧辊,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在所述装置壳体的顶壁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轴向下延伸并与所述轧辊承载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轧辊承载座内设置有加热空腔,在所述加热空腔内固定有加热块,在所述轧辊承载座的底面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加热空腔相连通的导热柱杆,在所述轧辊承载座内设置有底面开口的定位抵孔,在所述定位抵孔内设置有定位抵杆,在所述定位抵杆与所述定位抵孔之间固定有抵压弹簧,所述定位抵杆在所述抵压弹簧的作用下底端处于轧辊的底面下方。

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出料口内壁上设置有保护腔,在所述保护腔内设置有保护罩,在所述保护罩内设置有惰性气体腔,在所述保护罩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惰性气体腔相连通的喷气口。

在所述装置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保护罩内惰性气体腔相连通的进气连接端子和流量控制阀。

在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外壁上固定有温度指示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不但可以保证温轧的温度稳定,而且在轧辊承载座内有加热空腔,可以保证轧辊的温轧效率,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高温钛合金温轧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装置壳体2,在所述装置壳体2内有轧辊承载座3和设置在所述轧辊承载座3上的轧辊4,在所述装置壳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5,在所述装置壳体2的顶壁上固定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活塞轴向下延伸并与所述轧辊承载座3固定连接,在所述轧辊承载座3内设置有加热空腔7,在所述加热空腔7内固定有加热块8,在所述轧辊承载座3的底面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加热空腔7相连通的导热柱杆9,在所述轧辊承载座3内设置有底面开口的定位抵孔10,在所述定位抵孔10内设置有定位抵杆11,在所述定位抵杆11与所述定位抵孔10之间固定有抵压弹簧12,所述定位抵杆在所述抵压弹簧的作用下底端处于轧辊的底面下方。

在所述装置壳体2的出料口内壁上设置有保护腔13,在所述保护腔13内设置有保护罩14,在所述保护罩内设置有惰性气体腔15,在所述保护罩14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惰性气体腔15相连通的喷气口16。

在所述装置壳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保护罩内惰性气体腔相连通的进气连接端子17和流量控制阀18。

在所述装置壳体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9,在所述装置壳体2的外壁上固定有温度指示计20。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不但可以保证温轧的温度稳定,而且在轧辊承载座内有加热空腔,可以保证轧辊的温轧效率,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