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打印机加工用电路板的电脑无铅锡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6613发布日期:2018-10-26 20:0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锡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打印机加工用电路板的电脑无铅锡炉。



背景技术:

无铅焊锡炉又称无铅锡炉,主要用于波峰焊或手工焊接中用于熔化无铅焊锡丝,来对电路板,印制线路板行业和覆铜板行业焊接之用。无铅焊锡炉槽体及钛合金槽性为钛,其强度高,热强度高高温达500℃,抗蚀性好,低温性能好,在600℃以上时,钛吸收氧形成硬度很高的硬化层,广泛应用与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60年代中期,钛及其合金已在一般工业中应用,用于制作电解工业的电极,发电站的冷器,石油精炼和海水淡化的加热器以及环境污染控制装置等。钛及其合金已成为一种耐蚀结构材料。此外还用于生产贮氢材料和形状记忆合金等。锡炉是指电子接焊接中使用的一种焊接工具,对于分立元件线路板焊接一致性好,操作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是生产加工的好帮手,一般市场上熔锡炉根据发热方式,可分为内热式熔锡炉和外热式锡炉,按照锡槽的外形来说,可以分体圆形小锡炉和方形锡炉。

然而在对平板打印机电路板进行焊锡操作过程中,锡炉内部容易产生有害烟尘,长期吸入有害烟尘会影响操作者生命健康,因而需要对锡炉产生的烟尘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平板打印机加工用电路板的电脑无铅锡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打印机加工用电路板的电脑无铅锡炉,包括锡锅和锡炉壳体,所述锡炉壳体的控制台端面嵌入安装有电源开关和温度调节旋钮,所述锡炉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内部设置有锡锅,锡炉壳体的侧壁嵌入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外部套接有风机罩,且风机罩通过烟管与环形吸烟管连通,所述锡炉壳体的上端面对应环形吸烟管所在位置处设置有聚烟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温度调节旋钮内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加热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锡炉壳体上端面对应环形吸烟管敞口所在位置处均匀开设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热器的外壁包裹有阻火石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聚烟罩与锡炉壳体为可拆卸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风机罩与风机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中,在锡炉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风机,在风机的外部套有风机罩,风机罩通过烟管与环形吸烟管进行连通,然后在环形吸烟管对应位置的锡炉壳体上端面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的上部罩有聚烟罩,这样在锡炉工作过程中,通过风机将锡炉产生的有害烟尘排向与操作者相对的方向,降低吸入有害烟尘的几率,保证操作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平板打印机加工用电路板的电脑无铅锡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无铅锡炉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聚烟罩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环形吸烟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锡锅、2-聚烟罩、3-锡炉壳体、4-电源开关、5-温度调节旋钮、6-风机、7-烟管、8-环形吸烟管、9-加热器、10-风机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平板打印机加工用电路板的电脑无铅锡炉,包括锡锅1和锡炉壳体3,锡炉壳体3的控制台端面嵌入安装有电源开关4和温度调节旋钮5,锡炉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9,加热器9的内部设置有锡锅1,锡炉壳体3的侧壁嵌入安装有风机6,风机6的外部套接有风机罩10,且风机罩10通过烟管7与环形吸烟管8连通,锡炉壳体3的上端面对应环形吸烟管8所在位置处设置有聚烟罩2,温度调节旋钮5内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加热器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锡炉壳体3上端面对应环形吸烟管8敞口所在位置处均匀开设有通孔,加热器9的外壁包裹有阻火石棉,聚烟罩2与锡炉壳体3为可拆卸结构,风机罩10与风机6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环形吸烟管8为圆环形结构,其环形吸烟管8的截面为U型结构,通过U性结构的敞口端来吸收烟尘,而环形吸烟管8的下部连接有圆管用来与烟管7进行套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锡锅6放置在加热器9内,然后将聚烟罩2罩设在锡锅1的上部,然后将锡丝放置在锡锅1内,之后打开电源开关1调节温度调节旋钮5对锡丝进行融化,在融化及焊锡的过程中锡锅1的内部产生有害烟尘,由于风机6转动产生吸力,通过聚烟罩2将烟尘吸收,之后烟尘经过环形吸烟管8、烟管7通过风机6向操作者背离的方向进行排放,从而保证操作者生命健康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